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推进学习的是问题。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美术学习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中充满疑问,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适当设置问题情境,学习内容对学生会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学生实际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1.矛盾生疑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有很多产生疑问的地方。“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比较、思索、发现,才能够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境,使学生在“疑”中思,“思”中学,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动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小学二年级第四册教材中《假如我是巨人》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巨人,编一个神奇的故事,再把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表现出来。于是如何使小人和巨人的形象形成对比成为这一课的难点。为了既化解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备课到上课,应始终有目的地把握学生认知中产生的冲突,引导学生不断揭示矛盾、不断解决矛盾。教师首先用课件显示了两个不同的环境:一个是正常环境,另一个环境中的人和楼房、树等景物都是很矮小的。然后让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孩”分别进入到两个环境之中,于是对比下的矛盾让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人进入不同环境就会不一样,进入矮小景物的环境中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巨人?”进而引发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分析、讨论,他们了解到画面的背景与人物的对比作用。再如一些绘画知识的课,如《让画面更合理》(六年级上册)一课我设计了用同样的静物和不同规格的纸来拼摆的方法,显示矛盾。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为什么同样的静物在不同的纸上或不同的拼摆方法所呈现的构图有的合理,有的却不合理?什么样的画面是合理的?……设置矛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质疑兴奋点。实际上,在这种矛盾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学生潜在的天性,只要教师能有效挖掘这种潜能,就能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萌生疑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激趣引疑
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是学生产生质疑的心理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情境,在激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在学习《多彩的拉花》时,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张彩纸,故作神秘地翻转折剪,在实物投影仪下打开成绚丽的拉花,学生们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油然而生。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探索欲望也很强烈。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式样的拉花,自由结合成组开始研究,并不断提出问题:为什么平面的纸会变成立体的?什么样的剪法才能使纸拉开?怎样拉得更长?什么样的剪法能让拉花更漂亮?……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趣盎然,问题不断涌现。《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教师用激趣引疑的方法,给学生出示了拓印树叶作品,问题立刻产生:拓印画中用什么材料和颜料拓印的效果最好?如何借助树叶的形状去进行添加?……在《毛衣花色新》、《水杯的花衣服》(三年级上册)等课中,教师设置了趣味情境,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装饰毛衣或水杯?他们的装饰部位在哪儿?可以用哪些图案让毛衣更新颖,让水杯更美?……渐渐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在兴趣的激励下被唤醒和鼓舞,并不断发展,促使他们保持思维的活跃。
二、创造氛围,在探讨交流中强化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由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给全体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形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人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力才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
1.游戏中质疑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为学生营造游戏氛围,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在游戏中质疑。例如,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学习时,在学生制作纸飞机后,让学生到操场上放飞。放飞过程中,他们发现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有的飞机能飞得远?什么样的飞机飞起来更美观?再如《大家一起画》一课,学生们以“水”为材料,以小组合作形式在操场的地上喷画。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学习内容全盘托出,更没有掰开揉碎地讲解绘画步骤,手把手教授绘画方法,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氛围,和他们一起“玩水”。有些在课堂中连半句话也“掏”不出来的学生,在游戏中却是那样大胆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出谋划策,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认可。在《有趣的喷绘》、《奇妙的纸叠浸染》、《涂色游戏》学习中,教师给他们提供了工具、材料,放手让他们去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提出:喷绘时刷子和纸要有多大距离?怎样使色点均匀?颜色中要调多少水?纸叠浸染中纸的折叠方法、染色方法和图案有什么关系?怎样能使色彩相混合并形成新的色彩?可以看出学生在游戏中问题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2.操作中释疑
操作与思维是一对链环。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将外部操作活动内化,由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的形象思维,再转化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有意识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让学生在尝试实践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第一册《泥巴真听话》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尝试操作的氛围,把泥土和水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操作,合成软硬适当的泥团。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边尝试边思考。实践中,问题应运而生:泥巴为什么不 “听话”,有时太软,有时又太硬?怎样才能使泥巴“听话”?多少泥放多少水,泥团的软硬才恰到好处?在学习《巧妙的布贴画》(四年级下册)时,教师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操作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大大激发,积极思考、发问: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布适于表现什么样的不同景物?