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死狙击滑轮教学
应该是鼠标的滑轮吧,就是鼠标的滚轮,中间的那个,在生死狙击中是跳跃键,打狙的时候很有用处。望采纳
⑵ 靖边县疯狂滑轮这家少儿轮滑培训教学怎么样
靖边县疯狂轮滑油轮这家少骅。少如邮轮,曾培教育怎么样的,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⑶ 小学科学 怎样使用滑轮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简单地介绍了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基专本特征,和属运动方式。将这些生活常识归纳总结。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知识:1.知道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物体常见的几种运动方式。
⑷ 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⑶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⑷经历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学习测算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学习"效率"的概念,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测算,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机械效率是在简单机械、功和功率等基础知识上构建起来的新概念,既是前面这些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热机效率等概念的基础。它和功率一样,也是反映机械做功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建设高效率、低消耗的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质。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首先通过"活动1",分析两个实际做功的场景: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和利用挖掘机挖掘、搬运泥土,哪些功是我们需要的?哪些功是不得不额外做的?从中自然地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个概念,以及总功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关系。由此顺理成章地导出机械效率的定义,以及机械效率的公式,再引导学生讨论:"机械效率的数值会等于或大于1吗",加深学生对机械效率的认识。"活动2"通过实验操作,学习实际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感受"同一机械其效率也不是恒定不变的",最后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传统的教材都是在说明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定义,由于初中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来帮助思维,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接受。现行教材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对"有用功"和"额外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与物理学的严格定义尚有距离,所以设计了"活动1",让学生在分析具体做功实例过程中,感受"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含义。
本节教学重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是建立机械效率的基础,而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同一机械的效率是可变的,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组织学生参与"活动1",通过具体做功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使用机械要做额外功,这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3.教学建议
本节课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现代社会是讲求效率的节约型社会,时时处处都要讲究提高效率。我们使用机械也要讲效率。那么,什么是机械效率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
"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具体做功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含义。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关键,要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分析,可用多媒体展示滑轮组提升重物和挖掘机挖掘泥土的场景,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并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这两个情景中,力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⑵哪些功是我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必须要做的功?
⑶哪些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可以答出:
⑴对于教材图13-16a,拉力对滑轮组做功时,拉力对重物、动滑轮、绳子以及克服各部分之间的摩擦力都做了功;其中,提升重物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功,对动滑轮、绳子以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⑵对于教材图13-16b:挖掘机对泥土、挖斗以及克服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力都做了功;其中,提升泥土所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功,对挖斗以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提升物体时,"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含义:
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然后向学生指出:在实际用机械做功时,总功也等于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可让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并说明这样分析的理由:
⑴用桶从井中提水。(答: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升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水和水桶做的功是总功。)
⑵桶掉到井里,把桶从井中捞起。(答:目的是把水桶捞上来,所以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水桶和水做的功是总功。)
⑶用水桶把水提到楼上去。(答:目的是把水提到楼上,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桶和人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水、水桶和人做的功是总功。)
什么是机械效率
可用下面的问题引出机械效率的定义:
(1)当你用水桶提水时,有两只大小相同的水桶可供选择,一只是轻质塑料桶,另一只是厚铁皮桶,你选择哪一只水桶?为什么?(答:选择轻质塑料水桶,因为提同样多的水,用塑料桶需要做的额外功较少。)
(2)当你用动滑轮提升一只箱子时,你希望选用什么样的滑轮?为什么?(答:希望选择一只又轻巧又坚固的动滑轮,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额外功。)
通过这两题的回答,要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总希望做的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至此,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和公式。
为了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机械效率的高低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高低。)
(2)机械效率的单位是什么?(答:机械效率是两个功(W有用、W总)的比值,没有单位。)
(3)为什么机械效率总小于1?能不能等于1?(使用机械做功时,一般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要做一部分额外功,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但理想情况下,即不考虑机械自身的重力,不考虑摩擦时,机械效率可等于1,这种机械称为理想机械。)
