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眼睛与仿生学教案

眼睛与仿生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02 03:58:18

1. 哪里有怎样学好高中语文顾德希的内容

顾德希,1940年生,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普教系统师德楷模,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1963年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一直在北京四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近年主要论著有《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归元返本,面向未来》、《建立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等。语文教学怎样推进素质教育顾德希
一、正视语文教学的现状,努力减轻学生负担语文教学中的不合理负担,就是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所不必要的负担。目前教学中有不少内容,是顺应某些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要求而被纳入语文教学中来的,到底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什么必要性,并说不清楚。这方面的不合理负担,概括起来,表现为四个"不可":阅读教学非对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不可,文言文非逐句翻译(对号入座)不可,现代文或文言文的教学非讲文体、语法等知识不可,作文教学非按写作知识系统安排不可。并不是说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文体语法知识等等不该讲,有时不仅该讲,甚至不妨大讲,但若变成非此不可,就会造成学生极重的负担。在不同的情况下,四个"不可"的表现,或者有轻重不同,但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主流"倾向。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不可"举几个例子。例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中的"因",理解成"趁此"、"借机"或"就",其实问题都不大。但不行,因为按语法知识,讲成"趁此"、"借机"是把"因"视为介词;讲成"就"是把"因"当成了副词。这可是非分清不可的原则问题!例如"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中的"顾",理解成"看"、"回头看",意思本差不多。但不成,因为前者是引申义后者是本义,也是不可含糊的原则问题!上述例子实在很难看出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母语应用水平有什么必要性,但我们却很难完全撇开不顾。因为按照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这些全是顺理成章的东西。课堂被这类非必要性"知识"充塞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下降。最近,我们以高一课文《眼睛与仿生学》中的一段对高三学生进行测试调查(北京六所学校1400多个样本)。这段文字是: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仅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这段文字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难度是不高的,但调查结果却颇不理想。能够准确理解这段文字意思的,仅占0 439,即不到700人。其余均认为这段说的是"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也就是说,不能体会该段文字用语的分寸,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是不同的,看不出该段并没有说眼睛对于所有的动物一概"最重要"。其实,关于眼睛并非所有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的背景知识,高三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对语言的具体理解时,分辨能力却显得很差。也许有的同志以为,在言语理解问题上这样要求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但我们觉得这恰恰反映了何谓掌握语文工具、何谓语文素质的不同认识。如果高中毕业而在实际阅读中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恐怕不能说具备了较高的语文素质。如果在北京以重点学校为主的调查中竟然是半数以上的学生处在这种水平,那就更当深长思之了。学生负担太重,影响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影响了实际应用语文能力的提高,这种局面已到了不能不改变的时候了。而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这种负担主要来源于语文教学内部,来源于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来源于相沿成习的某些非母语教学规律的既定模式。所以负担的减轻,不是选几篇什么课文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地否定点什么的问题,而只能是以科学的态度、艰苦的试验,推动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完成转型改造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必须加大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改造的力度文体、语法、修辞、写作等现成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对所有语言现象的静态的理论概括。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误以为这与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同一个东西,误以为课堂上讲讲这类知识,再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迁移"就完成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忽略了知识"迁移"所必须的条件,忽略了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的固有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把 母语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简单地划了等号。近几十年所形成的语文学科知识,不是没有用处,但对于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来说,绝不是弄清其知识体系、掌握其术语概念就能够济事的。这一点,早在3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过:"我不大赞成‘语文知识’这个说法。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称作‘知识’,好象讲得出来就行,容易忽略实际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叶圣陶教育文集》第5卷712页)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法书不可能担负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语法书讲的是全部语法,其中有些话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用的地方可以多看两遍,无用的地方不妨翻翻篇儿就过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吕叔湘语文论集》158页)而张志公先生强调必须分清理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知识,强调语文知识必须精要、好懂、管用,就更为大家所熟知了。