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5省一级幼儿园成效和亮点
营丘镇中心幼儿园亮点工作总结 我园认真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潍坊市规范办院行为十条规定》,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深入探索以幼为本、科学管理的办园策略与方法,以“管理科学化、设施现代化、师资科研化、保教优质化、办园特色化”为目标,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儿童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圆满地完成了2014年度幼儿园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工作亮点总结如下: 一、以幼为本,教研促进教学,张显幼儿特色。 我园本年度重视教师的教研活动,按月按时开展教研,运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然后回园开展集中交流与探讨,取长补短,利用全园与级部相结合教研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教师的各项才能。 我园自搬新园以来一直注重幼儿的区域活动,在角色、搭建、手工、绘画等区域进行了多次教研,多次为幼儿购买了大型积木,外加平时的搜集,搭建材料得到了丰富,搭建的领域得到了拓展。在手工区,各级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相应的区域活动材料,尤其是小、中班增加了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为幼儿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美工区,增加了国画、水粉等美术材料,拓宽了幼儿的绘画形式,通过剪、拼,吹,画等形式,陶冶了幼儿的艺术情操。幼儿园将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既提高了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能力。充分利用环境传递文化、环境传递爱的作用,美化环境,发挥育人作用。 二、完善户外活动设施,丰富幼儿活动,增强体质。 为丰富幼儿户外活动,我园开辟了了大片幼儿户外自主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攀爬、外沙、木工场地,经过多次教研和到安吉的实地学习,创建了适合本园的幼儿大型户外活动场地,将室内的活动区域转向室外,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受阳光的沐浴,增加了幼儿活动的欲望和兴趣,增强了幼儿的体质。 三、家园携手,并肩协作。我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开展了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和秋季幼儿流感的防控知识讲座,开展了一系列“庆三八”家园总动员,“欢庆六一”家园大联欢,大班毕业典礼活动,幼儿的春游和秋游家委会活动和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农村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通过开展的家长课堂,让家长朋友们知道了新形势的幼儿教育理念,知道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以后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创造安全环境提高幼儿自护意识 在教学中还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故事、歌谣、情景表演等形式,经常对幼儿进行系列安全教育。开展了消防疏散演习,让幼儿知道火场如何逃生;通过“手牵手,与安全同行”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了交通安全;师幼一起看光盘,让幼儿了解在地震时如何以最短、最快的时间逃出去,并进行多次演练。我们始终把幼儿的安全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做到时时讲安全、人人讲安全,提高幼儿的自护意识。 我园以此为契机,以此为动力,继续做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与一日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去粗取精,继续发扬好的工作态度与作风,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为本,争取幼儿园在2015年度更上一个新台阶。
⑵ 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成效是什么
在幼儿园时期,最应该培养的是同理心(Empathy)的能力。 3,4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拥有了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即是了解对方的想法与情感,可以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5岁的孩子,在心智理论上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他人心智解读的方面几乎可以做到零失误。 伴随着心智理论的发展,儿童在此时也逐渐发展出同理心的能力,一方面是了解对方的想法与情感,另一方面是可以与对方感受到一样的情感,比如对方的伤感能让自己同样感到伤感。 同理心,作为一种理解与感受他人想法与情感的能力,可以说是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s)的根基,也是减少校园暴力与社会犯罪率十分有效的方法。当一个人具备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能够假设自己是受伤害的一方,并且感受到受害方的痛苦,便会立即停止伤害他人的行为。同理心也是高情商者必备的能力,一个可以成功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人,是知道说什么,做什么来让对方感到舒适与轻松的。所以,将对同理心的培养加入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注“阅家长”公众号。孩子成功从这里开始
⑶ 1.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活动开展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哪几个方面
(1)游戏是幼儿抄的天性。幼儿天生就会游戏并能从游戏中获得经验,不用任何指导,不用任何练习,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儿童愉快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儿童体质的增强离不开游戏,儿童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几乎是幼儿生活的全部,是幼儿童年生活幸福的象征。
(2)游戏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是幼儿发展的权力。有研究表明,游戏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游戏活动能使幼儿的心理及个性品质得到更快的发展。
(3)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而游戏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来说是快乐的,是一种主体性的体验,能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是与我们要求实施的素质教育相符合的。
⑷ 小班幼儿午睡成效怎么写
小班的又玩五岁,应该是对孩子身体非常有利的,有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发育,对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⑸ 幼儿园办学成效显著得到有关部门社区的认可怎么体现
