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育的论文
在教学时试图通过“提问——思考——发现”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学生高参与的课堂氛围。但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喜忧参半!
一、 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高参与的基础
我相信,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得碎碎的喂给学生,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所以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也把题目做完,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却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教学是门永远带有遗憾地艺术。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以快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应尽快向下推进课程,让学生们感到课在不断地推进,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老师讲解、问题解释和学生练习、答写只要有约一半的学生明白、完成就尽快变化,哪怕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来说,我们也不能减慢速度去适应他们,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涨地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赶上教学的节奏。
B. 王荣生教授什么内容才是语文教学内容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2、课程标准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4、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今后走向,展示为三大前景:(1)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2)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3)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将率先迈进。
5、语文能力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半自然性,要达到《标准》所规划的目标,无论依据逻辑还是事实,从动态的形成过程看,都有多种多样的途径。
6、语文科的课程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组:第一组是为形成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以学术界对他们的权威阐释,我们用“定篇”来统称。第二组是达到《标准》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须教与学的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我们用“语文知识”来统称。
7、课程内容研制,课程论一般称为“课程内容选择”。与中小学其他科目相比较,语文科的“学校语文知识”具有流动状和生产性的特点。
8、流动状,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变动较为频繁,比如又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势必要引发学校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二是与语文课程相关的众多学科的学术研究发展迅猛而且这种呈扩展态势(与自然科学的高精态势发展状不同)的发展要直接地介入语文课程,比如话语分析、语篇特征分析、语篇内在连贯性的研究与语篇比较研究等。
9、生产性,在这里指这样一种情形:比如对某一定篇,语文教材编撰者、语文教师乃至学生,都可能也可以生发自己的阐释;权威的阐释也会因时代因人而有所不同。而关于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多数是不易明确界定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对“语文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都可能生产出某种“语文知识”,对既定的“语文知识”也可以依据自己的个人体验加以情景化的述说和阐释。
10、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厚非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大纲”的笼统。也就是说,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课程内容,大纲仅有个大致框架而无具体的着落,比如写作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究竟要教什么,大纲并无交待,因而从课程内容确定的角度来看,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二是执行语文教科书——《教参》所承载就那么三五个人敲定、颁布的语文课程的具体内容,学生普遍不能达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唯一正宗姿态盛行的这一语文课程形态,有许多不到位、不适当甚至不正确的课程内容。
11、语文教材的多样化,大致是两类:一是基于不同课程形态的多样化。二是同一种课程形态,使用不同的课程资源,采用不同的教材编撰策略而形成的多样化。
12、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工作的三大准则。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将率先迈步。
13、学生指望有幸遇到一个好教师才能学好语文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以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三大专业准则的语文教师,将整体成长为胜任语文教学的“好教师”。
14、按照《标准》的导向,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努力,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在历来是语文教学主项目的阅读教学方面,主张“感受性阅读”;写作教学“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将2000年大纲提出的“口语交际”进一步强化为“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法而言,在注重“诵读”的同时,倾向于对“讨论法”的倚重。
15、由于“考试”这一块与《标准》的“教学评价”关系尚不明朗,应试教育的阴影使考试与课程目标背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6、解决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人们习惯于“观念”层面的运作,似乎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观念”是由“知识”支撑的,改变“观念”的呼唤,意味着要求以另一种的“学校知识”来替代着一种“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的改革,实质是“学校知识”的除旧纳新。在新“观念”形诸文字的同时不填充进相应的新知识,或者试图在不触动原有的“学校知识”的情态下覆盖一层新的观念,那么实际上就不会有新的观念,至少不会有体现新观念的课程实践。
17、我们认为,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可能应将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转到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的注重上。
18、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从总体上看,属于“能力目标”或者叫“素养目标”,这与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内容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内容目标”往往较为具体、较为直接地涵盖着乃至规范着课程与教学内容。而“能力目标”或 “素养目标”,往往并不直接、具体地规限课程与教学内容,对期望学生达到结果的描述(即目标“是什么”)与未达成目标而选择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之间,存在着种种较为复杂的关系。
19、混淆目标与内容,模糊能力目标与内容目标,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任由学生出于朴素状态做自发的尝试。“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道理固然有正确的一面,离开了游泳的实践当然与学会游泳无缘;但是恐怕也不能这样理解,把学生扔到水里任他们扑腾,就是我们语文课程的形态,甚至是唯一的形态。
20、(相对于“定篇”)另外一些选文,在教学中主要把他们当作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学习的例文或样本;还有一些选文,实际上不是让学生去学文,而是利用文中所涉及的事物来引导学生从事与之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用件)。那主要发挥后三种功能的例文(例文、样本、用件),并不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只是教学的一种凭借,我们称之为“教材内容”。比如,选文是《雨中登泰山》,脚的是游记的写法“按游踪的线索组织”(文章知识),或者是阅读的策略“阅读游记要抓住游踪”(阅读知识),那么在这个例子中,《雨中登泰山》只是“教材内容”,是既定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文章知识或阅读策略——的一个例子。
