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但我想成为一名中医,谁能告诉我该如何
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参加非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
很多中医药大学有这个。
考试可以按照原来学的专业出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就有,还可以硕博连读5年。
你可以到他们网站看看。
Ⅱ 本人即将学习针灸推拿学,望各位说说这个暑假我可以找哪些书看看
<针灸医籍选读>
本书是针灸擒拿学专业的理论课程。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适合本科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在吸收原有教材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将近些年来史学研究中得到公认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新版教材中。目的在于为针灸擒拿学专业本科学生提供一部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充实而又有创新发展意识的教科书,以适用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适用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之一,紧扣《针灸医籍选读》最新教学大纲,以章节为序,分重点难点提示、知识点精析、综合测试题、题解四部分,精简提炼教材内容,采用图、表、歌诀等便于理解、记忆的形式巧解《针灸医籍选读》知识点,再予以综合能力测试。书后附两套综合模拟试题。本书特点:形式新颖、重点突出、学练结合、讲究实效。
本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专科学生及中医药工作者应对各类考试使用。
作者简介
目录
上篇 医经选
第一章 《皇帝内经》选
第一节 《皇帝内经》的针灸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灵枢经》文选
第三节 《素问》文选
第二章 《难经》选
第一节 《难经》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难经》文选
中篇 医论选
第三章 《针灸甲乙经》选
第一节 皇甫谧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针灸甲乙经》文选
第四章 《千金要方》选
第一节 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千金要方》文选
第五章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第一节 王惟一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选
第六章 《针灸资生经》选
第一节 王执中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针灸资生经》文选
第七章《针灸问对》选
第一节 汪机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针灸问对》文选
第八章 《针灸大成》选
第一节 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针灸大成》文选
下篇 歌赋选
第九章 《针经指南》选
第一节 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针经指南》文选
第十章 《百证赋》
第一节 《百证赋》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百证赋》文选(全篇)
第十一章 《席弘赋》*
第一节 席弘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席弘赋》(全篇)
第十二章 《行针指要歌》*
第一节 《行针指要歌》的针灸学术思想
第二节 《行针指要歌》(全篇)
Ⅲ 中医药膳与食疗的内容简介
《中医药膳与食疗》是专业基础课,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和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中医药膳食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亚健康的综合干预、调控提供最具特色的方法和手段。《中医药膳与食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总论主要阐述中医药膳食疗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药膳学的概念、内容和发展简史;现代研究与应用;药膳学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药膳学的理论基础和技能。中篇分两章,药膳原料,主要介绍常用于药膳的食物128种,药物108种,在分类上按照药物、食物的功用分为19类,即解表散邪类、清热解毒类、温里散寒类、祛风除湿类、开胃消食类、利水消肿类、祛痰止咳类、理气止痛类、活血化瘀止血类、平肝熄风类、安神益智类、润肠通便类、益气健脾类、补血养营类、滋阴生津类、补阳强壮类、美容养颜类、明目聪耳类、调料类。每类药物、食物又分异名、基原、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与用量、药膳方选、成分宜忌等。常用中医药膳配方,主要介绍生活和临床中常用的药膳方270种。分为15大类,即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温里祛寒类、祛风湿类、利水祛湿类、化痰止咳平喘类、消食解酒类、理气类、理血类、安神类、平肝潜阳类、固涩类、补益类、养生保健类。每类又分项阐述有关药膳方的来源、组成、制法与用法、功效与应用、方解和使用注意等。下篇为亚健康的药膳食疗,分为两章,第七章为躯体性亚健康的药膳食疗,分别介绍疲劳、失眠、头痛、眩晕、健忘、惊悸、怔忡、神经衰弱、虚劳、便秘、腰痛、口臭、单纯性肥胖、腰肌劳损、黄褐斑等14种综合征的药膳调理原则和药膳配方。第八章为性亚健康的药膳食疗,分别介绍阳痿、早泄、遗精、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干燥综合征、女性性功能失调、女性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等7种综合征的药膳调理原则和药膳配方。
Ⅳ 中医培训学校出来可以考中医师执业资格证吗
培训学校?可能不行哦。执业医师法明文规定的。
