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散文教学教什么
专业阅读 笔记
——《散文教学教什么》(王荣生 主编)
一、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一)背景常识
1.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教材所选课文,绝大部分是“文学性的散文”。
2.广义的散文——(语文教学界)文学性的散文——狭义的散文
语文教学界的“文学性的散文”含义: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生动的)说明文、(生动的)议论文(社论、报告、演讲)、科学小品等。
3.文学性散文在人教版教材中所点比例
教材
语体文
散文
第一册
25
24
第二册
25
22
第三册
20
17
第四册
20
19
第五册
8个单元
3个单元
第六册
4.语文教学,绝大部分课时用于阅读教学,而散文是阅读教学的主体。自然,阅读教学的问题,自然聚焦在散文教学中。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问题,无疑是改善课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
5.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关键是合理的文本解读。而合理的文本解读,基于文学理论和文章学的研究。而散文解读理论,远远落伍。这就是教师散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二)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1.散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1)其他学科教学,“课文”仅是学习材料(途径、媒介),而不是学习对象;散文阅读中的“这一篇”,既是学校材料,又是学习对象。
(2)“这一篇”是独特的文本,学生面临的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2.散文阅读教学,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
(1)散文有“外在的、可指认的言说对象”,这是其与“诗歌、小说、戏剧”(纯文学作品)的区别。
(2)散文文学特性是在“语言所营造的世界”,散文不尚虚构,但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而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其所感所思,也极具个人色彩。
(3)文学性散文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是与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的区别。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后者是需要公认的。散文不需要公认。
(4)散文阅读,始终在“散文里”,其外在的言说对象,不在散文“阅读”和散文教学的视野里,与外在对象的关联,是在阅读之后才发生的事。
3.我们通过作者的散文,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即,我们散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也就是往“这一篇”散文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
学生已有经验(语文经验)+(人生经验)——不同的
作者独特经验(语文经验)+(人生经验)——不可能相同的
(三)问题:散文阅读“两个外跑”或“走到……之外”。
1.脱离文本,是散文教学的积弊,原因有两个:一是忽视学生对作者所抒发的感受的体认;二是漠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体认作者感受,恰恰需要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读品味。
2.把文本当作跳板,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文字)
所指(作者见闻/人/事/景/物)(外跑)
外在言说对象(客观存在的/人/事/景/物)(外跑)
3.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文字)
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抒情议论)
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外在言说对象具有的/学生应该具有的)(走到……之外)
4.教师课堂里额外地讲东西,或抒情化地讲述由此生发的感想、感触、感叹,或指示学生讲,讲一些似乎是老师愿意听的大话(课结尾环节的“拓展延伸”,是最常做的事)。“走到课文之外”,“走出作者之外”,实际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上成了“非语文课”。
语文课(散文教学)应该是两者的整合:
“语文经验”——独具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
“人生经验”——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独特的认知情感
5.散文教学,两个统一的目标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一是体认作者在散文中所传达的独特经验,进而丰厚自己的人生经验(人文性目标);二是通过学习散文,提升自己阅读散文的知识和能力,即提升自己的语文经验(工具性目标)。
学习思考:我们常说,阅读教学要“紧扣文本”,或“不脱离文本”,如何理解?
