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早梅教案

早梅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02 01:45:06

⑴ 求问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聚焦凝练、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动态化的词语。阅读诗歌,对这类词语,要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
示例1、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用生花妙笔,写出了特定场景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写残阳用“铺”而不用“照”,是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差不多是贴着江面平射过来的;同时,用一“铺”字还表现出了夕阳的柔和与安详,赋予残阳以人的灵性。
示例2、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临发又开封”这一富有包孕性,耐人咀嚼的动作,使得这句诗具有了穿透千古的力量。由于是让人捎信,加以时间“匆匆”,所以,当捎信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重要内容,于是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一“开”字,该是何等地沉重。
总结:一、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而诗歌语言的"凝练"特点在动词的应用上,也表现的最为突出。
二、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的《扬州慢》),一个“厌”字,包含了多少“沉痛伤乱”情,可谓熠熠生辉。
三、诗歌中的动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透过“开”字,我们完全可以想见作者的神态。
动词品评练习:
1、分析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中“递”“窥”的作用。
2、杜甫《江村》的起句“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中的“抱”字的功用赏析。
3、李白的《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两句诗中的“卧”字,古人称为“神来之笔”,请赏析。
4、下面是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的两句诗“金陵夜寂凉风发, 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中的“摇”与“滴”的运用,有何妙处?请解释。

⑵ 早梅 张渭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百玉条”与下文哪个字呼应从全诗看“梅“的开放在什么时候,为什

对梅早早开放的惊喜与赞叹



早春,由经冬一词推断

这是标准答案

参考资料 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

⑶ 有没有人可以提供一篇免费的高考语文炼字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炼字型)答题模式

导学目标:
1.能识别诗歌鉴赏(炼字型)题型。
2.能记住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模式。
3.讲练结合,会运用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涵,学习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内涵,(炼字型)答题模式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故事《东坡、黄山谷与苏小妹论诗》:今天的语文课,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相传,北宋声誉蜚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黄庭坚认真地思索后,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苏东坡和黄庭坚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2、学生讨论后交流
〔明确〕“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拟人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3、简述: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十分强调炼字,他们认为炼字与炼意、炼句一样重要,都是“锤炼文章”的重要环节,是使文章具有精炼美的主要途径之一。
4.整体感知何谓炼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动词
(一个“闹”字诗中意境全出,以动写静,让人感受到园中的欣欣向荣之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叠词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秋夜》 形容词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数词
(这是一首闺怨诗,一个“凉”字是全诗的诗眼,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冷、空寂的床席,营造了一个孤寂落寞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幽居的忧愁怨嗟。
(1)上述诗句中哪些字最有表现力?
(2)炼字的重点通常是放在哪些词上?
明确: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营造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二、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1.“炼字”这类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⒈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⒉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⒊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⒋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⒌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 学生自主探究,把握答题要领
例1.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请分析第二句中的“冷”字,用得好在什么地方?(4分)
答:“冷”,寒冷;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露水弄湿了桂花;抒写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例2 . 过 香 积 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译:1.诗人去访香积寺,却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穿行数里后,诗人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2.古树参天的丛林里,杳无人迹,也没有可供人行的小路。突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阵钟声,在深山里回响。
3. 泉水在嶙峋的石岩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阳光穿过青翠浓密的松林,似乎变冷了许多。
4. 所谓“空潭曲”,潭曲本是毒龙的住地,现在却空无所有,那是因为毒龙已被制服。黄昏时分,诗人突然体悟到禅理,所有欲望、邪念顿时消散云中,心灵也随之得到了超脱。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点作用)

3.合作交流,归纳答题步骤
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尝试总结 诗歌鉴赏中“炼字”型解题步骤:
步骤一: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或解释该字的含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如果该字涉及到艺术手法的使用,还要结合艺术手法分析。
步骤三:点出该字作用: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特别提醒: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牛刀小试,即堂训练
1.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都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用拟人手法表现它的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四、课堂小结,梳理所学
五、作业布置
1. (2008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
答:“网”就是张网网住。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丝网一样,想要将即逝的春天网住。这个想象、比喻(拟人)生动、新奇。表明作者对春天的极力挽留。

2.(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译:1.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2.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时时”二字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见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3. 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4. 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此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到处漂泊,无处栖身。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答: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3. (200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答:第一步指出字眼:最传神的分别是“明”和“出”。
第二步描述景象:“明”和“出”充分表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阳光照耀下“碧峰”秀出。
第三步点出该字作用:河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群山在阳光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感。

