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学反思最常用的几种见方法
” (1)课后再备课。实践者于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和反思所得,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有益的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以待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日臻完善,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这种高密度的反思实践活动对教师形成敏锐的眼光和高强的反思力大有裨益。 (3)写教育叙事。实践者在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冲突。对事件和冲突的观察、分析和化解的过程即是反思实践的真实过程。写教育叙事即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再现、思考和化解。教育叙事经过实践者基于真实性上的加工,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冲突性、主题性和典型性,因此更宜成为教师日常反思实践的主要表达方式。 (4)诊断式研究。反思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邀请同事或者专业研究人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评价甚至批判,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弥补之法或化解之道。 (5)行动式研究。反思者为弄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实质,与同事或在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并合作下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并制定出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这种研究方式不同于专业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教育科研,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适应师生互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形式。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智慧要求都进一步提高,推广反思性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推广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将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预案;课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批判和总结。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教师有效的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自我回顾性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自我回 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二、信息提示性反思。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如我校一位思想政治课老师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上一节题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公开课。当讲到“可持续发展”时,本来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下沉闷起来,学生盲然的眼神告诉这位老师,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能理解,无法联系实际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于是,这位老师随即调整了教学设计,让同学们联系农村超生子女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又重新活跃起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已在讨论中有了结论。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三、同行诊断性反思。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我校,同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导师诊断。即“一帮一”对子中,导师对帮带对象(主要是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二是同组教师诊断。组织同一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后进行讨论,提出评课意见;三是专家诊断。坚持每学期邀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深入部分教师的课堂听课,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剖。 四、榜样对比性反思。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反思。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实
『贰』 教学反思的反思成分
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叁』 计算机基础教案里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时,尽量用对比的教学手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应结合实际生活多讲些计算机的应用
本节内容专业词汇比较多,应让学生预习。由于学生对纯理论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所以以讲故事的形式比较
2.计算机组成学生对计算机中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但对于主机内部的构成不太了解,上课时应多搜集一些图片;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市场调查学习计算机的构成。
3.讲系统组成,虽然从网上找了一些硬件的图片,但总没有看实物效果好。如果有一些部件的实物效果会更好。
4.在讲硬件系统时,不仅让学生了解工作原理,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各种常见的硬件的性能指标,真正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5.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对进位制之间的转换理科学生讲的细一点,文科班学生不要求。
6.在讲计算机硬件时,学生对硬件很陌生。但这些内容属于基础知识,所以要求必须掌握。
7.学生对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不太了解,但是掌握较好,讲解时应结合十进制进行比较。
8.结合课件上一些图片对硬件设备学习,效果很好。
9.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很抽象,考虑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10.在介绍计算机组成时,可先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由我们平时所见电脑的各个组成部件,归纳出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可以让学生虚拟配置一台电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肆』 几种常用的教学反思形式[1]!47
” (1)课后再备课。实践者于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和反思所得,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有益的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以待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日臻完善,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这种高密度的反思实践活动对教师形成敏锐的眼光和高强的反思力大有裨益。 (3)写教育叙事。实践者在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冲突。对事件和冲突的观察、分析和化解的过程即是反思实践的真实过程。写教育叙事即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再现、思考和化解。教育叙事经过实践者基于真实性上的加工,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冲突性、主题性和典型性,因此更宜成为教师日常反思实践的主要表达方式。 (4)诊断式研究。反思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邀请同事或者专业研究人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评价甚至批判,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弥补之法或化解之道。 (5)行动式研究。反思者为弄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实质,与同事或在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并合作下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并制定出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这种研究方式不同于专业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教育科研,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适应师生互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形式。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智慧要求都进一步提高,推广反思性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推广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将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预案;课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批判和总结。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教师有效的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自我回顾性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自我回 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二、信息提示性反思。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如我校一位思想政治课老师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上一节题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公开课。当讲到“可持续发展”时,本来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下沉闷起来,学生盲然的眼神告诉这位老师,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能理解,无法联系实际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于是,这位老师随即调整了教学设计,让同学们联系农村超生子女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又重新活跃起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已在讨论中有了结论。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三、同行诊断性反思。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我校,同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导师诊断。即“一帮一”对子中,导师对帮带对象(主要是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二是同组教师诊断。组织同一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后进行讨论,提出评课意见;三是专家诊断。坚持每学期邀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深入部分教师的课堂听课,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剖。 四、榜样对比性反思。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反思。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实 践证明,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 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的形式,这里的“式”,是指反思的方式,惯用的形式一般有四种:旁注,点批,总评,串析。 旁注。旁注就是在教案旁边的空白处写反思。是教学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的展开、某一处的操作安排、由某一句的诱导提问、某一道练习的设计......所引发的点滴感受,坚持旁注,有利于教学感悟的积累。 点批。点批就是在教学环节的中间的处写的反思。点批的重点是教学的“片段”: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或典型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进行深层的剖析,坚持“点批”,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评。总评就是在结尾处写的反思。总评教学的“整体”,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合理......从多个角度去透视教学实践。坚持“总评”,有利于教学分格的形成。 串析。串析就是在章节设计的结束处写反思。串析的重点是“归纳”:对一阶段积累的教学反思进行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从多个特殊的现象中梳理出共同的本质。坚持“串析”,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提炼。
『伍』 蒙氏教案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回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答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