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
五年级语文
研训
时间
9月9日
研训
地点
五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赵耐芳
研训
人数
4
研训
模式
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赵耐芳、张伟慧、符咏梅、顾巧英
联络员
赵耐芳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周三下午,我们五年级的语文教研组的老师聚在一起,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
首先教研组长向组内的老师传达了教研组长会议精神,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要求,对备课、批改、作业我们做了统一。我们五年级教研组的四位语文老师,除了赵耐芳老师没有接触过五年级的教材外,其余三位老师都有丰富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在教研组会议上,赵老师虚心向三位老师学习,了解五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五年级语文学习中的识字教学、预习工作以及课外阅读拓展的种种细节,三位老师耐心地介绍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小妙招,让赵老师受益匪浅。
根据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教研组在活动中,根据五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孩子的认知水平,我们确定了本学期我们的“书香行动”:每日晨诵《古诗词70首》和《论语》,帮助孩子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同时根据教材的延伸,我们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森林报》等书籍,另外还有《特别女生撒哈拉》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们教研组通过讨论,觉得要充分利用好《走进书里去》同步阅读,做好批注,扎扎实实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第一次的教研活动,虽没有中规中矩的形式,但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我们相互讨论、交流,一起为着本学期的教学出谋划策,让我们找准行走的方向。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贰』 科普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课标》中对说明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反复阅读这句话,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觉自己在教学中的确注意了向学生渗透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用词准确、层次清晰等特点,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概括、想象等能力,但教学后总感觉还是有些牵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带着自己的疑惑,我找来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一篇说明文《新型玻璃》的教学实录及张庆老师对这一课教学的评介,读后受益颇深。
读,仍是说明文教学的“主旋律”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认为朗读是小说、诗歌、散文的事,于是就导致分析讲解偏多,甚至省略了“读”这一环节,把学生读书的时间几乎全都占用了。读了于老师的教学实录和张庆老师的点评,感觉自己走入了误区。于是又重新阅读了几篇被选入小学课本的科普类说明文,发现很多抽象的科学知识作者都是通过常见的举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形象说明等形象化的写法把要说明的事物、道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只要让学生老老实实去读书,理解内容并不困难,教师只需在难点上加以点拨即可。于永正老师说的好,“说明,说明,本来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只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就行了,有多少东西好分析的?”他在《新型玻璃》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就给了我们成功的启示——自始至终抓住读书训练不放,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教师在“助”上下工夫,以“讲”助“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读、精读阶段,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接着带着问题默读一遍,指名分节读中纠正了难读的字音,结合情境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掌握了边读边画边思的读书方法。在指导学生领会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的用法时,于老师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将这些词语划下来,并读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体会一下意思。这样,学生在读中充分感知,学生默而识之。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在积累运用阶段,于老师又精心设计了“新型玻璃自述”的练习,
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组,每组练习写一种新型玻璃,要求把各自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在这一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范文中的语言也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了。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读中理解了内容,感知了语言,创造性的复述中内化了文本的语言,说明方法、构段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回想自己教学中对说明方法的教学,很多次都是刻意告诉,这样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数字、打比方”等抽象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应让学生感性地“悟”得,怎样悟呢?通过读、比较、品析,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巧妙地习得、活用说明方法。
趣,说明文教学高效的“催化剂”
美国心里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课堂上,怎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说明文类文章的乐趣,使他们真正喜欢说明类文章呢?我觉得教师要充分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趣味因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样,课堂才会有别样的生趣。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就处处充满了情趣。下面是于老师教学《新型玻璃》的两个片段:
导入时以故事激趣: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积累运用阶段精心设计活动激趣: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
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于老师的练习设计颇具匠心,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利用课文中的材料进行了习作训练。采取的“自述”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吕淑湘先生说的好:“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是的,只要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说明文教学同样散发着活力。
『叁』 作文中两个故事如何衔接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为贯彻这一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遵循“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文学习规律,如何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大量生动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课内习得的语文知识与方法内化成阅读技能、技巧,形成阅读能力,并在运用中提高与升华,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呢?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衔接方法。
