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国内奥尔夫音乐培训班何时何地有啊
07年9月9日第十三届 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班即将正式开课。按计划今年只招初级班学员。原则上每周日上午9:00至12:00上课(其中将有若干天周日全天上课)。初步确定定额50名。
具体通知如下:
一、 授课教师:
李妲娜 中国音乐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艺术课标准”课题组成员
中央音乐院继教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师院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星海音乐学院硕导
李燕诒 中国音乐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艺术课标准”课题组成员
原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华韵艺术教育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
陈淑宜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早教中心主任
天津市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
原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中高级教师。
宋 丹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早教中心副主任
原沈阳音乐学院教法课教师
奥尔夫学院(奥地利)、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奥尔夫培训班学员
曹 利(硕士)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骨干培训教师
奥尔夫学院(奥地利)、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奥尔夫培训班学员
莫卉卉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学前教育研究中心骨干培训教师
教学内容:
1.奥尔夫生平简介,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及音乐体系产生发展与未来。
2.奥尔夫教育体系教材教法实践(专项切入综合操作实例)与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计划及教案设计)。
*节奏训练的应用。* 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 律动(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语言训练及应用(作为音乐教学)。
*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器乐(节奏乐器、音条乐器、竖笛、)训练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创造性教学的理论及应用。 *听力训练的教法。
4.学员一年学习结束后,经考核成绩合格者,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颁发结业证书(200课时)。
(请带四张一寸免冠照片)中途退学恕不发证。
二、 收费标准:
资料费:100元,学费:2800元(全日制在校生1800元)。可在9.9.报到时交费。中途退学,恕不退费。
三、时间、地点:
1.报到时间:2007年9月9日上午8:00-9:00
2.上课时间:每周日(节日除外)上午9:00-12:00。由于每学期要安排25个单元课程,除一般每周日上午上课外,还要有几天为整日上课(下午1.30--4.30);学年末,集中三整日安排教学观摩及结业汇报,将占用部分上班时间,请学员提前打好招呼。无故缺席八次课将不发结业证书。
❷ 如何使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摘 要】 一堂成功的小学音乐课须有一定的艺术美的建构。教师设计这堂课的教学计划,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美的欣赏。所以说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前提。
【关健词】音乐;教学;有效性;艺术;审美
如何激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要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使小学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一、改变教育理念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音乐普及教育
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这大目标的前提下,由此决定其性质是音乐艺术普及教育,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师必须开展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教师可根据小学学生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等越趋成熟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优势,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在我的音乐欣赏课上,如何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情感的敏锐的洞察力,是非常有趣的的过程。记得有一次我在没有出示课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说说听了《野蜂飞舞》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听到了洪水暴发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骏马在奔腾……其中有一个学生还描述得很生动:“音乐时而低沉有力仿佛一头凶猛的老虎,音乐中时而跳跃的感觉又如同一只可爱灵动的小鹿,音乐中飞快的速度仿佛是老虎和小鹿互相追逐的场景,音乐大气恢宏的感觉又带人进入了宽阔的原野。”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我不禁问他:“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场景呢?”学生回答我说:“前几天我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看过老虎追赶小鹿的场景,今天听音乐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地就想到了。”是呀,不管是“老虎追逐小鹿”还是“骏马奔腾”或者是“洪水暴发”,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聆听音乐时思维想象的成果,教师怎能轻易否定呢?更何况音乐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没有标题的提示前任何感受是成立的。我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与赞赏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性也得到了肯定。
那么为什么会没有学生联想到野蜂飞舞的情景呢?于是我问学生:“你们看见过一大群蜜蜂飞舞的场景吗?”学生说没有。怪不得,没有生活体验,哪来的意境?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曲家最初创作此曲的本意,于是我在课后寻找了一短有关于野蜂的视频。通过观看,让他们了解到野蜂喜欢群聚的生活、它们抖动翅膀时发出的声音,还有他们攻击敌人时的凶猛场景。有了这个的铺垫,再去欣赏《野蜂飞舞》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听着音乐时而抖动翅膀、时而感觉危险、时而手里划着野蜂飞舞的路线。
