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结合具体的探究教学案例,谈谈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和做好教师的有效领导
提供一个语文的,仅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做好“两个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我校语文教师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特制订《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教学模式》及推进方案。 二、基本模式: 根据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研究整理了以下4种基本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分别为: 1.拼音教学“趣味模式”。 2.识字教学“导练模式”。 3.阅读教学“活动模式”。 4.作文辅导“说写模式”。 对这4种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我们还结合具体课文的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案例(附后)。 三、推进方案: 1.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方法。特别是“操作方法”,须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说明。培训分为两级,先是对镇级学科教研组长进行培训,然后由镇级学科教研组长组织全镇的培训,要求培训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2.活动。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来推进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如基本模式专题研讨、基本模式课堂教学比赛、基本模式教案设计、基本模式案例评比等。镇际交流活动的公开教学要成为展示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平台。 3.展示。校长室将通过整体教学展示活动推进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运用。展示活动将邀请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公开教学,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围绕基本模式进行业务讲座,组织听课老师开展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教学沙龙。 4.提升。我们要求将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推进作为一种课题来进行研究,要做好教学日记,把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自己的反思及时记录下来,并收集整理,最后通过对这些教学日记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从而不断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模式。 1.拼音教学“趣味模式” 教学板块活动安排相关说明 揭题引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时间1~2分钟。 趣味导学1.趣味认读。借助表音图领读,再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时间10分钟。 2.趣味记忆。借助表形图及拼音儿歌记住读音和写法。时间8分钟。 3.趣味练说。看图拼读音节,利用音节练习说话或创编故事。时间10分钟。 练习反馈1.范写。指出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要求注意书写姿势。 2.学生练写和点评反馈。教者要加强巡视和个别辅导,发现共性的问题,要集体订正。时间10分钟。 附:《 j q x 》第一课时教案 一、揭题引入 1.看情境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和谁正在干什么? 2.小结图意,出示相关音节。 3.学语境歌:星期天,洗衣裳,洗衣机,嗡嗡响,妈妈洗衣我帮忙。 4.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机的“洗”和“机”有关。 二、趣味导学 1.趣味认读。 (1)(出示搭积木图、气筒图和表演图)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躲在这三幅图里,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书:j q x (2)你知道哪个娃娃的名字?(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自己尝试发音,教师相机正音。) (3)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然后模仿发音。 (4)开火车读,正音。
补充:
1.拼音教学“趣味模式” 教学板块活动安排相关说明 揭题引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时间1~2分钟。 趣味导学1.趣味认读。借助表音图领读,再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时间10分钟。 2.趣味记忆。借助表形图及拼音儿歌记住读音和写法。时间8分钟。 3.趣味练说。看图拼读音节,利用音节练习说话或创编故事。时间10分钟。 练习反馈1.范写。指出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要求注意书写姿势。 2.学生练写和点评反馈。教者要加强巡视和个别辅导,发现共性的问题,要集体订正。时间10分钟。 附:《 j q x 》第一课时教案 一、揭题引入 1.看情境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和谁正在干什么? 2.小结图意,出示相关音节。 3.学语境歌:星期天,洗衣裳,洗衣机,嗡嗡响,妈妈洗衣我帮忙。 4.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机的“洗”和“机”有关。
补充:
二、趣味导学 1.趣味认读。 (1)(出示搭积木图、气筒图和表演图)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躲在这三幅图里,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书:j q x (2)你知道哪个娃娃的名字?(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自己尝试发音,教师相机正音。) (3)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然后模仿发音。 (4)开火车读,正音。 2.趣味记忆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娃娃? (2)引导编顺口溜: j:i 字加弯j j j。 q与p比较:q与p正好相反,用顺口溜区别:像个9字qqq,反写p字qqq 。 q与d比较:两个字母都是左半圆,但位置不同,用顺口溜区别:左上半圆qqq,左下半圆ddd。q与ɡ比较:q下面没有弯,ɡ下面有个弯,用顺口溜区别:ɡ下无尾qqq。 x:一个大叉xxx。 3.趣味练说 (1)看图读音节 (2)摘“苹果”,学拼读 师述: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农民伯伯已经摘下了几个苹果(jqx),可他们在树上交了许多好朋友,你能把他们摘下来摆在一起吗? A.指名到“树上”摘“苹果”。摆好后让学生说说理由:为什么这样摆。 B.指名拼读,学生正音。 C.小组长组织,用喜欢的方式读。(提示:可以领读、轮读、指名读、抢读等等) (3)利用音节创编故事。三、练习反馈 1.指导书写。(1)复习儿歌:有头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没头没尾中间坐。(2)说说j q x分别住在四线三格的哪几层。(3)指导: j:它是最高的一个娃娃,一个人住了三层楼。看笔顺图,j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q:由几笔构成?先写什么? x:注意笔顺,先右斜,后左斜。(4)教师范写 2.学生练写、点评反馈。
