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方面全面发展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这学期,我主要担任了五六年级的美术课。开始我踌躇满志,一心想尽自己的所能把绘画的技巧教给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我的美术课。因此每一节课我都精心准备、认真上。可一些学生好像在云里雾里课前简单复习内容,对于学生却好像又在上新课。长期以来,美术一直是一门不被学生、家长、老师重视的学科。而现行的教学改革又不可能立刻解决这种矛盾。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掌握一节课的内容呢?
一次偶然给了我不小的启示。
我经过一个班级门口,有一个学生问我下节美术课上什么内容,我想了一会儿说:“你们想上什么课?”他回答我:“手工课。”我一惊,这叫我怎么办?还有两节课的时间,而我现在一点准备都没有。我急忙回办公室,着手准备。想了一会儿,我决定让学生学习剪纸。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在手,就可以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可是凭空剪出一幅图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发现今天学生都瞪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期待什么。一开始我没有告诉学生怎样来剪纸,而是告诉他们今天制作的主要材料是蜡光纸。然后,叫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把蜡光纸剪成为一件精美的手工艺作品。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都要高,讨论异常激烈。方案出来了,学生出乎我意料的创造性又一次让我震惊。这一节课,我知道我成功了。同时我想到了以前的课,找到了以前的误区,顿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⑵ 小班美术胡萝卜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 “小兔”的习性,画出它们喜欢吃的东西,巩固蘑菇的画法,学习用长椭圆形表现胡萝卜的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引导幼儿合理布局。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活动准备:
小白兔毛绒玩具、范画、幼儿作画用的纸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说谜面)红眼睛,白皮毛,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问:老师说的是谁呀?
2、今天这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班上,你们打算拿什么来招待它呢?(让幼儿自由说说)。
二、教师讲解示范胡萝卜的画法。
1、教师小结:对了,小兔喜欢吃胡萝卜、蘑菇、青草等食物,现在我们就把小兔最喜欢吃的东西画出来,等下送给小客人。
2、回忆青草和蘑菇的画法。
3、教师示范画胡萝卜。
老师边画边讲解:胡萝卜的形状是细长的,一头较大,一头较小,萝卜的顶上有短短的叶子,胡萝卜的颜色有的是桔黄色、有的是红色。
三、幼儿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1、带领幼儿书空练习。
2、鼓励幼儿多画些小兔喜欢吃的东西,并能大胆用色,把颜色涂均匀。
3、帮助、引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展示部分幼儿作品(评价幼儿作品,指出好的与不足之处)
2、表扬画面整洁、丰富的幼儿以及有进步的孩子。
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都很认真,对故事也很感兴趣。在表演故事时一开时可能老师只表演了一次幼儿没有太清楚怎么表演。幼儿都表演的不是很好。当我换上音乐时在让幼儿跟着表演幼儿们就都能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而且还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对于托班的幼儿只是用嘴讲故事让他们表演,他们不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所以老师要选用更好的方法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
⑶ 幼儿绘画《水母》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 1、出示水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母的外形特征。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你们看看,是谁呀? (2)教师:哪里是水母的身体?它的身体像什么?哪里是水母的触手?它触手是什么样子的?像在做什么?我们用小手学一学它扭来扭去的样子。 (3)教师总结:水母有一个大大的、像蘑菇一样的身体,还有许多长长的会扭来扭去的触手。 2、引导幼儿探索表现水母身体的不同画法。 (1)教师介绍绘画材料。 (2)请个别幼儿绘画水母的身体,教师反馈幼儿绘画的方法。 教师:谁愿意用水粉笔给大家画一个水母的身体? 3、教师创设游戏情境,示范添画水母的触手和表情。 (1)添画触手。 教师:这个水母宝宝的触手扭来扭去的像在跳舞呢,一只小手都舞到头上去了!(教师一边说一边添画触手) (2)添画表情和背景。 教师:水母妈妈和水母宝宝们向你们打招呼呢!你看,眯着两个小眼睛,还向你们顽皮地吐舌头!(用棉签蘸黑颜料添画表情)这个水母宝宝的嘴巴圆圆的,它在做什么呀?(教师用圆形的玩具拓印泡泡) ●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会使用到水粉笔、棉签、玩具这三种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能够明确每种材料的方法及步骤,教师要清晰、简要地介绍各种材料名称及使用方法。或者可以通过逐步提供材料的方法,以减轻幼儿操作的负担。 4、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表现不同造型、表情的水母。 5、展览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你喜欢哪个水母宝宝?它在做什么呢?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收集一次性的碗和软点的线、毛根,尝试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水母娃娃。 ☆环境创设:将幼儿绘画的水母作品和收集的水母图片张贴在一起,引导幼儿欣赏照片、绘画作品的不同效果和情趣。 ☆家园共育: ①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水母的图片,让幼儿充分了解水母的身体结构。 ②帮助幼儿丰富有关水母的知识,例如水母的种类、水母的生活习性等。
