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武陵春教学实录

武陵春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21-01-23 13:45:52

❶ 李煜虞美人的教案教学实录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 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 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 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问 答 对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 (永恒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短暂难测)
几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四、 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 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
五、 发挥想象,试译这首诗,尽量把悲愤凄楚的感情表现出来。
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
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
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
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
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
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
六、 总结全诗。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将李煜的词纳入中国古代帝王诗歌文学这个背景中去品味,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一、 导:
1、在历史的那一端,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帝王诗歌之作,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二、 背景及作者介绍
1、清代赵翼有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2、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3、问:那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呢?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二、读
1、学习诗词,先从诵读开始。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评析谁朗读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2、他们读得怎么样?应该什么样的感情?——低沉、凄凉,在声调曲折有致
3、怎么样才能处理好作者的这种情感?
A、 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B、 把握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
4、再来试试读读。(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好象把我也带入到那个忧伤的世界了,这才是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还有没有同学向他挑战?)
5、听录音。小声跟读
5、一起背诵,背诵的时候争取眼前能浮现出词中的景象。

三、析
1、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板书“愁”)
A、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没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经支离破碎。
对往事的怀念,命运越来越差。C、离家之痛
3、这层层叠叠的愁,铺天盖地,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那么,问问大家,
4、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选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达忧愁。(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A、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结:可谓比喻含泪,对比生情。我看除了对比、比喻外,作者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5、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四、评
1、我还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谁叫他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呢?/我觉得这愁愁得美。因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2、词家中不乏“写愁”高手,如寇准“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等等。窃以为他们或不够“鲜活”,或不够“含蓄、深邃”,“愁”之意境均不及后主词。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的广度。
3、后人总结说,这首词的风格凄丽。李煜的词缘何显得如此凄丽?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点滴。如果以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这也让我想起了《吊屈原赋》里的经典诗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 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四、比
1、这首词的词牌名为《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明确: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所以此词牌名源于项羽得虞姬的悲剧故事。
2、问:我们不妨在此将李煜和项羽对比一下,同是末路王候,同是绝笔之词,《垓下歌》与《虞美人》风格有何不同?
明确:项羽,一代枭雄,他有万夫莫开之勇,可是有勇无谋,最终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中,一代武夫,用一曲《垓下歌》荡尽了天下末路英雄的豪言壮语。西楚霸王必竟是西楚霸王,他不是李后主,落入敌手,就死吧!无非一死,夫复何求!兵败乌江,没有一丝的奴颜婢膝;面临绝境,没有半点的屈膝求饶,而是慷慨悲歌。他宁愿死,也不愿回去见江东父老,其死得实为壮烈!更动人心魄的是铁汉的柔情,他和虞姬的爱情在最后的关头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爱,荡气回肠!这就是项羽,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连对那马也有情。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瞬间,不仅让我们目睹了他英雄壮烈的一生,更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另一面――――儿女情长。可以说,他死的时候,既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又是一个完美的殉情者。所以,项羽的绝笔虽然也是末路之王候,但除了悲,更多的是壮,是情,是美!难怪宋代才女李清照为这位英雄俊才击板叫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之所以两千年来为后人所追忆,怀念,多为其人格力量和英雄的魅力。
总结:潮起潮落,没落了多少尘埃,在千年的风中,王者远去的身影已无处可寻,永恒的只是精神,或雄浑,或豪迈,或凄冷,或悲壮,留待后人去细细咀嚼,去细细回味!

五、结
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zhe)仙。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品味诗词的方法。 知人论文,读文识人,人文互见,相得益彰。

❷ l李清照《武陵春》英文翻译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english/1/107095.shtml
天涯上有人翻过,很难出韵味,自己就专不献丑了……属

❸ 初中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共同复习诗词鉴赏。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曾经说“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诗人作诗,其情其志均见于语言,所以我们今天的复习目标是:
通过语言的品读,学习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多媒体)
生:大声齐读复习目标。
二、 复习过程
1、乐于记忆。
(1)教师:在浩如烟海的诗词宝库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拿起笔,默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在2分钟的时间内,看谁写的最多)(多媒体)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写记忆中的诗词,教师巡回查看。(3)教师:好了,大家写完手上的这句之后就停下来。我相信每个人因为性格爱好的不同,所欣赏的诗词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就请同学们左手边四人一组,右手边三人一组互看互读对方所默写的诗句,取人之长。
(4)、学生交流互看互读小组内所默诗词
(4)、教师:好,我看到大家在读别人的诗句的时候特别高兴。当你发现别人所默写的诗句有跟你的一样的时候,仿佛找到了知音(学生点头微笑)。我们还想找到更多的知音,所以每个同学从自己所默写的诗词中选择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分享给大家?好吗?
(5)学生开始选定自己要分享的诗句
(6)交流开始
生1:我喜欢的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生2:我喜欢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3:我喜欢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生4:我喜欢的是,忽如一夜我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大家都纷纷举手,很好,不要着急,我们一个一个的来说。
生5:我喜欢的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zǎi)不动许多愁
教师:载(zài)不动许多愁
生6我喜欢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教师:非常有气魄!
生7我喜欢的是,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教师:优美至极。
生8:我喜欢的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生9:我喜欢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10:我喜欢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生11:我喜欢的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❹ 武陵春的板书谁告诉我啊