⑷ 中小学生古诗试卷,关于战争题材的

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高一、二)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高一、二组)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高一、高二组)
(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附加题10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下列诗句都涉及历史事件,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
(1)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A.(1)黄巢起义 (2)赤壁之战 (3)乌孙和亲 (4)姜子牙拜相
B.(1)安史之乱 (2)淝水之战 (3)乌孙和亲 (4)燕昭王求贤
C.(1)黄巢起义 (2)淝水之战 (3)昭君出塞 (4)姜子牙拜相
D.(1)安史之乱 (2)赤壁之战 (3)昭君出塞 (4)燕昭王求贤
2.依次与下列别号正确配对的一组作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 )。
(1)沧浪逋客 (2)少陵野老 (3)墨憨斋主人 (4)柳泉居士 (5)湖海散人
A.(1)严羽 (2)杜甫 (3)冯梦龙 (4)蒲松龄 (5)罗贯中
B.(1)秦观 (2)杜甫 (3)张溥 (4)辛弃疾 (5)柳永
C.(1)严羽 (2)白居易 (3)冯梦龙 (4)辛弃疾 (5)罗贯中
D.(1)秦观 (2)自居易 (3)张溥 (4)蒲松龄 (5)柳永
3.下列不属于中国特定的沐浴日的一项是( )。
A.三月初三 B.五月初五 C.七月初七 D.九月初九
4.《古诗十九首》产生于( )。
A·东汉 B.魏晋 C.南朝梁代 D.唐朝
5.诗句“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鸩雏竟未休”所用典故与哪位先秦思想家有关(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6.下列作品不属于元杂剧四大悲剧的是( )。
A.《窦娥冤》 B.《单刀会》 C.《梧桐雨》 D.《汉宫秋》
7.下列对咏史诗的赏析,错误的一年级数学试卷一项是( )。
A.《乌衣巷》一诗凭吊东晋时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感慨沧海桑田,人事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
B.《贾生》一诗借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
夜半倾谈、虚席相询的情节,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C.《过华清宫绝句》两首都选取了特写镜头加以刻画,其一选的是荔枝运到、妃子喜笑的时刻。
其二选的是叛乱发生、歌舞停止的时刻
D·《蜀相》一诗开篇用“何处寻”表明作者是专程前往拜谒,同时也隐含对诸葛亮身后寂寞,被人冷落的感慨
8.下列描述中属于南朝乐府民歌的特工程物理研究院点是( )。
A.语言绚丽,富于韵味 B.广泛运用双关语
C.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清雅幽远 D.以铺叙见长,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
9.以下对文学主张归属正确的是( )。
(1)以诗教为核心,倡“兴观群怨”说 (2)“发愤著书”说
(3)“性灵说”。
各尽其变,力求创新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文道合一,务去陈言,气盛言宜,文从字顺
A.(1)王夫之 (2)司马迁 (3)王士祯 (4)沈德潜 (5)韩愈
B.(1)王夫之 (2)苏洵 (3)公安派 (4)沈德潜 (5)孟子
C.(1)孔子 (2)司马迁 (3)公安派 (4)自居易 (5)韩愈
D.(1)孔子 (2)苏洵 (3)王士祯 (4)白居易 (5)孟子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唐代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如何制作flash课件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
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该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B.近体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共八句),句有定字。
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C.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D.古代散文的概念很广泛,凡韵文、骈文以外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散文。唐宋人把骈文称为“时文”,把散文称为“古文”
11.选出与其他三项含义不同的一项( )。
A.鸡鸣 B.食时 c.黄昏 D.深夜
12.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中国物理研究院相同的一组是( )。
A.庄公死,更立景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得庆封,负之斧质 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军惊而坏都舍 而:如同
B.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而已:罢了
C.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而况:何况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既而:接着
14.下列语句中活用现象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夜缒而出 ②烛之武退秦师 ③秋水时至
B.①死国可乎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会盟而谋弱秦
C.①晋军涵陵 ②席卷天下 ③君绿色蝈蝈词语解释子远庖厨
D.①秋毫不敢有所近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火尚足以明也
15.下列语句中文言特殊句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①莫我肯顾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子将安之
D.①惟利是图 ②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③夫晋,何厌之有
16.选出不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 )。
A.可怜白发生 最喜小儿无赖
B.时村中来一驼背巫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盛名flash课件源文件之下,其实难副
17.下列关于书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o
A.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四部纪传体断代史,被称为“正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清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
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
B.司马光认为《资洽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故命此名。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
C.《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西汉许慎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首创了部首分类法,将10516个字归入五百四十部
D.《太平广记》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收录上迄先秦两汉,下及北宋工程物理研究院初年的作品约七千则,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
18.下列关于古代职官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刺史原本是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又称“太守’’或“郡守”。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外I剌史
B.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宫职
C.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宋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封温国公;明刘基封诚意伯;清曾国藩封一高中数学试卷等毅勇侯。
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D-学士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
因而有“内相”之称。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1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所以有“三足鼎立”之说。禹铸九鼎。
经殷代传至周朝。
象征国家最高权力
B.觥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
像一只横放的牛角。觥筹交错形容喝酒的热闹场面
C.古人烹调讲究五味调和。五味指酸、咸、甘、香高中物理试卷下载、辛
D.古人吃肉常用匕(长柄汤匙)把肉从鼎中取出。
放在俎(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上,用刀割着吃。因而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
2O.按照六书的说法,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本、山、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
B.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中、刃”等。
指事字全是独体字
C.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D.形声是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二、填空题(20分,第21—36题为中国论文网每题1分。第37题为4分)
21.钱穆先生对“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的解释是 。
22.《管子·牧民》中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指的是 、 、 、 。
23.战国四公子中 门下有鸡鸣狗盗之辈。“脱颖而出”这个成语和四公子中 及他的门客 有关。
24. 创作的《九歌·少司命》中“ 。
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
被后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25.《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是 的意思。
26.陆机《文赋》中“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要求作文 。
27.《文选》是昭明太子 在东宫时延集文人们共同编订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 28.唐代“传奇”指的是 ,明清“传奇”指的是 。
29.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名制作课件的软件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含义相似。
30.书院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 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即题于此。
31.金圣叹,明末清初著名 家,曾评点“六才子书”,即《离骚>《 》《史记》《 》《西厢记》《水浒传》。
32.古代地理概念上的阴阳有特指。古人以山之 、水之 为阳,以山之 、以水
为阴。
33.“ ”指三十岁,“ ”指四十岁,“ ”指五初一上数学金榜学案十岁,“ ”指六十岁,“ ”指七十岁。
34.“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夜半”相当于现在的 点到 点。
用地支表示就是 时。
35.“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中的“望舒”指的是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中“东曦”指的是 。
36.古代史传文中,文意曲折、意含褒贬的写法被称为 笔法。
3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吾荷国恩 (2)恃才傲物 (3)有志者事竟成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异曲同工 (6)谏官为天子诤臣
(7)夫子礼之 (8)退避三舍一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8分)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1,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②幽怨多。
野营初二物理试卷分析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运轻车3。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释】①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②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鸟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③闻道两旬: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
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
发使遮断玉门关,曰:“军有敢入。
斩之!”轻车。
轻车将军的简称。两旬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38.“烽火”也可称之为 ,这是因为古有“狼粪烟直上化学元素周期表拼音,烽火用之”之说。
39.本诗开首写从军生活。
营造的气氛可用 词概括。
40.第9、10句用了有关汉武帝的一个典故,意在 。
41.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指出 ,从而把矛头指向最高统
治者。可见作者的用意是 ,讥讽当朝皇帝用兵。
(二)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11分)
商鞅事魏
鞅1少好刑名之学②,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3。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
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
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④,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⑤然。王且去,座屏人⑥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高中化学试题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
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节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鞅:商鞅。 ②刑名之学:犹法律学。 ③中庶子:职官名称,管家。 ④公
孙鞅:商鞅本姓公孙,名鞅,后事秦有功,封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故称商鞅。 ⑤嘿:同
“默”。 ⑥屏人:让周围的人离开。
4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鞅少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刑名之学 少:年轻时 B.公叔座知其贤。
未及进 进:推荐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 会:恰逢 D.公叔座召鞅谢曰 谢:辞谢
4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其中“且见禽”应理解为——。
4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2)愿王举国而听之。
45.简要说说魏惠王没有起用公孙鞅的原因。
(三)阅读下文。
按要求答题。(11分)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云:“数枝非旱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郑谷为“一字师”。

