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21-01-21 01:22:08

❶ 圆明园的毁灭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以及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
在“清朝疆域图”上填充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情况且结合教材中的地图、图表讲解有关史实,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整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资料,叙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说出圆明园残迹留给我们的启示。
收集太平军的故事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提高收集历史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学会合作交流和共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本课四目内容的学习,认识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是英勇不屈的,从而培养爱国情感以及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再现史实,体现“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的理念。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趁火打劫”让学生感受到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处于劫难之中;又通过“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和“左宗棠收复新疆”来突出表现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鉴于本课内容较多,授课时亦可将第四子目“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调整到其他课节中。
学情分析
部分学生曾观看过影片《火烧圆明园》或到过北京游览了圆明园遗址,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段屈辱历史有一定的认识;经常看故事书的学生也知道不少太平天国的故事和人物。通过本课,学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
教师活动
将本课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作为研究性专题:一个是侵略,一个是反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影像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
预习本课;查阅汇总资料,选择专题研究汇报的方式;准备清朝疆域图和拼块。

〖板书设计〗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劫难 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抗争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由浮雕《虎门销烟》、出现在中国海面上的英舰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组成的三幅图片在音乐中依次缓缓出现。
教师:侵略者并没有满足已有的在华特权,更加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在祖国危机之时,爱国志士坚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我们今天来学习“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几幅有代表性的图片,学生能很自然地回忆起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调整自己的情绪,集中精力进入新的一课)

一、英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

教师: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在战争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请第一组同学为我们介绍这段史实。
学生活动:主持人及发言的同学来到讲台上,汇报他们搜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一名同学操作电脑,展示有关的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汇报时,看其是否把握住了如下内容,如有不足,可以进行补充。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简单经过;
?r 战争期间,各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尤其是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主持人:我们组经过大量资料的查找和整理,通过名称的原由、战争的经过、火烧圆明园三个方面向你们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生1: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名称的由来。
学生2:展示英法两次入侵的路线,介绍战争的经过。
教师:提供清政府与四国列强在1858年6月签订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10月与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指导学生将两个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思考中国又遭受到了哪些更大的损害。
学生活动:经过讨论、分析,达成共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主持人:1860年9月,英法联军向北京进犯,咸丰仓皇出逃。10月,侵略者控制了北京,并进犯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学生3:介绍圆明园――“万园之园”。
学生4: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展示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图片、照片,朗读有关资料。
学生5:抒情演讲,与同学们产生共鸣。(附录一)
师生活动:教师提供一份关于圆明园文物的资料,结合“每课一得”与同学们探讨如何收回遗失的文物和保护国家文物。
补充资料――中国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对园内的文物进行大肆地掠夺和破坏。后来,侵略者把掠夺来的文物集中到一起,公开进行廉价拍卖。有些被拍卖的文物辗转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里,有的甚至在后来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如长春园海晏堂前的喷泉饰物――十二生肖铜兽头中的三个,一个是猴头,一个是牛头,另一个是虎头。近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拍卖市场买回了这三件国宝。
(设计意图:师生间畅所欲言,联系现实事例交流彼此感受,共同寻求良策。教师适时布置课余研究性课题―――关于保护国家文物问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二、沙俄趁火打劫

教师:沙俄向中国领土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引导学生回忆,清朝前期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终以《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边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清政府无暇北顾的机会,也加入到侵略者的队伍当中。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一边演示课件“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一边讲解)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取出清朝疆域图,在此图上用彩笔试着绘制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界线,再将准备好的拼块试着填充到被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面积范围上,互相解释此图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地图,体验中国领土被沙俄割占的痛心感受,加深记忆,增强爱国的情感)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教师:有侵略就有反抗。面临着外国列强的铁骑践踏着我们的家园,中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风起云涌。请第二组的同学给我们介绍太平军的英雄事迹。
主持人:同学们好!我们组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编排了一场纪实报道:《太平风暴》,让同学们来了解太平军的事迹。
教师活动:在课前对学生排演的课本剧观看一遍,提出指导性建议,应支持学生对整个剧目的构思设计,改正学生自编剧目中的疏漏和违背史实之处。剧目的内容应体现以下几方面:
太平军的兴起(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太平军的性质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事迹
学生活动:

纪事报道《太平风暴》
播音员:听众朋友们好!欢迎收听英国国家广播电台时事报道,我是主持人×××,在我旁边的是随军记者×××。
记者:大家好!我刚刚从东方归来。
播音员:听说我们的军队在大清帝国的土地上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记者:是啊!在东方有一支带红头巾的民间组织很厉害,他们反对大清的统治,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建立了与大清帝国对峙的新政权,叫太平天国,定都在南京,改名为天京。这是一个由洪秀全在金田将贫苦的农民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老百姓很拥护他们,称他们的军队是“太平军”,称洪秀全为“天王”。
播音员:这太平军还真是了不起,了不起。他们为什么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记者:他们共同的理想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所以老人、孩子和妇女都来参加。看看我的随笔画吧,他们都很勇敢。但是,我们在那里的权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所以我们和当地政府组织了一支围剿他们的军队叫“洋枪队”,领队是美国人,名叫华尔,可惜他是个流浪汉。
播音员:那么,战况如何?
记者:太平军既英勇又团结,面对炮火的轰炸镇定自若。在上海的两次交手中,太平军不仅挡住了洋枪队的炮火,还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大炮。我们连连失利,损失惨重,洋枪队的副领队被活捉了。不久,在浙江慈溪,华尔被子弹击中丧命。
播音员:真是一场“太平风暴”啊!谢谢×××的介绍,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主持人:我们还查到了许多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
学生活动:几名同学将查到的史料进行筛选整理后,分工选读几个片断,如三元里人民抗英、黑水党农民组织、义和团运动等。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将搜集学习到的知识表现出来,更加有效地让大家共同感受到民族危难之即,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保卫家园的精神)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提议:鉴于本课容量过满,将本目内容补充移到其他课节中)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因战事结束而得到安宁,边疆出现了危机局面,特别是新疆地区。你知道新疆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新疆蕴藏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课件展示)“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伟大业绩。那么,新疆是怎么丢掉的呢?左宗棠又是怎样收复的呢?
学生活动:阅读有关内容,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教师:介绍左宗棠及阿古柏占领新疆。(关于海防与塞防的争论由授课时间来定)
1874年,我们的祖国东南西北同时在频频告急的时刻,清政府内部出现一场严重的争论,这场争论就是海防与塞防的争议。海防是指沿海的军事防务;塞防是指边疆内陆要塞的军事防务。李鸿章上书朝廷主张:“海防、西征力难兼顾。”西征就是征讨哲德沙尔国。他分析:“海防近京师,一旦有事,京师动摇,新疆不守,难以危及京师”,并主张暂时放弃玉门关外。对此,你认为如何?
生1:两次鸦片战争敌人都是从海上来的,海防决不能疏忽。
生2:清政府的财政确实特别困难。再说,收复新疆特别不容易。
生3:李鸿章这个看法是相当不好的,会使中国丧失很大一片领土。
师:李鸿章讲得不是没有道理,海防也的确重要,而且国家财政也拮据。但是在一个根本问题上李鸿章是站不住脚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西汉时期就设置了西域督护进行管辖,怎么能置之不理呢!当时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得知后愤然驳斥。同学们能不能代左宗棠上书?
生1:因为阿古柏政权刚建立,羽毛未丰满,如果先建海防,阿古柏势力越来越大,就不好收拾了。
生2:假如他们进入蒙古,直接危及京师。
师:对!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教师:展示课件“收复新疆示意图”,并讲述: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挺进南疆,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各族群众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侵略军。不久,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儿。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复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爱国之举还有许多,我们将在以后的课程中学习。
知识反馈
(一)连词成句
1.太平军2.洋枪队
要求:将以上两个词语连成一句话,要求语意正确、语气通顺。
(二)超级联想
1.它曾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苑;
2.它被西方人称为“夏宫”;
3.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烧毁了它。
规则:在第一条说中答案的得30分,在第二条说中答案的得20分,依次递减。
(三)真真假假
1.中俄《北京条约》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
2.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1884年,清政府收复新疆,在新疆设立行省。()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结合上节课内容,谈一谈体会和启示。
教师小结:强调本课知识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总结本课学生的表现,提示学生将本课查找的资料、图片和作品放入个人档案中,按照日常评分标准给自己打分。

教案点评

教师从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出发,将常规课与活动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处理信息、动手以及合作等能力。根据本课容量大的特点,教师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将“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后移到其他适合的某节课中,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师在备课准备中,查找了大量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制作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活动展示创设了生动、直观的历史情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情景交融中进行了爱国主义、保护文物等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设计形式新颖,如穿插学生的演讲、纪实报道等,发掘了学生的潜能,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准备活动写得欠具体明了,“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一目处理得有些简单化。有个别之处出现教学实录与教学设计相混淆的现象。纪实报道和演讲的准备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同时在常规课中出现不一定可行。