如何用布表现出风吹来的感觉?……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质疑,并寻求解决方法。此外,《彩色锯末画》、《泥塑形象》、《纸立体物的联结》、《花点心》、《太阳》等这类操作性强的课,也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 延迟判断,保护学生问题意识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也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立即做出分析判断,而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想法。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需要教师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启发引导。教师要延迟判断,给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空间,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出来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
以《彩色锯末画》(四年级上册)为例,在尝试操作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在粘贴锯末时先粘贴哪个部分更便捷,画面更干净?”此刻,教师不需要立即判断并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尝试中总结。学生们没有任何框框,各人的想法不同,经过动脑、动手、探讨实践,他们找到了最佳方案:先粘深色部分,再粘浅色部分;先粘面积较大部分,再粘小部分既方便快捷又美观干净。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延迟判断方式中,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许多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认识,二是兴趣。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诸,不如好诸。好诸,不如乐知诸”。学生的兴趣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而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我很重视每节美术课教学画前准备阶段。我用“童心”去想儿童所想,我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儿童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儿童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我采用许多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对季节特点的观察,就让儿童身临其境,观察体验;带孩子去郊游寻找秋天的足迹……回来后让儿童把自己画进美丽的画幅中,不仅让儿童去捕捉、感受物体瞬间的变化,还让儿童作长期的观察。春天,让孩子自己种花、种草,看小草是怎样钻出地面的,校园里的桃花、杏花是怎样由含苞到开放的 。蝴蝶、蜻蜓长着几个美丽的翅膀……另外,我还采用了其他的形式,诸如听音乐、玩积木、讲故事、说寓言,看录像、拼图、制作CAI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这样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积累材料,使学生增加了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引导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者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了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去诱导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选择学生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中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蔬果的联想》一课中是这样做的,导言之后让学生看了《青蛙与荷花》的图片,使学生了解到“青蛙与荷花”是利用蔬果的形状、色彩、纹理等进行联想创作出来的。“荷花”是以切划手法为主造型处理的,“青蛙”是以搭配组合为主造型表现的。学生初步了解到造型方法的丰富性。我继而拿出三个形状各异的白萝卜提出问题:“看看这些白萝卜,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把他们作成什么?”有的说:“我要把他们做成翩翩起舞的女孩。”有的说:“我要把它做成小白鸽。”有的说:“我可以把它做成福娃。”“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也能恰当利用材料造型。那我这里有个红萝卜、南瓜,谁能把它们巧妙的搭配起来?”马上就有学生说:“我把红萝卜做成卫士,南瓜做成城堡。”“我可以把南瓜做成南瓜太郎。”很多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启发,创新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条条框框太多,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感到美术课枯燥,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这就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认为,有时候学生的“胡思乱想”就是学生闪动创新的火花。所以,我在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㈡ 假如我是巨人 是哪个版本的美术课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推进学习的是问题。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美术学习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中充满疑问,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适当设置问题情境,学习内容对学生会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学生实际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1.矛盾生疑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有很多产生疑问的地方。“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比较、思索、发现,才能够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境,使学生在“疑”中思,“思”中学,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动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小学二年级第四册教材中《假如我是巨人》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巨人,编一个神奇的故事,再把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表现出来。于是如何使小人和巨人的形象形成对比成为这一课的难点。为了既化解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备课到上课,应始终有目的地把握学生认知中产生的冲突,引导学生不断揭示矛盾、不断解决矛盾。教师首先用课件显示了两个不同的环境:一个是正常环境,另一个环境中的人和楼房、树等景物都是很矮小的。然后让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孩”分别进入到两个环境之中,于是对比下的矛盾让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人进入不同环境就会不一样,进入矮小景物的环境中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巨人?”进而引发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分析、讨论,他们了解到画面的背景与人物的对比作用。再如一些绘画知识的课,如《让画面更合理》(六年级上册)一课我设计了用同样的静物和不同规格的纸来拼摆的方法,显示矛盾。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为什么同样的静物在不同的纸上或不同的拼摆方法所呈现的构图有的合理,有的却不合理?什么样的画面是合理的?……设置矛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质疑兴奋点。实际上,在这种矛盾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学生潜在的天性,只要教师能有效挖掘这种潜能,就能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萌生疑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激趣引疑