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46.乙文中的“少陵”是指 (人名)。
47.甲文中,郑谷建议齐己,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其理由是 。
48.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
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9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古代三峡 学案答案诗话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赏析题(30分)
5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
写一段赏析文字。
不少于200字。(155-]-)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51.阅读下文,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300字。(15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小学美术教案,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英语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五、附加题(以下两小题中任选一题。
自拟题目)(10分)
52.(1)以“季节”为话题作七言律诗一首。
(2)从艺术表现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分析下面这首诗,150字左右。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复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高一高二组)
一、选择题(共20分)
1.(2分)
A—e,B—b,C—c,D—d,E—a
2.(2分)
A—a,B—b,C—c,D—d,E—e
3. D(2分)
4.(4分)
名作动:F 使动用法:A
名作状:H 意动用法:B
形作动:G 介宾短语后置:C
宾语前置:D、E
5.(5分)
A(应为“静夜恩”)
I(应为王翰或《出塞》)
6.(5分)
A(应为文学家萧统)
B(苟子是韩非的老师)
E(《文赋》是西晋陆机所著,《典论•论文》是曹圣所著)
F(不包括李白)
G(应先史学后文学,要对应搭配)
【评分标准】
1,2两题中只要每题画错一条线,就不得分。第4题每错一个成语归属,就扣一分。第5题错一个扣三分,错两个扣 五分。第6题错一个扣一分。
二、填空题(共20分)
7.(1)可以明得失(1分)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分)
8.黄发垂髦,并怡然自乐(1分)
9.(2分,每格0.5 分) (1)黄鹏又啼数声(2)山深闻鹏鸪(3)子规声断(4)怕听啼鹊
10. (1)戒色、戒斗、戒得(1分) (2)《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1分)
11.(1)新婚夫妇的卧室(1分) (2)公婆(1分)
12. (2分,每格0.5 分) (1)向南(2)放纵(3)推崇(4)清高
13.西行(1分)
14.(1)施以烹刑(古代以鼎镬煮杀人的酷刑)(1 分) (2)臣请就汤镇镬(1分)
15.(1)旋律苍凉悲壮(1分) (2)旋律高亢激越(1分)
16. (4分)随任在京。一钱于地。俯拾焉。必有舛错。急欲面陈。【评分标准】每错一处扣一分,扣满4分为止。
三、阅读理解题(共30分)
17.(1)祭或祭神(1分) (2)察或察狱(1分)
18.(1)平静而愉悦(1分) (2)只要党风正,社会主义航船定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意近即可)(1分)
19.(1)想捎个信儿鸿雁谢绝说太远(意近即可)(2分)拟人(1 分) (2)从传书不能到写诗述怀,表思念之切;用看花饮酒与灯下听雨的细节,表思念之深;以想象老友的艰苦与毅力,表思念之诚。(3分)
20. (1 )C(①患:为……担忧;②患:讨厌,厌恶;③过:过错;④过:犯过错)(2分) (2)①朝廷的大堂名词(1分)②上朝动词(1分) (3)C(2分) (4)B(2分) (5)B(不是逃不越 境才是良大夫)(2分) (6)①(如果)(你)前去进谏(晋灵公)却不接受,那么,没有人接替你了。请允许我先去进谏, (如果)(晋灵公)不接受,那么,你可接替我。(3分)②没有谁向善没有个好的开头,却很少有人能坚持 到底的。(3分)0 (7)就“不君”程度讲,由轻到重,更能引人愤慨;就文章结构讲,后写的杀人事件是引起进 谏的直接原因。(4分)
四、鉴赏题(共30分)
21.(15分)【评分标准】鉴赏的实质是分析,即阐明重点,说透特点,解读难点。这篇文章的特点是:问题 次第而出,矛盾层层推进,主题最后坐实,借喻发人深思。学生如果抓住作者这条思路娓娓道来,就是上乘之作,得分当在13、14、15之列。
22.(15分)【评分标准】既然是比较阅读,就要比较出异同之处,甚至比较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处: 一是两首诗歌在结构方面的共同之处是前半部分都是写秋景,后半部分都是着重抒情。二是李诗突出战后的 悲壮场面和危急形势,范诗着重渲染战争间隙的肃杀氛围,都为抒情作了铺垫。三是李诗后半部分在后援部 队苦战不利的情况下写出报效朝廷的决心,范诗则是在战局僵持状态下写出对胜利的希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如果有学生从推敲字句着手,例如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谈既然黑云压城何来日光映照等,就有 可能出现开口小而挖掘深的好文章。
五、附加题(10分)(题目中已作详细提示,评分时也可参考)

