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语用型教学的基本观点

语用型教学的基本观点

发布时间:2021-02-03 02:33:38

1. 语用结合教学实际 说说怎么指导运用 语用的

善于抓住兴趣点,看教学的科目分,如果是语文,开讲之前聊作者,讲写作背景等内。如果是历史,结合容那段历史的奇闻趣事开篇引导。主要以兴趣代入,引起学生互动,互动中肯定学生已有知识,告知他即将了解到的知识,尽量生动有趣。

2. 如何构建"语用型"课堂,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

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正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 语言教学的基本过程

(一)生存环境方面:有社会学家认为,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本民族的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英国,作为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使得许多英语语言来源于海洋生活。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以及风土人情,各民族的语言恰好表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2]。(二)宗教信仰方面:就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而言,宗教在该过程当中,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对语言和文化的发现的影响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佛教在各宗教派当中占据核心信仰地位,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社会群体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人类是由佛祖来主宰的。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更多的人还是信仰基督教的。《圣经》作为基督徒们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以及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三)思维方式方面: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思维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石性机制,而思维又以一定的方式作为媒介,最终表现出来———以某一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导致语言的差异的根本性因素。就拿我们汉民族来说,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事实总是以最为直观的思维作为模版来加以记忆,又或者是复制,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则更多的会注重科学,通过理性来加以分析和实证,更多在乎的是培养本民族人民对于相对比较抽象的思维能力的运用。据研究分析,有这样一种说法:英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而我们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型的。同时,英民族的思维更偏重于抽象,而大汉民族更偏重于形象。这样的思维差异表达在语言文化上,就形成了这样的表现型的差异:汉语使用的一般性规律是:利用相对而言比较具体的、形象性的词汇,表达相对而言比较虚幻的概念,而英语的使用规律则更多的是擅长于用相对比较抽象性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给语言文化带来风格迥异的影响。如:我们汉语表达一个人的心情:他听到这个噩耗时,犹如晴天霹雳,万念俱灰,感到自己一下子从峰巅跌到了山谷。(Whenheheardthebadnews,hesorrowedoutwithtears.)综合而言,英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甚至可能改变未来的发展趋向。因此,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充分地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基本框架结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跨文化的社会文化类因素,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完美结合,得到效益的最大化。

4. 语用分析可以从哪几方面

语用抄分析把语句中表述的对象袭和对对象的描述,与现实的真实事物及其属性相关联。找到真实具体的细节,把这些细节与语句系统的对应起来,形成动态的表意结构。

基本原则
把话语放在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环境(语境)对它的制约中进行分析,为的是了解语用意义和话语的结构在这些制约下的变化,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基本要素
有四个:1.发话者--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2.受话者--指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3.话语内容--发话者用语言符号表达具体内容

4.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语言行为发生的环境

5. 语用学有哪些理论

关联理论、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1、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由斯珀伯与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以关联性概念与关联原则为基础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话语理论。

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即人类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交际原则,即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在关联理论中,关联性被看作是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行为、情景等的一种特性。

2、“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话含义”理论以其新颖重要的内容引起了哲学界﹑ 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3、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哲学学说。英国奥斯丁提出,美国塞尔等人加以发展。奥斯丁认为,语言是人的一种特异的行为方式,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离不开说话和写字这类言语行为。语言分析哲学的中心课题应该是研究这种言语行为的本质和内部逻辑构造。

4、“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

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5、1983年,英国著名学者Leech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阐述了礼貌对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他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礼貌原则与Grice的合作原则是交际所遵循的两项原则。Leech把礼貌原则分为六大类,每类包括一条准则和两条次准则。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关联理论

网络-会话含义理论

网络-言语行为理论

网络-合作原则

网络-礼貌原则

6. 如何提高语用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指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高效呢?以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一、构建有准备的课堂(一)教师的准备——备课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书。课前精心备课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就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因此,备课时,教师必须先解读文本、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二)学生的准备——预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有较多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之所以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听课效率差,畏难情绪重,主要是因为课前预习不到位,对学习内容比较陌生,不能适应老师上课的正常节奏,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师所教的知识,从而导致听课效果差。因此,在课前预习的工作上,我讲明预习的要求并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1、牢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勤动嘴,多读字、读词、读句、读文,初步感知课文。2、“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动手,勾画重点词句,初步体会课文内容。3、勤动脑,针对课后思考题进一步理解课文,初步谈谈自己的感受。4、勤动笔,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此外,每上一篇新的课文就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样,良好的课前预习帮助学生降低了课堂听课难度,增加了课堂听课的针对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二、构建乐学、会学的课堂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我在班上组织了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这样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获得了理解,在兴趣中掌握了知识,效果很好。(二)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教师只要在学生出现的问题点上作出正确的引导,在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时作出恰到好处的启发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三)、教会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笔记、批注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听、看、想,还要会记笔记。将老师罗列在黑板上的重点内容记在书本上,能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指导学生会看、会想,还要会记,正所谓“教正是为了不教”。教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而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而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让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会学”,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学习能力。三、结语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尝试着一种突破,那就是让我的课堂充满朴实,蕴含真情,传递爱心,成为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舞台。一切以学生为主,从细节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 现代教学观有哪些基本观点