(四)解决散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1.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即“除去小说、诗歌、戏剧之处,都是散文”,王荣生认为此分法欠妥,应该调整发下:
“纯文学(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性散文”+“实用性文章”
2.凡是体裁和文体特征认识比较清楚、已形成相应读法的文章,宜从“散文”中分化出来而专门对待,如新闻、通讯、报刊文章、报刊文章、传记、回忆录、科普小品、演讲辞、审议、童话等。
3.关注散文文类特征,形成与“散文”相匹配的解读方式,或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形成散文文本解读的思路。文本解读的方法与思路,目前没有系统的理论,只能借助名家教学实录,在典型课例研究中总结归纳。
二、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原理
(一)散文的文类特征
1.散文文类特征是“无特征”。
(1)散文“被剩余”,散文非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是约定俗成的概念,是用“排除法”得来的,即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都入“散文”的框里。中国古代,骈文之外,便是“散文”,韵文之外,都是“散文”。中小学称为“文言文”。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特指“现代散文”。
(2)散文“无规范”,散文“题材广泛多样”,内容丰富无边。散文形式上“写法自由和体式不拘”。现代散文张扬个性,“带有叙传的色彩”。散文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 ”,(梁实秋)“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的表现出来。”
(二)“文学性散文”的着眼点
1.散文介于文学与实用性文章之间。
有文章的特性,主要指其写实性,散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有文学的特性,在“语言所营造的世界”里,作者的见闻感想是个人化的,散文对现象的阐释和问题的谈论,也不是“客观的”言说。《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的“荷塘”。
2.文学性散文的“主体”和“客体”。
作者眼里的主观的人、事、景、物,在散文中是记叙、描写的客体。散文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背影》的关键点,是“父亲的爱”,还是“体认到父爱的那又眼”?《老王》的关键点,是“老王的善良”,还是“作者发现老王善良的那副心肠”? 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他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3.文学性散文的日常与独特。
散文是用常态的心境叙写日常生活,所以,读来有亲近感,会唤起我们相关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也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散文中作者的经验,乃至忘记了去体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4.文学性散文的言和意。
意,是散文表现的内容,即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言说对象和思想感悟)。
美的散文,无不追求精准的语言表达,“文字就是思想”(朱自清),思想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只取思想,忽视语言文字,是不足取的。
文学性散文的“着眼点”——
独特的情感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
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个性化的言语表达精准的言语表达
『贰』 《荷塘月色》四五六三段应怎样讲这三段的教案怎样设计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因于清华教书,故改名“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其先生朱自清合葬在一起.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等文章。
文章疏导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编辑本段]文章主旨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编辑本段]结构语言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一部分(1至3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4至6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下最后的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编辑本段]妙语佳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简介
简介是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朱自清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很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朱自清看后心情舒畅.
『叁』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点评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普及,也成了广大教师在公开课中着力突出的一大亮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学设计成分较浓,对课堂生成的思维闪光点缺乏灵活把控,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略显生硬,与同题同设计的名师教学实录相比,教师的课堂点评或失之肤浅,如“嗯,好”;或失之矫情,如“真不简单”,“你说的太好了”;或失之单调,面对所有的学生的回答,都是“不错,下一位”,甚至于不时地加上有节奏的拍手声以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的课堂点评,真的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吗?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吗?语文课堂的流程,需要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在此过程中,教者既要能身心俱入其境,也要能保持清晰的思维观乎其外,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活动的信息并进行迅速而深入地加工、重组,或聚沙成塔,或沙中捡金,或点石成金,借此推进和调控学生的课中活动,这就是课堂点评的功用之所在。然而,我们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或做得不够恰当。所以课堂点评,也往往成了一种外在于语文课的应景之作,学生听了根本不能触动心灵而激起思维的浪花。从课堂有效性上说,没有深入引导的课堂点评对学生的作用只能是表面的、短效的。