⑸ 教师如何给唐诗早梅写教案

首先,是给什么样的层次的学生教课?早梅有很多首,不同的作者其出发点、立意不同,但都是强调其早的特点。举一个通俗例子:
1〔解题〕
本篇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一首七言绝句。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作,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表面上写梅花,实际却是在写诗人与早梅傲寒独发的高洁品质在精神上的契合,与诗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

2〔结构分析〕

全诗共4句,前两句写一树寒梅傍桥开放,后两句写人们以为那是经冬未消的白雪。

〔语意理解〕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远。“傍”,靠。诗的第一句既写出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白玉条”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风姿。乍暖还寒时节,梅花已放,可见其早。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发”,开放。“经冬”,过冬。“销”,这里指冰雪融化。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作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早梅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表现得恰如其分。
3〔写作特点〕
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物我合一。
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无尽的意蕴。
4〔张谓与《早梅》〕
〔张谓(?———约778)〕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天宝进士。乾元中以尚书郎使夏口。曾与李白于江城南湖宴饮。大历时为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无尽的意蕴。
补充:以上为文字部分,理论比较多,也是比较滥的了。从现在的教育而言,主要是培养一种审美观念,灌输朴素的审美思想。文字美固然存在,但是诗歌本来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甚至于诗中有乐。那么不妨加入这样的环节:
欣赏梅花的照片,国画。
关于梅的歌曲:一剪梅等。

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题目是什么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内
为有暗香来容。

翻译: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阅读全文

与早梅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