指导教师:刘蕴莲(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
附录一

莫忘国耻――圆明园的劫难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你曾梦过,你曾想像过那无比富丽的圆明园吧;你曾恨过,你曾诅咒过践踏、焚毁我的家园的异国铁蹄吧!昔日那辉煌的圆明园不复存在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这个象征着大清王朝奢华腐败、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苦难的建筑群,已在八国联军的一把大火中化为灰烬。而今,岁月的长河已经流过140个年头,那焚毁圆明园的浓烟早已失去呛人的苦味,可是,当我来到圆明园,面对着夕阳下残破的石柱,我的心底仍滚动着无声的雷鸣。
圆明园的天空,仿佛永远是灰黑色,还有天底下在寒风中残留的几根昂然的石柱。
我耳中分明响起当年侵略者隆隆的枪炮声,清朝统治者寻欢作乐的嬉笑声和老百姓受尽折磨的痛苦呻吟。
回顾令人痛心疾首的屈辱历史,圆明园你又怎能沉默?
我分明听见你在哭诉,哭诉你的过去,哭诉你的屈辱和苦难;我分明听见你在呐喊,向走过苦难的民族发出召唤:莫忘国耻,中华民族的儿女。
能烧的全烧了,烧掉了皇帝的穷奢极欲,烧掉了国人的麻木和蒙昧,烧掉了夜郎自大的梦想,也烧掉了一代人的苟且。但是,烧不掉的是那挺立的石柱,烧不掉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志气。
历史的时针不会停顿,一切以其固有的节律在运行,而过去的将永远成为过去。
看,石柱坚强屹立,任凭风雨剥蚀,任凭地动山摇。它是民族的精神,它是中华的脊梁。只要这精神还在,中华民族就一定有希望。
我们痛恨,痛恨满清统治者在侵略面前奴颜婢膝的可耻行径;我们敬佩,敬佩林则徐、关天培那样的民族英雄为抵抗列强的侵略,把血洒在祖国的土地上。
血与火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落后,就会被人凌辱;一个民族懦弱,就会受人奴役。
历史不会重演,我们将牢记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屈辱和苦难。在我们手中,繁荣强大的中国不再是梦想。在我们的脚下,中华大地将重现辉煌。我们将勇敢而又自信地向世界宣告――圆明园的屈辱和苦难将永远过去!

附录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不平等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6日签订。主要内容是:
(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
中法《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7日签订。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
(1)允许天主教会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5月签订。主要是:
(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
(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中俄《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3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8日签订。主要是:
(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
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4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增加:
(1)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
(2)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
(3)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
中美《续增条约》
1868年7月28日签订。主要是:
(1)扩大掠夺华工;
(2)美国可在中国设学校;
(3)对侨民不得“欺侮凌虐”。
中葡《天津条约》
1887年12月1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葡萄牙永驻澳门;
(2)同样享受英、美等在中国的特权。
中俄《伊犁条约》
1881年2月24日签订。主要是争夺伊犁河流域的中国领土,并将军费增为九百万卢布。
中英《烟台条约》
或称《滇案条约》,1876年9月13日签订。主要是:
(1)英国得派员至云南调查;
(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
(3)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
(4)租界免收洋货厘金;
(5)减少进口税。

❷ 幼儿大班语言虎门销烟的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及课文。
3.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挂图,录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利用图片与相关录像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其中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www.520xy8.com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你认识图上这位人吗?你对林则徐有那些了解?
(简介林则徐)
2.板书课题,解题
3.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2.相机出示学生有困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学有重点。
销 寨 毁 泄
鸦片 欺侮 顿时 伟大壮举
3.轻读课文,要求:
⑴轻声练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检测
⑴指名分段、分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⑵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
⑶通过朗读课文,你理解了那些词语?
⑷对那些词有困难?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做适当的指点。)⑸⑹
三、整体掌握课文的脉络
1.讨论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学习,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指导帮助)
3.师生共同讨论
4.小结www.520xy8.com/article/

第一段:(1—2)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虎门海滩的场面。(销烟前)
第二段:(3—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销烟时)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销烟后)
四、总结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各三遍
2.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相关资料认识虎门销烟的经过。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播放录象(鸦片的危害)
想一想: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
提示: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容忍鸦片?
(或提示:看了录象,我想说 。)
2.小结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外国侵略者把鸦片贩卖到中国来,这不仅侵蚀着我们中国百姓健壮的身体,使他们无精打采,意志萎靡,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当兵的失去战斗力,还使我们中国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侵略者。因此,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从而成为外国侵略者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是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林则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压力,到虎门销烟来了。
3.指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第1—2节
1.问:虎门销烟,这令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事,发生在那一天呢?
齐读第一节。