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所以家、园、社会、合作是人的发展需要,是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教育能够优势互补,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幼儿从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速交的人际交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力量,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关健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突出表现在社会信息源的多渠道化,
教师已经不是幼儿信息的唯一或主要的源泉,媒介成为一个主要的学习促进者,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家庭文化水准的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学习的途径和机会,使幼儿从幼儿园以外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所受到影响也越来越强烈,不可否认这如洪水般涌来的信息源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与教育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信息在相互碰撞中对幼儿发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幼儿园能够做的,就是把社会、家庭影响,作为与教育相联系的,统一体来加以考虑。在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影响的情况下,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使教育的积极影响,能通过社会积极面的配合而产生倍增效应。同时去削弱式消除不良的负面影响,这就是说,
1、家庭是幼儿的第一生活场所,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孩子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我园的研究也证明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和效果,家庭并不亚于幼儿园,当然二者各有特点、长处不同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幼儿从一出生首先接受到的是家庭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加接受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但入园后的教育效果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因此家园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
第一、作为幼儿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家园合作的思想,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如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幼儿园各种大量的家教杂志,向家长开放日,请有关幼儿教专家讲座,举行家教知识竞赛。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
第二,
幼儿园要帮助家长树正确的教育观念,强化其“不仅是养育者,也是教育者的意识,及时的总结和推广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帮助家长解决疑难问题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在我园城乡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存在着不少错识观念,如:都偏智力、技能培养而轻社会性发展,认为幼儿的自我表达,与同伴交往、自我评价都是最不重要的,针对家长在育儿方面、过程上碰
到的问题,可通过家访、家园小报、咨询活动、亲子游戏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幼儿园还可以引导家长有效地进行观察、配合让家长深入教育过程,针对幼儿的个性帮助家长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新的教育观念,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进一步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陈鹤琴先生早就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那么社区是大社会环境中与幼儿园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幼儿园周围的社区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一、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持,我们幼儿教育的事业发展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幼儿园教育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有了社区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使我们的幼儿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所接受的知识更丰富、更生动、更富有社会的时代气息。
第二、幼儿园在与社区的合作中,可直接利用社区丰富的资源,让幼儿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如利用社区的各种机构(社区办事处、敬老院、生活服务部、医疗服务部、安全监控中心、物业管理等)设施(健身器材、绿花)达到资源共享节约教育经费。还可邀请或参观社区内的劳动模范,解放军战士、医务人员、警察叔叔,听听、他的先进事迹和各种知识、小常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和知识面,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敬老院帮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培养敬老尊老的好风尚、好品质,还可以利用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作为幼儿园的乡土教材成为幼儿教育的宝贵资源。
第三、把社区的各种
活动和幼儿教育活动有机的相结合。让社区文化、社区的精神文明成果成为幼儿园培养幼儿德育的沃土和促进者,如社区开展的一系列“公共卫生,从我做起。”“爱护公共财物、人人有责任。”“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尊老、爱老日”、“文明之家”等和幼儿开展教育活动。“我们从小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宝宝。”“废物利用小制作”。
⑹ 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爱对幼儿教育的成效
不用特意举例子啊,身边应该很多吧,比如爱会把一个在歧途的孩子拉回到正常的社会中
⑺ 你希望幼儿园教学方式达到哪些成效
我希望幼儿园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让幼儿实现自理自立,性格良好,善于沟通,有团队建设精神,至于学习那就是上小学的事情了。
⑻ 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课题方案的成效与反思
