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需要多少钱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材分析:此部分教学是建立在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计算方法。在组织讨论交流时,要倡导算法多样化,对于口算方法,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就行。
学生分析:东新一小学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师资力量雄厚,现代化教学设备正趋于完善,学生生源较好。所执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学生40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出示挂图)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 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意图: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爱新小学”的师生,下个月要来我们这里参观,我们给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礼物。磁力板显示图片:笔记本4元 、铅笔盒21元、书包56元 、字典42元 、故事书13元 。教师说明: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要送多少个?需要多少钱?(小组活动)
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有多少棵树 教学设计及反思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研讨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小树有多少棵》。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这
一单元的内容是口算乘除法,主要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本单元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
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小树有多少棵”和“需要多少钱”两个情景活动之中;第二部分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参观科技馆”和“植树”两个情景活动中。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是学习
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课时安排是8-9课时。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加上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做,敢说,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在计算方面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是:如何发现规律,理解乘数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法。五、教学设计(一)创境激趣 明晰目标1、
创境激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上课一开始我们想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园林工人
都要准备很多树苗去植树呢!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要栽种的小树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呢?这时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2、明晰目标。以往每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都由学生自己提出,因此本节课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目标:(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2)提出数学问题。(3)解决数学问题(4)发现数学规律。学生带着这样的学习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图后学生会找出:一共有3捆小树,每捆有20棵这些数学信息。学生也会提出 “一共有多少棵小树?”这样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具备解读情境中所隐含意思的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学会从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二)引导探究 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学生尝试计算。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得出计算方法:①、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②、因为2×3=6,因此20×3=60③、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60……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为了体现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比较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三)实践应用 巩固新知利用多媒体出示:4捆一共有多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总结归纳 延伸探究 1、拓展练习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随着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2、数学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或整百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立性。)3、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六、归纳总结: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
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
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由于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我想下节数学课要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适当加强,以更好的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