十五、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内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容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Ⅳ 我想要找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教学大纲,在哪里能找见,谢谢
hgfmmfgh
Ⅵ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升本难考吗
1.专升本考试能不能过,主要看你知识掌握的程度和一点点运气。
2.如果你的内相关知识点都能真容正理解、掌握,对于必须记忆的知识都能熟记于心。那么一般的考试都是能够通过的。
3.一般考题都是命题老师根据自己的感觉出题。如果你是应考型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题目、答案,那就要看你的运气了。因为所有人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差别太大了。
4.有些学生本身学习天赋不佳,上课不用心,回家不复习,考试完全碰运气的,要想通过考试,有点难度的。
5.当然,有时也要看阅卷老师的心情。你的考分恰好在线上线下的时候,他们仁慈的手能否抬高一二或许能改变你的命运。前提是你大部分题还是要答个八九不离十才行。
Ⅶ 陕西中医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西安长安教学部)证件认可
现在学中医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中医已经走向了全世界
“中医”走向世界中医药发展是全国政协委员、尤其是医卫界委员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委员们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取得的新进展,也对中医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热情建言献策。
请看《中国日报》的报道:
China plans to open more Confucius Institutes to teac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verseas and promote the Eastern medical science, Deputy Minister of Health Wang Guoqiang said on Monday.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委员称,中国计划在海外开办更多的孔子学院教授中医课程,以促进东方医学科学。
文中的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就是指“中医”,是研究人体physiology(生理)、pathology(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一般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traditional medicine(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Chinese medicine(汉医)。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Tibetan medicine(藏医)、Mongolian medicine(蒙医)、Miao medicine(苗医)等等则被称为ethnomedicine(民族医学)。
中医既是传统医学科学,也是中国culture soft strength(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Confucius Institutes(孔子学院)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委员表示,要与教育部和孔子学院总部紧密合作,开办更多的TCM Confucius Institutes(中医孔子学院),在现有的syllabus(教学大纲)中增设TCM-related courses(中医课程)。
Ⅷ 中医的复兴之路是什么!!
楼主有此提问,可见你有相当的远见及胸怀!
楼上几位说的都很有见地,因为本团队也正在谈同样的问题,欢迎参观。以下是部分的看法:
http://tieba..com/f?kz=1204847618
1,现在中医的问题首先出在教育上。
2,本人是在国内受的中医教育,其后在国外行医及参与教育工作,看到的最大的差距,其实是在教学方法上:国内向来是以国家的范本及教学大纲来教学,教师甚至被要求按教学大纲先写教案,核准后照本宣科,只要不出大事,人事关系到位,任期可以无限。国外是尊重教师的独立思考,只要将课程概要及教学方法备案即可。用什么教材及上课方法是教师的自由。学期末由学生对教师打分,低于某个标准(如75%),教师就要卷铺盖走人。如此国内只能训练中医匠,而在国外可以成为中医大师。
3,其次是诊所成立的条件:国外只要拿到中医师执照,就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开业并买保险,开业程序简单,只要有医疗效果,患者争先恐后来就诊。国内基本上必须挂靠单位,很难独立,没有一家之言的可能,一切要听上面的业务指导,外行领导内行。
4,再来是就业方式:在国内行医多挂靠政府机构,大家只求温饱,谨慎不犯错,因而思维及技术难以突破。在国外因为多是自立门户,诊金自定,只要治疗得当,收入都在中上阶层。所以大家尽量钻研,求新求变,找寻更佳的思维及治疗方法。
5,接着是医疗责任及医德:国外政府对行业的介入不多,反而是保险公司站在主宰的位置,弄虚做假出了事故,上了保险公司的黑名单,就必须付出高额的保费甚至无法继续营业(没有保险是不能开业的)。国内大都挂靠国家,有了事百姓难以抗衡,争取权益基本是不可能,上下弄虚做假,败坏医德,无所不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良医难以生存。
6,最后是对古文的了解:中医是建筑在数千年中国人的经验及理论基础上,对古文不了解,是难以理解贯通中医的原理原则的。国人的古文基础虽然较洋人为优,但大多不求甚解,人云亦云,把医古文当国文来学习,逐字翻译,对通篇文章反而不知所云。洋中医对中医是通过译文来理解,但看到的是意译,对文中的意境了解反而透彻。如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解,国人多重于预防的概念,但许多洋学生也能由此理解胃病治肝,肺病治胃的道理。
7,以上说法并非有意污蔑国内的中医界,而且国内外因国情及制度不同,也不能放在平衡杆上来度量,但《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为了走更远的路,必须激发同道者的进取心,对国内的中医乱象有所作为(至少不要添乱),让这个中医之乡,再带领世界潮流。
