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学科教学改革

学科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1-02-07 13:05:19

Ⅰ 关于教育学改革的方面

《教育学课程》专题式教学的利与弊
【 作 者 】陈伏琴
【作者简介】陈伏琴,华中理工大学高教所
【 正 文 】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迫使各国把竞争的焦点放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创新教育需要创新的教育体系
1、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必然性。
1)历史的选择。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创新史。 人类社会从野蛮简陋的原始社会发展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其间充满着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科学的本质则是创新。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出一些更适合于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事物,才能迎来今天的辉煌。因此,创新是历史的选择。
2)时代的呼唤。知识经济时代,人类面临更多的挑战,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竞争更加激烈,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各种严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仅仅依靠对现有可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已经行不通。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创新。知识经济赋予我们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创新,才能最好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社会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进行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改革的模式无路可循,唯有自己在探索中开辟自己的路,因此社会主义事业实质上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立足于世界之林,只有依赖于大量创新人才的贡献。
创新已是一种趋势一种必然。但与世界一些伟大的民族相比,与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还是相当不相称的,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个人的创造潜力,虽系先天的禀赋,可是人人具有。个别差异的存在,只表明程度上的高低与类型的不同;且每个人的发展都不充分,还有余地接受教育,使之尽量发展。创新能力可因教育教学而发展。史坦(stein )在其《激发性的创造能力》(1974)中,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唯须适当的教育。因此我们应努力改革传统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扩大学生创新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2、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因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常说,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脏”,有人甚至提出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以课程为起点。同时,课程又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一切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等都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要实现创新教育目的,优化课程体系应是首当其冲。
二、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曾指出“教育可以培养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创造性”,而我国的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实在不可恭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形成这一缺憾无疑是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出现有课程体系的种种弊端,然后对症下药。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知识分割过细。由于课程大多按不同专业设置, 有些专业口径狭窄,课程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面内,因此各门课程之间分割的很细。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许多教材面面俱到,教师讲授又照本宣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然会导致对许多重要内容的舍弃,舍本逐末。而各个专业之间又泾渭分明,隔行如隔山,学科之间难以迁移,由于知识分割过细,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考虑,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不必要的重复和产生某些漏洞,另一方面,又造成学生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他们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都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 有的甚至更早,很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的东西,缺少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内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新颖性,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课程过于求同。课程内容大多属于定论的东西,不容置疑, 缺乏对学生的启发性,致使学生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课程设置强调统一性,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培养,其结果是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的成长。4)教师单向灌输。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 片面强调知识传承以及应试技巧的训练,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方法,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多采用演绎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5)实践环节薄弱。课程大多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践环节。从理论到理论,课程显得既枯燥无味,又空洞乏力,导致学生虽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6)课程结构不当。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对基础课重视不够; 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课堂教学,而轻活动课程;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等。其结果是课程门类多,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现有的课程体系造成综合教育的削弱,创新教育的忽视,实践观念的淡薄,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科学与人文分离,动手实践能力差,个性发展受到忽视,最终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
种种弊端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即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等;二是受系科分割的影响。“大学被狭隘的系科利益所分割,造成了扩大学习领域的障碍。”
三、课程设置的依据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告诫人们:“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要改革不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清楚课程设置的依据。
课程设置要考虑众多因素。其中社会与时代要求、科学知识发展的需求及个性发展的需求是几个主要方面。
1)社会与时代的需求。社会结构一般包括经济、 政治和文化结构,他们对课程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中经济结构的影响是主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展示其巨大的魅力。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人类将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的矛盾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创新教育的内容要在课程中得到 深刻反映。面临信息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应在课程中得到体现。
2)科学知识发展的需求。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特殊形态和高级形态,课程总是从科学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因此课程内容一般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精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个独立学科之间已由单线联系走向多维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多层次的、综合的科学体系。设置一门新的学科,必须懂得与此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要建立和设置较完备的较科学的学科体系和课程门类结构还必须把握和理解整个科学体系中,各个分支学科的具体内容。
