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荐些经典的古诗词~我们老师要我们以PPT的形式上台介绍~~所以~~还要译文和解析~
苏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赏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用“燕子”二句穿插,在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
“墙里秋千墙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同样是写女性,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难能可贵。
从“墙里秋千墙外道”直至结尾,词意流走,一气呵成。修辞上用的是“顶真格”,即过片第二句的句首“墙外”,紧接第一句句末的“墙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紧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滚滚向前,不可遏止。按词律,《蝶恋花》本为双叠,上下阕各四仄韵,字数相同,节奏相等。东坡此词,前后感情色彩不同节奏有异,实是作者文思畅达,信笔直书,突破了词律。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东坡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
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为“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给人以佘音袅袅的回味。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二】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与词为一,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隐与进仕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即苏轼还是立足于现实,热衷于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化景为情。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有致,看似赏月,问月,实为怀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事常规,来自我宽解。这种演绎自然物理,阐释悲欢离合,意境豁达,令人玩味不尽。末两句妙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陈出新,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境界。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当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其次,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会贯通起来,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开头,由月展开思索,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对超脱出世的向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阴晴圆缺,比赋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贰』 人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寡人之于国也)
2012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词
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
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
③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
“请坐”
,让对方坐下;
“请指导”
,
让对方做指导。
)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
“可”是“可以”
,
“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
认可。
)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
)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
“此”讲,如“斯文”等。
)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
⑨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
一词多义
1
.数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
(名词,数目、数量)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
(数词,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
(名词,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
(副词,
shu
ò,屡次)
⑤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
(形容词,
c
ù,密、细密)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
(动词,
sh
ǔ,计算)
2
.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
(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
(副词,仅、只)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
(名词,通“值”
,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
<
指南录
>
后序》
)
(副词,径直、直接)
3
.发
①百发百中(成语)
(动词,发射)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
(动词,征发、派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
(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
(动词,花开)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
(动词,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
(动词,实施)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
(动词,发出、抒发)
4
.兵
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
(名词,兵器)
②穷兵黩武(成语)
(名词,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
(名词,军队)
④草木皆兵(成语)
(名词,士兵)
5
.胜
①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
(动词,承受)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
(副词,尽)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形容词,胜利)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
(动词,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
(形容词,优美的)
6
.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
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7
.王
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
w
à
ng
”
)
②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
w
á
ng
”
)
8
.以
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
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
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9
.食
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
10
.之
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
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
“的”
)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
。或为兼词“于之”
,向他们)
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
)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
“敲起鼓”
“击鼓”
。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
“种植”
)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
“穿上”
)
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
“归罪”
)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
“为王“称王”
“统一天下”
)
2.
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
“为„„办丧事”
)
(二)动词的活用
1.
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2.
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
“认真从事”
“认真办好”
)
古汉语句式
(一)判断句
①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
宾语前置句
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
②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
2
.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①移其粟于河内(
“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②树之以桑(
“以桑”为介宾结构)
③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三)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
“以”后省略宾语“之”
,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
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1
.
“或„„或”
(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
有的人逃跑了
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
.
“直„„耳,是„„也”
(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
.
“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
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
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
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
“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
惊而问其故。优孟曰:
“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
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
王曰:
“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
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
“
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
我孙叔敖之子也。
”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
与言曰:
“
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
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
优孟曰:
“
若无远有所之。
”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
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
为相。优孟曰:
“
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
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
“
妇
言谓何?
”
孟曰:
“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
得以霸。
今死,
其子无立锥之地,
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
不如自杀。
”
因歌曰:
“
山
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触大罪,
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
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
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
•
滑稽列传》
)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多辩
.
,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
.席以露床,啖
.
以枣脯
啖:给„„吃
C
.有敢以马谏
.
者,罪至死
谏:规劝
D
.属
.
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
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
)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优孟言辞诙谐幽默。
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
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
优孟以反语讽谏,
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
.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
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
.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
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
.
