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活动建议与评价
一.选材及设计思路
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本节课,我抓住对重点字词来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背送别诗导入
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送别的古诗,因此本课教学就从背送别诗导入,让学生知道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从而体会诗人李白送别友人的真情,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我还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题目来理解诗题。同时,对诗文的作者李白和他的好朋友孟浩然有了简单的交流和介绍。
(二)解题
针对本首诗的标题,我首先问同学们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然后结合学生回答分别简单介绍黄鹤楼和广陵的地理位置以及“之”的意思。接下来,和学生一起交流诗人李白、孟浩然以及他们的友情,这样同学就能深入的理解本首诗标题的意思。
(三)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的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古诗,然后指名朗读,师生正音并进行恰当的评价。
(四)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都学过了哪些好的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总结、归纳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首先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什么是“故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地图来理解什么是“西辞”,并结合画面猜一猜谁是李白,谁是孟浩然,通过看两位诗人依依惜别时的情景图片并配上流水的声音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送别的现场,让同学们想象面对着滔滔的江水,此时此刻他们在告别的时候会说些什么,然后找同学到前面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来演一演,让学生较深入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讲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时,我让学生在课件中欣赏阳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美丽图片,通过观看画面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三月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奠定基础。
在后两句诗中,我主要抓住“孤”和“尽”这两个关键字来理解。从这个“孤”字,你读出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同时,我重点进行了朗读指导,通过学生个别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
(五)回顾全文,归纳升华
本环节通过播放配乐、教师引读、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背诵等方式,使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感悟到诗中所蕴含的浓浓的惜别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指导写字、扩词和书写
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一环,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中需要会写的六个生字,并进行扩词,同时指导书写“陵”字,让学生们在本上用正确的写字姿势练习抄写。
(七)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课后,让同学们可以去找一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和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三.课堂生成与不足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拓展送别诗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量,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在范读上还要多揣摩,从而更好的进行朗读指导。2.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比较单一,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多元的评价。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2. 小学阶段学习古诗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古诗文教学:目标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是以“古诗文”这一概念来统括的,由此可见,诗歌和散文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录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了古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体裁。再从内容来看,其中的“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和以叙事抒情为主的文学性散文。顾之川博士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绝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古代的书信等应用文,其实也可以看作文学作品”(《语文教材既要守正又要出新》《现代语文》2004.7)。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而言,《语文》(七年级上)课本中选录了古诗1课,选录古诗5首;散文5课,17篇(段);另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由此推知,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约占六分之一。再看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历史散文4篇(段),诸子散文4篇(段)。第二册文言文两个单元,选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12篇(段);第三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散文8篇(段),古诗两个单元,25首。第四册文言文一个单元,古典小说一个单元,选录散文2篇,文言小说2篇,白话小说2篇;此外,还选录了古代戏剧2部(节选)。第五册选录古诗一个单元,选录诗歌8首,诸子散文一个单元(《孟子》专题),文言文5篇(段)。第六册古典小说《红楼梦》专题一个单元,选录文言小说4回(段);文言文一个单元(《史记》专题),文言文4篇(段)。高中阶段,古诗3个单元,古代散文8.5单元,古典小说2个单元,古典戏剧0.5单元,合计14个单元,64课,高中语文34单元,136课。可见,高中阶段古诗文占五分之二左右。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方面,要特别注意研究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二是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一、古诗文教学目标:语言、文学与文化的整合
(一)从整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目标以从语言、文学、文化这三个维度来分解
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就必须弄清楚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语文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高考语文大纲》)等重要文献,并根据这些文件来进行分析和梳理。通过梳理和归纳,我们发现,从整体上说,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语言(准确地讲就是“文言”或“古代汉语”)、文学和文化三者的有机的统一。
具体说来,古诗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1.背诵与积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积累”,这不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也非常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背诵”是为了“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同时,背诵也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性地运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7~9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明确要求。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在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从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以及白话诗文等方面分类列举了一些篇目供学生背诵。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练习中也要求学生背诵《兵车行》《蜀道难》《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古代诗词以及《过秦论》《师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段)。