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是学生产生质疑的心理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情境,在激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在学习《多彩的拉花》时,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张彩纸,故作神秘地翻转折剪,在实物投影仪下打开成绚丽的拉花,学生们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油然而生。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探索欲望也很强烈。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式样的拉花,自由结合成组开始研究,并不断提出问题:为什么平面的纸会变成立体的?什么样的剪法才能使纸拉开?怎样拉得更长?什么样的剪法能让拉花更漂亮?……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趣盎然,问题不断涌现。《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教师用激趣引疑的方法,给学生出示了拓印树叶作品,问题立刻产生:拓印画中用什么材料和颜料拓印的效果最好?如何借助树叶的形状去进行添加?……在《毛衣花色新》、《水杯的花衣服》(三年级上册)等课中,教师设置了趣味情境,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装饰毛衣或水杯?他们的装饰部位在哪儿?可以用哪些图案让毛衣更新颖,让水杯更美?……渐渐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在兴趣的激励下被唤醒和鼓舞,并不断发展,促使他们保持思维的活跃。
二、创造氛围,在探讨交流中强化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由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给全体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形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人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力才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
游戏中质疑</ol>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为学生营造游戏氛围,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在游戏中质疑。例如,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学习时,在学生制作纸飞机后,让学生到操场上放飞。放飞过程中,他们发现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有的飞机能飞得远?什么样的飞机飞起来更美观?再如《大家一起画》一课,学生们以“水”为材料,以小组合作形式在操场的地上喷画。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学习内容全盘托出,更没有掰开揉碎地讲解绘画步骤,手把手教授绘画方法,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氛围,和他们一起“玩水”。有些在课堂中连半句话也“掏”不出来的学生,在游戏中却是那样大胆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出谋划策,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认可。在《有趣的喷绘》、《奇妙的纸叠浸染》、《涂色游戏》学习中,教师给他们提供了工具、材料,放手让他们去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提出:喷绘时刷子和纸要有多大距离?怎样使色点均匀?颜色中要调多少水?纸叠浸染中纸的折叠方法、染色方法和图案有什么关系?怎样能使色彩相混合并形成新的色彩?可以看出学生在游戏中问题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2.操作中释疑
操作与思维是一对链环。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将外部操作活动内化,由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的形象思维,再转化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有意识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让学生在尝试实践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第一册《泥巴真听话》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尝试操作的氛围,把泥土和水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操作,合成软硬适当的泥团。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边尝试边思考。实践中,问题应运而生:泥巴为什么不 “听话”,有时太软,有时又太硬?怎样才能使泥巴“听话”?多少泥放多少水,泥团的软硬才恰到好处?在学习《巧妙的布贴画》(四年级下册)时,教师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操作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大大激发,积极思考、发问: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布适于表现什么样的不同景物?如何用布表现出风吹来的感觉?……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质疑,并寻求解决方法。此外,《彩色锯末画》、《泥塑形象》、《纸立体物的联结》、《花点心》、《太阳》等这类操作性强的课,也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 延迟判断,保护学生问题意识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也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立即做出分析判断,而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想法。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需要教师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启发引导。教师要延迟判断,给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空间,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出来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
以《彩色锯末画》(四年级上册)为例,在尝试操作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在粘贴锯末时先粘贴哪个部分更便捷,画面更干净?”此刻,教师不需要立即判断并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尝试中总结。学生们没有任何框框,各人的想法不同,经过动脑、动手、探讨实践,他们找到了最佳方案:先粘深色部分,再粘浅色部分;先粘面积较大部分,再粘小部分既方便快捷又美观干净。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延迟判断方式中,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许多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认识,二是兴趣。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诸,不如好诸。好诸,不如乐知诸”。学生的兴趣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而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我很重视每节美术课教学画前准备阶段。我用“童心”去想儿童所想,我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儿童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儿童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我采用许多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对季节特点的观察,就让儿童身临其境,观察体验;带孩子去郊游寻找秋天的足迹……回来后让儿童把自己画进美丽的画幅中,不仅让儿童去捕捉、感受物体瞬间的变化,还让儿童作长期的观察。