3)个性发展的需求。 课程是为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而设计的,因此受教育者个性结构发展的需求对课程的发展同样具有制约作用。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处在科学知识发展的前沿,要设置合理的大学课程,就必须了解大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及其发展需求。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表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发展到较高水平,促使他们能超出有形的物质条件的束缚而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富于独立性、批判性、组织性和深刻性。与此相关的是,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注意力,都已经达到基本成熟的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通过自我意识,大学生常对自己的整个心理特征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特征等的优势和特点,并力求使之趋于完善。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的创造活动中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认知过程和自我意识方面的心理发展水平,表明大学生要求独立,要求发展个性的愿望更加强烈,大学阶段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
大学课程的设置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努力设置最优化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课程体系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从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方面谈一下一孔之见。
1、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的和谐发展,课程应该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应是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的提高。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统一,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等。
2)自学能力的增强。 课程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因为独立思考是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首先要从时间上保证,如缩减课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另外,从物质上保障,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建设。
3)人格品质的塑造。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课程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4)实践能力的提高。
5)学生个性的发展。2、课程内容的改革。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确立课程内容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任何知识都有价值,但“最关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哪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斯宾塞语)。课程内容是价值实现的载体,功利主义者以“有用”为最高价值,但有用的价值标准往往具有近视性、片面性,不利于人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知识的标准应从“有用”转向“有效”。有效知识指对学生新的或具有新意的观点、材料。
有效知识不同于有用知识,它既包括一部分有用知识,也包括一部分“无用”知识。有些知识当时对学生个体来说,也许无用,或者表面看起来无用,但就学生的长远发展看却是大有用处的。同样的,有用知识也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有些知识虽然有用,却对学生来说并无新意,因此也不能算有效知识。
有效知识也不同于科学知识,它也包括一部分非科学知识,有些科学知识就现实意义来讲,逐渐陈旧、老化,它的价值越来越低,直至接近为零,而沦为无效知识。如气象台“预报”“昨天”的气象。即使正确也无效了。非科学知识也不能笼统的认为都是无效知识。如神学、宗教等是非科学,它为什么经久不衰,说明它有一定的有效性非科学知识可以启迪人们的思考,努力“证伪”,从非科学走向科学,从而形成更牢固的科学世界观。因此课程内容应尽可能选择有效知识,主要是那些科学而又有用的有效知识。
在确立了这一指导思想后,我们认为大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使学生形成某种职业定向以及用较短的时间胜任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的保证。专业赋予人们谋生的技能,是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都需要的生存与发展的手段。
2)人文、社会课程。 高等教育目标应当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需求出发,达到两点: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专业课程主要教会我们做事,而教学做人的课程却常常被忽略了。而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社会人,使人区别于禽兽。因此人文社会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人文社会课程主要包括文、史、哲、艺术、经济学、社会学等。尤其是艺术教育还没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它对开发人的右脑,陶冶人的情操及对创造性的培养方面所能起的潜在作用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3)科学方法论课程。现代社会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产物。 大学生理应处于科学知识发展的前沿,而且许多大学生将来都会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使不如此,科学方法的掌握也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应开设诸如科学研究方法、创造学等方法类的课程。
4)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类课程。现代社会知识急剧膨胀, 而且日新月异。知识的获取与选择日益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速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当代大学生要及时地了解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工具。因此计算机网络知识也应扩充到课程中来。
5)实践课程。针对我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 实践课程更应受到重视。光有理论,缺乏实践是很难取得更大突破的。理论不付诸于实践,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应加强实验课、第二课堂等活动课程的建设。
3、课程体系的三个转变。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应当实现三个转变。
1)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
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其职责在于把个体训练成为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者,因此课程具有“认同性”的属性。课程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数量上达到高效率及行为变化上达到高质量,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宗旨的“创造性”课程必将成为学校课程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进行改革的方向。“创造性”课程与“认同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的出发点及学习的心理水平不同。“创造性”课程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像、思维高度。主要特征是学生在课业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地掌握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课程并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认同式的掌握。现代社会知识激增,各行各业变化加剧,掌握一门技能便一劳永逸的传统逐渐被打破。要解决知识无限膨胀与学习能力有限的矛盾,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就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系统的、方法的知识,因为只有这些知识才具有更强的迁移力。另外,应该教给学生科学前沿的东西,扩大学生的新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
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难以有新突破。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的孤陋寡闻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往往产生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处。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人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性等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通过实施综合课程,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知识结构);可以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有助于应付知识的激增,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综合化课程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叫作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种是合并数门相临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叫做广域课程(broadfields curriculum)。