一、问题提出: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午睡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解除疲劳、增强幼儿体质,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幼儿下午的活动,为下午能更好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研究表明,幼儿不喜欢午睡,睡眠不足,会感到精神疲倦,烦躁不安,吃饭不香,爱发脾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睡眠充足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精力充沛,情绪愉快,食欲好,长得健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结合我园的园本课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为载体。针对本班午睡出现的一些问题:上床后没有睡觉的意愿,或做小动作,或小声说话,或睁着眼睛四处看,展开了对幼儿养成良好午睡的好习惯的探索研究。 二、研究目标: 1、在午睡时幼儿进入睡眠室应保持安静,动作轻轻,脚步轻轻,不说话,不影响别人休息,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在午睡时培养幼儿不憋尿、不尿床、及时小便的好习惯。 3、在午睡时幼儿不咬被角和拉链,不吮手指,不拿小石子、钮扣、玻璃球等危险物品。 三、预设研究内容: 1、组织幼儿睡前散步。 睡前散步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有利于气血的流通,使气顺血和,由此而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此外,睡前在户外散步,大脑会更清醒,心情会更舒畅,吐故纳新的结果会缩短初睡至熟睡的过程,这对幼儿是有益的。 2、初入睡眠室,教师的要适当提示,以身示范。 在幼儿进入睡眠室时,教师应督促幼儿及时大小便,教师在进入午睡室时,不仅要教育幼儿轻轻讲话、轻轻走路,自己也应该做到轻轻讲话、轻轻走,多用手势代替语言,然后指导幼儿按顺序脱衣服,整齐摆放,并告诉幼儿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能有礼貌地向教师或同伴请求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安心地进入睡眠,给幼儿营造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 3、重中之重,教师要做好午睡巡视工作。 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关系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俯卧压迫心脏,血液循环受影响;左侧卧也同样有影响;蒙头睡会使幼儿不能舒畅的呼吸到新鲜空气,容易使幼儿做恶梦,影响幼儿骨骼的正常生长,所以必须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姿势。教师应通过各种故事讲述、常规活动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睡姿,并结合午睡实际,密切观察,随时纠正幼儿的睡姿。 4、创设舒适的午睡环境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寝室内粘贴一些处于睡眠中的动物的图案,或者在墙上布置一些星星、月亮等符合睡眠环境的图案,以增强睡眠的安静感。睡前,教师要拉上窗帘,为幼儿入睡创造一个安静、暖和、舒适、宽松、空气流通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四、研究成效与反思: 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老师们立足本班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探讨,发掘最有利的解决方法,小处着眼,立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为己任,不怕麻烦,不惧困难,重于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孩子们从进睡眠室那刻起就开始安静下来,有条不紊的脱鞋、脱衣、上床、盖被子、闭眼睛,大多数孩子没有了小动作,只有一两个幼儿会眼睛四处看,但对他们自身来说已经是进步啦,孩子们已经养成好的习惯,孩子午睡时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睡眠质量越来越好。这充分说明了,采取有效并适宜幼儿接受的方法与内容是取得良好成果的关键。
⑼ 通过实施课题《提高小班语言活动的教学质量》有哪些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籍以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同时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必须抓紧这一“黄金时段”,促进幼儿的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对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然而,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习得语言经验的主要渠道。《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纲要》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那么,提高语言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凸现出来,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背景
悉心分析,进行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几个层面。分析研究近年来课堂教学的现状,很显然有些语言教学活动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
1.从语言教学活动的模式分析,教师们缺乏对语言教学活动模式的研究与掌握,出现了所有语言教学活动一个模式的怪现象。如把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混为一谈。
2.从“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分析,孩子们质疑问难策略和能力不具备。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中,没有设计幼儿质疑的环节,没有设计幼儿的学法,缺失了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从“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分析,老师们大都将语言活动教学与幼儿认读汉字割裂开来。幼儿教育专家周兢教授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乐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在与幼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成人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书上的文字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
4.从“丰富幼儿口语的过程中,增强幼儿对语言和语法的敏感性分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没有预设幼儿在这次活动中需要用些什么词将要讲述的对象讲具体,讲形象。因而,导致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表现出词汇量积累不够,讲起来干巴巴,语言苍白,无法用较贴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