任何精彩的一瞬间不是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从思与思的交流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诠释,就是尊重我们的音乐,这正是音乐欣赏课的独特魅力所在。大度,应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异声,可能造就异彩。
三、研究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知识功能潜藏于头脑内,看不见,摸不着,当他们在欣赏作品时是否听到、听懂、或感受理解的程度深浅,教师都可以在设计时通过外部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功能,如要求学生概述作品,学生就必须回忆和陈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作品,能够概述作品的学生必定已激活了他原有的音乐、文学、文化、语言组织、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并且把注意指向作品的要点,进行欣赏时三度创作的反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需要作出学生概述所需要的认识功能,而且需要监控获取的大意,以使问题切中要害。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会信赖教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感情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教师要创立适合小学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
音乐活动的过程原本就是三度创作的过程,一度创作是谱面静态的,二度创作是动态的表演,三度创作是欣赏者,课内的说、唱、奏、等活动都是在创作中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内在因素,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及语汇,给学生一个时间和环境的空间。另外,教师要具有广泛的兴趣,还要有渊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灵活、自如。让学生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一次用打击乐器练习时,让我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在学生自由练习打击乐器时,我一改以往走来走去巡视的方法,自己在学生旁边坐下来带头练习。我练习得很认真,一开始有学生来张望我,特别是那几个调皮的学生,他们可能觉得老师练习很新奇。看我练习得那么认真,他们没有开小差,看了一会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认真练习起来。我把这种方法引用到了音乐欣赏课上,我坐下来安静地聆听着音乐,随着音乐的起伏,有时闭上眼睛,有时随着律动轻轻地摆动身体,有时会跟着音乐的旋律用手指轻轻敲击节奏。结果下面的孩子也和我一样非常认真,他们学着我的样子在认真欣赏音乐。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才能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下洋镇曲斗小学)
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摘 要:音乐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饶有趣味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富有活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活力课堂;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享受音乐。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导致学生觉得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冗长而没有新意。因此,让音乐课堂变得有活力、有童趣、有意义,就成了刻不容缓的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创建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
一、与时俱进,教师“活”起来
要想音乐课堂有活力,音乐教师自身就要有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精神状态。教师的激情来自于:
1.备课的激情,让教材活起来
要把握好一节课,首先教师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要想成功,让课堂活跃,教师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积极研究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才会做到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以此来唤醒学生的激情。
2.自身的活力,让课堂“玩”起来
一个无精打采的教师走上讲台,教室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学生心理也压抑,又谈何活力,谈何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激情的参与,才有认知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的感悟和独特的体验。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教师应怀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精神饱满、庄重大方地走上讲台,使学生受到感染,迅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角色。教师有了激情,才能用教师的火去点燃学生的火。
二、形式多样,课堂“活”起来
1.丰富视听,创设情境
为何电影、电视这么吸引人的眼球?为何学生那么热衷于传唱影视歌曲?我们的音乐教育怎么了?难道我们面对媒体的影响而无动于衷?面对“见多识广”的学生,我们一定要用影视艺术理念来审视音乐教学,用视听手段来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场景,让他们身临其境,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视觉、听觉、动觉,让他们充分地感受、体验音乐之美,激起他们的审美冲动。例如:在教学欣赏课“小动物唱歌”时,笔者将整堂课置于一个情境中。初入情境播放动画片,学生乘坐小火车来到森林,与动物们打招呼。演唱发声曲,深入情境,学生跟小动物参加晚会,听《小动物唱歌》。演绎情境,看动画片,听音乐,扮演森林大王巡察百兽,最后展开想象进行表演。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认真聆听乐曲,整堂课处在愉快、兴奋之中。所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尽量多地选择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原本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结合某些Flash小品、电影插曲等,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那么课堂自然就能活起来。
2.环境熏陶,体验音乐