现代教学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把学生当做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来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作机器,而不是看作为一个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学生,看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自己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学生要以学为主,这种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只有“把学生当做学生”,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义不容辞地对学生施以“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乃至“训导”才有可能“导”出新课程的成功。
把学生当作朋友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世界观,要对学生平等和信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在平等的地位、民主的氛围中自觉自愿地、乐此不疲地参与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活动,形成良性发展。
把学生当做老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经是日新月异。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现代科技等方面)已超过了部分教师,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师所执教的本学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教师却还毫不知晓。这没什么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问题在于:我们教师是否应该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心悦诚服地把学生当做老师,向他们学习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并以此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学习的主人?去听听他们的解释,他们的讨论。
把学生当做同学
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生固然需要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但教师也同样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与指导(其实,一些教师平时所依据的《教学参考书》、《教案设计》等等,均如同一位“不说话的老师”)。这在某种意义上,便让教师与学生具有了相同之处。因此,我们教师可把学生当做同学,主动地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探究,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教师与学生在一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彼此交流、互相沟通及坦诚的碰撞中,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上的好伙伴”。
把学生当作儿童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从联合国的定义来看,我们的学生都应该属于儿童的范围。作为儿童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童心,有作为儿童的特有的性格和爱好。作为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看作儿童,对于儿童的要求应该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过程、方法、手段都应紧紧围绕这个主体进行。
首先,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创造。它包含多方面的涵义:一是主体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自觉性。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的这种自觉意识是一种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标志。正是人的自觉能动性,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与我”的主客体关系;产生了人与自身的“主体我与客体我”的主客体关系;产生了人与他人之间的“自我与非我”的主客体关系(注: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10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二是主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是根据“物种的尺度”,即客体的规律和人的“内在的尺度”,即主体的需要、目的来实现选择的。人类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人的能动选择过程;三是主体的创造性。马克思说:“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所谓“人化自然”是主体所创造的客观世界。
其次,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真正的主体必然是具有主体性的主体,他既有能力又有权利支配和控制活动的诸因素。
最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为性。自为性侧重于主体目的,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和根据。人类活动具有目的性,这个目的是超越现实的观念性的存在。这便是马克思的思想:人的劳动是自为的,这是动物和人的根本区别。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确立是主体从“为我”的角度进行选择的。

8. 形成有效的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有哪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内课程。”容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思,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正在发生着明显变化:空洞说教的少了,品词析句的多了;拘泥教材的少了,注重积累的多了;光说不练的少了,读写结合的多了;无序拓展的少了,有效拓展的多了。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品味语言为重点,揣摩写法为切入点,读写结合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现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我们暂且把这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以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实现语文教学本真回归的课堂称之为语用型课堂。综观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笔者发现它们具有一些共性特征。提炼整理这些共性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语用型课堂的实质内涵,明确教学重点,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9. 语法化的基本观点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已达成四点共识:一是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尤其是内实词虚化)、形态化容;二是语法化大多是有理据的,有动因、有机制,语言的经济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都是影响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语法化是渐变的过程;四是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从实到虚,从比较虚到更虚),语法化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即坚持走由实到虚,而不是相反的进程,这是一个单向性的特征或者说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特征。
事实上,对语法化的理解和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化,指的是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框架,即着重于探究语法形式和结构如何产生、使用及如何对语言产生影响的语言研究。狭义的语法化,指的是语法化框架试图解释的实际语言现象,如某个词汇单位或结构获得某项语法功能,或者说某个语法单位获得一项更为语法化的功能的动态过程。前者把语法化界定为一种考察视角或研究方式;后者即语法化现象。