《武陵春》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咱们似乎好多天没有一起听歌了,先来一起共赏一首歌,怎样?(声高呼。)

播放歌曲:《月满西楼》,部分学生小声跟唱。

师:这首歌大家比较熟悉吧,什么名字?

生:《月满西楼》。

师:嗯,不错。考考你们,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

生:不知道。(有人小声嘀咕:李清照)

生1:是李清照的《一剪梅》。

师: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生2:比较忧伤、凄愁。

师:我和你有同感。你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

生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词人代表。

生4:李清照的丈夫叫赵明诚,据说他们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她丈夫死后,李清照写了许多愁词。

生5:李清照和丈夫相亲相爱,丈夫出远门去了,李清照作了《醉花阴》,赵明诚在家里闭门思考三天碱夜,作词五十首,然后把清照的词夹于其中,给他的好友际行夫看,陆行夫只说:“只三句绝佳。”恰是李清照所作。

生6:李清照是从北宋灭亡后逃到南方去的,那时她丈夫已死,满是愁绪,所以作品多委婉缠绵,前期作品则清新明快。

生7:我还读过她的《声声慢》,写得很好。

师:看来你们对这个词人还挺了解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武陵春》,去感受这位女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板书词题及作者)

二、读词

1、生自由朗读。一生当众朗读。正字音。强调“拟”、“舴艋”三字的读音。

2、师:再读词。从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生1:一个字“愁”。

师:大家带着愁绪再读读这首词。注意语速、语调。

3、生齐读。再听录音,又齐读。(语调处理更完美了)

三、赏读

1、师:请同学们再轻声吟读这首词,就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仔细鉴赏。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鉴赏方法。

生1:可以根据诗句展开想像,描绘画面。还可以联想相关相类的诗句。

生2:赏析精妙的字、词,感受作者的语言艺术。

生3:多读几遍,从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生开始自由吟读,并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4:由“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我不由想到这样一幅画面:狂风已经过去了,树叶仍在颤抖,昨日灿烂的春花已被大风打得七零八落,满地落英缤纷,扬起的尘土里飘浮着花的芬芳。

生5:首句,风、尘、花,三种形象给人一种情绪低落的感受。尤其是“花已尽”更添几分伤感。作者是借景抒情。

生6:我不禁想以她的另一句诗“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由“尘香”又想到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过两句表达的情感不一样。

师:这几个同学说得相当好。你看,短短的七个字,同学们读出了这么多收获。作者描写这样的景,是为了什么?

生7:烘托心情不好,郁闷。紧接着不是有“日晚倦梳头”吗?

师:是啊。从这五个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8:《望江南》中是“梳洗罢”,精心打扮后才去望江楼等爱人。而这里,李清照已经失去了“悦已者”,所以无心打扮了,没有生活的情趣,无快乐可言。依然可以读出她的愁。

师:你不仅分析透彻,还学会比较阅读,这真是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生9:我对词中最后两句深有感触。作者写得太好了?

师:好在何处?说给我们听听看。

生9:作者用了比喻。愁绪连船都载不动,可见得很愁很愁。

师(笑):我也体会到了,愁很重很重。但你刚才说好,究竟怎么个好法?

生10:我觉得愁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种感觉。(师:比较抽象)作者说小船载不动,好像愁有了重量,而且还有一个体积似的。

师:你说得精彩极了。愁本是这样抽象无形,但作者妙用比喻,就将它写得有了立体感,有了重量感,具体而形象,而且这个比喻也很新奇。你看,你们是不是都读到了这种浓浓的愁?一齐将这句话读一遍。(生齐读该句)

生11:“欲语泪先流”五字极佳。还没说就先流泪,可见得悲从心来,不能控制住。

师:是啊,话未出口泪先流,情不能自已啊。这比声泪俱下更让人生愁啊。

生12:“闻说”、“也拟”两个词用得好。表明作者想去赏春景,泛轻舟。可是后文突然一转折“只恐”,表明去不了,这是欲抑先扬。

师:让我们为她精彩的理解而鼓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有变化,她内心充满了愁绪,想要出去散心,摆脱摆脱,可那绕在身边挤满心头的愁绪哪能散去呢?