5.从教师制定的活动目标分析:一是目标不够全面,太大、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如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目标的:“能感受与别人沟通的乐趣,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简直是“清凉油”,哪次活动,哪门学科都适用。二是活动目标不具体。例: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我喜欢的玩具”这次谈话活动的目标的:“在教师的鼓励下,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愿望,讲述自己喜爱的玩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爱护玩具,整理玩具的好习惯”。三是幼儿能力的发展目标不具体。如:一位教师制定的“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这个目标看不出训练幼儿哪方面的能力或哪个口语,哪个词语,哪个句式。
6.从园内教研气氛状况分析。尽管教研活动经常进行,但对研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研究的人数少,圈子太小;研究内容常浮于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落实。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孔子的“知—乐—好”理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荀子的“闻—见—行”理论。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着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三)《中庸》的“学—问—思—辨—行”理论。《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四)杜威名言:“我听过,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学过”。
(五)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
(六)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从新《纲要》语言教学活动目标要求来看,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最主要的因素有: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探究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基本途径。
(1)教材处理的有效性;(2)教学目标的有效性;(3)教学活动策略的有效性;(4)课堂评价的有效性;(5)语言活动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立足本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反思、总结有效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策略,积累有效的第一手研究素材和成果,为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的实践及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实践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案例、课例与模式,推动五大领域活动教学有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预期研究目标,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边归纳,边总结,边积累,探索出提高语言教学活动效益的有效方法。
2.观察法:本次课题研究运用了观察法中的“测查法”、“日记描述法”、 “清单法”和“实况详录法”。通过对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了解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对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对幼儿语言方面的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发展等进行了考究和分析。对老师的活动设计个案与教学效果进行了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了可行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3.文献分析法。此次课题研究以《纲要》为标准,悉心查阅了与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的论著和成果,下载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翻阅了有关的教育理论书籍,界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制定出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于2006年10月---2007年11月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研究,2007年12月份幼儿园理事会领导、美院教授及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初步评估,课题计划于2008年12月结题。
步骤一:组织准备阶段(2006.10——2006.12)主要工作为:①精心挑选组建研究队伍。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予以编撰。③加强教师培训,指导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构想,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步骤二:初步研究阶段(2007.1——2007.7):确定个别班级进行早期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并对家长、教师、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对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状、策略进行了“语言教学活动低效”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
步骤三:整体研究阶段。(2007.8——2008.7):进行整体实验研究及验证性研究,并推出了事实性成果及理论性成果,完成中期实验报告,撰写论文。
步骤四:结题阶段(2008.8——2008.12):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会,全面推出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普及工作。推出理论性成果及实践性成果,并有论文发表或获奖。
五、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一)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积累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了解现状。
2.寻求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
“有效教学”是国家研究的大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也是不胜枚举。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务必理清研究的思路,寻求一个既具有统率意义又简洁明了的核心理念。那就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八个字。
“以学定教”反映教的依据是学,即把幼儿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幼儿不是静态的幼儿,而是发展中的幼儿,是有差异性的幼儿。幼儿的实际情况即教的起点,幼儿的发展目标即教的方向。有了起点和方向,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失,才能做到以学定教。我们要兼顾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幼儿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
