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校在运用数据分析评估学科教学水平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业
发 布 者: 张咏梅 (发布
内容:
关于全面把握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变化。介绍你所在的学校的做法以及你今后的设想。
答题内容:
在《课程标准》中的五条“课程基本理念”里,为我们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指明了方向,其中直接对课堂教学过程提出要求的是第三条“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这条理念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的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要求。物理课程应该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怎样才能实现上述的教学要求呢?通过分析,可以将上述要求总结为如下四点: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拓展与创造,总结与提高。
这是实现课改理念要求的课堂教学过程具体的做法。为实现这种过程的教学,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在课改实验中总结出“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
“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一)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包含四个方面
1.讨论:运用讨论式教学作为进行教学、探究知识的手段与背景模式。
2.探究: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用探究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获取。
3.创造:让学生对探究的成果(包括结论和方法)进行应用、拓展、创造,使知识活化。4.评估: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评价,积累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探究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准备。
可见,“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的四个方面,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同时做到四种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教学、创造教学、评估反思教学。在一节物理课中,如果能同时做好这四种教学,就可以说是一节符合《课程标准》精神的好课。这也是青岛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评估标准。
(二)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1.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角度来看,这四方面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示意图表示: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是按照探究──创造──评估──……的流程进行的,而流程中的每一部分的实施都要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来进行。讨论式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学的背景。
2.从探究教学的角度来看,这四方面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示意图表示:
下面我们讨论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讨论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讨论式教学作为其他三个方面(探究、创造、评估)的实施背景、外在形式与手段,它的实施对本模式至关重要。
(一)讨论式教学的实施模式
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由一系列小问题组成的过程。每一小问题都是先让学生“讨论”、思维“发散”,然后收回,师生一起“总结”、思维“会聚”,从而构成一个思维小循环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由众多的这种小循环组成的过程
⑵ 你手中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数据如果有,打算做何种分析。
当然有用,您可以知道行业动向,看别人店一对比就知道自己差到哪里。分析对手策略和手段,好做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很多时候还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⑶ 教育行动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
网上直接搜索 结合实例谈谈运用行动研究反思教学的过程. 一、涵义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 二、基本特征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编辑本段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主要特点1、实践导向 2、协同研究 3、反省思考编辑本段三、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与尊严. 编辑本段四、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作为行动研究的一个完整单元来讲,无论哪一种对行动研究过程的理解, ,“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四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一、问题“问题”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与分析问题两个方面的事情. (一)明确问题 1.明确问题的方式 (1)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2)理论学习受到的启发. (3)他人成功经验的启示. (4)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问题. 2.确定问题的原则 (1)实践性. (2)可行性. (3)科学性. (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向题,用自我追问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要尽可能地明确这个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 二、计划计划就是拟研究问题的可能策略. 总体的计划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一)计划的内容 1.计划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研究目的; 2.行动的步骤与时间的安排; 3.行动研究涉及的人 ; 4.准备将要使用的问卷或其他收集数据的工具 ; 5.对课程实施改变的因素以及如何观察或监控这些因素; 6.如何实施已修改的策略 (二)计划的要求 1.计划要具有可行性 ; 2.计划要明确具体; 3.计划要具有灵活性三、行动行动环节是指行动者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步骤.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行动阶段包括两个方面:行动及对行动的考察. (一)行动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实践(行动)的问题,改善实践(行动)的质量.行动是不断调整的、灵活的、能动的,包含着行动者的认识和决策. (二)考察 考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考察. 1.考察的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3)问卷法.(4)文献分析法 (5)三角分析法. (6)日志法. (7)个案描写法. 2.考察的要求 在考察中,要注意按计划,但不满足于先定的构想,也不要过多地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困难的干扰,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 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如果遇到问题,也要随时做到具体分析. 四、反思反思是对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的思考. (一)评价 评价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 计划与结果的不了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 (二)总结 主要工作是整理和描述,即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研究的循环过程与结果. 总之,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是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编辑本段五、教育研究的途径一、问题研究根据问题研究的水平,问题研究有三种: (一)直觉型问题研究 (二)探索型问题研究 (三)理论型问题研究二、合作研究根据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种: (一)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协作型的合作研究三、叙事研究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验叙事 (二)反思叙事 (三)自传叙事四、反思研究根据教学的过程,反思研究有三种模式: (一)教学前反思 (二)教学中反思 (三)教学后反思
⑷ 教育教学中可以开展哪些教育数据分析对教育教学有何实际价值
我觉得教育教学中可以对以下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改善提高的点!