那么,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应如何利用语言优势,使课堂点评精彩纷呈,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名师的教学实录、汇报课案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宜具体恰当,忌空洞肤浅
我们先来看一段余映潮老师上《紫藤萝瀑布》一课的课堂点评。
生:“‘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这一节写得很美,它用拟人手法,把藤萝花写活了。
师:对!我们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写得很活泼、很生动。(余老师的点评指出了什么叫做“写活了”,不露痕迹,给学生以具体知识。)
生:“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一句写得非常美。因为它把花瀑比作大条幅,把颜色比作银光和水花。
师:色调很明净,给人以美好的、明净的感觉。(余老师的点评填补了学生语言中“非常美”的空缺,把孩子不能表达出来的意思说了出来,让学生浅层次的赏析深入了一步。)
生:第8段也写得很好。尤其是“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一种朦胧感。
师:啊!你看,朦胧感!以嗅觉的角度来写花,把无形的香气写得有形有色,多么有想象力啊!(余老师的点评,适时肯定了学生的正确感知“朦胧感”。余老师把学生没有赏析到位的地方一句话点出,那位同学一定心领神会,其余的同学也会有多重收获。)
从上面的教学实录看,余老师的课堂点评,不是简单地说“好”“很好”这类空洞苍白的赞语,而是当学生的回答肤浅、不到位的时候,他适时地引导使其深入;当学生的回答空洞、不具体的时候,他巧妙点化,使之具体可感。
名师的点评启示我们,课堂点评要尽量准确到位,细致入微,要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或延伸,或挖掘,或发挥,或引导,让发言者和其他学生都能产生新的启迪和新的联想。
二.宜点拨疏导,忌表面标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固于教学参考书上所给的程式化的答案,一看和自己的答案有悖,不分青红皂白想方设法向自己的答案上引,或者把自己对学生回答的认同与否强加给学生,而不是在学生思路堵塞时加以引导,如点评时常常用这样的语言“难道他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吗?”“能这样看待吗?”学生在这时,不论赞同与否,慑于教师的威严与问话的导向性,即使有不同看法也只好屈从老师的意愿,这样就钳制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例如青年教师汇报课中,有一位老师上《咬文嚼字》一文时,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第1至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密切相关”,文中有现成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第6至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学生可能读得不够仔细,只说出第7段的内容“说明套板反应”,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这样的回应:“你觉得概括准确吗?”(教师点评语言显然是持否定态度的),学生一时语塞,教师试图引导,“你把这一段落的第一句朗读一遍”,(教师的点评语言显然在暗示答案)学生按部就班:“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教师试图点拨:“你看这一句是不是过渡句?”(教师点评语言显然在揭示答案)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是”,教师于是就这样引导:“可见这两个自然段是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的嘛。”(教师点评语言显然在强塞答案)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是”,这位同学在老师的示意下不好意思地坐下。看到这样的场景,笔者揣测,这位被提问的学生的心情应该是相当的郁闷,因为他的心智并没有真正被开启,而教师课堂点评看似点拨疏导,实则生拉硬拽,把学生引入自己预设的答案中。这样的课堂点评,只能钳制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的心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接受老师所讲内容的习惯,怠于思索,从而丧失创新的欲望。
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启发他们思考第6、7自然段分别举苏轼的诗句和“套板反应”现象的例子在说明什么内容,学生不难发现这两例是从正反面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这样得出答案水到渠成,学生思维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可见,面对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停滞、定势、中断、旁逸等问题,教师在迅速判断,即时点评时应避免程式化,标签化,要做到“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置梯接之”,以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阔然前行。
三.宜内联外拓,忌单调乏味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不深刻,回答不全面的时候,教师的课堂点评应因势利导,内联外拓,把学生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笔者教学《故都的秋》时,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学生很容易从文本的阅读中品味出来,但为什么颂秋之中,却流露出“悲凉”情味,学生的理解很肤浅,于是我引导学生内联文本,让学生品读作者着力描绘的“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这样点评: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淡绿微黄的秋果、阵阵清凉的秋风秋雨、尘沙灰土的世界,这些富于“冷色”的景物描写中,无不渗透着作者“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清,静,悲凉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这种写法叫“以景显情”。学生似有所悟。为让学生理解更为深入,我就抓住时机进行外拓,介绍郁达夫的抑郁的个性、“静”的文学观、恬淡的生活情趣及其所处的动荡不安的时代等等,还联系学过的课文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哀愁”情感基调,让学生理解景色是与作者的情思巧妙地融为一体的,这叫做“以情驭景”。同时,板书点评中的两个关键词“以景显情”和“以情驭景”。这样“浅入深出”内联和“深入浅出”外拓式的评点,不仅解决教学难点问题,而且能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全面的营养,教学内容不单调乏味,语文课堂也丰富多彩。