《高考语文大纲》也明确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联系也有区别。现代文是现代汉语的典范,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典范。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文学的意蕴,就必须结合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第四阶段的“阶段目标”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明确地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识记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要“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必修课程”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举一反三”;在“实施建议”“阅读与鉴赏”中提出,“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在“评价建议”“阅读与鉴赏的评价”中提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
《高考语文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方面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方面的要求是:“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说明,古诗文教学必须要求学生要学习古代汉语的初步基本知识,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不太艰深)的文言文,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这些“古汉语常识”,高中《语文》课本中也附有相关的“知识短文”。
3.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都是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其中大多是感情真挚、文笔优美“散文”。我们让学生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相对而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鉴赏评价”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一些,强调“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高考语文大纲》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方面要求“识记中国重要的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的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不同阶段古诗文教学目标的重点各不相同
从整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整合,就一首诗歌、一篇课文或一个“专题”的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也必然包括这三个方面。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就一首诗歌、一篇课文或一个“专题”的学习而言,其具体目标又会因为诗文的自身特点、教材结构和学生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肯定是各有侧重的,同时在整体上又大体上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
1.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重点在于朗读和背诵,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读”了一辈子也不能领悟古诗的意境和玄妙。举两个例子略做说明。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至少要让学生明白“但”的意思是“只,仅仅”,“响”的意思是“回声”,“景”的意思是“影子”。特别应当注意“响”的意思,很可能解释为“响声”,实质上,在古汉语中,“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回声”的意思。不然,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即使能够背诵,也无法真正接受艺术的熏陶。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传世名篇。茅盾曾经将其化用为长篇小说的题目《霜叶红似二月花》。但是,有人却是将“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的意思理解错了,认为是杜牧把车子停下来,“坐”在小径旁的嶙峋怪石上,欣赏者深秋枫林的景色。甚至有人为本诗所作的插图就是以白云为远景,以枫林为主体,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斜斜地穿过画面,而诗人杜牧则是“坐”在小路旁的石头上。显然,这是对学生的误导,甚至可能会贻误学生的终身。因为这个“坐”是“因为”的意思。杜牧是因为枫林的美才停下车来,忘情山水。
2.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古诗和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阅读古诗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意,为创造性的阅读积累经验。比如,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意象和表现手法,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结构;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差别。这样可以使学生积累一些阅读的经验,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为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探究读打下基础。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言”的基本特点,理解汉字的特点,积累一定数量的古代汉语实词,了解最基本的文言虚词的主要用法。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根据“文本”结构去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高中阶段应当以文学和文化为重点,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个性化地阅读。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研讨、评价文化著作的能力。《文言读本》前言中指出:“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来看,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和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仍然以《山行》为例,如果将这首诗放在高中阶段来学习,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寒山”“石径”“白云”所构成的宁静、幽深的自然境界,联系杜牧的身世来感受他对这种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因为时世的艰辛和仕途的曲折使他在“理想”失落的痛苦中转向了对自然深处的闲静和无为的爱慕与向往。这让人自然就会联想到李白《望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还会让人联想到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句子:“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甚至,我们还可以由此而联想到一种人生的态度:当你在失意或失败的时候,甚至是遭受种种打击的时候,你不妨改变一种态度,在“自然”中去寻求一种清净和满足。这不是回避,不是畏缩,而是智者的选择。
再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从描写的层次上看,这首诗描绘的是生活的一个“细节”,写出了“牧童”的天真、率性、闲雅。这是对生活的真实而美好的描绘,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乡村的喜爱,对牧童喜爱,也引起了作者和读者对“童年”的回忆,对无忧无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喜爱。这是就着诗歌本身的内容而开展的适度的“联想”,这也是欣赏诗歌必需的“品味”。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再“延伸”。我们可以由“鸣蝉”联想到生命。“鸣蝉”声音是动听的,是自然的,是纯美的,这是自然的力量,是生命的美丽吸引了“儿童”,吸引了诗人。
高中阶段学习古代文化专著,目的在于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合理地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批判精神。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散文和《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散文的时候,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其文学价值,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
李白和杜甫的代表作集中在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比较李杜诗歌作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比较李白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豪放旷达的人格精神和杜甫忧时伤世的爱国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精神,并且使学生从而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志趣。
《史记》作为一个专题安排在高中《语文》第六册,还配有韩兆琦的文章《司马迁和〈史记〉》。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语文读本》中所选录的《史记》中的文中组合成一个“专题”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重要的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从“古代汉语”的角度,结合课本中的练习,从常用实词、常用虚词、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文章涉及的重要的语言知识进行整理。二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的文学常识(如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史记》的体裁和分类等),指导学生分析《史记》在刻画人物、叙述情节方面的主要成就。三是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这几篇作品中所包含的正道直行、忍辱负重的人格精神,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诚实守信、礼贤下士的君子风范。这些目标的落实与背诵《史记》中的名句和重要段落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撰写读书札记、文学短评等形式的短文来促使学生深入地研究课文。