Ⅸ 跨专业医学研究生能考执业医师吗
可以考的。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截至2013年,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38种类别。实践技能考试于7月1号到7月15号进行,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
报考条件的规定如下: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第十条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一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
十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Ⅹ 中医教材能培养出好中医吗
目前,对于现行的中医教材,尤其是本科阶段教材的编写,中医界人士有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这些教材能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和概念,应该予以肯定;也有些人认为,现行的教材应该是原汁原味的经典,而不应该是现在教材中某些内容的断章取义,甚至有些是对经典的误导。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话要说—— 观点1 本科教材应以传授知识点为主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主编 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其他基础类课程和临床类课程的基础,属中医学专业的龙头课程。编写好《中医基础理论》本科教材,关系到中医学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责任重大。以我为主编的编委会编写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一、二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行业的规划教材,也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和综合性大学、医科院校的中医相关专业使用最广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我担任了十多年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主编,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内的一些学术疑难问题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我认为,这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原则应该以给学生传授到最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目的,达到这个目的,就能称得上是一本好教材了。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适合本科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以人为本,量体裁衣”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以符合五年制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宗旨。在内容上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高于以往任何一版教材,符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以中医学的传统(即原汁原味)内容为主体,兼以吸收近5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近5年发现的新理论和创建的新假说,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每章后附有“现代研究进展”,体现中医学理论进展的时代性特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在充分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医学与哲学分论的原则。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着严格的区别。《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坚持把中医学理论与古代哲学思想分开叙述,如将中医学的精、气理论与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分开叙述,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术语规范统一与概念逻辑建构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涉及的中医术语,尽量采用现有的国家标准中的表述,以体现我国在中医术语标准研究方面的成绩。术语含义的统一标准,便于中医学术的交流和发展。概念和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是中医学科学理性的重要标志。《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对涉及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进行逻辑建构,使其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注重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在重点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同时,着重叙述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以引导学生尽快打通认知方面的盲区,增强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认知能力,为其后的学习铺平道路。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培养学生的同源性思维,而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医学。 