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师怎样参与开展教学改革
新知识是在旧知来识的基础上源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把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把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温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B. 教师教学改革的赏试是什么
http://www.bj-xinhua.com/
C. 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新课程背景下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意见”,运用行政力量予以实施。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1、 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的陈腐,教学观念落后。也就是说,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不合理部分还相当严重地支配他们的行为。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因此,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5-10篇相关论文,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理论学习,要使教师转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
(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
(6)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2、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努力提高教学预设水平。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无疑是教学预设的结果。教学预设构成预期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展开则构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现场。一般来说,教学预设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也决定着教学现场、教学各环节和教学细节。没有好的预设,很难有好的过程、现场、环节和细节。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的预期教学。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要求,教学预设应突出教学设计的环节,要强化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使教学预设落到实处。我们除每周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1次,讨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进度,探讨教材教法、重点难点疑点外,同时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及时开展研讨活动。教学设计和备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如何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二要对形成新的师生关系,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设计。三是要对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自身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此外,强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形成相互听课制度,教师每周必须听课2节,新教师原则上要听1节评1节。听课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
3、加强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其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和主要形式。在师生交往中,必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同时,教师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在平等的原则下,具体做到:
(1)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海,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2)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满腔热忱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我安排学习时机的机会。使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宽容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上允许学生出错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4、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开展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师生间开展教学互动。而所谓教学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的过程。为了能有效地开展师生教学互动,我们对教师作了如下要求:
(1)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新课程强调课前的预习。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主探究。任科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布置预习提纲或预习练习,促使学生预习,并在课前或课堂上作适当的检查。
(2)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确立每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有层次、可操作,既要有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可在预习提纲中呈示。
(3)创设情境并设问:围绕学习目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小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实物、图示等)呈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设置有层次、能促使学生探究的问题,设问应具体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
(4)诱思探究:启发、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自主性学习活动。坚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问学生在10人次以上。教师讲授总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学生思考、探究时间不少于15分钟。
(5)归纳检测:对所讨论、探究的问题,教师要作适当归纳小结,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每堂课至少预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即时检测,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
每堂课必须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总结、反思、提问。
D. 如何依靠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谈谈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内容提要:创新的生本教育理念,给教育一个很高的期望。然而,根据这一理念,如何开展教学实践是很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提出坚持“一个理念,二个指标,三种评价”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供同行们商榷。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又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认为,无论何种学生,总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主要依靠自身的学而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即得到其自身最大限度的提升。主要依靠学的教育,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沉闷为开朗、变间接为直接、变呆板为灵活,取得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面对普通中学初中学生,长期以来,接受传统教育模式,经历过很多次学科型知识考试,往往是低分的,没有过成功的感受。事实上,不少学生长期受单一的学科知识评价体系的影响,他们往往是传统学科知识考试的不适应者,他们是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容易被淘汰的和边缘化的一部份。而老师们依然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到这些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信心不强,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生本教育理念出现,期盼着改变目前的教育状况。然而,生本教育只是一种理念,没有固定的可以借鉴的操作模式,事实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一种固定的操作模式,因为教无定法。但是作为实验,总是期望探索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来,期求更好理解和体验生本教育。
一、坚持“一个理念,二个指标,三种评价”让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
一个理念,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的理念,这是生本教育倡导的,也是对传统的教育方式的颠覆性革命。因为传统课堂教学都是先教后学。不难想象,“先学后教”刚开始实践一定难度很大。因为长期以来,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基础差一点,上课 时听老师讲课虽然听不懂,但也毕竟成为习惯了,一时间教师不讲了,要先自己学习,肯定学不进去。如果处理不好,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任,教师不讲课,天天在放羊。有损于教师和学校的形象。因此,在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心理指导或辅导,而不要简单的说教,更不应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对学生的横加指责。这些学生对老师说教与指责,已经见多了,也很反感,学习心理比较反复、矛盾,心理脆弱,意志不坚。时而想学,遇到困难又畏学、罢学。因此关心与爱护是治疗学生心理问题最好药方。先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温暖的关爱的和负责任的,然后,让学生尝试学习,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应该把握的教育方法、时机、教学分寸,就好象裁缝师“量体裁衣”。这将充分体现教师教学技能技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多学少教”就是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要学生多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尝试成功的喜悦。这与婴儿学爬行学走路是靠自己“多学”取得成功的,而不是依靠父母“多教”而来的一样道理。“不教而教”那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的准则。就是说你要“为了不教而实行的教”,这种教学设计那教师的教就应该是限量的、适时的,把握了这个限量与适时,也就实现了“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我认为,在初中特别是在普通中学初中,只要老师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适当教学要求,赋于足够的耐心与关爱,实施这一理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切实可行的。