1、对全班学生内每次容的考试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到的结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作为弥补弱势科目的依据!通过成绩甚至每道考试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弱势科目是哪一科、弱势题型是哪一种,以后教学中可以相应加大对该科目该题型的时间、题量投入,查缺补漏,争取在下次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能取得好成绩!
教育教学中可分析的教育数据还很多,希望谢谢对你有所帮助!
⑸ 在数据分析时具体运用到哪些教学评价工具
1、WEKA
WEKA 原生的非 Java 版本主要是为了分析农业领域数据而开发的。该工具基于 Java
版本,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应用在许多不同的应用中,包括数据分析以及预测建模的可视化和算法。与 RapidMiner 相比优势在于,它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下是免费的,因为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定义。
WEKA 支持多种标准数据挖掘任务,包括数据预处理、收集、分类、回归分析、可视化和特征选取。添加序列建模后,WEKA 将会变得更强大,但目前不包括在内。
2、RapidMiner
该工具是用 Java 语言编写的,通过基于模板的框架提供先进的分析技术。该款工具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户无需写任何代码。它是作为一个服务提供,而不是一款本地软件。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具在数据挖掘工具榜上位列榜首。
另外,除了数据挖掘,RapidMiner 还提供如数据预处理和可视化、预测分析和统计建模、评估和部署等功能。更厉害的是它还提供来自 WEKA(一种智能分析环境)和 R 脚本的学习方案、模型和算法。
RapidMiner 分布在 AGPL 开源许可下,可以从 SourceForge 上下载。SourceForge 是一个开发者进行开发管理的集中式场所,大量开源项目在此落户,其中就包括维基网络使用的 MediaWiki。
3、NLTK
当涉及到语言处理任务,没有什么可以打败 NLTK。NLTK 提供了一个语言处理工具,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据抓取、情感分析等各种语言处理任务。
而您需要做的只是安装 NLTK,然后将一个包拖拽到您最喜爱的任务中,您就可以去做其他事了。因为它是用 Python 语言编写的,你可以在上面建立应用,还可以自定义它的小任务。
4、Orange
Python 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简单易学并且功能强大。如果你是一个 Python 开发者,当涉及到需要找一个工作用的工具时,那么没有比 Orange 更合适的了。它是一个基于 Python 语言,功能强大的开源工具,并且对初学者和专家级的大神均适用。
此外,你肯定会爱上这个工具的可视化编程和 Python 脚本。它不仅有机器学习的组件,还附加有生物信息和文本挖掘,可以说是充满了数据分析的各种功能。
5、KNIME
数据处理主要有三个部分:提取、转换和加载。 而这三者 KNIME 都可以做到。 KNIME
为您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以便对数据节点进行处理。它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分析、报告和综合平台,同时还通过其模块化数据的流水型概念,集成了各种机
器学习的组件和数据挖掘,并引起了商业智能和财务数据分析的注意。
KNIME 是基于 Eclipse,用 Java 编写的,并且易于扩展和补充插件。其附加功能可随时添加,并且其大量的数据集成模块已包含在核心版本中。
6、R-Programming
如果我告诉你R项目,一个 GNU 项目,是由 R(R-programming简称,以下统称R)自身编写的,你会怎么想?它主要是由 C
语言和 FORTRAN 语言编写的,并且很多模块都是由 R 编写的,这是一款针对编程语言和软件环境进行统计计算和制图的免费软件。
R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以及开发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中。近年来,易用性和可扩展性也大大提高了 R 的知名度。除了数据,它还提供统计和制图技术,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建模,经典的统计测试,时间序列分析、分类、收集等等。
⑹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都离不开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探究。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以数学的眼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数据观念的培养,就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的,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数据分析活动。
数据分析必须面对一堆数据,别说是小孩,就是大人,都有可能感觉枯燥乏味。因此,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选择合适的素材。在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考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是以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作为引入的。老师问同学们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动画片,同学们的可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老师让学生初略统计出最喜欢看的几部,然后做一个统计图或者统计表。或者调查班级同学身高,体重情况等,这些素材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二、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修正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掌握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数据分析,学生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我们还可以出示一幅“某商场一年四季衬衫和羽绒服销售情况统计图”统计图上分别罗列了衣服的销售情况和月份,只是没有表明具体是哪种衣服,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根据销售情况说说随着季节的变化两种衣服的销售情况有何变化,那种衣服在什么季节销售最为火爆,很多学生会冒然答题,不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很有可能全军覆没。这时需要学生积极动脑,联系实际得出,衬衫的销售夏季是旺季,冬是淡季;而羽绒服则正好相反!从而轻松判断出事那种衣服!