再以《庄子·逍遥游》“庖丁解牛”为例,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感受和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对蕴涵其中的“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进行研讨,引导学生对隐藏在文章所表现的“养生之道”背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进行评价。
3. 怎样点评语文课中的古诗词钱塘湖春行教学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版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权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4. 如何根据六要素的观点点评《诗歌教学》
如何进行诗歌教学评价 完整的教学环节不仅需要有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接受的过程,同时也还需要对教学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的过程。事实上,“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
5. 赞美老师的话有哪些
庆祝教师节诗歌文章——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老 师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你献上一朵花,
我献上一朵花,
让我们编织个大花环,
献给亲爱的老师妈妈。
是您给了种子,
太阳般的温暖;
是您用汗水,
把幼苗浇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闪烁着迷人的光华;
你的歌声像春天的小溪,
把欢乐带给了大家。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金风送欢笑,丹桂花香飘。
老师的节日,今天又来到。
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老师对我们的抚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老师,您好!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温柔的春雨,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
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就是好
6. 评论诗词必须是诗词写作教师吗
关建在于诗水的师蓝。
7. 如何对古诗教学进行评价
如何进行诗歌教学评价
完整的教学环节不仅需要有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接受的过程,同时也还需要对教学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的过程。事实上,“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作为一种辅助教育,它是教与学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①]
然而,长期以来,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对教学评价的简单认识就是考试,考试成了一切教学的“指挥棒”。显然,这种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因为从《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所确立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评价的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来看,国家在制度的制定层面上是科学的,只是到了我们的具体执行中,却偏离了这些基本原则。
对于教学评价,福建师范大学陈光扬先生著文认为,必须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在实践上妥善处理以下几个重要关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客观测验评价与主观测验评价的关系、纸笔测验评价与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关系。然而,我以为不论是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语文教学,当然也包括我们的诗歌教学,都不外乎从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来进行,即情与智这两个方面的评价。
一、智:知识的智能培育
从智力方面来对教学的进行评价,那么考试必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考试只能是教学评价中一个重要因素,而绝不是惟一因素。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主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惟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②]邓小平对考试的这一论述是鞭辟入里的,但是,长期以来,似乎我们却并没有真正认真对待考试问题,因为一直以来,“考试是唯一的考察形式,考试内容着眼于过去和寻求一种固有的结论。在全国上下,虽然考试形式有了多元的迹象,但受制于统一的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形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笔试已然成为基本上是惟一的形式。其他形式基本上无足轻重,或者根本没有发挥作用。”[③]因而,在这里我主要想谈的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客观地对待诗歌教学智力评价即考试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考试,尤其是自“语文大讨论”[④]以来,从全国范围内的语文考试也就是高考语文来看,它所遭受的抨击和谩骂真可谓是铺天盖地,在这些批评的文字中,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的《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一文则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说:“人世间最亲密、丰富、复杂的亲子之情、师生之情被歪曲成一种最简单、最粗暴、最干巴、最没有感情的功利,不管多么伟大的价值准则,都集中一个焦点——分数上去,有多少爱就有多少苛刻和不近人情。母爱已经差不多变质了,慈母有时比之严父更为严酷苛刻;什么师道尊严,什么有教无类,一切都是假的,在中国,只有考卷上的分数才是真的。”[⑤]客观地说,这样的一些批评,对高考语文试题中避免“刁题、怪题、偏题、荒谬题”是有帮助的,但是我认为,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中相对可以保证公平的手段,高考制度在一定年限内仍将继续存在,它依然是构成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好,具体到诗歌教学也罢,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这种测评方式。
既然我们不能回避考试制度,那么我们就必须有效利用考试来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而从我们一般认识意义上的考试来看[⑥],我们发现,像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类的考试,似乎都特别关注学生对课本的记诵!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这样来看:记诵的能力还在考试中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然而,这种记诵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的考察却是明显不够的,尤其是这种能力在以变动和流动性为特色的现代社会,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因为新型的公民和未来的开拓者需要的是在变动的秩序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创造和创新的能力,而不是那种简单地回忆过去的能力[⑦]。
我们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对学生要求记诵当然是有必要的,因为记诵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多读诗文而去理解内容,这只是加强理解文本内容的一种辅助方式。但是,到了一般考试中的诗歌记诵,其所考察的实质却已不是学生的诗歌能力(阅读、感悟、赏鉴)而是学生的记忆力了,因为诗歌只是作为记忆的素材,它和其他任何可以充当记忆素材的材料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8. 如何进行有效古诗词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步先要让抄学生读熟,读透,培养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第二步,进行一下简单的翻译,虽然本人不主张翻译,但还是要让学生了解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意境也行。第三步,逐句赏析,炼字等。第四步,整体赏析,分析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和其他类似的诗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背诵一下。
9. 《望洞庭》这首诗所描述的景色有哪些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洞庭湖面微波不兴,平静秀美,月光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9)诗歌教学评价扩展阅读: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作品鉴赏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10.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是诗人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专内心情感的展现,它是作者思想情属感和生活态度以及政治倾向的反应.通过对诗歌思想内容和古典态度的分析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明确诗歌的社会价值.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带领学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