《爱的教育》中所描述的学习情景: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地,草地四周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小鸟在林中欢鸣,小虫在草间低吟。而孩子们则席地而坐,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享受教师指导下的自由学习。每个人都不会拒绝游戏,学生更是不例外。游戏教学将以讲述、静听、观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换成以一串游戏节目,以学生的自我表演等为主。必要时改变学生座位,将“插秧型”改成“半圆型”或“马鞍型”。教师由“主角”变成“导演”,上课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上台表演,从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这个教学策略适用旋律性、故事性很强的乐曲,比如韦伯的《邀舞》。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三、发展情趣,学生“活”起来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每节课不用讲述太多,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做,接下来就是实践排练与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内涵,产生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1.改变教学模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有多种,提供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是个很好的方法。现在很多学生有音乐特长,有的会弹古筝,有的会吹口琴,有的会指挥,有的会独唱,有的会舞蹈。因此,发挥学生特长,提供一个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是让课堂“活”起来的有效手段。例如:教唱《国歌》《歌唱祖国》《春江花月夜》《七色光》等时,笔者都会让学生上台充分表现。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的放矢。课前把歌曲的伴奏谱先交给学生,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弹好伴奏,熟悉乐谱。这样,上课时就能做到让学生自己上台伴奏、指挥、伴舞,教师做好指导。课堂上形成教师和学生紧密结合,连成一片,做到了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相长。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上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助互动、自由和谐,共同体验、创造、分享音乐美的过程。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了解并适应学生的兴趣、情感、心理、个性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持不同的观点、意见,最终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
总之,一堂音乐课,如果能充分地运用以上教学方法,就能做到活力教学,避免形成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地遨游。
以上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❸ 奥尔夫幼儿园中班《幼儿园里朋友多》的教案加反思怎么写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回教学目标答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❹ 奥尔夫音乐童谣大头教案
我认为应该注来意教案内容的灵活自性。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❺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音乐是一位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先生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教授方法,把音乐课变得有趣、让每个人都能变成音乐家,他用语言、身体的律动、戏剧、舞蹈等方式让复杂的音乐内含在不经意间传达给每一个人。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❻ 哪里有奥尔夫音乐培训和考证啊
爱童奥尔夫音乐课程师资培训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与“北京爱童世纪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应广大园长及教师迫切要求,现联合推出爱童奥尔夫音乐课程师资培训。 一、培训内容 爱童奥尔夫音乐课程:(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亲子班或早教中心教师) (1)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概述及在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2)音乐与故事讲述、肢体运动、手工绘画、空间知觉、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方面的结合与互动。 (3)如何在音乐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及良好的学习专注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4)每学期及每周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的实施。 (5)音乐教学环境及教学用具的准备。 (6)教师实践: 爱童奥尔夫音乐课程实战演练。 二、专家顾问团: ¤北师大儿童心理学博士 美国丹佛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处官员 陈学锋 教授 ¤我国著名早教专家 区慕洁 教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脚印家庭养护支持中心”项目专家 ¤北京爱童世纪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学总监 资深亲子培训讲师 李彤 老师 三.培训讲师:北京爱童世纪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学总监 资深亲子培训讲师 李彤 老师 四、培训时间:见2008年培训计划 五、培训费用:见2008年培训计划 六、培训证书: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颁发结业证书 七、高质量培训的五大优势: 优势之一: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结业证书 优势之二:与国际接轨的成功经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小脚印家庭养护支持中心”成功试验基地。 优势之三:国际、国内一流专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亲临指导讲学。 优势之四:理论联系实际:李彤老师二十年的成功教学经验、实践、教案推介。 优势之五:解决园长教师的后顾之忧:亲子课程配有系统的教材、教案、音乐CD等。 报名地点:海淀区马甸冠城北园6号楼6单元1层 报名咨询电话: (010)62035988 51260846 62034709(传真) 注意事项: 1、每期班报到时间截止为上课前一天的上午8:00——下午5:30 2、请带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带一双软底室内鞋及一套便于活动的服装。 3、需住宿的老师请于每期开班前尽快和我们联系。 4、联系人:王老师、李老师 5、每期班培训时间可能会由于讲课老师的时间安排略有调整,若有调整我们会及时公布通知,敬请关注。
❼ 奥尔夫是什么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奥尔夫?」不仅仅是是即将为孩子选择音乐班的家长,其实对一些孩子已在音乐班上课的爸爸妈妈而言,「奥尔夫」似乎是一个富有吸引力,有颇令人好奇的〝名词〞?针对此,我们特地收集了家长最关心的常见8个问题,集结出最简短,重点性的回答,让家长不再只是感受到孩子倘佯在音乐的快乐,更能深入体验奥尔夫音乐的奥妙!