春天,让孩子自己种花、种草,看小草是怎样钻出地面的,校园里的桃花、杏花是怎样由含苞到开放的 。蝴蝶、蜻蜓长着几个美丽的翅膀……另外,我还采用了其他的形式,诸如听音乐、玩积木、讲故事、说寓言,看录像、拼图、制作CAI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这样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积累材料,使学生增加了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引导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者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了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去诱导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选择学生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中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蔬果的联想》一课中是这样做的,导言之后让学生看了《青蛙与荷花》的图片,使学生了解到“青蛙与荷花”是利用蔬果的形状、色彩、纹理等进行联想创作出来的。“荷花”是以切划手法为主造型处理的,“青蛙”是以搭配组合为主造型表现的。学生初步了解到造型方法的丰富性。我继而拿出三个形状各异的白萝卜提出问题:“看看这些白萝卜,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把他们作成什么?”有的说:“我要把他们做成翩翩起舞的女孩。”有的说:“我要把它做成小白鸽。”有的说:“我可以把它做成福娃。”“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也能恰当利用材料造型。那我这里有个红萝卜、南瓜,谁能把它们巧妙的搭配起来?”马上就有学生说:“我把红萝卜做成卫士,南瓜做成城堡。”“我可以把南瓜做成南瓜太郎。”很多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启发,创新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条条框框太多,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感到美术课枯燥,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这就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认为,有时候学生的“胡思乱想”就是学生闪动创新的火花。所以,我在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㈢ 假如我是巨人美术课教师怎么示范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推进学习的是问题。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美术学习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中充满疑问,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适当设置问题情境,学习内容对学生会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学生实际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1.矛盾生疑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有很多产生疑问的地方。“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比较、思索、发现,才能够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境,使学生在“疑”中思,“思”中学,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动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小学二年级第四册教材中《假如我是巨人》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巨人,编一个神奇的故事,再把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表现出来。于是如何使小人和巨人的形象形成对比成为这一课的难点。为了既化解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备课到上课,应始终有目的地把握学生认知中产生的冲突,引导学生不断揭示矛盾、不断解决矛盾。教师首先用课件显示了两个不同的环境:一个是正常环境,另一个环境中的人和楼房、树等景物都是很矮小的。然后让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孩”分别进入到两个环境之中,于是对比下的矛盾让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人进入不同环境就会不一样,进入矮小景物的环境中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巨人?”进而引发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分析、讨论,他们了解到画面的背景与人物的对比作用。再如一些绘画知识的课,如《让画面更合理》(六年级上册)一课我设计了用同样的静物和不同规格的纸来拼摆的方法,显示矛盾。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为什么同样的静物在不同的纸上或不同的拼摆方法所呈现的构图有的合理,有的却不合理?什么样的画面是合理的?……设置矛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质疑兴奋点。实际上,在这种矛盾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学生潜在的天性,只要教师能有效挖掘这种潜能,就能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萌生疑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激趣引疑
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是学生产生质疑的心理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情境,在激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在学习《多彩的拉花》时,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张彩纸,故作神秘地翻转折剪,在实物投影仪下打开成绚丽的拉花,学生们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油然而生。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探索欲望也很强烈。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式样的拉花,自由结合成组开始研究,并不断提出问题:为什么平面的纸会变成立体的?什么样的剪法才能使纸拉开?怎样拉得更长?什么样的剪法能让拉花更漂亮?……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趣盎然,问题不断涌现。《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教师用激趣引疑的方法,给学生出示了拓印树叶作品,问题立刻产生:拓印画中用什么材料和颜料拓印的效果最好?如何借助树叶的形状去进行添加?……在《毛衣花色新》、《水杯的花衣服》(三年级上册)等课中,教师设置了趣味情境,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装饰毛衣或水杯?他们的装饰部位在哪儿?可以用哪些图案让毛衣更新颖,让水杯更美?……渐渐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在兴趣的激励下被唤醒和鼓舞,并不断发展,促使他们保持思维的活跃。
二、创造氛围,在探讨交流中强化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由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给全体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形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人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力才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