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负担过重,根本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自身建设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加大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改造的力度,便是其中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对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学将产生举足轻重作用的一项历史任务,只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掀开新的一页。语文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应当是这种改造更新最好的试验基地。哪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积累,哪些知识不需要强调记忆、只需要大致了解即可;哪些知识必须反复梳理、系统掌握,哪些知识不需要系统掌握、但需要反复渗透;哪些典范的语言材料需要记诵而且也有可能使学生记诵,哪些只需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在阅读写作中最管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学生……这些都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妨首先在上每节课时对于非让学生记住不可的东西悉心筛选。凡是教师自己不凭借教案就说不大清楚的,万勿让学生去记。凡是要求学生准确记住的知识,必须简明、准确,而且要有相应的检查手段。这一点说起来容易,每课都筛选得恰如其分就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篇大学问。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准绳,对原有知识不断重新审视,删除、简化、改易、补充;只有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语文知识分类处理,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整理出适用的知识系统。
三、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三方面为建立语文能力目标系统创造条件推进语文素质教育,使语文教学进一步科学化,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合理的语文能力目标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少数人开会讨论做文章所能完成的,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求得完善。
1.积累、研究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第一手材料。课堂教学不仅应继承发展广大教师所创造的成功经验,不仅应探讨语文知识分类的问题,还要研究语文能力的项目层次如何划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很复杂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具体的能力项目并不合理,能力层次很不清楚,因而无法形成循序渐进的语文能力系统。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应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个案"做起,要总结学生在阅读或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过程。这种具体的"活"材料是极有价值的。这类材料多了,覆盖面广了,对学生能力的实际状况就会逐渐胸中有数。有些能力是无法诉诸训练的,但有些却是可以训练的;有些是能够通过全班的练习讲评收到效果的,有些却只适合个别辅导、小范围谈话来解决。这样的经验多了,就会对能力项目、能力层次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现在真正能够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的语文能力还很有限。比如作文,实际在学生那里起作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我们反复"抓"的那些"方法"是不是真起作用,就很不容易说清。所以不能一说能力,就全跟训练联系起来,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某些讲授对能力养成的重大作用。也不能一说训练,就全跟作练习、课堂讨论联系起来,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记诵、默写甚至抄写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大作用,只不过我们对这些传统训练方式如何"转型"、如何使之适用于今天的需要还研究得不够罢了。但我们必须坚信,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时分析不清的可以暂不分析,不妨先简单后复杂。属于语料存储性质的训练,属于技能性质的训练,不妨先给予更多关注;暂时只能处于模糊状态的东西就继续模糊着,不要强为之说。所谓给以更多关注,就是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认真进行材料分析,借助科学的手段,使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必要的理性高度。如果有更多的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够致力于此,解决语文能力项目和层次划分的问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要从单纯对教材负责、对考试负责转变为对学生负责。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这样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语文知识的改造更新才能推进,语文能力的项目和层次问题才可能逐渐探讨清楚,而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才可能建立起来。
2.积累有益的练习材料,试编便于学生自学的教材。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关乎语文教学的全局。因此,教材问题就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是几十年来语文教材改革的成果,浸透着不止一代人的心血,对语文教学功不可没。但由于语文能力定位这个历史性课题尚有待解决,所以现行教材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下限和上限必然是参差不齐的。理想的教材,在语文能力要求上应体现足以与之适应的弹性。下限要明确,上限要合理,要使教师便于掌握。但现行教材在这方面是很难令人满意的。要使教材变成培养学生能力的材料,也就是说真正成为叶老所说的"例",还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力气。而如果进一步要求教材要体现母语能力循序渐进的体系,就更不现实了。