观点2 中医教材需要更新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 顾植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医药不可谓不重视,中医院校规模空前,培养的学生不少,但为什么大家感到中医院校毕业生的整体临床水平不尽如人意呢?笔者认为,中医教育的不成功,问题首先出在教材上。 现行教材基本承袭民国教材模式 古代中医教育以家传师承为主。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校教材的系统编写始于民国时期。当时社会风气以西方科学为时髦,对中医学持怀疑、否定态度,卫生行政机关也由西医掌握,认为中医“不科学”而将中医排斥在学校系统之外。中医为求生存,争取中医教育加入学校系统,不得不向西医学靠拢,以西医为参照系整理构建出中医基础学科体系的雏形。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基本承袭了民国时期中医教育的模式及课程体系。编写第一、二版统编教材时,为顺应当时的现实,以取得立足之地,在内容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西医学的一些知识对中医基本理论进行了改造,构建了一套现代中医理论的新模式。以后的各版教材都只是稍作修补而已。 现行教材存在诸多问题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中医教材,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与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中医思想已有很大差距。兹将主要表现简述如下: 五运六气是古人研究自然界周期性节律变化而总结出来的规律,是阴阳五行思想在更高层次的结晶。五运六气思想起源很古,对中医学基本理论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藏六府”的模式即来源于五运六气。已故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讲:“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此言极有见地。《黄帝内经》中曾运用五运六气探讨了疫病发生的规律,我们的科研课题显示运气理论用于疫病预测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但疫病预测仅是运气学说临床应用之一端,不能说五运六气就是疫病预测,中医学的许多重要原则都是在运气“七篇大论”中总结出来的。近代有些学者不去认真研究五运六气的精神实质,却把社会上一些简单利用五运六气常位推算方法,仅凭天干地支的机械推算就去搞疾病预测的现象认作是五运六气的代表加以评判,从而粗暴地否定了五运六气。中医教材中摈弃了五运六气,许多中医的道理和原则都讲不清楚了。 教材宣扬中医看病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但辨证论治是中医较低层面上的特色,《黄帝内经》并不突出辨证论治,反复强调的是谨守病机、无失病机。辨证时把某一时间点上采集到的症状集合在一起,分析它们的寒热虚实等属性,是空间的、静态的思维方式;抓病机则要求从动态的、时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角度看问题。证是象,证象不明显时会无证可辨;而抓病机每能握机于病象之先,抓的是先机。辨证论治引导学生有是证、用是方,容易被理解为对症疗法;抓病机则要抓产生证的关键因素,深层次的因素往往是不显于表的隐机、玄机。分析病机时还要把握时机,七损八益是从动态的角度教人抓时机的重要原则。 更新中医教材到了关键时刻 国医大师陆广莘呼吁重铸中华医魂。中医的魂是什么?首先是中华文化之魂。中医药理论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太极河洛,是阴阳五行。太极河洛是古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基本认识,阴阳五行是时间的动态模型,这些都是中医思想的灵魂。教材把太极河洛摈弃了,把阴阳五行改造了,现在讲中医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向社会和世界弘扬中医文化,但我们完全不讲中医理论中对太极河洛思想的精妙运用,反而讲阴阳是朴素的辩证法、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这样的文化还能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吗?不是讲西医的知识和技术对中医没有用,问题是教材有意无意地用西医的思想来要求中医、改造中医,抽换了中医的魂。 中医要发展,教育是基础;教育要发展,教材是根本。 观点3 教材编写应留有空间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力红 作为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体验者,更有幸作为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入室弟子,对中医教材多少有些许感悟。教材,顾名思义乃施教之材。 过去的教材乃教师所有,以兹确定教授的范围,学生未必全有。如教授《四书》,便以《四书》为教材;教授《内经》,便以《内经》为教材。《四书》、《内经》基本为原文,最多加少许名家之阐释,以为举一反三。现在的情况略有不同,教材乃教师和学生共有,故教材不仅是教师教授的材料,亦为学生学习的材料,这便成为教材编写必须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然而教与学本相因相长,故虽曰二,实为一。 教是一个鲜活的过程,唯有其活,方有化的功用,故曰教化。此为中医教授的一大特征,是我们今天探索教材编写需要注重的问题。所以教材绝不应该仅限于集聚知识,只做硬件,而必须是软硬的结合体。 依据这一原则,教材虽然必须确定教授学习的范围,但亦须确保足够的空间。唯有足够的空间,教师方有充分展示探求、体悟、修学过程的机会,而这一鲜活的过程,最是学生需要吸取的。教材留有空间,教师和学生皆有事可做。教材若无空间,越填越满,越编越厚,教师无事可做,只是照本宣科,学生无事可做,只是强记应考,教便成为“死”的过程,便难以产生“化”的功用,此最为教学之所忌讳。 当然,有感悟、有上进心的教师每每不甘于此,干脆弃教材不用,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内容和方法教授。如此一来,反受学生欢迎。若国家花费大量人财物不断更新的教材,不为求取上进的教师和学生所喜爱,那么教材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这实在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