Ⅱ 学科教学 和 学科教学论 的区别

学科教学来:自

是以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为培养目标的一个硕士专业,主要以就业为主,与学术研究的硕士相区别。

学科教学论:

是研究如何使有关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跟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并且在学科教学实践基础上研究有关的一般理论,对有关的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发展和完善的学科,其核心是以实践为目的的理性设计。

Ⅲ 那学科教学和课程教学论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方向是致力于课程、教学理论、教师、课堂、学习问题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三个方向内容,即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学科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而学科教育专业的研究是突出以学科为基础的实践研究,切实推进我国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通过学科课程统整研究,带动综合理科与社会科课程与教材的开发;通过学科教学行动与实验研究,切实推动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学科与课程与教学论的融合,实现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创新。

也就是学科教育专业,更倾向于实践;而课程教学论,则比较注重理论啦(比如说什么教学方法,建构主义之类)。(说实在的,两个差别不是特别大)
拓展资料:

教学过程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选择以及对学生身体、智力、情绪、精神生活成熟过程的了解,并施以有利的影响,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学科教学心理学其要旨在于造就不仅能适应社会,而且能改造社会的人。每门学科均可根据其特点在为学习者提供知识工具、培养智力和形成个性及习惯方面发挥作用。
学科教学心理学是各科教学法的基础。它研究的目的有两个:
①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各科教学法及学习法,把各执一端的、零散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加以系统化,提高到具有客观规律性的水平;
②根据实验的结果和确切的事实立论,评价现行的教本编辑以及教法使用的得失,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优途径。
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所有中小学教学计划所列的各门学科,诸如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自然科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均包括在内。可以把中小学分开研究,成为“小学各科心理学”和“中学各科心理学”等。也可以对各科分别进行研究,构成其本身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体系,如语文教学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等。
【教学论】 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在当代,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它已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教学论的研究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国家开设了诸多相应的学科理论教学课程,课程与教学论成为它的二级学科。在培养教学队伍的建设中将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中学教学论与教学实践系列教材,《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论》、《中学英语教学论》等,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师。
教学论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教学原理部分阐明了基础理论和教学的一般理论。在基础理论方面着重探讨知识与教学、教学过程、教学与发展等内容。在一般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程理论、智能理论、知情意结合理论、交往理论、活动理论、最优化理论等内容;应用性体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两部分。
教学模式 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学论体系中应用性最强的部分,它是教学原理的具体运用,是各种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共有的组成部分。

Ⅳ 浅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便于生生互动,便于老师分别指导,从而打破教师“一言堂”、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教师“主导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因此,课堂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如何!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新课程、新理念”是我们常常挂在口头的词语,如何全面把握“新”、“旧”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似乎是觉得司空见惯,可又一时说不清、道不明。下面就课堂教学的观念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1、怎样备好课(1)备好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2)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到师生契合点,真正把教育与结合起来;(3)过去着眼于将知识分成小块呈现,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设计。今天着眼于学生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2、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3、教学转向的核心是什么是教学本质的转向。具体而言:(1)教学观念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知能并重”;(2)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主”转向“以方法为主”;(3)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授、受”转向“合作参与”;(4)教学特点从“生为教而学”转向“师为生而教”;(5)教学过程从“重结论”转向“重过程”;(6)教学对象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7)教学方式从“单、双向交流”转向“群体、多向交流”。4、实现教学转向应把握好哪几个关键(1)凡是学生能探索的老师绝不代替;(2)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去暗示;(3)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的余地。5、进行教学课堂变革,首先弄清教学的结构是什么 教学结构不清,自然是盲目乱改、乱变,无的放矢。简单的说,教学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认知结构三个部分。知识结构包括同化结构和顺应结构(同化、顺应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课堂教学结构包括师、生、教材、教法;认知结构是指内化了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行教学变革就是对教学的构成进行合理摆布、优化、改造,使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学科特点。二、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这是大家谈得最多的问题,几乎把新课程理念局限在了这一方面(其实,学校把握教什么,老师研究怎么教,这就是学校实现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向以课程管理中心转变)。但往往又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 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参与;“方法”是研讨不是回答;“形式”是演绎而不是归纳;“手段”是组织而不是指令。 具体一点说,就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脉络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动口、动脑、动手),给与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实现两个转变:(1)从教师行为转为学生行为——不是老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2)从感觉效应转为运动效应——体验才有价值。三、实践新课程靠的是什么 一句话,开展“行动研究”。从一个一个的教学课例开始,不断积累。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就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实践新课程,老师是主体。因此,实践新课程需要老师们创新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必须全心全意相信老师、理解老师、依靠老师。 教育需要三个东西:知识掌握、思维训练、经验积累。从总体上讲,我国教育需要学生掌握“四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温总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五、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新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精讲多练 本学期我们文科组基本改变了以往“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的现象,“讲”为“学”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学科的要求,确定出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实用性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找出重点,精心确定教师要“讲”的内容。2、优化练习 我们结合洋思经验及杜郎口中学模式,改革了课堂上的“精英”教学设计,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预习内容、学案及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掌握,影响到本节课目标的达成率。所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先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之间互相研究、探讨,写出心得。最后,由各年级主备人负责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各学科不同课型分层设计练习的模式,并根据各学科模式进行尝试,教师围绕本节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 3、生命课堂 开学初,我们分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要求》,分学科制定出了教学计划,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结合改革内容,自己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我校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如语文课堂上努力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采用多种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们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课堂测试等,让学生感到“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改变课堂拖拉懒散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4、激励性评价传统的教育在于局限,僵化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模式,至使教师、学生、家长一古脑儿围着学生的成绩转,常常“一俊遮百丑”,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特长的发展。我校针对这一现状,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开设了闪光奖,让每一位孩子都树立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除了设立“三好学生”奖外,还设立了一些素质奖,如乐于助人的学生发给“爱心奖”,学习、劳动等各方面进步明显的学生发给“小孔雀奖”、“金画笔奖”;学习刻苦,作业认真的学生发给“好学奖”,讲卫生,服装整洁的发给“形象奖”,我们还设置了十星级评选活动。