人们常常感到教材偏难,这个"难",主要并不表现在所选篇目不够浅显,而是师生不便使用。怎样以之施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难驾驭,这是教师感到的"难";怎样用于自学,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果然能够循序渐进地得到明显提高,至今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事例,这是学生感到的"难"。教材必须精选足量的名篇,必须充分重视文本 阅读在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教材没有理由拘泥于文本阅读的单一模式。这些年来各类语文练习册铺天盖地,有关方面屡禁不止,值得深思。究竟怎样看待"练习册"的作用,有没有沙里淘金的价值,都应认真研究。特别是有些练习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方便,这种现象尤其不应忽视。不妨在文本阅读与各种高质量语言能力练习合理配合方面进行试验,这对全面探讨语文能力培养问题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怎样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文教育包括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在扩大眼界、陶冶性情、人格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般的语言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而其对学生形成较强语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一般的语言基本训练所不能取代的。所以文学教育(在高中主要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但以文学鉴赏代替语言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文学鉴赏能力需要的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而不可能通过循序渐进的"制式"训练获得。现行教材中虽不乏优秀文学作品,但却不容易使其充分体现文学教育的作用。一般的语言训练与文学鉴赏混淆不清。把不同范畴的能力扭结在一起,企图实现循序渐进的训练,这是多种"系统的学科知识"进入语文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克服这种影响,文学教育很难真正得到加强,合理的语文能力训练系统也很难形成。
所以,怎样加强文学教育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也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不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大胆的试验。3.加强对语文能力的科学研究,使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科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能力是在人脑的"黑箱"中进行操作的抽象行为。因而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在进一步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力求借助统计测量手段,进行反复的实证研究,以找到可靠的语文能力的测量工具。这尽管十分艰巨,但在目前应当说是有可能去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取得合乎信度要求的各项语文能力的"量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试验教材的编写与试用就有可能提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各项语文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庞大的工程。限于条件,近年来我们着手进行了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阅读基本能力(或称"言语理解能力")的初步研究。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管哪种文体的作品,对学生最有启发的是解决学生读"懂"的问题。而学生之所以没能读"懂",最大量的又是对书面言语的具体理解问题,即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对言语表达意义的具体理解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阅读基本能力"这一阅读教学理论方面的新概念。阅读基本能力,亦可称书面言语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通常可以表现为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所谓基本,既有基本的意思,也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基础,就是扎根基、打基础的意思,比如字要认准,词语的搭配、词句的意思不能搞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不能理解得似是而非。这些地方出了毛病,进一步的分析、鉴赏、评价就都不大靠得住了,所以这些无疑是阅读的基础。所谓一以贯之,有两层意思:一层指的是普遍适用性,即不管读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不管读社会科学读物还是自然科学读物,都不能没有这种准确把握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另一层是说这是一种本质意义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和对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的理解能力,其实存在共同点。
实践证明,阅读基本能力这一概念不仅可以适用于语文教学,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价值,而且由于阅读基本能力所强调的是基础的、普适的、本质的能力,所以它既鲜明地体现着语文的工具性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简化名目繁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倘若从现行的文体知识系统出发,那么"读"的能力,就要包括议论文阅读能力、记叙文阅读能力、说明文阅读能力、应用文阅读能力、小说鉴赏能力、散文鉴赏能力、戏剧鉴赏能力、诗歌鉴赏能力等等。这样从外延上划分阅读范畴,对认识事物虽不无意义,但在能力培养上,却淡化了对"读"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从外延上划分出的这诸多范畴,也使我们无从区分能力渐进的等级。我们很难说议论文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低于散文的鉴赏能力,也很难说戏剧鉴赏能力就一定高于说明文阅读能力。而使用阅读基本能力的概念,则可以免除这些弊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1997年6月对北京四中、五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作了一次测试调查(97 6题本),题目28个,样本667个。在对这667个样本各项数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对阅读基本能力认识上的得失,对阅读基本能力的要素取得进一步认识。1999年1月,我们对北京四中、五中、十中、二附中、九十二中、九十六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再次进行测试调查(99 1题本),样本总数1453个,题目数量54个。其中11个题是97 6题本中使用过的。在时隔一年半的两次调查中,这11个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紧密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诸要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客观性;54个题目中,有33个题目的区分度比较好,而且难度从0 2到0 9,覆盖的等级比较全面:这为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倘若对99 1题本中部分题目进一步取得复本信度,作出因素分析,且建立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理论模型,完善关于阅读基本能力要素和等级的理论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新的、能够全面体现该理论的题本,进行新一轮的、布点更加合理的调查取样,届时倘若新题本的各项参数比较理想,那么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量表"就有可能形成。如无特殊意外,这个"量表"的研究成果得到恰当应用,那么高中生阅读基本能力的目标定位就有可能建立在比较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这个测量工具的研究虽然涉及的仅仅是各项语文能力中的一项,但相信它对进一步研究其他各项语文能力将是有益的。