这是一个人名,全名为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生于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军人家庭,从小接受各式艺术的薰陶,而后就读于慕尼黑音乐学院,成为音乐作曲家,期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为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其跟音乐教育的紧密结合为1924年与友人合办「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并为电台录制了「儿童音乐」节目,由此发展出奥尔夫教育的理论基础。
1961年于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成立奥尔夫研究所,为目前研究奥尔夫教育最重要的据点。
其理念强调「人」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婴为所有的人打下良好根基,使有音乐天份的孩子,能走上专业的道路,而教较无天份的孩子,也能成为深具水准的欣赏者。同时,在音乐教育的范畴里,还包括舞蹈、戏剧、文学、诗歌等综合性艺术素材。
在教学的过程中,这种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并从合奏中享受与同伴演奏音乐的乐趣。大象城堡的奥尔夫音乐教师从本土文化中取材,已建立起含有个地区或各国国家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
奥尔夫教育之所以不称为教学法,即是因为他没有固定的教案可依循,全赖教学者自行设计,因此奥尔夫教学并没有标准模式,以下整理出几个原理和方法,作为家长了解时的参考。
循序渐进: 教学过程如同堆叠积木般,一块块、一层层慢慢累进,直到最后才看的出整个设计全貌。
即兴创作: 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从事音乐上的创作,而运用此一原则,让他们多思考、勇于表达、并学会沟通。
乐器合奏: 从合奏中体会演奏音乐的乐趣,并在团体中了解合作、协调的重要。
节奏教学: 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模彷、即兴、说白节奏、顽固伴奏等。
歌唱教学: 从小三度的Sol–Mi开始,用呼叫对方的名字为引导,在逐渐增加为五声或七声音阶,其重点在于一个音唱准了之后,才加下一个音。
音乐欣赏: 运用戏剧、律动、乐器演奏、图形等方式将各类型的声音或音乐让学生辨别及聆听,以培养听力。
在中国,奥尔夫教育的实施都在学龄前,使得大众误以为接受奥尔夫教育的年龄只集中在四到六岁,其实奥尔夫教育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大象城堡奥尔夫音乐班4-12岁的小学员都有哦),大象城堡奥尔夫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其理念为根据设计教案,任何年龄层都可以施教,因此,年龄并不是接受奥尔夫教育的限制。
奥尔夫教育简单的说是以音乐为主导的综合性艺术教学,因而音乐能力为老师必备的第一条件,再者为教学能力,这两者兼具后,至少在课程上老师能自行设计出以音乐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表达出来。但也因为是综合性的艺术教学内容,老师如能有浓厚的艺术兴趣,必能在教学的设计上增加更丰富的内涵。
最后,老师本身的人格涵养更是重要,这对孩子的性格培育有极大的影响,以上四点为奥尔夫教育师资条件的简单介绍。
奥尔夫教育中的确有全套的乐器经常在合奏中使用,但教学者也可是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教案需要加入不同的乐器或本土化的特殊乐器。而一般所称的奥尔夫乐器,则大略简介如下:
无律乐器:泛指各种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手鼓、铃鼓、手摇铃、沙铃、手响板、响棒等。
有律乐器:像是片器如木琴(高、中、低音)、铁琴(高、中、低音)、钟琴(高、中音),在教学上的特殊之处为每一音片均可单独拿起,对不识音名字母或出学者而言,都能轻松使用,并能马上加入团体合奏。
如果孩子必须要到一个机构去上课的话,那么家长亲自到现场去观察一下,是有帮助的。教学设备、场地好坏、工作人员的态度,都有助于判断。
口碑也是可以参考的,大象城堡的理念、教学计划不管是从宣传材料中获知,还是到现场咨询大象城堡的专业教师都是可以的,大象城堡不定时的会举办免费的公开体验课程,届时也是大象城堡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是家长和孩子了解大象城堡的一个有效途径。
家长还可以与认识的专业人员谈一谈,向他们请教你的疑问。小编还是建议带着孩子来大象城堡亲自体验奥尔夫课程,家长可以在旁边仔细观察,观察老师的专业程度以及孩子的接受情况,一定可以找得到答案。
成熟的判断来自完备的知识,父母要为孩子选择出好的学习机构,平日就要留意这方面的资讯,及早规划,以免做出错误决定后,孩子要花几倍的力量去纠正。
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或成效,即时是难以预测或评估的,但如从理念或教学手法上来看,大可分为两部分观察。
人格性向:因被尊重而有信心,勇于尝试各种新事物,愿与人合作,并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爱欣赏并注意各种音乐讯息。
音乐能力:对各种声音有敏锐的反应,能歌唱,把每个音唱准,能将各种节奏型准确的打出来,能分辨音乐理的强弱、高低不同乐段的表情,并有许多合奏的经验。
❽ 美国是什么教育
"多模式就是其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又是什么呢?答案为:“创造”就是其主题。本文——“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将对当代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因作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所裨益。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
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 人), 12000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含各科教学大纲)。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但这种计划与大纲是非粗略的,对各个学区只具有指导性,并不具有指令性。只有学区才是真正的教育实体。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一文中这样写到: “美国教育的高度分散与此(中国)形成鲜明对照,50个州的方针各不相同,有时16000个学区也各行其事,这造成了很大的自主权。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受到鼓励,地方性也受到尊重。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因而,导致中小学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音乐教育模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二、“创造”成为多种模式的主题思想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甚多,从表面上看,会觉得五花八门,甚至会感到杂乱无章。如前所述,16000多个学区的音乐教学大纲都不一样,教材也是多种多样,甚至学校与学校,乃至同一学校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教法也不尽一致。然而,我们从这表面的混乱中却不难看出它内在的秩序,在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主题——创造。
我们认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以下,笔者就几种当代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与创造主题作一简析。
1.奥尔夫教学法与创造