二个指标,就是指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是要看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动脑、动手、动口)程度;二是要看教师单向传授的时间限度,一般不得超过15分钟。这是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在为贯彻“一个理念”作保证。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关注五个环节,关注教师讲授,学生思维,课堂师生互动固然没有错,但往往被教学容量、难度、教学目标所束缚,评价时更多的是考虑“为教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价好课往往就是从内容、目的、方法、过程、效果等等来考虑,教学技术上就是注重知识传授细节。而强调“二个指标”评价标准,就是要在传统的众多评价标准和细节里突出学生参与程度和教师单向授课的限度,从而让教师和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去施展“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这里强调教师单向传授的限度,主要是避免教师一味讲授而忽视学生学习感受的现象。在课堂教学里,常常看到教师讲课汗流浃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自然低下,学生自然没有兴趣与自信,不时心里还在嘀咕“老师都当我没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只想混够时间,早点毕业。哪里来教学质量?!我们提出这个“限度”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或师生互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注重语言训练的教学中,常常师生互动,教学相融,课堂活跃,不属“限度”之列,刚开始实践也不必掐死在15分钟内,可以由多到少,循序渐进。
评价总是与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认为:在初级中学,就是要明确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化素养基础,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标。三种评价,就是要改变过去单一考试评价,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学习、考试评价结合在一起,走“重过程、重参与、重表现”评价之路,让学生走出重分数,不参与的怪圈,也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锻练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具体操作是:一、课堂评价,主要是学习表现(参与程度)、学习笔记评价,每节课对表现好、差两个极端都给予登记、评分,并向学生说明。二、教师提出要求,除学生作业外,对老师所发的练习题、单元测验卷要使用好、保管好,并且给予评价。三、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前两者的评价是民主的、公开的、力求公平公正的。比如,每学期至少要有两次评议每个学生课堂表现,先是学生自评、他评,同时进行学生笔记展评,然后老师给出成绩;每学期至少要有两次对作业、练习题、测试卷的使用和保管展评,然后老师给出成绩;这样,课堂表现、课外学习、期末考试这三种评价都赋于分值,最后按一定比例(比如分别以35%、35%、30%计算),评定学生总评成绩和毕业成绩。为了突显“重过程、重参与、重表现”评价观念,前两者的权重可以更大一些。这样虽然减少终结性评价权重,但可以让考试更真实一些、严格一些,更权威一些,也要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这里要注意的是,前两者的评价工作要扎实,不可走过场,合计起来每学期至少要有四次过程评价,这评价的过程是学生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一个学习提高过程,也是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过程。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张扬学生个性,彰现生本教育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二是以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如此一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潜能被扼杀了,这与生本教育理念也是相悖的。
现在中学开展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如果没有一定客观约束,只是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想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习惯是不容易做到的。再说,人有一种惰性,不到不得已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去改变自己。如果如果有了客观约束,可以促使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这里我们推介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经验,他们大刀阔斧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其中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在杜朗口中学,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这种改变课室设置与摆放,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方式,这种“革命”势必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生本教育的理念。这种“革命”也将克服课堂教学改革“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的现象。
当然,我们要防止课室布局的改变带来课堂教学的混乱。因此要有与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即要有一个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软件”。比如,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纵观整个过程,这与生本教育理念和本文提出的教学模式完全吻合的。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表演、辩论、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多种多样,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多彩,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由学生相互点评。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彰现生本教育理念。
参考资料:
1、《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9日第5版
2、《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
E. 教师个人教学教改工作总结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F.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校大刀阔斧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生源逐年下降,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下面就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要求每位教师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课改不是走过场,也不是做表面功夫,要求切实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一些年了,但是在推行过程中相当缓慢,受考试制度指挥棒的影响,许多老师为了抓升学率难以改变观念固守陈规,观念不转变要进行课改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老师要始终明白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路人,在课堂教学改革要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读书权”交给学生,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教学改革才能进行到底。 二、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许多老师认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于是想方设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会儿开展辩论赛,一会儿抬头看录像,一会儿进行讨论。一节课下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诚然一节好课必然要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太多的活动让学生目不暇接,根本找不到“北”,不知道老师这节课讲述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要求掌握,只重形式不讲结果。我们要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充分留时间让学生思考、想象,相互探讨。步步引申。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教师提出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组织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不认真自学,教师不讲授新课,学生不充分独立的思考就不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学习。然后教师了解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障碍进行适当点拨、强调、提升。通常是我们讲的“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最后老师要留一些时间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可以做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反思,形式多种多样。
G. 教改中教师最应该做什么
目前,备受关注的教育改革集中在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行为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对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H. 作为一名现代中小学教师你准备怎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只争朝夕,教育改革要看国情,外表改而内在不改是徒劳。不是信誓旦旦的废除什么或者建立什么就能解决。唯有国际开放,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平衡,除此之外, 一切都化为泡影。该背书得背书,该高考还是要高考。
I. 如何增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
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师资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本文从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实质,并结合我院实践,尝试提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