Ⅳ 某项学科的“课程改革”是否包含“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大题目,课程改革是其中一项具体内容。

Ⅵ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教学有几次改革

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文革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教材实行“国定制”人教社独家编写的。63年与56年颁布的大纲是一脉相承,规定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其次文革后始于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87年的大纲是在78年的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阶段与文革前比有很大发展。世纪之交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改革,我国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教育部制定了《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了。
第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用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

第二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新颁布的大纲以及由人教社编写的一套崭新的教材对语文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并且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教材管理是“审定制”,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小学语文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读懂课文,改变了依靠教师讲解课文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个阶段自90年代末以来,不仅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从根本上解决对语文学科性质、教学要求的认识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以往不同,它不仅顺应了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顺应了世界母语改革的总趋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变化令人惊喜,新的课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显示出新的教材风貌,教育实践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现了自主而快乐地学习语文的新局面。这一阶段的改革还刚刚开始,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语文课程在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作用,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

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应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语言是一种文化,学语言就是进行文化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本身的宝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语文就是要让孩子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中长大。第二,语文教学要张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关心人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作用,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三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能力的提高统一在一个过程中。第三,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经历一个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过程,使之开放而有活力。语文学科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生活多广阔,语文就多广阔,要让孩子到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享受生活、发展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革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1.始于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

的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思想性强,内容新鲜,富有教育意义,强调听、说、读、写

全面训练,不可偏轻偏重。

2.始于1956年的第二次全国性改革,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主要成绩是结束了两科混

教、互相干扰的状态,初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汉语学科体系和文学学科体系;结束了语文教

学中的无政府状态,开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计划的道路;纠正了重道轻文的偏向,加强了语

文知识教育。

3.始于1963年的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是在广泛地讨论了语文的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

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

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仍

然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基本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4.始于1978年的第四次全国性改革,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草案)》,并陆续出版新编的语文课本,在全国通用。这次语文教学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

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

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

识教些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

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国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在建国之初,普遍推行课堂的民主讨论,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

的老式教法。“ 2.第二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始于1953年的“《红领中》教学法”。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为北京师大实习生举行观摩课,课文是《红领中》,在课后评议会上,普希金专

家对这节课提出了意见。次日,北京师大实习生在师大女附中进行试教,他们按照普希金专

家的意见进行实验。实习生把原来的七课时改为四课时,课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运用谈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反映这个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了叶

苍岑写的实习总结,并发表了短评,在全国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国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始于60年代初,串讲法一时盛行起来。这种逐字逐句串讲