❸ 沈河区卷第四单元的课外阅读《虎门销烟》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
难点: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收集关于虎门销烟及其林则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日子吗?为什么?(多媒体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并相机配上开国大典、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背景画面。)
2、是啊,这些日子是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倍感振奋的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它们将永远铭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脑海中,珍藏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海里!但你知道吗?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这个日子也应该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
3、因为就在这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什么事?
4、随机揭题: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悟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能不能用课文里的一、两个词说说在你脑海中呈现的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壮举”什么意思?(壮观、声势浩大的举动)
二、 学习第2节。
1、 自由朗读第2节,边读边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场面的壮观?
2、交流
①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指导朗读)
②隆重:彩旗林立、文武官员、外国商人(指导朗读)
四、学习3-6节
1、默读3-5节,看插图,课文哪句话写出了图上的情景?
2、交流出示句子: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上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①指名读句,用自己的话说说销毁鸦片有哪些三步?(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生石灰)
②课文用了哪些词把这三个步骤很有顺序地连贯了起来?(先……再……然后……)
③你能用上这三个表明先后顺序的词来说说销毁鸦片的过程吗?
3、补充说明:林则徐以前曾用架铁锅浇桐油烧的办法来销毁鸦片,可效果不理想。通过走访老百姓他了解到鸦片这万恶的毒品最怕遇到盐巴和生石灰!这样的销毁方法简单易行,更加有效。你瞧,销烟池里(引读第3节最后一句)
4、看到这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心情怎样?(激动、高兴)
5、你知道老百姓为什么这么高兴、激动吗?能联系你所了解的鸦片的危害谈谈你的理解吗?可以在小组内先交流讨论。
6、鸦片这害人的东西让农民不能耕种,战士不能战斗,多少家庭因它妻离子散,多少人民最终死于非命!亲眼看到它被销毁,老百姓怎能不激动、不高兴?谁能把这一节读好?(指导朗读)
7、销烟整整持续了(引读第5节)重复数据:23天、二百多万斤,看到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鸦片数量大,残害了多少中国人民)带着高兴、激动再读这一节,读好这两个数据。
五、学习、理解第6节。
1、过渡:这么多的鸦片被销毁,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
2、这一伟大的壮举(出示句子,引读:沉重地……)什么叫“侵略”?外国侵略者指谁?(贩卖鸦片的外国人)你知道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吗?这些外国侵略者向中国贩卖这害人的鸦片时,知道它对人的危害吗?
3、知道为什么还要贩卖鸦片呢?四人小组交流(侵略:掠夺财富、摧毁中国人的身心进而侵略中国)
4、鸦片这一毒品掠夺了中国无数的财富,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很多人终日炮在烟气缭绕的鸦片馆里,田可以不种,亲人可以不要,鸦片让他们六亲不认!农民举不起手中的锄头,战士拿不起御敌的武器!这些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这块并不属于他们的领土上公然地、大量地向咱们的国家贩卖鸦片,向我们的同胞销售鸦片,肆意掠夺财富,肆意残害百姓!这就叫嚣张,还能说(放肆、猖狂)如此放肆、如此猖狂、如此嚣张,长此下去,你能想象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吗?(国将不国)
5、所幸,当时的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点,林则徐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的努力下,虎门销烟终于得以实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引读最后一节,重点读好最后一句)
让我们对那些心怀不轨的外国侵略者再次义正词严地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让我们怀着对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的钦佩,再读最后一节!
六、拓展延伸。
3.当学生说到“销毁时间长,鸦片数量大”时,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1、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走进历史,了解了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民族英雄,你对他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当我们再次站他的塑像前,看到他那深邃的目光中有什么?他那凝重的神情中又藏着什么?看着那奔腾而去的大海,他又在想些什么呢?你又想对这位民族英雄说些什么呢?(交流)
2、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随机点评。
3、写话。
七、作业。
1、设计一些禁毒宣传标语、口号。
2、把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3、完成写话。(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
板书设计:
值得纪念
先 撒盐巴
7、虎门销烟 销烟经过 再 抛鸦片
(林则徐) 然后 倒生石灰

❹ 设计师为什么选用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漫长过程。

❺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了解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中国如何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5)虎门销烟教学实录扩展阅读

知识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主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有时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有时还会与家人产生一些不愉快。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里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能自己(做决定),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甚至在明知他们讲的话有道理时,故意与他们作对。

3、在长辈眼里,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言谈举止上的一些变化也会让家人感到困惑,不懂事,经常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我们需要了解长辈们的想法。

4、家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相对丰富,我们与他们在(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5、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和教育中感受(他们的爱)。

❻ 名词解释 虎门销烟等等

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 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七届二中全会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 , 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在讲话中将我们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题”。邓小平提醒全党注意那种怀疑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在一小部分人中蔓延,他指出“我们必须一方面继续坚定地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帮助一部分还在中毒的同志觉悟过来,并且对极少数人所散布的诽谤党中央的反动言论给予痛击;另一方面用巨大的努力同怀疑上面所说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这两种思潮都是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都是妨碍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的。”邓小平还论述了四项基本原则是完整的指导原则,论述了它的核心。他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强调指出,每个共产党员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的动摇。

阅读全文

与虎门销烟教学实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