当学生基本理解的同时,老师也可以来一段归纳延伸性的点评,调动学生的积累,优化引领作用。笔者在教学韦庄的《菩萨蛮》分析“人美”时,这样设疑:诗人是如何表现江南女子的美丽多情的?生:“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一句用比喻来写江南女子的多情美丽。师: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的确是古诗文中形容女子美丽的常见的手法,让我们想见当垆卖酒女郎面貌之光彩夺目,皎皎照人;双腕之皓白如雪,不仅言其手腕之白,而且让人联想到女郎卖酒之际,攘袖举手之间,其皓如霜雪之双腕之姿致撩人,令游子顿生爱赏留恋之意。(这样点评,既是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也让学生浅层次的赏析深入了一步。)
师(追问):有人说,“手是人的名片”,这种以手来写入的描写叫什么写法?生:以点带面的细节描写。师:其实这也是古诗词惯用的手法,杜甫在《月夜》中用“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来写妻子的美丽和对妻子的思念。曹植在《美女篇》中云“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更是与本诗相似。“手是人的名片”,看来很有道理。陆游永远难以忘记的也正是唐婉的“红酥手”。《诗经・硕人》中“手如柔荑”,《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指如削葱根”,《迢迢牵牛星》中的河汉女“纤纤濯素手”都是以手写人的上乘之作。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短篇《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更是将人的双手写得如痴如醉,课后有时间可以去品读。(这样点评,旁征博引,让学生把模模糊糊感觉到的这种古典文学中塑造人物的方法清晰化,大量的例子佐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内联外拓式的点评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业务基本功,还得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启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的殿堂里探秘。
总之,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针对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意见、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乃至错误的回答等,巧妙、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或激励赏识,或点拨疏导,或拓展延伸,或总结归纳,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评价实践与课程目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为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肆』 《匆匆》的教学设计
两种,你看看吧,望采纳,谢谢!
1.匆匆
(一)教学目标:
(1)引导深入读书,体会文字之美,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欣赏文本独特的文学形象,感受作者的心理,背诵喜欢的部分。
(4)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看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从中懂得时间的宝贵。
(三)教学难点:由于时空跨越较大,人们的语言习惯不同,要把句子读通顺。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匆匆》这篇课文,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谁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朱自清)谁能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把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一下。让生说后板书:朱自清
二、那么文章写了什么匆匆呢?请学生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黑板出示)
1.作者是如何描写时间这一无形的东西呢?
2.面对流逝的时间,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呢?
3.匆匆流逝的仅仅是时光吗?是什么?
三、读课文,合作学习,集体思考。
1、指名大声读第一自然段。
(1)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能让我们一下子就喜欢这个开头,好吗?(学生朗读)
(2)你喜欢这样的开头吗?为什么?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你的理由)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生朗读、跟着读)
(3)齐读:让我们带着无奈和留恋之情,一起朗读第一段?(板书:时间一去不复返)
2、齐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把你喜欢的句子画起来,再说说为什么喜欢?(生说)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八千多日子大概多少年有多长时间?会算吗?那你来到这个世界有多少日子了?为什么用“八千多日子”?
(2)出示句子:“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地算着,24年的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真让我大吃一惊。”
师:如果把这一段改成这样写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3)比较:24年——八千多日子(作者以日来计算,让人感到溜走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
作者没有用大吃一惊,而是用:头冒冷汗,眼睛流泪(“头涔涔”
“泪潸潸”)来具体写时间流失之快的震惊的表现
师:抒发了朱自清怎样的感情?(对时间无声无息溜走的无限感慨):
3、精读第三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2)问:作者怎样具体描述日子的去来匆匆?用笔划出有关词语,分4人组谈感受。
抽生答后板书:溜、跨、飞、闪(匆匆)
(3)想不想再读?配乐齐读。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的伤感。还想读吗?