作者为什么这么愁呀?

生13:因为作者的丈夫已死,她流离失所,家中的文物也丧失了很多,年龄渐老,所以很愁。

师:你是查了资料的吧?这种学习方法也很好。从词中能找到愁的原因吗?

生齐答:物是人非。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分析理解来看,一个字贯穿了整首词,那就是“愁”字。

下面,让我们再次诵读,体会作者心中的愁绪。同学们可以同桌商量一下朗读的方式,然后我们看谁读得最好。生自由朗诵。

四、竞读

生1组:我们选三个人齐读,还有一个同学轮读,她只读每句话的后面三个字,最后一句话的三个字多重复几遍,速度逐渐放慢。

师:你们的主意很妙啊,四人重唱。展示一下。

生1组用“重唱”的形式朗诵,效果极佳。尤其是最后“许多愁——许多—愁—许——多——愁——”速度渐慢,意犹未尽,处理得非常好。

全班用这种形式朗读一遍。

五、背诵该词。

六、同学们刚才已经能够背诵这首词了。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她的愁绪?生合作讨论。

生1:作者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

生2:作者选用了典型的意象,借景抒情。

生3:也有直接抒情,例如“欲语泪先流”。

生4:还有欲抑先扬。

师:总之,这首词句句围绕“愁”字来写,她写得具体生动,感情细腻,深婉动人。这首词堪称李清照婉约词的佳作。

你们平时还读到过写愁的诗句吗?能不能说一两句。

生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生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教师出示课前搜集的诗句,学生再次齐读。

从这些诗句中,你们能够发现什么写作的奥妙吗?

生1:看来,写愁都得借助具体的形象,比如像春水、像飞絮、像细雨。

生2:用比喻,能化枯燥为生动。

师:是啊,我们在写作中,不需要概念化的语言,而需要将之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愿大家能从这些写愁的名句中真正觅得一点写作的方法。

你们还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吗?

生齐答:《如梦令》。

生自由背诵〈如梦令〉。

师:比较读一下,这首词与〈武陵春〉有什么区别?

生:这一首比较欢快,喜悦。作者喝酒喝醉了,那是高兴的醉。

生2:写得很轻松,读起来也很放松。

师:李清照不愧为宋代的女才子。愿大家课余多读一读她的词作,以〈武陵春〉始,多多触摸这位才女的心灵情感世界。

下课。听音乐歌曲〈武陵春〉。

反思:

回想自己以前对诗歌的教学,基本上没有这么精细过。换句话说,以前教学诗歌主要是就诗歌论诗歌,要么简要讲解诗意及情感,要求学生背诵;要么是我句句赏析,学生动笔批注,不敢放手让学生动脑赏析。而今天教此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一是让学生交流关于李清照的资料,为学习该词作铺垫。二是让学生自由吟读,赏析一句话。三是让学生自我商量朗读处理方式,课堂上出现了亮点。四是让学生自己回顾赏析的方法,自己总结表达愁绪的写作方法。

可以说,一切是在我的引导下进行的,但一切又都是学生自我完成的。本节课,我差不多成了一个听众。

原来,我以前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不过,为了这节课彻底地交给学生,我还是在前两天学习诗词的时候,用心良苦地作了一些铺垫的。例如,让学生学会根本诗歌描绘画面,学会作相关诗句近似联想,学会品析一个妙词等。正是因为在前面课堂上已经略有接触,所以,我让他们赏析时,先把钥匙交给了他们,他们终于在摸索中打开了大门。

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本课至少有这样几个收获。

一是了解了李清照其人,并感受了她的艺术特色。

二是学得了一点赏析诗词的方法。

三是积累了一批写愁的名句。

❺ 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生,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问题好多。如果你想做语文教师的话现代文学之类的研究生工作比较好找一点。

❻ 《武陵春》中 载不动许多愁 载的读音是第三声还是第四声

第四声 所有的教参上都是这么注解的 绝对正确

❼ 09年眉山市中考试题

现在是拿不到的、
我们考生都没拿到成绩、
怎么可能有卷子?
过几天吧~就快有了

阅读全文

与武陵春教学实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