⑷ 幼儿大班我为老师画张像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我给你画张像 目标: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引导幼儿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准备:不同脸型人物的范画两张。 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游戏《猜猜我是谁》,请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被猜幼儿的脸,然后说出被猜幼儿的姓名,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如,他的脸比较长、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2.请幼儿说说你喜欢的人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3.幼儿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人的脸,再与画册中的人物相比较,看与哪一张脸相同。 4.请幼儿为自己喜欢的人画一张像,引导幼儿把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出来。 二、作画。 1.幼儿开始作画,教师为作画有困难的幼儿做指导。 2.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说出范画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引导幼儿抓住典型特 3.征大胆表现。 三、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作品。 2.猜猜我画的是谁。
⑸ 大班艺术教案漂亮的大眼睛教学反思
《大眼睛》教学反思。作为老师就要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内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容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一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⑹ 邻居说大眼睛美术的大熊老师教画画方法不错对学生很负责,孩子进步也快,不熟悉怎么去评价一个老师
让孩子试一节课其实就知道了
孩子的反应最直接
老师好不好,最清楚的就是学生了
⑺ 大眼睛少儿美术教育对联
施教者辛勤,受教者刻苦。
⑻ 大班美术活动一样不一样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猜猜有什么不一样》教学反思作者:陈丽华 时间:2013-03-26 20:33:17
大班数学活动《猜猜有什么不一样》教学反思
1.选材生活化、趣味化、经验化。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身子女,他们关注自身比较多,不太会去关注周围的其他的小朋友和他自己到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时大班主题活动《我自己》当中的一条主题目标就是让幼儿去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最后结合大班“分类”的核心经验,分类的多样性和在同一组物体当中不同的分类方式。陈玮珺老师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猜猜有什么不一样》,《猜猜有什么不一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自身作为一种活动的材料来参与到整个活动当中,使这样的一个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是一个能符合大班幼儿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的教学活动。同时符合新《纲要》的指示:科学领域的知识应该“情境化、、过程化、生活化、经验化”。 今天的活动中,陈玮珺老师始终让游戏贯穿整个过程,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最后意犹未尽。
2、活动目标指向清晰,层层落实。
这个活动对幼儿思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玮珺老师提出的活动目标一是“发现人有许多不同和相同之处,并且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尝试说说理由”。这是一个从学习经验或认知经验的角度对幼儿提出的活动要求。教师通过三个环节的设计来层层落实目标:首先,请一个小朋友说出某一种差异以及某一种判断的标准,然后请小朋友按照要求来表现出来,如果是按照头发是短的和长的,我们可以怎么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知道按照头发可以这样分。其次,老师在没有告诉幼儿标准的情况之下,请一些幼儿做出来,也就是呈现一个结果,然后让幼儿来猜,这其中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是有什么分类的标准,显然对幼儿是充满思维挑战的,幼儿需要把这个标准给找出来,然后清楚地表述,如:穿园服的和不穿园服的不同。最后,教师让幼儿小组合作、设定标准,并且按照这个标准做出来,然后让另一组幼儿猜。这一环节更加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2、目标多元整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游戏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数学分类的经验,也获得了学习遵守游戏规则、语言表达等经验。在活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不是数学问题,但需要幼儿去解决问题,比如说一组幼儿已经按照“高矮”标准进行分类,另一组幼儿马上调整变成“扎辫子”标准进行分类,以不违犯游戏规则,这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一大价值,即注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根据大班幼儿思维水平,即大班幼儿已经能够与同伴确认某一个共同目的,然后围绕这个目的去共同努力做一件事情。在今天的活动中,教师提出的目标二是“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学习商量和合作”,教师很巧妙地设计了“猜猜有什么不一样”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商量与合作。这些都增大了今天数学活动的价值。
3、活动操作材料简便易行,实用有效。
通常在幼儿园分类活动中,老师会耗时制作、准备一大堆的教学具。但是今天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她只是准备了两个呼啦圈,两个用于积分的小象玩具,这些都是幼儿园里常见的、随手可取的材料,以及教师充分利用了每个幼儿身体上(外在的、所带的)自然的特点(服饰、高矮、性别等不同)来组织展开活动。这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一种理念,就是教学设计并不在于内容环节有多少难、活动操作材料有多复杂,而是应该首先准确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领域核心经验、主题核心经验,然后采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幼儿能够充分地参与,体现活动材料以及教学形式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4.师幼互动积极有效。陈玮珺老师对幼儿的回答能积极有效地回应,在过程中能及时归纳总结幼儿的操作行为(“ 人除了能用眼睛一看就能看见不同,还有一些不同时看不见,需要好好想一想、找一找的”),以此不断推进活动,也能运用儿歌(“红圈圈、绿圈圈,按什么不同来站圈,三、二、一” )组织游戏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