(4)、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5)、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生回答:
(…… 的时候,从 …… 过去 。)
(6)、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 , 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 , 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
是呀,作者为时光匆匆而逝感到痛苦,并发出不甘虚度此生的呐喊。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在 …… 的时候,从 …… 过去 。 能仿照这样的写法说几句吗?能写上几句吗?让学生在本子上试写,然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仿照(在 …… 的时候,从 …… 过去 。)的结构说出几句话
4、默读第四自然段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你觉得这句话该怎样读?能读读吗?(抽生读)评价,谁能读得更好?
你是怎样理解“如轻烟”、“如薄雾”?又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抽小组读然后问,这句话什么意思?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抽生答。
小结:是呀,时间这么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浪费,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珍惜时间。板:珍惜
5、师范读第五段。
(1)学生提问质疑
师:这一段写得美吗,美在哪?你觉得那句话深奥不理解?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23岁,他留下了这么优美的篇章,11、12年后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每个人都应该留下痕迹。再读这句话,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间)没别的意思吗?(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价值的感悟),带着这种感悟读这句话:“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作者又一次强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觉得文中回答了吗?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生答后小结:
同学们,你们愿意白白走这一糟吗?我们能让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在嬉闹中消磨打发掉吗?学到这里,大家一定对时间有了许多新的感悟,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走进文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地去读吧!
四、总结课文、拓展,有感情地朗读。
学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来朗读课文。
五、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抽生说(2人)(珍惜时间,爱惜时间。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孩子们,古今中外有许多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我想,你现在一定有话想对作者或者对我们在座的老师们说,你想说些什么呢?用笔写一写,一句两句都行,像格言,像警句更好,谁先写完就把谁的先展示给大家看。
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容易得到而又最容易失去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结束语:
《匆匆》这篇课文,我们通过自己朗读、感悟,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同时也荡涤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宝贵,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刻。过好每一天,因为抓住了今天,你将赢得明天!
附板书设计。
16、匆匆
朱自清
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
过去 (惋惜、感慨…)
匆匆 溜、跨、飞、闪
未来 (追求、向往……)
参考资料: 有,找找
70
回答者: 农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习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创作特色。
4、尝试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来朗诵一下?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2、对比导入: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播放课件2)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播放课件3):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六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播放课件4):饭碗、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确乎、涔涔、潸潸、遮挽、罢了、蒸融、何曾。
3、书写词语(同上),互查互批。
4、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读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印证。
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复: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播放课件5)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播放课件6):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舒缓低平)
算:我也度过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这段时间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读:(齐读,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播放课件7):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紧促低平)
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写几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过的。
读。(听范读想象,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播放课件8)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平缓凝重)
3、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追寻、信心,沉稳坚定)
4、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5、扩展,读梁实秋《时间就是生命》,加深领悟。(播放课件8)
6、由此,你懂得了什么,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五、欣赏阅读:
1、介绍:《匆匆》一文充分反映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他总是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善于进行精确、慎密的观察,然后细腻和深入地描写。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
2、欣赏:老师把他的《春》给大家欣赏。
六、作业:
1、出示借班上课的馈赠礼物——《“时间”集锦》。
2、提出要求:借每生阅读一天,可摘录自己喜欢的,亦可批注,由课代表回收保存。等老师下次回访时,告诉老师,过去的日子你是怎么珍惜的。
附:板书设计
洗手时……
吃饭时…
默默时……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遮挽时……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时……
2.《匆匆》教案
谈话导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谁的照片?还记得这是几年级的照片吗?看看照片,再看看现在的你们?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回答
师: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也有过你们同样的感慨,并创作了文质兼美的散文《匆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文章《匆匆》,齐读课题。
分析课文
请大家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并且思考你从文章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时间匆匆流去,一去不复返)。
时间如流水一般从我们身边匆匆流过,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日子到底去了哪里?(板书:去了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将有关的句子用笔划出来画出来。
想想画出的这些话你有什么感受?请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感受。
3.我们集体来交流一下,我们的日子它去哪了?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你体会到什么?(找学生回答)
师:“八千多个日子,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同学们你算过八千多个日子大约是多少年吗?