卡尔·奥尔夫(Car Orff)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参与者(学生)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孩子们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经历着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有的合奏感。简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元素性的音乐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这一教学法从德国传入美国后,受到美国音乐教育界欢迎。他们将此教学法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固有的奥尔夫乐器中又加入了一些美洲和非洲的民间乐器,在教学中既坚持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神原则,同时也使这一教学法本土化,使之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柯达伊教学法与创造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音乐文化水平——用传统音乐语言思考、读写和创作的能力。
(2)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遗产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通过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知识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
(3)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在班里、在合唱队里演唱、参加重奏团与管弦乐队——把参加集体音乐活动作为丰富生活的一种方法。
(4)让全世界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
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练耳、内心听觉、记忆技能;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柯达伊教学法传到美国后,得到了美国的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采纳,其中包括T·巴赫曼,L·乔克西,M·H·理查兹和D·培根。
巴赫曼博士把柯达伊教学法与美国的音乐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向儿童介绍记谱法时用一线谱的方法进行,其余几条线待必要时再导入。他把节奏从旋律中分离出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节奏而进一步强调节奏(正是这导致人们将柯达伊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结合运用)。他很重视用听写发展儿童的音乐记忆,尤其是重视音乐创作的教学。他认为,“如果儿童熟悉音乐写作,他们就能更好地掌握照谱演唱音乐。使儿童在初期就意识到他们所学的音乐能由他们自己或其他人表演。”
在使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唱歌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人在实践中还非常重视使用黑人灵歌这一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的演唱形式,使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奥尔夫教学法一样,柯达伊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方法。美国人还将二者结合使用,形成了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的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正如迈克尔·L·马克所说“两种方法彼此强化,使儿童更富有创造性,更理智地学习音乐。
3.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造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Emile Jaques- Dalcroze)所创立的教学法传人美国已久,现在该教学法在美国仍非常流行。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
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达尔克罗斯甚至在理论课上也采用了这种即兴演奏的方法,他让学生即兴演奏旋律或旋律片断,作为发展他们对音程的理解的一部分,并帮助他们熟悉和声。
凡此种种,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自1915年前后此方法从瑞士传到美国以后,至今仍盛行于美国各地中小学,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衍,形成为一种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4.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创造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真正产生于美国本土的一种教学法。它是根据著名的《曼哈顿维尔音乐教学大纲》中的“螺旋形上升素质培养大纲”而开设的课程,最初是作为专业音乐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七个方面的素质培养:乐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音高、音色、力度都包括在乐音内).后来推广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领域,而且发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该教学效果更好。由于该教学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国人又直接称之为“发掘创造力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条:(1)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法,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的工业革命浪潮。(2)教学内容。综合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知识进行素质训练(五方面素质,十六个周期)。(3)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4)课堂结构。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即兴创作,巩固概念(五个环节)。(5)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飞迪论文网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为六个方面:(1)听觉——素质训练的基础,探索的工具,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探索的意义和乐趣。(2)演出——发挥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艺术创造,不强求最后的统一。(3)指挥——各种素质的综合反应,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指挥的机会。只要能表现音乐,不追求指挥技巧。(4)创造——即兴创作和有计划的即兴创作。作品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新。(5)与(6)为分析和评论估价——对学生的发现、创作、演出随时作好的记录并录音,及时放给学生听,组织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使已获得的知识得到延伸、归纳和综合。