2. 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对教学设计有何启示

防毒面具可以说是模仿猪嘴的一件杰作。通过鲸鱼的流线型发明了潜内水艇。通过青蛙的容眼睛发明了雷达。通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通过蜻蜓的复眼发明了多相片的照相机。通过鸟发明了飞机。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我国纺织科技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一种KEG保温面料,并具有防风和导湿的功能。根据响尾蛇的颊窝能感觉到0.001℃的温度变化的原理,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的响尾蛇导弹。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关于雷达是否是受到青蛙眼睛的影响,我这也是回忆很早以前遇到过的知识,不一定完全准。我认为雷达的电磁波什么的是受蝙蝠启发,但我记得是说青蛙眼睛大,能够左顾右盼,还能马上锁定目标,比如锁定蚊子,所以发明了能全方位追踪目标的雷达,看来我们所指的是雷达的不同方面)。

3. 四年级下册十一课篇幅和雷达的教案应该怎么写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课文朗读录音、写有生字词语的小黑板、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指导写“蝙蝠”两字。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轮流读课文,互相评价,互相指导。
4、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讲,师生共同归纳。你现在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了吧?
四、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一)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二)出示过渡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重点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讲段意
3、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3)说感受
(4)指导朗读: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赞叹、佩服)
五、结束语:我们人类是靠什么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飞行,它靠的是不是那双像猫头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蝙蝠和雷达》课文阅读推荐: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4. 《眼睛与仿生学》课后练习的答案