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
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
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
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
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
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
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下令说:
“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
”优孟听到
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
“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
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
”庄王说:
“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
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
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
“我死后,你一定
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
”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以
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
“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
孟。
”优孟说:
“你不要到远处去。
”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
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
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
“请允许我回
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
”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
“你妻子
怎么说的?”优孟说:
“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
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
*
以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
做楚相,还不如自杀。
”接着唱道:
“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
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
室也遭诛灭。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
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
啊!
”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
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叁』 高中语文如何讲解《寡人之于国也》第5到7段的结构特点,比喻论证,划分句子节奏,朗读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一、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 ()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 (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孟
4。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5.“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
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引导背诵。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 罪 斯 至
3.完成课后练习。
[补充] (1)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肆』 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语译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吾仇也;燕王回,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答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意思是: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遗恨即遗憾
『伍』 六国论的教案
绝对上佳 六国论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 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 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 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齐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 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 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 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说民众的力量是最可怕的,这话不假,一位国君对待民众态度的好坏,是天下兴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大臣们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够慧眼识得英才并能够知人而任,甚至择善而从,则国家之兴旺发达是不在话下了。反之,则情况不妙了。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统治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是鲜有的。他鱼肉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钳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设立酷刑,镇压百姓,他还杀贤臣,留下一群溜须拍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后周挥帜进攻,守城士卒纷纷掉转矛头,反抗商纣王,纣王众叛亲离,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骂名。他怎么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发出来就会有灭顶之灾;他更不知道,“气压”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孔明;爱民如子,过江流泪为父老;掷子于地,义薄云天爱子龙。后来,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其缘由是与“简能而任”分不开的。
康熙帝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亲自探望含冤带屈的汤若望步入牢房,又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如果说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会沉下去,渡河的人就会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好它,那么,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外来侵略都应与之对抗,不惧强暴,不欺弱小,这一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南宋之所以被外族入侵,受金人统治,就因为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朝廷内部,奸臣当道为了个人私利,秦桧处处陷害忠臣良将,竟然连夜十二道金牌召回枕戈前线的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轻轻地掩盖了将军一生 “精忠报国”的宏愿。在历史的长空,只留下一声“还我河山”和一曲《满江红》供后人缅怀。国家破亡,外敌猖狂,这不是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又是什么?
清末,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贪婪地瓜分着这块关闭长久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经过孙中山、毛泽东等一大批优秀人物的艰苦奋斗和他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才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崭新的春天。
以上史实都告诉我们:向侵略者低头就只有砍头的命。如果说侵略者是野草,我们就应该是拔草的人。不然,它就会吸取地里的营养,淹没我们的庄稼。
“纷纷世事无穷尽,后来凭吊空牢骚”,天下兴亡的道理,历史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论述,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力量。
『陆』 执业医师课件,是大苗讲得好还是贺银成讲得好
贺银成主要讲的是医学研究生考试西医综合方面的,大苗的会好一些吧。
『柒』 急需: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课件
(道法自然说)这些做人的规矩,看起来很繁琐,在崇尚个性张扬的现代人眼里,甚至还有点迂腐,但这却是与人相处必须遵守的规矩。缺少了规矩意识,人际就会变得紧张,构建和谐社会就失去了思想基础。当年齐王问政于孔子“何以治国”时,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话虽有着浓郁的封建色彩,却道出了一个真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群体,不能没有规矩。这一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关键是我们能否使之与时俱进,这是解读传统文化的精要所在。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言语为福祸之门。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可见言语之重要。)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国父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青少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易解: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试的内容分为默写《弟子规》的内容、解读《弟子规》中的语句和谈背诵《出则悌》后的打算。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真正地领会《弟子规》的内涵。
呵呵,实在找不到了,全混在一起了
『捌』 寡人之于国也中民l之加多的语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一、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 ()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 (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孟
4。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5.“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
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引导背诵。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 罪 斯 至
3.完成课后练习。
[补充] (1)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