可能一时算不出来,老师告诉你是20多年。
为什么在我们看来20年挺长,作者却认为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时光的流里,它显得很短暂)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时光的短暂(渺小,转瞬即逝,微不足道)
谁来把这短暂的时光给大家读读。
师:作者说“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是说明作者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等)。他认为自己的八千个日子是碌碌无为的。(谁再来读读作者的心声)
师:请带着想象将这无声无息、渺小的时间来读一读?
你读的真不错,让我们感到了时间的无声无息。作者为这匆匆而过的日子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头涔涔而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一种什么情绪?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伤心、着急再来读文章。
师:融入自己的感情去读,很好。
你读的不错走近了作者的心灵。
(2)我们的日子还去哪了?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哪些词体会到了?
学生:跨,飞,溜,日子过的快。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把日子写活了。
请同学们读课文和作者一起感受这飞逝的日子。
师:“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学生:排比句。
同学们自由读体会,教师一起和学生复述。
师:在这段里你感受到我们的日子到底去了那里?洗手……水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师:同学们你的日子到底去了哪里了?
请用 (说说自己的日子去哪里了?)
教师:大家说的真好,都找到了自己的时间,你从前是怎么对待时间的?学完这一段现在怎么想的?
(教师可用诗句评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业精于勤,荒于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教师:你们都体会到了珍惜时间的意义。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看来我们只有珍惜时间,才能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天,使自己有所成就。
(3)你还在哪里找到了我们的日子?“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a.你读懂了什么? (悲观、为什么?)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徘徊
徘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没有目的的走来走去。
可以结合时代的背景,你就可以理解作者的心情。
学生介绍资料。
教师小结:1922年我们的国家正被列强瓜分,被军阀出卖。作为觉醒的青年朱自清满怀一腔热血,却无路报国。所以他才有这样的徘徊和伤感。你理解他吗?请你在来读课文。
b.作者认为自己的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老师认为我的过去的日子如落花被流水带走了。
同学们,你的日子如 ―――――。请你来说一说。
大家说的太恰当了,你已经和作者产生了共鸣。
请你再来读这一段。
c.通过大家的朗读,老师感到我们的日子匆匆的飞逝,但作者这不忍心虚度时光,所以他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要白白走着一遭啊?”
作者是白白走了吗?不是的。
谁来介绍一下?
作者在短短的五十年里,给我们留下了近200万字的著作,使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他鼓励了一代有一代青年的青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时间。
4.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来体会作者眼中的日子。
(1) 出示第一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请大家一起来读。
老师想说:太阳落了……;小草黄了……。
你想说:………………。
教师在重复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了!
(2)“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这还是去年的燕子吗?是的/不是了。过去的就过去了,永远都不可以再来。我们必须抓住今天,因为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三、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时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感受到时间不经意间从我们的身边飞过、从我们的身上跨过,从我们手中溜走,在我们的叹息声里闪过,告诫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时间。理解了课文,就请大家有感情的美读课文吧!
三、扩展
1.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明白你一定更深的感悟到课文。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我教过的一个孩子他曾经这样说对我说,他说:“老师,我不知道人生是否有轮回,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和桃花它们一样有那么多机会,但我知道,做好今天就足够了。”
同学们你们想说点什么呢?
大家都体会到了今天的重要性!老师再送大家几句,我们一起共勉。
今后的日子希望大家把握时间,珍惜今天,真正做个时间上的主人,好吗?