上述活动、能鼓励学生自己就音乐的综合理解和知识作出判断,并积极参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分析与创作的能力及经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为培养和提高美国国民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以上教学法以外,在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还有卡拉博——科恩教学法;铃木的天才教育方法;流行音乐的教学法(主要为爵土乐教学)等教学模式。无论何种模式的音乐教学法,均贯穿着“创造”这一主题。在此,还应一提的是爵士乐的教学法。
爵士乐是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做出的杰出的贡献,应该称为真正的美国民族音乐。从40年代起,爵士乐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它由普通的娱乐音乐转向智力音乐,即演奏者更追求主观化的即兴演奏。这种新型的爵士乐所采用的旋律、节奏以及和声同流行音乐非常不一样,这标志着爵土乐已脱胎换骨,开始告别流行音乐,同时,它也告别了原有的大部分普通听众。 内容来自飞迪论文网
就在爵士乐由俗入雅而曲高和寡、其演出走人不景气的低谷之时,教育家们却正好看中了其即兴演奏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这一大优点,渐渐将它纳入音乐课程,爵士乐得以在校园复兴。
1968年,全美爵土乐教育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这被认为是对著名的国民音乐教育会议——唐哥伍德会议精神(创造性教育的精神)的贯彻。该协会在所制定的目标中写到:“促进爵士乐原则在各种教材和教学方法中的应用;培养并鼓励建议和采纳开设当代作曲、改编和即兴演奏的课程。”由此可见,虽然爵土乐的教学尚不能构成一种完整的模式,但它的原则已被鼓励应用在所有音乐教学中,而这一原则正是创造性原则。
三、音乐学科中创造性教育思想的由来
1.西部拓荒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美国人的创造性教育思想源自先辈的西部拓荒精神。当哥仑布1492年初抵美洲新大陆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土地,而五百多年后的美国却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其核弹爆炸、卫星上天、飞船登月、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遍布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看到这些,不得不使人想到他们的精神国宝—— 开拓与创造。多少年来,移民的开拓精神,尤其是西部开拓精神在美国被视为历史的骄傲和美国人进取的象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创造精神逐渐形成为美国的传统,也可以说成为美利坚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他们的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音乐学科自然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2.“斯巴达尼克一号”上天所引起的震撼
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学校教育进入了一定的误区,其教育的目的从根大程度上停留在为提高生活水平这一较低的层面上。当时,整个基础教育水准下降,艺术教育更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巴达尼克一号,它使美国朝野受到了一场不小的震惊。美国人意识到:苏联在空间技术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因此,改进教育的需要不再仅仅是基于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而是基于民族生存的斗争。”他们研究认为:“俄国大唱片时代建立了一个教育系统,为其统治者训育了一批达到技术高峰所需要的男女人士……”。他们更看到,苏联十分重视基础教育,而且很重视那些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如音乐学科。这样,美国人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了教育系统,并深入到艺术教育领域。他们领悟到:“要成为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培养大量的先进人才,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于是,联邦政府开始对基础教育予以重视,尤其是对艺术教育予以重视。1959年,在科学院、联邦教育总署、空军和兰德公司的支持下,由国家科家院教育委员会主持,在马萨诸塞州召开了著名的伍兹霍尔会议,这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讨论科学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其中包括重视艺术教育的建议。
同年,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AASA)针对艺术教育所受的冷遇而发表声明:“我们主张课程均衡,在这种课程中的音乐、表演、绘画、诗歌、雕塑、建筑应该与其他重要的学科、如数学、历史和科学并驾齐驱……”
由美国科学家们组成的教育研究与发展专门小组是联邦政府的专家顾问团,他们提出如下看法:科学成绩的优秀与个体人类经验的广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最好的科学家并不一定是那些仅仅潜心于本专业的
人,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熟悉会使一个好的科学家的观察力更为敏锐。爱因斯坦的成功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位被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和牛顿”的科学巨匠同时还是一位音乐家,他自认为自己在科学上的成功与音乐密不可分。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的音乐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由此,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在美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1963年6月17日至28日在耶鲁大学举办的耶鲁音乐教育研讨会的与会者一致认为:在音乐教育中,有必要刺激个体的音乐创造性和独立性。并强调创造性是发展音乐能力的一种方法。由此,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也进一步得到确认。
于1967年7月23日至8月2日在马萨诸塞州召开的唐哥伍德会议是美国音乐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和明确在社会面临迅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在当代美国的作用,同时,与会者也提出了提高音乐教育效率的建议。
他们认为:音乐的教学和体验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要成功地进行音乐的创造性教育,那么,从教学设施到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应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不应该受到局限。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想象力并愿使教学常新。会议还强调:“在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中都应强调创造性。”这就再次强调了音乐教育中的创造主题,同时也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不拘一格。“斯巴达尼克一号”的上天竟使美国人如此清醒地认识到了音乐教育与科技兴国的关系,从而重视起音乐教育,并形成音乐教育中的创造主题