补充:
读书、实践、反思 —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为期六天的教师培训已经结束了。经过培训,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的业务得到了指点。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为能在襟江小学学习、生活感到骄傲,同样也为自己在这里工作、生活而感到沉重。我知道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襟江人是不容易的,得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还要具备默默的奉献精神。六天的时间在丰富而精彩的活动中充实地度过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天,但我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在象牙塔中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体会和认识,她让我找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那就是---读书、实践、反思。读书,可以为我们打造厚实的人文底蕴;实践,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土壤;反思,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将“读书、实践、反思”有效地融为一体,定会为我们的专业成长铸就一条“成长高速路”。 我们要阅读,要读专业书,从普通的教育教学杂志读起,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了解教改前沿的八面来风,学习体现课程改革思想的案例与教学方法,了解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力求在每一本杂志的阅读中,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在阅读中得到提高。阅读教育杂志可以使我们的专业素养能到发展,但要想夯实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加强教育经典的阅读:要读苏霍姆林斯基,要读陶行知,要读皮亚杰,要读孔子。因为,教育的规律,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每一个时代的教育家的经典著作中,我们都可以读到一个教师所需要的教育智慧。实践,就是要做好教育的每一天。让我们以一个研究者的眼光,来看我们自己从事的工作;让我们以一个教育科学的实践者的角度,来尽量处理好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的教育生活能在教育研究的状态中,体验教育生活的幸福。杨校长为我们构建了理想中的学校,就让我们带着教育的理想,用心地经营自己的班级,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从孩子的进步中,感受起成长所带来的魅力;从自己工作实践的失误中,寻求教育的真谛。当我们努力从每一个教育实践的细节用心做起,教育实践将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片沃土。
补充: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用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心急气躁,是否违背规律,是否追求立竿见影;反思自己的课堂,是以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是为了完成教案,还是立足于生成?为了展示理念还是真正的为了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虚无缥缈还是真实有效的?能够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不仅可以使自己教育的每一天更加精彩,更可以在反思中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为期六天的校本培训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要面对的是如何努力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襟江人。现在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要不断阅读,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就让我们在这所理想中的学校放飞我们的教育理想吧!
补充:
2008年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修订会议发言提纲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大家好! 在这样一个积雪重重的天气里,大家能够出席会议,我首先表示深深的谢意! 新年在即,先给各位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今天邀请到各位领导、专家、老师汇聚一堂,召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修订会议,目的就是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教材建设落实到实处,完善现行教材,给孩子们编写出一套更加活泼生动的课本,这就是我们为千千万万的孩子准备的新年礼物吧! 下面我分别谈谈现行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创新之处、存在疏漏以及我们此次修订的重点。 苏教版小语教材一直秉承开门编书,集思广益的编书理念,从课文的遴选到教材的逐期修订,无不是众志成城的结果。所以,我们的教材就形成了一股清新活跃的内在风格,不落俗,不趋附,自成一家,得到了广大实验区师生的好评。成就的取得,归功于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如今,我们的教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那就是: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 (一)民族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凸显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内容上讲,苏教版小语教材选取了歌颂传统美德(《陈毅探母》)、祖国山河(《九寨沟》)、历史人物(《木兰从军》和传统文化(《姥姥的剪纸》)等篇章。从形式上讲,教材选取了具有我国语言特色的诗词、寓言、故事、传说。课后练习安排了成语背诵。 (二)现代化,一是适量编选反映时代风貌的课文(《爱如茉莉》),二是注入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云雀的心愿》《苹果里的五角星》),三是传递世界文明和多样文化(《船长》《牛郎织女》)。淘汰了传统教材的一些篇目,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材视野。 (三)简约化,一是体现在课后练习上,严格遵循新大纲要求的目标,着重学生的识、写、读、背、作、说和习惯的养成,注重基础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在选文上,入选课文与同类教材相比,篇幅短小,即使到高年级也只选千字文。 “便教利学”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也是我们这套教材最突出的优点,即,一方面便利老师的教学,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补充:
从“便教利学”的思想出发,我们在课后安排了【按笔顺描红】,让学生习字时笔顺有序可依;按字理识字,同类汉字集中认识,着重汉字基本规律的总结;在拼音教学中,借助情境、语境学习声母、韵母,创设了情境图和语境歌;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难落实的难点,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我们本着“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方针,在单元练习中设置了多种练习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落实到实践生活中去。 为了“便教利学”,教材中融入了许多我们自己的创新。比如,情境图语境歌、词串教学、成语歌、古诗故事等。 情境图和语境歌,就是将一组字母纳入一幅“情境图”中,并配上相应的“语境歌”。比如b、p、m、f一课的情境图是:大家爬上山坡去看大佛。这时一个小朋友要去摸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正广播,大佛是文物,大家要爱护。”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这样将字母寓于一个小故事当中进行教学,并辅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就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词串,是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联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这种教学形式,不仅突出了识字写字的功能,还能促使儿童认识事物,建立审美意识,增加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习作能力。比如一年级的一课是: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用餐 上学 升旗 做操
补充:
这些词汇都是孩子日常需要用到的语言,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连缀起来就是一篇小习作了。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习字是种枯燥单纯的记忆行为,就会带着轻松的心情去学了。 成语歌是把一组意思相近、相反或相承的成语放在一组背诵,重在培养学生的词语积累。我们还自主编写了“文包诗”的古诗故事,把诗词的写作背景、诗境赏析融在一篇文章中,促进他们的古诗的理解。 我们就是在努力地追寻着孩子认知规律的精髓,在课文的编排过程中注重形象化,趣味性,让师生高效轻松地学习,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我们在教材的编写中尽心竭力,但也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在这几年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错误,这类错误还可能多多少少存在于教材中,希望大家批评指出。比如: 一是内容相同或相近。如:神舟号飞船事件,一上《我叫神舟号》和五下《梦圆飞天》,都是介绍神舟号上天。以及课后练习中做贺卡、春游、读牌匾等,这些我们准备在今后逐步修订。 其次是不规范的表述方式。错字、漏字、多字,表述不当以及标点误用等。 还有就是绘图。在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中,根据文义应是白色茉莉,而以前的绘图是粉色,在2007年的修订中,我们已经做了修改。 在修订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通过网站、邮箱、书信、电话等交流互动的方式,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解答教师和同学们的疑问。教材编写中的一些盲点,就是经由广大读者的慧眼发现的。有的老师反映,低年级识字量过大,中年级课文内容偏深,课本使用没有考虑地域差异,诗歌题材呈示得过多,有些篇目过于老旧或是太新等等。这些意见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以作为今后教材修订过程中的参考。
补充:
教材中的不当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出,大家的批评和建议,是教材走上新台阶的基石,是我们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 现行教材中,有的文章不够精当,或是华而不实,或是意义肤浅,或是牵涉的时代性、政治性不宜等。我们希望在新一轮的教材修订中,广泛争取读者的意见,在选文上精益求精。在年底召开这次修订会,目的也在于,想辛苦各位在新年的喜庆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想想教材选文的事情,在来年的修订中,奉献给孩子们一份清新美丽的礼物。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到: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段话科学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作用。即:阅读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能使人与他人沟通,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接受美的陶冶,提高修养和品位。阅读能发展人感受、欣赏的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启蒙教育阶段,阅读的内容会对孩子的价值取向、文化建构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依照《标准》中教材课文应“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要求,我们依然坚持“小语姓小”的原则,编选课文的标准是:题材多样,内容健康,文风朴实,语言规范,篇幅短小。既要体现时代风尚,也能兼顾传统美德。形式美,内容也要美,我们就是要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树立小学生对祖国文化、山河、传统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补充:
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我们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选入了一篇课文——《金子》。写的是美国西部开发时期,很多人蜂拥淘金,一个叫彼得的人苦干了好久却一无所获。在他灰心丧气、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偶然间发现这里的土壤很肥沃。彼得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五年后他实现了梦想。在文章的最后,彼得的一句话发人深省: “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当然不是物质上的金子。彼得的故事揭示出,人生最可宝贵的“金子”是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的精神意志。也可以说,在困顿时刻积极变通,灵活思维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小小的一篇文章,蕴涵的是人生价值观的取向。我们就是要在一篇篇的文章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面对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在六年级下册我们还编选了一篇《孔子游春》的课文。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在课文中,孔子不是在课堂里,而是把学生带到郊外,从对流水的感悟,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引导他们对理想的确立。课文结尾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哪里是自然界的春天,这是寓教于乐的春天啊! 新时代的教育,我们一直在提倡减轻学生负担。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师生融洽的环境中去学习,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孔子游春》这一课,我们就是要宣扬新的教育理念,让老师、学生走出枯燥刻板的课堂,走进教学的春天。这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补充:
下面再说一说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 具体说来就是,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生活的一种基本能力。写作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是最严格最规范地运用语言的方式。写作是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是表达感受和态度的方式。写作时又具创造性,它也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 《标准》还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小培养好的文风,不但对于写作,而且对于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把他们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多读书、多实践,丰富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真是地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教给他们观察、研究、实践的方法,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进行写作训练。 对习作这一小学阶段的难点,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提倡小学生写作读、写相结合,所谓厚积薄发,在循序渐进的积累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习作项目的设置上,我们贯穿着大作文与小练笔结合的思路,灵活机动、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从说话开始,先行模仿,继而培养独立的思维表达意识。中高年级习作设置,提供范例,模仿迁移,选取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话题,作为习作内容,这样就避免了枯燥乏味的为写而写的机械式训练。
补充:
怎样使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有机联系起来?这是我们此次修订要探讨研究的一个问题。语言的学习在于应用,这种应用体现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两个方面。怎样让学生学有所用,把语文学习真正落实到实践应用中来,我们在教材编写上下了一定的功夫。 在单元练习中,我们设置了【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做做说说】【口语交际】【语文与生活】等。把生活引用到课本中来,把课本延伸到生活中去,力求使语文学习生动活泼,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比如在【口语交际】中,设置了“小小展销会”“学会拒绝”“故事擂台”等,在【习作】中设置了旅游、小吃、介绍人物、请人原谅等主题。《标准》中写作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摆脱写作时的畏难情绪,乐于写作,抒发真情。所以就要设置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便捷操作的形式,让写作不再“难”。 怎样把动口、动笔融合起来,使写作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这是我们有待思考的课题。这样“心口如一”的要求,以怎样的形式体现出来,希望各位老师贡献智慧,在春节期间多动动脑筋,多提提建议。最后简单讲一讲写字教学。 在《课程标准》中着重提出:要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新的《课程标准》很重视写字教学,在每一个年级段都提出了书写的要求,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也提出了书写的要求,这是以前大纲中里没有的。 学生书写的过程,也是巩固汉字的过程,体会汉字文化的过程,接受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尤其是中国书法,对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都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在教材中,设置了钢笔描红和毛笔临摹的练习,并在习作部分有意识地刊登了手写范文,反复地提醒学生要写规范端正的汉字。在低年级课本中,我们还展示了笔画笔顺的正确写法,打好基础,使“便教利学”落实到实处。 加强习字的训练,还有哪些更好的形式?我们现行的练习有什么疏漏和不尽完美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提出更好的方案。 教材的修订是一项严谨而富创新的工作,更离不开集体的智慧。苏教版小语教材能够望得更远,也只能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就是你们,就是集体的力量和才智。在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刻,邀请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修订会,我再次表示感谢,就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打造出一流
补充:
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会 2008年1月31日
补充:
应该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意外,学生的理解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波动”。这些“波动”不是说明学生认识的肤浅,而是在阅读经验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发现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个矛盾不能真正解决,就可能产生对文本的误解,难以真正体情悟道、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认识上的提升。因而在处理这些“意外”时,我常用方式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抛回到学生中,让学生在相互对话中,都来经历这个“意外”,同时又在课文里走了一个来回,并且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产生了属于自我的体验和感悟,对课文的理解,人物的把握更加深入到位。
⑵ 孔子游春 优秀教案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选自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孔子游春》
点评:
面对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孔子竟然能从中发现如此深奥的道理,并巧借流水教导弟子,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样,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而且还善于教化别人,洗净人们内心的污垢……