你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看那里有教师用书,还有教案。

5. 罗必良的学生有哪些

顾德希,1940年生,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普教系统师德楷模,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1963年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一直在北京四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近年主要论著有《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归元返本,面向未来》、《建立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等。语文教学怎样推进素质教育顾德希 一、正视语文教学的现状,努力减轻学生负担语文教学中的不合理负担,就是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所不必要的负担。目前教学中有不少内容,是顺应某些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要求而被纳入语文教学中来的,到底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什么必要性,并说不清楚。这方面的不合理负担,概括起来,表现为四个"不可":阅读教学非对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不可,文言文非逐句翻译(对号入座)不可,现代文或文言文的教学非讲文体、语法等知识不可,作文教学非按写作知识系统安排不可。并不是说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文体语法知识等等不该讲,有时不仅该讲,甚至不妨大讲,但若变成非此不可,就会造成学生极重的负担。在不同的情况下,四个"不可"的表现,或者有轻重不同,但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主流"倾向。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不可"举几个例子。例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中的"因",理解成"趁此"、"借机"或"就",其实问题都不大。但不行,因为按语法知识,讲成"趁此"、"借机"是把"因"视为介词;讲成"就"是把"因"当成了副词。这可是非分清不可的原则问题!例如"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中的"顾",理解成"看"、"回头看",意思本差不多。但不成,因为前者是引申义后者是本义,也是不可含糊的原则问题!上述例子实在很难看出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母语应用水平有什么必要性,但我们却很难完全撇开不顾。因为按照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这些全是顺理成章的东西。课堂被这类非必要性"知识"充塞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下降。最近,我们以高一课文《眼睛与仿生学》中的一段对高三学生进行测试调查(北京六所学校1400多个样本)。这段文字是: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仅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这段文字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难度是不高的,但调查结果却颇不理想。能够准确理解这段文字意思的,仅占0 439,即不到700人。其余均认为这段说的是"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也就是说,不能体会该段文字用语的分寸,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是不同的,看不出该段并没有说眼睛对于所有的动物一概"最重要"。其实,关于眼睛并非所有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的背景知识,高三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对语言的具体理解时,分辨能力却显得很差。也许有的同志以为,在言语理解问题上这样要求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但我们觉得这恰恰反映了何谓掌握语文工具、何谓语文素质的不同认识。如果高中毕业而在实际阅读中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恐怕不能说具备了较高的语文素质。如果在北京以重点学校为主的调查中竟然是半数以上的学生处在这种水平,那就更当深长思之了。学生负担太重,影响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影响了实际应用语文能力的提高,这种局面已到了不能不改变的时候了。而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这种负担主要来源于语文教学内部,来源于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来源于相沿成习的某些非母语教学规律的既定模式。所以负担的减轻,不是选几篇什么课文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地否定点什么的问题,而只能是以科学的态度、艰苦的试验,推动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完成转型改造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必须加大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改造的力度文体、语法、修辞、写作等现成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对所有语言现象的静态的理论概括。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误以为这与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同一个东西,误以为课堂上讲讲这类知识,再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迁移"就完成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忽略了知识"迁移"所必须的条件,忽略了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的固有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把 母语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简单地划了等号。近几十年所形成的语文学科知识,不是没有用处,但对于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来说,绝不是弄清其知识体系、掌握其术语概念就能够济事的。这一点,早在3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过:"我不大赞成‘语文知识’这个说法。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称作‘知识’,好象讲得出来就行,容易忽略实际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叶圣陶教育文集》第5卷712页)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法书不可能担负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语法书讲的是全部语法,其中有些话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用的地方可以多看两遍,无用的地方不妨翻翻篇儿就过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吕叔湘语文论集》158页)而张志公先生强调必须分清理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知识,强调语文知识必须精要、好懂、管用,就更为大家所熟知了。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负担过重,根本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自身建设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加大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改造的力度,便是其中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对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学将产生举足轻重作用的一项历史任务,只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掀开新的一页。语文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应当是这种改造更新最好的试验基地。哪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积累,哪些知识不需要强调记忆、只需要大致了解即可;哪些知识必须反复梳理、系统掌握,哪些知识不需要系统掌握、但需要反复渗透;哪些典范的语言材料需要记诵而且也有可能使学生记诵,哪些只需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在阅读写作中最管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学生……这些都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妨首先在上每节课时对于非让学生记住不可的东西悉心筛选。凡是教师自己不凭借教案就说不大清楚的,万勿让学生去记。凡是要求学生准确记住的知识,必须简明、准确,而且要有相应的检查手段。这一点说起来容易,每课都筛选得恰如其分就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篇大学问。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准绳,对原有知识不断重新审视,删除、简化、改易、补充;只有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语文知识分类处理,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整理出适用的知识系统。 三、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三方面为建立语文能力目标系统创造条件推进语文素质教育,使语文教学进一步科学化,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合理的语文能力目标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少数人开会讨论做文章所能完成的,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求得完善。 1.积累、研究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第一手材料。课堂教学不仅应继承发展广大教师所创造的成功经验,不仅应探讨语文知识分类的问题,还要研究语文能力的项目层次如何划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很复杂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具体的能力项目并不合理,能力层次很不清楚,因而无法形成循序渐进的语文能力系统。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应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个案"做起,要总结学生在阅读或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过程。这种具体的"活"材料是极有价值的。这类材料多了,覆盖面广了,对学生能力的实际状况就会逐渐胸中有数。有些能力是无法诉诸训练的,但有些却是可以训练的;有些是能够通过全班的练习讲评收到效果的,有些却只适合个别辅导、小范围谈话来解决。这样的经验多了,就会对能力项目、能力层次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现在真正能够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的语文能力还很有限。