三、加强分类与比较能力的训练。
分类与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数据分析观念。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得标准或特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分类,比较,整合,可以使学生的认知组成序列,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从而获得结构性知识,培养了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比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指导学生把百分数的意义,性质,运算和应用分别进行归类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这样,把百分数的知识纳入分数的知识系统中,使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由“泛华”走向“集中”,学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
四、重视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分析与综合是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两个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能力。分析与综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可以理解某一数学知识的要素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又对数学知识有了全面和整体的理解。
⑺ 如何用大数据分析教学
使用一些开放的数据集进行实践。即使你不理解一项技术背后的数学原理,也要理解它的假设、目的以及如何解释结果。后期你将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
随着我来国对中小学教育的不断重视源与教学基础的改善,在数学统计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与数据整理能力已成为各教育机构重视且广泛关注的内容.文章主要对数据分析观念的相关内涵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相关实例对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统计观念的措施进行探讨,最终实现学生数据观念的有效提升.
⑼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随着统计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统计学习的价值与目标不单单是形成“画统计表、求平均数”等技能,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据分析问题形成“数据分析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统计与概率”强调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知道我们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统计就是为了分析,这样的表述体现了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所谓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信号、图像等信息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料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数据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更像是一种方法、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引领着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分析方法和工具、作出推断、获得结论等一系列具体的体验过程。
这种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设引导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中悟出统计的价值,在交流讨论中逐步增强自己的数据分析观念。那么,如何使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等能力呢?
一 、设计情境,培养收集数据的兴趣。
统计观念绝非等同于计算、画图等简单技能,而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感觉。要使学生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从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
例如,在一年级“统计”的教学中,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看动画片,教师选取了四部动画片(《大头儿子》、《熊出没》、《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为教学素材,让学生从中选择一部动画片在少先队队会中播放。刚开始,学生各持主张。后来看到老师面露难色,他们很担心看动画片的美好愿望会因为全班同学意见不一而落空。这时班长想出一个好办法:老师说出一部动画片名,喜欢的同学就举手,数出每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哪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多就看哪部动画片。这样,通过调查统计活动,确定了观看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到统计活动是决定大家观看哪部动画片的一种需要,初步体会到了统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第1个例题时,教材中提供的是彩电市场各种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情况,这个题材离学生生活还不是很近,正好这几天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先在班级里做个调查,统计一下全班最喜欢的各种水果的人数,再根据他们的调查数据用多媒体技术现场制做出扇形统计图?学生们兴致很高,抢着说出自己最爱吃的水果,在制做扇形图时,我有意将好几种水果合并到“其它”一栏。
