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教 幼儿辨别粗细 具体操作 如果能有个教案就更好了 中班的
一、教育目标
1、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
2、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教具: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
四、活动流程
分类—>指认—>命名—>分类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 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 (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
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
(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
(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
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
(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
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
(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
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 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7、通过智力游戏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1)智力游戏“谁更粗?”毛笔、钢笔和铅笔比粗细。钢笔比铅笔粗,毛笔比钢笔粗,毛笔和铅笔哪个粗?为什么?
2. 中班数学公开课《比较大小,粗细,长短》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专的数和属数字认读。
2、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教具:10以内数量的数群卡。学具:操作纸、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群卡,引导幼儿比较多少。
1、出示图一,幼儿进行点数比较。
师:图上有什么?(圆点)是大圆点多,还是小圆点多呢?为什么?让我们来数数吧!(引导幼儿通过点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多少。)
师:大圆点有几个?小圆点有几个?谁多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呢?
注:让幼儿经过点数,不受物体大小的的影响。
师小结:7个小圆点多,6个大圆点少的结论。6个大圆点比7个小圆点少1,7个小圆点比6个大圆点多1。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多少。
师:小朋友看看,红圆点多还是绿圆点多?为什么?
注:让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进行比较。
师小结:9个红圆点和9个绿圆点一样多的结论。
3、出示图三,让幼儿观察。
3. 认识大小多少教案
课前活动准备猫、帽子、鱼等,认识大小多少教案如下:
1、活动准备
两只大小不一的猫,两顶大小不一的帽子,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一个玩具圈。
2、教师启发谈话
今天有一个好朋友来我们教室做客,我们高兴吗?激发幼儿兴趣
(3)认识粗细中班教案扩展阅读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管子比粗细反思
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 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 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 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 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5. 怎样教幼儿辨别粗细
一、教育目标
1、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
2、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教具: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
四、活动流程
分类—>指认—>命名—>分类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 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 (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
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
(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
(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
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
(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
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
(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
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 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7、通过智力游戏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1)智力游戏“谁更粗?”毛笔、钢笔和铅笔比粗细。钢笔比铅笔粗,毛笔比钢笔粗,毛笔和铅笔哪个粗?为什么?
6. 幼儿园识字教案:认识“长、短、粗、细”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设计背景 创设附合中班幼儿学习、观察、认知粗细的区域游戏活动环境。 活动目标 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和细,能从粗到细给三个物体排序。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重点:发现物体的粗细差异并按排序。 2. 难点:感知物体的粗细,知道粗细的基本概念 活动准备 1. 准备粗细不同的纸筒娃娃(三个)、毛线、棍子。 2. 装有几种粗细不同物体的“奇妙的口袋”。 活动过程 1. 导入课题:手指游戏《会变的小手》“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 老师出示粗和细两个纸筒娃娃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认识谁粗,谁细。 3. 出示粗细不同的两种毛线,让幼儿观察后说说哪根是粗的,哪根是细的,并让他们摸一摸,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怎么知道它是细的,启发幼儿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4. 游戏《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让他们知道粗和细是相对的。 5. 出示三根不同粗细的棍子,让幼儿找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并排序。 6. 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和细的物体并给他们排序。 活动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做记录。
7. 中班数学课程详细的《比较粗细》
活动目的: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2. 培养观察,比较回能力.答活动准备: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活动过程:1、 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2、 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3、 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4、 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5、 分组操作:(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1) 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2) 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8. 谁能帮我设计一个中班教案数学活动:比较粗细
数学</b>:比较粗细</b>活动目的: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2. 培养观察,比较能专力.活动准备属: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活动过程:1、动画片: 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3、 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4、 出示若干个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5、 分组操作:A、(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B、(1)、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 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C、 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6、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