10. 基于"语用"的阅读教学有效方法有哪些

《课标》明确指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语用型”阅读课堂因此有了建模的基础。那么“语用型”阅读教学究竟需要建构起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我以为,在当下的“语用型”阅读课堂的构建中,应着力体现3种追求:层次化、方法化、和谐化。
一、“语用型”课堂,追求有层次的阅读
“语用型”课堂,毫无疑问是以“阅读能力”为指向的。“教阅读”与“教课文”,除了理念的反差之外,两类课堂的组织结构也是完全不同的。“教课文”,课堂很容易被文本本身的行文结构所限制,呈现出线性结构,尤其是叙事类文本更是如此;而“教阅读”,课堂一定体现以能力层次为序的板块结构。
我在设计四年级下册《渔夫的故事》这一课的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课堂按阅读能力序列划分为3个板块:
第一板块,以预习检查为切入点,对课文中4处出现“锡”、“封”这两个字的句子进行朗读和理解——“瓶口用锡封着”、“撬去瓶口上的锡封”、“用锡封严了”、“拾起盖印的锡封”。4处虽然都是“锡”“封”相连,但是通过朗读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朗读的停顿不同,语意的理解也不同。这种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对语言节奏的把握来理解词意的能力,可以划为能力培养的第一层次。
第二板块,以“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主要人物”(渔夫和魔鬼)、“关键情节”(恩将仇报)、“文章亮点”(渔夫的智慧)这3个要素,对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种概括提炼能力,可以划为能力培养的第二层次。
第3板块相对比较复杂,在介绍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背景之后,以“天亮时,王后可能正讲到故事的哪个地方”为主问题,将“在具体语境中把握人物形象”、“联系上下文反思评判文本语言的优与劣”、“把握民间故事的文本结构特点”等有机整合到一起,构成了本课能力培养的第三层次。
以上3个板块紧紧围绕“语境”这个核心要素,呈现出典型的从低到高的能力层次训练序列。这种序列的制定,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为前提的。换言之,在以“语用”教学的视角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文本内容本身,而是学生的现有阅读水平和读懂这个文本所需要的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所想的,是如何铺设台阶,缩小这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凭借言语实践,在抵达文本意义的同时,获得阅读能力的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语用型”阅读的实施前提是眼中有学生。
二、“语用型”课堂,追求“显方法”的阅读
语用型的课堂,特别强调对于显性的阅读方法的归纳和学习。在《渔夫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3个板块的教学全部以显性的阅读方法的实践和习得为目标。在第一板块中,“锡封”两字的语音节奏,与其表达的意义互为印证,学生在这个环节要学习的方法是“朗读”。在读中,实现对上下文的观照,并且借助符合语言节律的停顿,理解词语意思,培养语感。
第二板块的“归纳故事主要内容”,方法指导的特征更加明显。抛出“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这样的问题,看似粗略地了解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梳理对于“故事”这种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时需要把握的核心要素。
第三板块贯穿始终的是“联系上下文把握文本的语意”,这也是这节课重点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学生会发现魔鬼的善变和欺软怕硬,于是知道阅读文章除了读懂表面文字之外,还需要推敲隐藏的信息;联系上下文,学生会发现渔夫的心理活动不必写完整,这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一种方式……
从语用学的观点来看,语意只有附着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获得;而语境分很多种,上下文就是其中一种。这节课主要借用这个文本,以文中成功的和不太成功的语言现象为例子,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寻找彼此之间的联系。经历一个从偶然发现到主动寻找的过程,从而逐渐学会用联系的方式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三、“语用型”课堂,追求和谐化的阅读
首先,“语用型”课堂,追求课境与语境的和谐统一。《渔夫的故事》节选自《天方夜谭》,它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嵌套式”的叙述结构。作为民间故事,情节的曲折、悬念的迭起,也是这个文本的重要特点之一。基于对文本这两大特点的把握,在整个教学的设计上,笔者有意借用了这种“嵌套式”的结构,以“猜猜王后讲到故事的什么地方时,天亮了”为主线问题,串联起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文本语言的反思以及对于拓展阅读的引导,于是整个课堂教学就成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其次,“语用型”课堂,追求“破”与“立”的和谐统一。在本课的学习中,主体部分的学习一直围绕“文本的表达”而展开。其中对于“魔鬼的外貌形象”,采用了“破”的态度,让学生通过两段不同版本翻译文字的比较,发现另一版本中写魔鬼是“愁眉苦脸的一副倒霉相”,比课文中写的“样子非常凶恶”,更符合上下文营造的语境。由此也让学生认识到,课文并非是不容置疑的。而对于课文中唯一一处心理描写,则采用“立”的态度。学生先联系上下文补写渔夫心理的活动,再通过与课文的比较,发现课文中“以少胜多”也是一种成功的表达策略。总之,不管是“破”还是“立”,都基于对文本语言特质的把握,基于对学生语言发展的促进,实现两者间的和谐统一。

阅读全文

与语用型教学的基本观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