孔子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而是临水沉思,借水喻人,发人深思。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荡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河水也涨起来了,泛起阵阵的微波,南来的燕子在水面上掠过,转眼间飞出去很远、很远。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富有生气,在这样的时节,到郊外的河边游玩,该是多么令人惬意的呀!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就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畅谈、高歌……享受着自然、人生的美好。
课文《孔子游春》由写景入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泗水边绚丽灿烂的春景图,仿佛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赏,聆听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为他们师生之间的亲和而感叹。
文章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在大好的春季,孔子和弟子们到景色宜人的泗水河畔游玩。
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写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从中看出深奥的道理。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写孔子和弟子们在河畔抚琴歌唱。
第四部分是第11~17自然段,写孔子听弟子子路、颜回畅谈志向,兴奋之至。
这篇文章对泗水河畔景色的描写十分优美,讲孔子和弟子们在河畔游玩的其乐融融的景象表现得淋漓酣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的启迪。我们可以凭借这些词来记住文章的线索——
泗水春景——观水悟道——河畔娱乐——畅谈志向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段落欣赏点评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欣赏】
相信读了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一定沉醉在这段文字弥漫出的浓浓美感里了。第一、二句是在写泗水河畔的春景,虽然著字不多,但却晕染出春天泗水畔的色彩。你瞧——
阳光普照,眼前一片明亮、灿烂,桃花开了,殷红如云;柳树绿了,摇摆着柔美的身姿。那嫩嫩的草儿,青得逼你的眼,这景象真是令读者也眼前一片明艳。春风习习,它轻轻的,柔柔的,想必它像是柔软的小手抚过脸庞。春风是优美的,美得似悠扬的琴声……这样明媚的春光,大自然也越发的美好。三、四两句用总分的形式写大自然向伟大的母亲。第三句总写,第四句则是具体写,从地上写到空中,把大地比作伟大母亲的胸怀,用森林比作她的长发,以太阳比作母亲明亮的眼睛,微微的春风就像是母亲的轻轻絮语,这些比喻非常形象,尽情抒发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最后,用省略号来结束这段文字,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段文字绘就了孔子和弟子们游赏的背景,给人以美的意境。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欣赏】
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浩荡的泗水撩起他飞扬的情思,在弟子们疑惑的目光里,在他们好奇的探询下,便有了孔子这一段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宏论。他意味深长地说出来,其中的深长意味究竟何在呢?君子是对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称。而水在孔子的眼里就是君子,而且是真君子。在孔子的眼中,水具备了君子所有的品性。水似乎有德行,你看它奔流不止,没有固定的形状,向下流去,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而穿山岩、凿石壁的水又似乎拥有刚强的一面,胸怀志向,百折不挠。水又能洗涤万物的肮脏,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在列举了水的诸多品性之后,用“由此看来”
做一总结,归纳出水是真君子的论断。古人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那么孔子为什么跟弟子们说起这些呢?孔子是一位善于教育的老师,在这里他通过自己对寻常之水的领悟来启发弟子成为翩翩君子应努力的方向,虽不是直接的灌输和说教,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三、金手指表达方法提示
在系列的活动中突出重点写
春暖花开,柳绿桃红的时节,人们外出踏青赏玩,古人称之为“游春”,今人称为“春游”,意思相差不多。在这游赏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场景。比如这篇《孔子游春》中就有对泗水春景的描写、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师徒三人谈论志向等情景,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作者对人物一系列活动中的每一个场景并没有平均用力去写,有的写得具体详细,如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听弟子说志向;有的则简略概括,如师生在泗水畔抚琴歌唱,使文章显得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重点突出,使读者对孔子及弟子们的游春活动留下较深的感受和印象。这样的表达对我们同学有何启示呢?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经历许多的活动,这其中有些活动内容丰富,不限于一个环节,可能是由多个阶段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构成。如果我们要以这些活动为写作内容,完成习作时,我们该如何处理材料,进行布局呢?我们可以借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使用的方法,将活动中的某些重要环节做具体的描述。像《孔子游春》中孔子观水而发宏论这部分写得是很具体的,先叙述孔子观水沉思引起弟子们的好奇,然后写弟子们的探询,再写孔子的富有深意的回答,最后写弟子们听后的反应。虽然只是全篇文章中一部分,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的却是完整而清楚。如果一篇文章有了这样具体的环节,又怎能不会令读者印象深刻呢?而《孔子游春》中孔子听子路、颜回谈论志向的那部分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真切可感的具体画面,使读者进入了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对系列活动做全面的介绍并着重具体描写其中的某些环节,这样,文章便会不落于一般的平铺直叙,也不会陷入繁琐的赘述,而给人一种剪裁得当、行文富有节奏的感觉。那么在完成这样的习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对系列的活动要有总体的介绍,可以像《孔子游春》第1自然段那样对事情做一交代。其次,无论是概括写的,还是重点写突出的环节,应是系列活动中的部分,不可游离于其他的不相干的内容里去。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同学一定有过春游或秋游的经历,学了这篇《孔子游春》,你一定对其中的重点部分印象深刻,你能从你的活动经历中选择一个环节写具体吗?
2、这学期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老师的形象,如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文、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们的教育方式怎么样?你喜欢吗?所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