『伍』 关于荷塘月色教案的设计
我很能体会此刻LZ激动的心情,想当年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啊,下面这篇是网上找的《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 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 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 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一 荷塘月色
课文说明
一 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旁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 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 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 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 眼”。
三 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 以引起思考。
四 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写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 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 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 塘月色》的特色。
五 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这篇散文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荷塘月色》中“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这篇散文还运用了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如写“荷 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 叶动态的美。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
『陆』 如何教学写景状物散文 —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学设计
写景状物的散文名篇,一般都具有四个特点,即写景美、情味浓、意蕴深、语言美。要学好写景状物的散文,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思路的确立上,必须努力体现以上四点。下面以《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为例,来具体阐释教学写景状物散文的一般思路。 一、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教师不要先入为主,作提示,贴标签,越俎代庖,把文章讲析得支离破碎;应把文章原原本本的交给学生,让他自己去读、去体验、去感悟,力求对文本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整体的”感知,对文章思想感情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感知、把握的准不准呢?这时教师再介入,指导引领学生从文本中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发展变化等,从而对文章情感做出比较准确的定位。如《荷塘月色》一文,通过反复诵读,通过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些领起与过渡语句的阅读理解,以及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象的描写,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忧愁笼罩、暂得喜悦的复杂感情及微妙的起伏变化,那么“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的感情基调的定位也就先得水到渠成。感情是时而忧愁、时而喜悦的,程度却都是淡淡的。感情基调定准了,再来诵读、情读、美读,就有了调子,指导诵读就有了依据。所谓声情并茂的诵读要求其实是空泛的。什么样的“声”?什么样的“情”?声,应是低缓的;情,应是淡淡的。声音高亢、充满激情的朗读是不恰当的。 二、分析写景、注重审美。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的显示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才华。品味景物描写是解读这类散文必须要过的一道门径。如何分析写景?我觉得应问好五个“什么”:写了什么景?描写了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景与情有什么关系?分析写景的过程绝不可脱离文本语境,进行生硬的剥离式的分析,应在反复诵读、涵咏咀嚼中获得感知。因为写景状物散文都是描写审美物象、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情趣的。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并对这种美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品味语言,习得语言。 尽管各类散文都讲究语言美,但写景状物散文将语言美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是极致。品味语言是中学生学习散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他们能够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也获得对语言形式美的感知。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语言细节特别是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进行赏析。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对叠词(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的赏析,对动词(泻、浮、洗、笼、画)的赏析,既可以突出对景物特点的把握,又加深对文章优雅、朦胧、幽静意境的体悟,在幽雅淡远的感受中实现学习语言的目的。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将写作目标、写作要求引进散文鉴赏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散文鉴赏水平,又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散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可以有多种方式,如鉴赏写作技法,获得写作的启示;学过课文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写小散文,哪怕写片段也行;挑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再进行仿写;指导学生写课文鉴赏等等,高一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能写出文章,表达一点个人情感就可以了。
『柒』 荷塘月色中有没有以点带面的地方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陕西西安翠华路小学 唐思雨
《荷塘月色》是一篇立意含蓄,感情浓烈,意境幽深,色彩淡雅,节奏和谐,语言精练,想象丰富,结构严谨的散文。其中文眼的确立,线索的安排,情景的交融,比喻和通感的运用,以及从独特意境的描绘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矛盾等等,都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
教学这篇课文,要围绕上述知识重点,启发学生思维,采用情境教学法,披文人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所描写的美的景,美的情,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其他的感觉,引起想象,激发兴味,使其受到一次美的感染和陶冶。具体教学过程可分五步进行:预习一设疑——研讨一精讲一练习。
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要运用感知、经验和已学知识,达到初步理解教材。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设疑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手段。研讨,即引导学生研究讨论疑难问题,以便相互启发,促使多向积极思维。精讲,要从文章整体出发,在理清脉络的前提下,抓住精华,以点带面,揭示规律,教给学生怎样阅读,以提高他们的读书能力。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必须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掌握,由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再把技能技巧用于实践,都需要练习,但练习要力求精要、有用。
课时:2课时。
师:①将《荷塘月色》一文的有关参考资料印发给学生,以培养他们借助资料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②利用小黑板,绘制《荷塘月色》结构图,使学生对全文结构有一个清晰了解,还可节省课堂时间。
生:①准备工具书,自查生字词和注释多音字,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的能力。②要求学生课前默读全文一遍,朗读两遍,要读得琅琅上口。许多文章,特别是精采的散文,要通过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入体昧其丰富的内涵。③针对某些学生写散文漫无中心,思路模糊,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毛病,要求他们编写一份较详细的阅读提纲,以便训练他们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材料的能力。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师:今天要学习的《荷塘月色》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已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生(齐答):《春》和《背影》。
师:好。(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他是著名的 、 、 、 。)谁能准确地填出来?