“以教促学”,反映了教的目的。第一,教不是单纯地教,而是促进教学互动地教,促进幼儿学习能力持续提高的教。第二“以教促学”更高层次是指向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策略性地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幼儿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第三,针对幼儿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针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学目标,强调创造性地教、顺应学情地教。
(二)探究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和技术策略
1.语言教学活动注重把握教材处理的有效性。一是整体把握内容,灵活处理教材。二是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分散,教学过程就不能深入。三是从幼儿的认知需求出发,精选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
2.语言教学活动注重结构的有效性。一是注重领域特点和领域的教学理念。二是注重教材特点或素材特点和幼儿特点。三是注重领域目标和课时目标,纲举目张。四是注重各类语言活动教学模式与教学环节及教师的教法,幼儿的学法,使其相得益彰。在这里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是幼儿。优化教学结构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幼儿的认知动机,学习层次,学习顺序,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的策略。
3.语言教学活动注重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语言教学活动是活动前预设与活动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幼儿。幼儿是语言教学活动舞台上的主角,只有幼儿的各个感官活动起来,其活动才具有生命力。教学活动设计应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语言活动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前的设计,那么语言教学活动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只有预设设计与现场生成设计都具备了,语言教学活动才是科学的,艺术的,有效的。
4.语言教学活动注重幼儿参与的有效性。这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两者的角色不能变。一是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否则,就会降低幼儿活动的主体的意识。二是强化幼儿的自主意识,设法调动幼儿的认知学习兴趣,使活动内容变为幼儿内在的认知和学习需求。三是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途经和方法。四是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规范行为。五是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关注弱势群体,因材施教。
5.语言教学活动注重“学科融合的方向”。《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是《纲要》的实施原则。
6.语言教学活动注重幼儿能动性的发展。“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儿童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知其然”的知识,其能动性主要体现在追究“其所以然”的知识。因此,皮亚杰派学者在研究学习时,他们常常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不是:“你知道吗?”在他们看来:“如果幼儿不能解释他是怎么知道的,就说明他实际上还没有学会。”看来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只有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改变常常发生的“有教无学”的现象,才能促进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7.语言活动教学注重贴近幼儿生活的有效性。教育内容正在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问知识向体验知识、由内容知识向方法性知识转化。新的发展分析研究表明:低幼阶段儿童应当学习体验性知识,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
8.语言教学活动注重教师驾驭调控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一是教师明白自己要做的四个问题:①我在做什么?②我为什么做?③我做的怎么样?④我将做什么?二是教师要具备调控的能力与技术。首先,教师应充分而合理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让幼儿眼动起来,手勤起来,耳灵起来,口读起来,脑活起来,逐步进入学习认知的最佳状态。教师应及时调整语言活动教学的过程,如:对有效资源的开发,对问题深度的引领,对思考方向的纠偏等;其次,教师要适度调控好教学活动的节奏变化。最后,在尊重幼儿注意规律的同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合理分配活动教学时间。
六、成效分析
(一)语言教学活动教材的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本次活动本着“构建快乐课堂,把课堂生活化”的原则。因此,在本次活动的选材上保教室人员动了一番脑筋,让孩子说自己喜爱的玩具,讲自己活动的场所,道自己及“贝贝一日”的生活。生活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海洋,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二)语言教学活动模式的选择别具匠心。结合幼儿年龄的特点,小班年级组选择了“谈活活动”的教学模式。谈话活动注重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围绕幼儿已有的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属于对话范畴,是各种交谈的汇集,正如人们一般交谈那样,不需要正式场合使用的规范严谨的语言,而是宽松自由不拘形式的语言,以说明白想法为准。所以小班幼儿谈话的主题是“我喜欢的玩具”。幼儿用描述性语言即可。中班年级组和大班年级组选择的是“讲述活动的教学模式”。讲述活动从编码的特点可分为“叙述性讲述,描述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从凭借物特点分成“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等。讲述活动是幼儿运用较正式的语言进行说话的一种场合。幼儿要慎重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话不能有很大的随意性,要经过较完善的构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完整的话来;在用词造句方面,要尽量注意正确性、准确性,合乎规则。因而中班幼儿讲述的主题是“我喜欢的区域角”活动,大班幼儿讲述的主题是“贝贝的一天”是看图讲述。三个年级组选择的教学模式和主题虽不同,但出发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启迪幼儿的智慧。
(三)语言教学活动情景游戏化,体现了玩和学的融合。游戏化的教学情景比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中二班的董晓雅老师的导入环节,以玩具芭比娃娃为道具,老师以芭比娃娃的语气、动作、心情感染了幼儿,使幼儿对“区域角”活动兴趣盎然。使得幼儿在操作“区域角”的材料时,玩的得法,讲述时,讲得有条有理。这节活动课幼儿玩得快乐,讲得轻松,老师指导得到位。