并在讲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对于文言诗文,对于落实字、词、句、篇教学,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讲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就成大同题了。

4.第四次全国性教学方法改革始于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正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实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确方向前进。这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几个特点:第一,变“授”为“学”,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

变为主动。第二,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第三,在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第四,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三)回顾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情况,我们高兴地看到,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第二,规模大,遍及全国,影响很大;第三,教材改革与教

法改革同步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四,思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第五,每

个时期都有一批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尤其是1978年以来,涌现出以于漪、钱梦龙、陆继椿、

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吴昌顺、程汉杰、欧阳黛娜、张孝纯等优秀的语文教育专家。

回顾语文教改的历史,我们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继续前进的路途上还有不少困难。

1.陈旧观念的破除是很困难的。积极改革者只是极少数,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以新的观念进

行教学改革的也是少数。一些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在大面积上推广困难,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而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紧迫感。在“满堂灌”、“填鸭式”受到批评之后,就兴

起了“满堂问”的谈话法;在“谈话法”过时之后,又出现了以应试为目的、以练代讲的“满

堂练”。虽然,教学方法表面上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是学习主体

与教师是教学主导的关系,没有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来有创新,但实际上未摆脱“一言堂”、“满

堂灌”的陈旧陋习。

3.教改实验难于推广的又一个原因是,进行教改实验的老师比教普通班的考师课业负担重,

他们要学习理论、做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统计数字、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教一个实验班

的工作量比教两个普通班的工作量还大,而他们的工作量只按教一个班计算,得不到进行教

改实验相应的报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好处,所以许多教师不愿做教改

实验,不愿自我麻烦。

4.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十几年来,全国高考、省级会考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都进行了一些

改革。语文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对中学语文

教学起了一定的正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级考试对语文教学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这种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跟着考试的内容、考试的题型转,估计不考的内容在课上不

教;只重视教基本课文,不重视非基本课文;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循规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这种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毕业班比非毕业班大。突出的表现是加班加点

的“疲劳战术”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

回顾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既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又为继续改革的路途上还有一些

障阻而担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既繁重又紧迫的。叶圣陶先生

在全国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叶老的讲话过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增强

责任感和紧迫感

Ⅶ 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站的高一点来看,捅破这张薄纸,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
①、学校教育垄断是学校对学生的剥削,学生除了学校教育以外还应该有自我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②、学校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养人才,再者就是培养精英。
③、教育改革应该主要围绕着教师、教材和考题的改革,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题才是教育之本。
④、学校教育的方式不仅要注重实用,还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修养。用培养自然人的思想来教育,还是用培养社会人的思想来教育,关键看这个人是否有觉悟,是否有理想,是否爱学习,所以需要区别教育。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
⑤、学校教育应当注重素质教育,所以不要有侧重学科,一视同仁,全面要求;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基础教育,所以各学科的考试分数至少应该及格。
⑥、学校教育学到的是系统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而其它教育途径获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生活常识以及社会经验。其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⑦、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当加快经济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使学有所用,避免读书无用论的市场论调以及人才流失的风险。
⑧、智力要集中,科研才有效,技术才能不断的革新。军事科技应该是国家技术的领头羊,产学研应该率先并主要应用于军事科技的发展,所以国家可加快军事技术的研发,而只在战时量产,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先进的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这样既可减少国家不必要的投入和永占战略制高点,还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⑨、教育改革注重点,一悟、两务、三龄、四观:悟性;务虚、务实;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五项素质、四类教育、三种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社会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智商、情商、逆商。
⑩、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公平的选拔人才。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双重标准,国家重理论,所以学历很重要;企业重实用,所以技能很重要。事业单位有负激励,所以选拔要严格;企业职称有正激励,所以选拔可放宽。
⑪、时代变迁,读书观的转变,以前读书要符合国家的评价,读书要符合企业的评价,未来读书要符合社会的评价。注重点从意识形态到知识技能再到个人修养。
⑫、在发展中国家,直接学习的效率要低于间接学习的效率,而直接学习的机会成本却要大于间接学习的机会成本,因此读书无用论否定的不是知识更不是智慧而是效率。发展中国家的效率低于发达国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知识转化内能的基础上。
⑬、未成年的教育以思想为主导,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身体还在发育,各方面都有提升空间,思想决定了他们的品质;成年人的教育以利益为引导,成年人思想成熟,身体成型,各方面处于稳定状态,利益决定了他们的取向。