四、美国音乐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具有创造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提高美国国民的素质,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于象美国这样一个多种族大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同时,它对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也不无启示。
启示一:要明确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
在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卡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❾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为孩子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为前提,引导幼儿愉快、主动参与创造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思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才能萌发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并使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比如:在《拔萝卜》教学活动中,借助老公公等角色的情节,引导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幼儿非常有创意,他们用不同的声音、动作、乐器表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耗子,不但丰富了情节,而且还充实了音乐形象。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又如欣赏乐曲《天鹅》时,我启发幼儿进行配乐朗诵。其中有个幼儿是这样“朗诵”的:“一只小天鹅受伤了,我轻轻把它抱回家,给它养伤。可是天鹅很寂寞,它准是想妈妈了。我明天一定把它送回天鹅妈妈的怀抱。”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愿意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像力和独创性。尽管幼儿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在音乐《狮王进行曲》中小动物们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小动物表演的动作等都是幼儿模仿、想象和创编的因素。由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表达很难全部预料,所以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但教师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要学会容忍,并在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 二、为幼儿提供自主创造的机会。 《新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形式”,要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并指出这种艺术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表达”。但现实教学中,教师们常为了保证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而代替孩子去体验、判断。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们往往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感受理解音乐,使幼儿没有机会主动感受、自由想象,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参与。在这种教育影响下,孩子们的音乐兴趣会日益减弱,音乐灵性会不断消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作为教师,我善于捕捉幼儿不经意间的创造性的探索倾向,满腔热情鼓励和指导,让幼儿用特有的童心去感悟音乐,那么,音乐的世界就会在孩子面前打开新的窗口、展示新的内容,哪怕她们的理解与原音乐内涵大相径庭,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体验。就象《动物狂欢曲》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鼓励幼儿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经验展开想象,自由表现,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联想用他们喜欢的颜色,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幼儿绘画一对狐狸手拉手,其中一只狐狸的另一只手拿着一朵玫瑰花,另一只狐狸则把另一只手高高举起,形象地表现狂欢的心情。还有的画了狮子大王过生日的,画小兔举行运动会的,幼儿通过画面充分表现出各自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当他们富有个性的理解以及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被教师接纳、赞许和分享时,他们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需要,这种正向的情绪会激励他们更加热爱音乐。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并细心呵护这些灵感的幼芽,而且还要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鼓励、支持和欣赏他们的大胆表现。 三、重视孩子创造过程的体验。 幼儿创造性音乐活动的真正目的是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智的满足,在挖掘音乐潜能中让幼儿释放能量,发展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观念,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幼儿对“过程”比“结果”更感兴趣,因为过程给幼儿带来无比的满足。例如,在音乐活动《两只小象》中,根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创编两只小象勾鼻子动作,但幼儿在活动中,两两结伴不是在表演勾鼻子,而是在做游戏,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如果教师能马上调整计划,孩子们也许能体验到自主探索和创造参与的快乐,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细致严密的教学计划固然是必需的,但我们不能为了实现计划而牺牲孩子们享受音乐的机会,不能为了得到设计好的答案而牺牲孩子们自主学习、创造的机会。其实孩子不是为了取悦成人才进行音乐活动的。真正的音乐教育在于给幼儿以快乐和享受,只要从幼儿实际和音乐教育的本质出发,时间上多一点少一点,环节上多一个少一个,内容上动一动、改一改,都是可行的。评价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孩子是否更加喜欢音乐、是否促进了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是否为他们将来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我们应重视孩子的过程性体验,而非具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