生(纷纷举手):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师:还有呢?(生默然)毛主席赞扬过朱自清先生,为什么称赞他呢?(生小声议论)
生:他还是民主战士。
师:好。(将答案一一填在横线上)
朱自清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对黑暗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但思想中又充满矛盾,他是在苦闷、彷徨中随着时代前进的。抗战胜利后,他更从现实中认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后,他不顾生命危险,愤然揭露国民党的卑劣行径。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贫病交加,但断然拒绝“美援”,对此,毛主席赞扬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有爱国的光荣传统的,许多优秀知识分子是有骨气的,朱自清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旧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瞻着江南了一等语句的深刻含意,理解为什么作者笔下的景色是艨朦胧胧的了。
师:我记得《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过:《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下面我们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来领略作者的风采。
2.朗读课文
师:谁来朗读全文?(生纷纷举手,由师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师:字音有没有读得不妥的地方?(有的学生翻字典)
生:“曲折”的“曲”应读第一声不读第三声,“西洲曲”的“曲”才读第三声呢。“独处”的“处”应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妙处”才读第四声。
生:“霎时”的“霎”应谈“sha”,不读“cha”,“刹那一的“刹”才读“cha”。
师:很好。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很认真。
师:课文中还有不懂的词吗?(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一一作了回答。)
3.质疑研讨
师:标题《荷塘月色》是偏正词组呢,还是联合词组?请说理由。[这一设疑,关系到对全文内容和文中所描绘景物特点的理解与概括。]
生:是联合词组,因为文章写的是荷塘和月色。第四段重点是写荷塘,第五段写的是月色。
生:是偏正词组,文章标题的中心词是“月色”,“荷塘”只起交代特定环境的作用,月色才是文中描写的重点,因为全文都是紧扣月色写的。
师:很好。问题越辩越明嘛,大家议论议论,看同意哪种看法。(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我同意是偏正词组。如第一段“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点明月下的荷塘)。二、三段则提到“淡淡的月光”,“苍茫的月下”,“荷塘月色”等等。第四段写荷叶、荷花也没有离开月色,如“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凝碧的波痕”等词语,都与月色有关。至于五、六段更是直接写了月下荷塘及其四周的景色。(又有几个同学对上述两种看法作了补充发言。)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好,看来有不少同学细致阅读和钻研了课文。我看后一种说法比较准确、全面。(此时,主张是偏正词组的同学面有喜色)。从文章整体看,写月色没有离开荷塘,写荷塘也没有离开月色,因而题目应理解为“荷塘的月色”。如把“荷塘月色”理解为联合词组,势必割裂了“荷塘”与“月色”浑然一体的内容,没有抓住原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当然,同学们还可在课后继续讨论。
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个问题: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是行踪、景物描写,还是感情的表露?[此问题牵涉到对全文主旨和结构的理解。]
生: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如“带上门去-------走“煤屑路”一-----到荷塘---回门前一----进屋。
生: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1段)淡淡的哀愁-----(2—6段)淡淡的喜悦一---(7—8段)淡淡的哀愁。
生:以景物描写为线索:月夜---小路一-荷塘一-月色一-荷塘四周--一忆采莲情景。(还有几个同学分别发表了意见。)
师:三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应肯定,感情的抒发应是本文的中心线索。
师: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样理解这旬活的含意?它与下文哪些地方关联着?[此问题触及全篇的“文眼”,是理解作者通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钥匙”。]
生:这句话不仅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
生:这句话与下文关联的地方如小路的“幽僻”,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森”,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
师:说得好极了。这句话和下面一系列与它呼应的词语,像一条无形的纲,连结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4.布置作业
(1)编写本文阅读提纲。要求:按原文结构顺序,标明写景的基本层次:既要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要恰当地说明写法。
(2)思考课文练习三和五题,书面作练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