此时可增加一道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题,通过计算,一帮助学生从具体应用中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感受机械效率的意义;二熟悉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找到解答此类问题关键,为下面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三可规范学生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格式。
例题:如图13-6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如果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了6m,则泥桶上升了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已知:G桶=220N,G动滑轮=20N,s=6m,n=3
求:h,η
解:泥桶上升的高度:。
工人对泥桶做的有用功:W有用=G桶h=220N×2m=440J。
工人对动滑轮做的额外功:W额外=G动滑轮h=20N×2m=40J。
所以总功:W总=W有用+W额外=440J+40J=4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泥桶上升了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1.7%。
活动2 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材安排"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让学生练习测算机械效率的方法,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知道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并不是不变的,从而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动手实验前,应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而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可引导学生通过下列问题的讨论,逐步设计实验方案:
(1)滑轮组工作中的有用功怎样计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答:W有用=G桶h,要测量物重G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
(2)滑轮组的额外功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便于测量?(答:克服绳重、滑轮的摩擦、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显然,这些额外功很难直接测量。)
(3)因为滑轮组的额外功不便直接测量,所以,用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求总功不方便。那么,还有其他简便的方法测算总功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答:有。测出绳端的拉力F和拉力移动的距离s,根据W总=Fs计算出总功。)
(4)为了求出滑轮组的有用功和总功,进而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滑轮组外,实验中还需要哪些器材?(答: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做好实验的注意事项:
(1)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以钩码的下端为标准读数。
(2)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
(3)测量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时,可事先在细绳自由端上作一标记,再拉弹簧测力计,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出细绳标记移动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该实验从组装滑轮组到测出各个量,要进行的活动和记录的数据都比较多,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学生实验完毕,汇报实验结果,他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在提升不同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提升重物时,物体越重,所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什么?(答:动滑轮的重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越重,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越低;滑轮自身部件的摩擦也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提出以下讨论题:
(1)在以上实验中,还有其他方法测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吗?(答:有。数出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nh,h为重物上升的高度。)
(2)如果不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还能不能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能。因为s=nh,则机械效率。)
最后,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一些设备的效率,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一些主要方法,培养学生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还可以将此问题进一步升华,谈谈工作和经济建设中的效率问题,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
⑸ 滁州市哪里有幼儿滑轮教学的
每天晚上人民广场都有,费用大概在5,6百左右吧
⑹ 轮滑教学的收费标准
报名费:300(初级基本轮滑动作及要领) 400(中级花样轮滑)
鞋子:498 698 798 1180 2480不等一个俱乐部有一个价版格
只不过权上海,广州,深圳差不多就这个价格
在他们 俱乐部买鞋子送报名费的
⑺ 滑轮速滑班跟平花教学是不一样的吗
看你不是很了解就不说比较专业的术语了,类似前蛇后蛇,前剪后剪,CRAZY等你容易晕圈,如果你说的是单排轮滑,基础是一样的(摔倒,前滑,后滑,转身,刹车,基本跳跃等都会有教),但是进阶方面差别很大,速滑顾名思义,主要的特点就是轮滑鞋用的基本上都是80以上的大轮子,平花全称“平地花式”,以各种好看(骚包)的花样动作吸引人,一套动作做下来很赏心悦目,如果是刚开始接触,可以先报一个基础班,等有一定基础了,再报进阶的速滑或者是平花,因为经过基础班的学习,你肯定会接触到速滑,平花,刹车,和极限之类的几个玩法,有一定了解后再选择你喜欢的。
下面的视频可以直观感受:
速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4MjE2NTUy.html
平花 http://www.iqiyi.com/w_19rti4uw8p.html
⑻ 如何在高效课堂中突破动滑轮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1.本课采用聚焦研究对象,开展探究活动。主要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滑轮是简单机械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是杠杆的一种变形。
2.本课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滑轮的基本构造和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的支点在轮的边缘,动力臂为轮的直径,阻力臂为轮的半径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学情分析
1.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滑轮没有杠杆、斜面、轮轴那样常见。即使滑轮存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被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穿上了“外套”,为此,学生可直接观察的滑轮并不多,我们必须为学生准备足够的器材以便他们开展研究。
2.本课没有像前三课那样,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研究问题,而是先从可视的实物导入教学活动,接着是引导学生观察滑轮,认识滑轮的构造和特点,最后是引导学生探究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测量动滑轮省多少力时,可能会测出的数据误差比较大,因此,课本中除了用图片展现组装器材和测量的方法与工具外,还用问题的形式提醒学生在测量时,要把滑轮的重量也要记入重物的重量。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4.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二)教学难点: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