一、悬念式衔接法。悬念即“悬而未解”的问题。好的悬念能引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兴趣。因此,设计好扣人心弦的课堂结尾,造成悬念,让学生迫切地去搜寻答案,消除悬念,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扩大阅读量。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因篇幅有限,留下了深入读下去的空间,教学时根据这些内容设置悬念,有利于引导学生查阅更多的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课文,丰富知识。如《最后的辉煌》仅讲述了伟大科学家诺贝尔光辉一生中的两件事,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急于了解更多信息的心理设置悬念,让学生课外阅读《诺贝尔传》,深入了解他传奇的一生,感受他伟大的人品。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悬念。课本里的许多知识,与自然、社会、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这些知识是非常感兴趣的,若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联系,创设悬念,他们会十分乐意去阅读、去探索的。学习《新型玻璃》,要让学生认识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重要贡献,新型玻璃仅是一个方面。为此,在教学结尾时可做如下设计:师:通过学习我们对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有所认识,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代科学发展的物品,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仿照本课的表达方法说一说。学生提到的新型物品有不沾锅、声控灯、移动电话等,同时他们对这些物品的特点和作用也作了交流,达到迁移能力和扩展知识的目的。3、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学完某些课文,老师提出疑问,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延伸式衔接法。即根据语言内容,将阅读任务适当延伸,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点明课外阅读的内容,以便沟通课内外的联系,为课外学科活动创造条件,在课外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语文教材中,众多的名家名篇异彩纷呈。这些文学瑰宝,是带领学生去窥探中外文学殿堂奥秘的向导。然而教材篇幅毕竟有限,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许多名家名品仅以片断呈现。因此,我们在教学在巧妙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以及新奇、疑难之处,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激发需要,使之产生阅读的内趋力,从而主动地阅读这些名家的其他作品和名著全貌。在《赤壁之战》是教学结束时,大多数学生意犹未尽,这时可把握时机有选择的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与课文有关的某些故事,如《庞统进献连环计》《黄盖巧施苦肉计》等。
三、比较式衔接法。即将同类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找出文章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大了信息量,拓展了思维空间。笔者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课文与原著相比较。如《草船借箭》与《三国演义》比,《在仙台》与《藤野先生》比。这样不仅看到了文章的“一斑”,而且也看到了文章的“全貌”,还掌握了学习节选性课文的规律和方法。2、同名文章的比较。在同名文章的比较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作者有不同的感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写出风采各异的文章。 3、同一题材的比较。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不同作家是如何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不同的构思在相同的题材中状物叙事、表情达意的,这是培养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以西湖为题材的古诗学习就可以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林升的《题临安邸》对比阅读。
四、链接式衔接法。即以某种知识为出发点,进行开拓扩展,链接相关的知识内容,达到拓展课堂内容,丰富学生认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在阅读教学时,应该让他们了解必要的相关知识,或取得这方面的经验,这样效果更明显。为此,笔者常捕捉课文的知识点,引发学生兴趣,促使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为贯彻这一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遵循“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文学习规律,如何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大量生动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课内习得的语文知识与方法内化成阅读技能、技巧,形成阅读能力,并在运用中提高与升华,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呢?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衔接方法。
一、悬念式衔接法。悬念即“悬而未解”的问题。好的悬念能引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兴趣。因此,设计好扣人心弦的课堂结尾,造成悬念,让学生迫切地去搜寻答案,消除悬念,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扩大阅读量。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因篇幅有限,留下了深入读下去的空间,教学时根据这些内容设置悬念,有利于引导学生查阅更多的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课文,丰富知识。如《最后的辉煌》仅讲述了伟大科学家诺贝尔光辉一生中的两件事,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急于了解更多信息的心理设置悬念,让学生课外阅读《诺贝尔传》,深入了解他传奇的一生,感受他伟大的人品。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悬念。课本里的许多知识,与自然、社会、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这些知识是非常感兴趣的,若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联系,创设悬念,他们会十分乐意去阅读、去探索的。学习《新型玻璃》,要让学生认识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重要贡献,新型玻璃仅是一个方面。为此,在教学结尾时可做如下设计:师:通过学习我们对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有所认识,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代科学发展的物品,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仿照本课的表达方法说一说。学生提到的新型物品有不沾锅、声控灯、移动电话等,同时他们对这些物品的特点和作用也作了交流,达到迁移能力和扩展知识的目的。3、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学完某些课文,老师提出疑问,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延伸式衔接法。即根据语言内容,将阅读任务适当延伸,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点明课外阅读的内容,以便沟通课内外的联系,为课外学科活动创造条件,在课外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语文教材中,众多的名家名篇异彩纷呈。这些文学瑰宝,是带领学生去窥探中外文学殿堂奥秘的向导。然而教材篇幅毕竟有限,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许多名家名品仅以片断呈现。因此,我们在教学在巧妙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以及新奇、疑难之处,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激发需要,使之产生阅读的内趋力,从而主动地阅读这些名家的其他作品和名著全貌。在《赤壁之战》是教学结束时,大多数学生意犹未尽,这时可把握时机有选择的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与课文有关的某些故事,如《庞统进献连环计》《黄盖巧施苦肉计》等。
三、比较式衔接法。即将同类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找出文章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大了信息量,拓展了思维空间。笔者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课文与原著相比较。如《草船借箭》与《三国演义》比,《在仙台》与《藤野先生》比。这样不仅看到了文章的“一斑”,而且也看到了文章的“全貌”,还掌握了学习节选性课文的规律和方法。2、同名文章的比较。在同名文章的比较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作者有不同的感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写出风采各异的文章。 3、同一题材的比较。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不同作家是如何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不同的构思在相同的题材中状物叙事、表情达意的,这是培养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以西湖为题材的古诗学习就可以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林升的《题临安邸》对比阅读。
四、链接式衔接法。即以某种知识为出发点,进行开拓扩展,链接相关的知识内容,达到拓展课堂内容,丰富学生认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在阅读教学时,应该让他们了解必要的相关知识,或取得这方面的经验,这样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