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一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一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07 13:14:50

A.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一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学习的,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用手势表示。
我在备课的时候感觉到对于“1千米究竟有多长?”这个题目,大人们也不好估计,何况是小孩子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走一百米,看看有多少步,要多少时间。再让学生以此估计走一千米大概要多少步,要多少时间。
为了进一步体验1千米有多长。接着让两个学生把手伸平,让学生说说有多长?“两米多。”然后逐个加人,一直到9个人时,请一个学生来量量大约有几米?“大约10米。”从而进行推算,20米要几人,30米呢?40米呢?我们班的同学都把手伸平连起来大约40米,那五个班就是大约200米,那1000米要几个班呢?“要25个班的同学手伸平连起来”然后问学生:“1000米给你什么感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从数学推理的角度感受1千米有多长之前,我创造了这多个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现实中的10米,100米,从而将课本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后再介绍人一小时大约能走三千米,以此体验一千米有多长。当天的家庭作业,我就让孩子们依照自己估计的1000米所用的步数去走一走感觉一下,然后记录下来到底有多远,用了多长时间,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多1千米的认识。
虽然本课活动比较多,但是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对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掌握的不够好,今后还要加强巩固练习

B.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一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关于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课。本节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学中提醒学生米尺用来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又为二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千米奠定了基础。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测量黑板的长,在学生的操作中,因测量的物体较长,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进行测量,比较麻烦,学生产生了换个比较长的尺子做测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单位米来进行测量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的新知识。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解决问题中遇到问题而产生求知的动力,激起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想通过这个设计想向学生们渗透:在今后遇到困难时,没什么好怕的,可以通过学习新知加以解决,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围绕重点,多层次展开
孩子们两天内一下子学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些孩子容易混淆,其原因是对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不够,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造用错单位的错误。
这了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我先让孩子们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再让孩子们区别厘米和米:(1)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用两手比一下1米有多长。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比较感知厘米是比较小的单位,米比厘米要大得多。(2)用学生用尺量一量;数一数;看一看等方法了解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3)实物测量,使用正确的长度单位。
本节课孩子们对米的认识较好,能正确地用长度单位——米,并进行有关测量。
三、存在的不足
1、反思这次的教学设计是没有把“估计”运用到实际测量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今后的教学在这方面要牢固树立此观念,因为学生掌握此项技能,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当中受益匪浅。
2、有关长度单位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后面教学中要给学生不断的强化和运用,丝毫不能懈怠——这是MS-EEPO有效教育理念中的由于强化次数不够导致的知识遗忘,这也是我教学中要汲取的一点失败的教训。

C. 《一分有多长教学反思》

《一分有多复长教学反思》
案例不仅说明制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D. 一千米有多长反思

前情况分析:在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认识千米。大部分学生对学过的四个单位,有了空间上感性的认识。学生对寓学于乐的数学教学方式,很感兴趣,乐于参与。因此,在学习千米之前,对能到操场上学数学,很兴奋,很期待。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也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首先学生实地手拉手站成一排,看需要几个人才能站成大约10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真正的体验实践,自己得出结论。旁观的同学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做到人人参与。接着根据学校操场的实际情况,先让学生站成一排,看看多少人大约够50米长,再想一想,推导出100米长需要100个同学,而全班同学站成一排,不够100米长。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也真正地感受到了100米的长度。

由于,学校操场范围太小,因此,在由知道10米、100米的长度的基础上要得出一千米到底有多长,以及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这一环节上,仍有个别学生在空间想象上存在困难,较难理解。这是客观条件限制。

本堂课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千米对初次接触它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起来比较困难,仍需要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指导他们,让他们有更多体验的机会。

E.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更好地感知我们的数学,运用好我们的数学,特别是像“千米”这种抽象又难理解的长度。备课时,我想通过实践活动完成本课教学活动。我计划让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体验1米、10米、100米分别有多长,从而推理1000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感受实际长度。 因此,我将本课分成了3大部分。

一、复习导入。

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的单位的空间观念。接着提问如果要表示从你的老家到晋江的距离需要选用什么单位呢?学生思考着好像选用这些长度单位都不行,于是引入新课。

二、体验感知。

(1)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到操场上手拉手体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一步步靠近我们需要的大数。

1、一个同学把手张开大约1米长,那需要几个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约10米长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

3、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

4、 沿着100米长的路线走10圈就是1000米,还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学生通过走一走体验到千米真的很长。

1、让学生沿着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几步?

2、10米需要走几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课时间可以去操场上来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时间。

这里学生通过体验,在原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的运用才会灵活。

三、生活中的运用与单位互换。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学生学完后还不能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导致生活中运用错误、单位呼唤错误,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义。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张开的手大约长1米这种学生容易直观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受、体验,不能嫌麻烦,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做题就不能灵活运用好知识。从这里,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F. 小学数学《1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米的认识》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测量黑板的长,在学生的操作中,因测量的物体较长,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进行测量,比较麻烦,学生产生了换个比较长的尺子做测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单位米来进行测量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的新知识。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解决问题中遇到问题而产生求知的动力,激起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想通过这个设计想向学生们渗透:在今后遇到困难时,没什么好怕的,可以通过学习新知加以解决,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精心设计,采用多种途径理解和区分单位:厘米和米
孩子们两天内一下子学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些孩子容易混淆,其原因是对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不够,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造用错单位的错误。这了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我先让孩子们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再让孩子们区别厘米和米:(1)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用两手比一下1米有多长。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比较感知厘米是比较小的单位,米比厘米要大得多。(2)用学生用尺量一量;数一数;看一看等方法了解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3)实物测量,使用正确的长度单位。
课后孩子们对米的认识较好,能正确地用长度单位:米并进行有关测量。

G. 《一米有多长》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专知道属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H. 小学二年级数学 1米有多上 教学反思 博客

1、《长度单位》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这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
2、估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它让思维经历着观察,猜测,类比,推理等活动。所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估测有助于对长度的把握。实践中认识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体验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我觉得一节好的课堂,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I. 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更好地感知我们的数学,运用好我们的数学,特别是像“千米”这种抽象又难理解的长度。备课时,我想通过实践活动完成本课教学活动。我计划让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体验1米、10米、100米分别有多长,从而推理1000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感受实际长度。 因此,我将本课分成了3大部分。
一、复习导入。
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的单位的空间观念。接着提问如果要表示从你的老家到晋江的距离需要选用什么单位呢?学生思考着好像选用这些长度单位都不行,于是引入新课。
二、体验感知。
(1)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到操场上手拉手体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一步步靠近我们需要的大数。
1、一个同学把手张开大约1米长,那需要几个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约10米长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
3、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
4、 沿着100米长的路线走10圈就是1000米,还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学生通过走一走体验到千米真的很长。
1、让学生沿着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几步?
2、10米需要走几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课时间可以去操场上来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时间。
这里学生通过体验,在原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的运用才会灵活。
三、生活中的运用与单位互换。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学生学完后还不能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导致生活中运用错误、单位呼唤错误,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义。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张开的手大约长1米这种学生容易直观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受、体验,不能嫌麻烦,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做题就不能灵活运用好知识。从这里,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阅读全文

与一米有多长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