再让学生思考:1、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吗?2、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由于不是老师提供的现成信息,而是学生自己统计得来的数据,并且与他们最爱的春游活动有关,所以学生的探索兴趣很高。他们很容易就发现,统计图里提供的数据“其他”这一栏比较笼统,没有完全展示同学们喜欢各种水果的完整信息,因此无法判断出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从而认识到:在根据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出发,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这样,让学生亲历数据的统计、分析的过程,使他们更能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也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
收集数据不能由教师作为任务布置,应该是学生的自发需要。动机的激发与活动情境创设直接相关。好的活动情境纪要有数学味,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实践应用,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
要建立统计观念,必须真正投入到运用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也就是说,不但要有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还要有一些具体的办法。
例如,我组织学生调查我校各年段学生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最喜欢哪项运动”的问题。学生就要从低、中、高年段活动项目中的“丢沙包、做游戏、跳绳、踢毽子、羽毛球、乒乓球、呼啦圈、篮球、排球”等多项活动进行分年段调查取样,也就是说,学生要懂得结合调查的目的及调查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设计一份合理的调查表。其次要懂得如何去获取有效的原始材料,从经验上讲,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运动的喜好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数量,按比例抽取样本,这样就能简单地收集到“好”数据了。最后还要懂得如何从原始材料的整理、分析中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并根据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等。
我还结合学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素材组织学生搞小调查。例如,调查统计学校周围道路交通(运输量、车辆数、堵塞情况、交通事故等)状况,调查统计学校食堂中最喜欢吃的菜,调查统计全班同学的压岁钱金额等,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段整理和表示数据,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作用、理解统计的概念、把握统计的内涵、形成统计的观念。
三、合理质疑,理智的看待生活中的数据,。
我们身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并不需要我们自己收集和分析,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都会给我们充分提供。那么,这些数据和解释都可信吗?
在学习“众数”这个内容时,学生曾经接触过这样的问题:
张三去找工作,看到两则招聘广告:
甲厂招聘广告写着:………月平均工资 1850元/ 人。
乙厂招聘广告写着:………月平均工资 3400元/ 人。
根据两个公司提供的“平均工资”信息,判断该去哪个公司应聘。其中一个公司因为有少数高薪者,平均工资较高,有些学生不了解平均数的确切含义,想当然就选择了这个公司。由于总体数据中有少数几个偏大的数,造成平均数“虚高”现象,导致学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因此,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进行理智选择和分析的意识,能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质疑。
首先,我们要指导学生读懂数据,理解它所代表的信息。例如上述例子中的“平均工资”,它很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它的高低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其他员工的收入水平。在本题中,应该看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情况,也就是“众数”更合理。
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以理智的心态,进行合理质疑。当我们面对媒体公布的数据时,既要能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还要保持理智的心态,对数据的来源、收集数据的方式、数据的呈现方式、由此得出的结论要理智地看待生活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质疑。
四、分析数据,作出大胆而合理的判断 。
现实生活中经常遭遇逻辑推理无解而只能通过统计求解的情景,因此,要能运用数据作出大胆而合理的判断,这种判断,虽然不像逻辑推理那样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它可以使我们在常识范围内不能作选择的地方作出某种决策,从而提供足够的信心。
如在调查最近播出的综艺节目 “爸爸去哪儿”的儿童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全班35名学生中,有10名学生最喜欢Kimi ,有8人最喜欢Angela,有6人最喜欢森蝶,有5人最喜欢石头,有4人喜欢天天,。从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最喜欢Kimi。从这个解释中又可以预测在这个群体中,Kimi将有较大的影响力。如果再进一步预测,那么投资Kimi将有巨大的潜力,或者说请他拍广告的人就多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数据,光看见了还不够,还要去思考、去判断、去预测。包括能否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能否解决其它问题、能否进行预测,为什么数据会呈现这种情况。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将数据与自己及周围世界统计数据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挖掘了数据的用处,能更加体会到统计的作用。
总之,统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密,我们的教学就是使学生产生结数据的亲切感,愿意去分析数据提取信息,遇到问题时愿意去收集数据来帮助解决问题,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到数学为生活服务,从而培养统计中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