Ⅷ 如何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

我国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大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不胜枚举。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要贴近教学;要贴近学生;要贴近课堂;要贴近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要与学生发展相结合;要与教师成长相结合;要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要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寻求一个具有统率意义而又简洁明了的原则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纵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各种论述,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我下面就“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尝试。
一、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情感的交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多地注重知识的链接、问题设计的梯度和密度、教师如何把问题讲解清楚,往往却忽略了学生“怎样想”、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众所周知,自尊心、自信心是成功的种子,正如某大学教授所说:“真挚的正向鼓励和引导,尤其要消除某些历史学习条件困难或基础差的学生的定势心理,善于从他们身上捕捉闪光点,促其成长。……教师不仅要对少数学习尖子寄予厚望,更要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要予以关照、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所以,必要的情感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表达发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来学习历史,这才是提高历史教学的主要途径所在。
二、注重“形式的美观”,更注重“效果的突出”
历史这门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特色,需要记忆、理解的东西特别多,尤其是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十分复杂,这就需要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多媒体就是个有效的手段。上课时一部分教师依赖多媒体,上课的时候老师点点鼠标,学生看看,必要的板书也没有,那么效果呢?很多同学课后都跟老师要课件,说来不及记。可见我们做好的课件虽展示我们教学的形式,而没有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点知识,可以简单的板书在黑板上,对于一些易混淆,易错的知识点,汉字也可以让学生上黑板板书,这样,多媒体的使用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黑板的板书也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正是我们实行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注重“基础的夯实”,更注重“能力的提升”
无论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改的目的,还是从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来分析,抓好有效教学,都要求对基础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打好基础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在新课改下,我们采用情境教学,何为情境教学,就是我们在给学生展示本科内容的知识框架的同时,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以具体的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展示出来,让学生思考,提炼出观点,然后再回归课本。例如我们在上新课《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时,讲到欧洲联合的原因,必修一课本涉及一些,必修二书本也有具体的概括,内容比较散乱,因此在上新课时展示了四段材料,由学生自己提炼出答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概括展示,这样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呀!
四、注重“完美的过程”、更注重“缺陷的功效”
新课标要求给学生空间,多提供学生发展的平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好“有效教学”,不仅要注重视知识的教授,也要注注重知识的反馈;不仅要展示老师的思维过程,更要全面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作为老师要多问问:还有什么?还有补充吗?还有其他想法吗?不能因为学生的回答跟自己的“预设”产生矛盾“冲突”,就非得要强拉到自己的轨迹上来,更可怕的是,学生的“展示”还没有完全展开,就被老师给扼杀了,学生好不容易得到的思维成果,还没有出生就遭到封杀。这种看似完美的教学(教完了教学内容)却有很大的“缺憾”,还不如让学生展示“缺陷”,让我们和同学一起去分析为什么,即使这样导致你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而带来的缺陷比因你强拉过来的完美更完美一些。
五、注重“前进的目的”、更注重“后退的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其主要特点是“前进”。教师把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分析的很细很透,学生也听得很投入,可一节课上完了,学生不知道这节课上了什么?整个一节课就像前进的火车一样,匆匆而过。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回过头来,回头看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把知识点以框架结构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有了个整体的结构感,同时新课授完后一定要小结。这种看似“后退”,实际上是思维的“前进”的过程。
有效教学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意识,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还有不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呢?”反思的过程也是老师成长的过程。只有经常反思,才能更加有利指导你去更好的预设,更好的抓好“有效教学”。

Ⅸ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变革教学关系。学校需要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让师生形成真正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并开展五要素课堂。

课堂五要素包括有明确、可测的学习目标;有足够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时间;有科学的学习策略指导;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真实学习反馈;以及有民主平等、积极反馈的学习。

对于技术对课堂的作用,她认为,技术支持促进了课堂的互动开放与精准反馈。

(9)学科教学改革扩展阅读:

教学的本质是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凸显、个性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真正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教学改革,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及意识形态的变化;

(3)教育科学及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影响到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学改革可分为:

(1)单项改革。仅就某门学科内容、某一制度(如考试制度)、某一原则和方法进行改革。

(2)整体改革。指对有关教学的计划、任务、内容、方法、制度进行总体的协调的改革。

阅读全文

与学科教学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