游戏中质疑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为学生营造游戏氛围,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在游戏中质疑。例如,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学习时,在学生制作纸飞机后,让学生到操场上放飞。放飞过程中,他们发现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有的飞机能飞得远?什么样的飞机飞起来更美观?再如《大家一起画》一课,学生们以“水”为材料,以小组合作形式在操场的地上喷画。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学习内容全盘托出,更没有掰开揉碎地讲解绘画步骤,手把手教授绘画方法,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氛围,和他们一起“玩水”。有些在课堂中连半句话也“掏”不出来的学生,在游戏中却是那样大胆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出谋划策,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认可。在《有趣的喷绘》、《奇妙的纸叠浸染》、《涂色游戏》学习中,教师给他们提供了工具、材料,放手让他们去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提出:喷绘时刷子和纸要有多大距离?怎样使色点均匀?颜色中要调多少水?纸叠浸染中纸的折叠方法、染色方法和图案有什么关系?怎样能使色彩相混合并形成新的色彩?可以看出学生在游戏中问题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2.操作中释疑
操作与思维是一对链环。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将外部操作活动内化,由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的形象思维,再转化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有意识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让学生在尝试实践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第一册《泥巴真听话》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尝试操作的氛围,把泥土和水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操作,合成软硬适当的泥团。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边尝试边思考。实践中,问题应运而生:泥巴为什么不 “听话”,有时太软,有时又太硬?怎样才能使泥巴“听话”?多少泥放多少水,泥团的软硬才恰到好处?在学习《巧妙的布贴画》(四年级下册)时,教师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操作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大大激发,积极思考、发问: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布适于表现什么样的不同景物?如何用布表现出风吹来的感觉?……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质疑,并寻求解决方法。此外,《彩色锯末画》、《泥塑形象》、《纸立体物的联结》、《花点心》、《太阳》等这类操作性强的课,也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 延迟判断,保护学生问题意识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也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立即做出分析判断,而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想法。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需要教师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启发引导。教师要延迟判断,给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空间,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出来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
以《彩色锯末画》(四年级上册)为例,在尝试操作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在粘贴锯末时先粘贴哪个部分更便捷,画面更干净?”此刻,教师不需要立即判断并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尝试中总结。学生们没有任何框框,各人的想法不同,经过动脑、动手、探讨实践,他们找到了最佳方案:先粘深色部分,再粘浅色部分;先粘面积较大部分,再粘小部分既方便快捷又美观干净。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延迟判断方式中,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许多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认识,二是兴趣。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诸,不如好诸。好诸,不如乐知诸”。学生的兴趣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而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我很重视每节美术课教学画前准备阶段。我用“童心”去想儿童所想,我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儿童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儿童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我采用许多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对季节特点的观察,就让儿童身临其境,观察体验;带孩子去郊游寻找秋天的足迹……回来后让儿童把自己画进美丽的画幅中,不仅让儿童去捕捉、感受物体瞬间的变化,还让儿童作长期的观察。春天,让孩子自己种花、种草,看小草是怎样钻出地面的,校园里的桃花、杏花是怎样由含苞到开放的 。蝴蝶、蜻蜓长着几个美丽的翅膀……另外,我还采用了其他的形式,诸如听音乐、玩积木、讲故事、说寓言,看录像、拼图、制作CAI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这样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积累材料,使学生增加了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引导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者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了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去诱导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选择学生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中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蔬果的联想》一课中是这样做的,导言之后让学生看了《青蛙与荷花》的图片,使学生了解到“青蛙与荷花”是利用蔬果的形状、色彩、纹理等进行联想创作出来的。“荷花”是以切划手法为主造型处理的,“青蛙”是以搭配组合为主造型表现的。学生初步了解到造型方法的丰富性。我继而拿出三个形状各异的白萝卜提出问题:“看看这些白萝卜,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把他们作成什么?”有的说:“我要把他们做成翩翩起舞的女孩。”有的说:“我要把它做成小白鸽。”有的说:“我可以把它做成福娃。”“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也能恰当利用材料造型。那我这里有个红萝卜、南瓜,谁能把它们巧妙的搭配起来?”马上就有学生说:“我把红萝卜做成卫士,南瓜做成城堡。”“我可以把南瓜做成南瓜太郎。”很多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启发,创新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条条框框太多,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感到美术课枯燥,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这就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认为,有时候学生的“胡思乱想”就是学生闪动创新的火花。所以,我在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