(四)精心设计语言活动教学环节,适时渗透前阅读、前识字信息。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活动流畅、有效。如大五班刘妮老师设计的看图讲述活动《贝贝的一天》的教学环节新颖,有创意。第一个环节听音乐,提要求;“把自己一天最想做的事画出来”。第二个环节老师让幼儿感知讲述对象时,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且太阳的形状、光芒、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早 上 中 午 下午 晚上
上
这四个时间词和四幅图片的巧妙结合,充分显现出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耳目一新,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讲述的兴趣,也符合幼儿认识汉字的特点。接下来让幼儿将8幅图片按出示的时间顺序加以排列,并用句式“因为……所以……”讲出自己的理由,幼儿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得流畅而连贯。这个环节是开放的、自主的,摆法不一,但都合情合理,孩子们都能自圆其说,充分显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第三个环节是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老师示范性地讲述了一段话,并将承接词及承接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引进了讲述活动,使幼儿讲的言之有序,且避免了语病的出现。第四个环节是扮角色迁移环节。幼儿们有的扮警察,有的扮厨师,还有的……幼儿们不仅装扮成他们的模样,还用新的讲述经验讲述他们一天的工作、生活。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五)语言教学活动将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巧妙结合。语言活动中,一定份量在于教师的肢体语言的表达,教师运用了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带动幼儿动起来,说起来。如小二班的刘敏老师,在谈话教学活动中,小朋友说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是小猫、小狗、青蛙时,老师就与幼儿一起模仿其动物的叫声和姿态,声形并茂,情趣盎然,寓教于乐。幼儿们学得轻松,说得流畅,听得有趣。
(六)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词汇丰富,语言连贯。“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本次活动本着以积累幼儿词汇,丰富幼儿语言内容为前提,各年级组的老师们竭尽全力创设了一个个适合幼儿倾听、想象、交流的童话情境,幼儿仿佛置身其中。他们敢于说,乐于说,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如小班的幼儿用“美妙”来形容声音;中班的幼儿用“像坐火车”、“像坐火箭”、“像吃了棒棒糖”、“像吃了西瓜”来形容自己高兴的心情;大班幼儿用“像瀑布”、“像雪花”、“像圣诞老人的胡须”来形容“贝贝”刷牙时嘴边的泡沫,用“咕咕”这个重叠词来形容“贝贝”漱口时发出的声音,使人身临其境。在联想到“贝贝”在路途中看到的景物时,用拟人的句子“小草在跳舞”、“小鸟在歌唱”来衬托出“贝贝”上学的心情。在讲到“贝贝”吃饭的情景时,幼儿们用“津津有味”来形容“贝贝”吃饭的感受。在讲到“贝贝”踢足球没有踢进球门时,幼儿用“垂头丧气”形容“贝贝”沮丧的样子。
(七)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习得了句式,提高了语言活动的有效性。周尧克教授讲:“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儿童对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如:在这次活动中,小二班小朋友在以“我喜欢的玩具”为主题的谈话活动中,他们习得了“我喜欢…… 还喜欢……”这一句式;中班小朋友在以“我喜欢的区域角”讲述活动中,习得了“我除了喜欢……还喜欢……”这一句式;大班小朋友在看图讲述“贝贝的一天”活动中,习得了“有……有……还有……”、“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句式。句式的渗透与习得,使得幼儿的语言通顺,层次清楚。
(八)语言教学活动中,领域目标与课时活动教学目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位老师是这样制定“我喜欢的区域角”活动的目标的:①能够围绕“我喜欢的区域角”这一主题进行独白讲述;②能够用“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启迪、神奇”等词汇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③能够用“有……有……还有……”、“因为……所以……”、“先……再……然后……”等语言形式重点讲述中心内容;④能够迅速地把握和理解①②③目标中老师给的多重指令。活动教学目标具体可行,幼儿的倾听能力、表述能力得以发展,词汇与句式得以丰富和习得;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达到了“讲述时语言表达流畅、用词用句较为准确的”目标。
(九)语言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与教育专家杜威的体验式教学法相结合。大班的一个幼儿在自由讲述的环节中是这样表述自己喜欢的区域角的:“我拿了一大把钞票,当上了老板。先来到购物区看了看,接着进了些货,有电视,有冰箱,还有电动玩具等,然后开始卖货,一会赚了很多钱。我长大了要在家门口开个超市,当一个真正的老板。”一位幼儿在引进新经验的环节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班级都有哪些区域角的:“我们班有丰富多彩的展示区,有琳琅满目的购物区,还有五花八门的操作区。”一个幼儿在迁移环节中讲到:“我最喜欢神奇的探索去,那里有我喜欢的石磨。我先将黄澄澄的豆子放进磨眼,再往磨眼里加适量的凉水,接着用手转动磨盘,不一会儿,白花花如牛奶般的豆浆就流淌出来了。豆浆很有营养,我要把豆浆卖给旁边的小朋友喝。”幼儿在活动中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感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交流了自己的行为,语言能力得以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以提高。
七、有待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前期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反思,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探讨:①对语言教学活动评价环节有效性的研究;②对幼儿质疑问难能力及学法培养的研究;③对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④对课堂生态问题资源利用有效性的研究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海无崖,究无止境。让我们为教改的进一步深化尽一点绵薄之力吧!
⑽ 幼儿足球设想的教育成效将从哪些方面反映
幼儿足球主要是通过足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发展幼儿身体和心里各个方专面的能力提升。有三个属方面需要注意:
通过足球,让幼儿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机会,而不是教会幼儿踢球的方式。比如运动的重要性,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运动前的热身等等
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要以足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团队合作,目标感,挫折教育等等。
对于足球的兴趣开发,通过游戏,动作分解训练法,情景训练法,引导幼儿对足球历史,文化,精神的关注,从而加深对足球或者运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