比如作文,实际在学生那里起作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我们反复"抓"的那些"方法"是不是真起作用,就很不容易说清。所以不能一说能力,就全跟训练联系起来,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某些讲授对能力养成的重大作用。也不能一说训练,就全跟作练习、课堂讨论联系起来,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记诵、默写甚至抄写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大作用,只不过我们对这些传统训练方式如何"转型"、如何使之适用于今天的需要还研究得不够罢了。但我们必须坚信,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时分析不清的可以暂不分析,不妨先简单后复杂。属于语料存储性质的训练,属于技能性质的训练,不妨先给予更多关注;暂时只能处于模糊状态的东西就继续模糊着,不要强为之说。所谓给以更多关注,就是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认真进行材料分析,借助科学的手段,使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必要的理性高度。如果有更多的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够致力于此,解决语文能力项目和层次划分的问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要从单纯对教材负责、对考试负责转变为对学生负责。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这样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语文知识的改造更新才能推进,语文能力的项目和层次问题才可能逐渐探讨清楚,而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才可能建立起来。 2.积累有益的练习材料,试编便于学生自学的教材。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关乎语文教学的全局。因此,教材问题就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是几十年来语文教材改革的成果,浸透着不止一代人的心血,对语文教学功不可没。但由于语文能力定位这个历史性课题尚有待解决,所以现行教材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下限和上限必然是参差不齐的。理想的教材,在语文能力要求上应体现足以与之适应的弹性。下限要明确,上限要合理,要使教师便于掌握。但现行教材在这方面是很难令人满意的。要使教材变成培养学生能力的材料,也就是说真正成为叶老所说的"例",还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力气。而如果进一步要求教材要体现母语能力循序渐进的体系,就更不现实了。 人们常常感到教材偏难,这个"难",主要并不表现在所选篇目不够浅显,而是师生不便使用。怎样以之施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难驾驭,这是教师感到的"难";怎样用于自学,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果然能够循序渐进地得到明显提高,至今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事例,这是学生感到的"难"。教材必须精选足量的名篇,必须充分重视文本 阅读在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教材没有理由拘泥于文本阅读的单一模式。这些年来各类语文练习册铺天盖地,有关方面屡禁不止,值得深思。究竟怎样看待"练习册"的作用,有没有沙里淘金的价值,都应认真研究。特别是有些练习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方便,这种现象尤其不应忽视。不妨在文本阅读与各种高质量语言能力练习合理配合方面进行试验,这对全面探讨语文能力培养问题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怎样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文教育包括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在扩大眼界、陶冶性情、人格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般的语言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而其对学生形成较强语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一般的语言基本训练所不能取代的。所以文学教育(在高中主要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但以文学鉴赏代替语言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文学鉴赏能力需要的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而不可能通过循序渐进的"制式"训练获得。现行教材中虽不乏优秀文学作品,但却不容易使其充分体现文学教育的作用。一般的语言训练与文学鉴赏混淆不清。把不同范畴的能力扭结在一起,企图实现循序渐进的训练,这是多种"系统的学科知识"进入语文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克服这种影响,文学教育很难真正得到加强,合理的语文能力训练系统也很难形成。 所以,怎样加强文学教育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也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不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大胆的试验。3.加强对语文能力的科学研究,使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科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能力是在人脑的"黑箱"中进行操作的抽象行为。因而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在进一步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力求借助统计测量手段,进行反复的实证研究,以找到可靠的语文能力的测量工具。这尽管十分艰巨,但在目前应当说是有可能去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取得合乎信度要求的各项语文能力的"量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试验教材的编写与试用就有可能提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各项语文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庞大的工程。限于条件,近年来我们着手进行了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阅读基本能力(或称"言语理解能力")的初步研究。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管哪种文体的作品,对学生最有启发的是解决学生读"懂"的问题。而学生之所以没能读"懂",最大量的又是对书面言语的具体理解问题,即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对言语表达意义的具体理解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阅读基本能力"这一阅读教学理论方面的新概念。阅读基本能力,亦可称书面言语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通常可以表现为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所谓基本,既有基本的意思,也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基础,就是扎根基、打基础的意思,比如字要认准,词语的搭配、词句的意思不能搞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不能理解得似是而非。这些地方出了毛病,进一步的分析、鉴赏、评价就都不大靠得住了,所以这些无疑是阅读的基础。所谓一以贯之,有两层意思:一层指的是普遍适用性,即不管读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不管读社会科学读物还是自然科学读物,都不能没有这种准确把握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另一层是说这是一种本质意义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和对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的理解能力,其实存在共同点。 实践证明,阅读基本能力这一概念不仅可以适用于语文教学,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价值,而且由于阅读基本能力所强调的是基础的、普适的、本质的能力,所以它既鲜明地体现着语文的工具性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简化名目繁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倘若从现行的文体知识系统出发,那么"读"的能力,就要包括议论文阅读能力、记叙文阅读能力、说明文阅读能力、应用文阅读能力、小说鉴赏能力、散文鉴赏能力、戏剧鉴赏能力、诗歌鉴赏能力等等。这样从外延上划分阅读范畴,对认识事物虽不无意义,但在能力培养上,却淡化了对"读"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从外延上划分出的这诸多范畴,也使我们无从区分能力渐进的等级。我们很难说议论文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低于散文的鉴赏能力,也很难说戏剧鉴赏能力就一定高于说明文阅读能力。而使用阅读基本能力的概念,则可以免除这些弊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1997年6月对北京四中、五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作了一次测试调查(97 6题本),题目28个,样本667个。在对这667个样本各项数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对阅读基本能力认识上的得失,对阅读基本能力的要素取得进一步认识。1999年1月,我们对北京四中、五中、十中、二附中、九十二中、九十六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再次进行测试调查(99 1题本),样本总数1453个,题目数量54个。其中11个题是97 6题本中使用过的。在时隔一年半的两次调查中,这11个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紧密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诸要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客观性;54个题目中,有33个题目的区分度比较好,而且难度从0 2到0 9,覆盖的等级比较全面:这为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倘若对99 1题本中部分题目进一步取得复本信度,作出因素分析,且建立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理论模型,完善关于阅读基本能力要素和等级的理论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新的、能够全面体现该理论的题本,进行新一轮的、布点更加合理的调查取样,届时倘若新题本的各项参数比较理想,那么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量表"就有可能形成。如无特殊意外,这个"量表"的研究成果得到恰当应用,那么高中生阅读基本能力的目标定位就有可能建立在比较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这个测量工具的研究虽然涉及的仅仅是各项语文能力中的一项,但相信它对进一步研究其他各项语文能力将是有益的。

阅读全文

与眼睛与仿生学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