21、对于语文课来讲,作为一种叫什么的选择产物,经典作品是作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方式存在的,当然需要“感”的沉浸,当然非得亲历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但谁也不会说,除了学生的感,我们就没有一点想教该教的东西。我们让学生注意到作品的这些而忽略那些,我们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体悟而遮蔽另外的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与教学内容与其说是选文(定篇),不如说是对选文的阐释,包括阐释的方式和态度。
22、讲选文朦胧地顶替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实际上将课程与教学内容留为“空白”。这从好的一面看,是为优秀语文教师创造性地研制适宜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却往往导致教师们在“教”的内容选择上随意而杂乱,错误乃至荒唐。任何听过语文课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师面对一篇篇选文而苦思冥想出来的教学内容。任何听过数位或数十位语文教师讲同一篇语文课文的人,都为震惊:这些课实际上是个体的教师任凭个人的语文知识(亚里士多德成为“臆断”)在从事教学,学生所学的,完全是有不同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东西,这些东西有些甚至叫不出名目。
23、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语文课程目标大致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教什么”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语文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研制者建议“一般应该教什么”。语文课程内容,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构成人文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以及对它们的阐释;而是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内的语文知识。
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用什么去教的问题。——为了使广大学生较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语文教材编制者提供“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建议。理想的情况,语文教材内容应该做到“课程内容教材化”和“教材内容教学华”:一方面,课程内容要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使之具体地显现;另一方面,教材要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走进经典的世界,从而构建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具体情景中的一个班乃至一个组、一个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是问题是,为了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叫”。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24、“定篇”是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
25、自现代以来,语文教材建设的实践多按惯例或当时的教育政策,将某些“选文”事实上视作“定篇”。但是,我们对“定篇”一直缺乏理论的研究,对“定篇”的性质“定篇”在教材中的地位“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语文教育界一直语焉不详。
26、但是,“基本篇目”的制定与提出,当时主要是从适合于教学这个角度考虑的,在主观愿望以及在教材的处置意图上,并没有把他们真正当成“定篇”。另一方面,基于大纲的规定和教材编撰的实际情形,在“教教材”观念的支配下,语文教学实践却把这些数量相对庞大质量相对参差的“基本篇目”当成“定篇”来使用,从而把“教语文”演变为“教课文”——尽管受那些教材的编撰意图制约,语文教学的实践又很少真正落实为“教课文”。
27、朱自清: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能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
28、在这里。“定篇”不承担任何附加的任务,诸如教学、写作训练等。同样“定篇”也不服就任何的学生,不管他们生活处境如何、阅读情趣如何。如果定篇真是定篇的话,那么每个学生都应该按同样的要求去学习掌握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赞同施蛰存先生的意见(同时我们认为施先生的意见只适用于语文教材中作为定篇的那一部分):“语文课程要有一个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选的篇目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然后固定下来,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念书,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读过,使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
29、在各个学段零散地诵读一些李白杜甫的短章小诗,与真切地感受唐诗的魅力真切地理解李白杜甫的艺术成就与伟大精神,恐怕也是有所区别的两回事。
30、文学作品,即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含蕴。显然,无必要也不可能将所有关照角度的所有内涵都开发为语文课程内容。能成为现实内容的,只能是其中某些角度的关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内容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诗文本身,而最终应落实为理想的读者对该诗文权威的阐释——在我国的语文教材中,表现为注释、助读(导读获提示、旁批或点评)文字,尤其是课后练习题的指令。
31、(定篇)对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都是被别人事先确定好了的。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浸入这些诗文,并按权威者的指示,对那些被阐释过的诗文加以内化(了解和欣赏)。这就是A.C.珀维斯所界定的“模仿结构”——按照历史和文化已建立的优秀标准掌握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
32、作为定篇的选文,课程的内容既不是学生对这一定篇的感知,也不是教师对这一定篇的理解,更不是教材编撰者(语文教材专家)“个人对这些作品的把握”,而是文化文学等专门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对具体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课文的分析,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只是编写者个人的看法”——我国所通行的语文教材编撰的这种做法,对“定篇”来说,是有较大问题的。
33、另一方面,作为定篇,分析和评价应该是有“标准答案”的;尽管往往不存在唯一的答案。这答案的“标准”,便是施蛰存先生所说的“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的学术见解。
换句话说,选哪些定篇,如何对他们做分析和评价(包括按什么方法、用那种方式去分析和评价),这些都应该交由学术界去研究、定夺。而对一部教材“定篇”部分的编撰水平的评价,“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的意见也应该是最重要的依据——语文教材的编撰,本来就应该是一项多方面合作的大事业。
34、(语文知识)宽式。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有语感和语识两种状态。
窄式。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课程的层面只包括与语语感对应的语识,尽管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既可以是语识的状态,也可以是语感的状态。
35、语识是对语感进行认识和言说的结果,但这种认识如果不是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的支配下进行,就必定是零乱的、肤浅的、常识的。所以系统的语识不可能自发地在母语使用者身上产生:要么是接受现成的别人分析的结果,要么是在借助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的情形下自己进行分析而得出。
36、语识对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但对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运用几乎不起作用。
37、语感远比语识丰富。语言运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通过运用能形成有理性的、可以借助于语言解析出来的成分,但往往还会形成种种复杂微妙只能整体体验的成分,惟有语感才能把握住它,语识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这就出现了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但通常不会出现“只可言传而不?梢饣?rdquo;的境界。
38、因而在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过程中,从语感到能力必定是一部完成的。语识与能力却是相对独立的,从知识到能力还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否则语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大堆无用的知识。
39、即使是在一般性的语言活动中,语识虽然能帮助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语言进行分析、评价和调整,但语言活动本身能流畅地进行多依靠的还是语感。语识只有在与语感融为一体,或者更明确地说是转化为语感后,才能在熟练的而不是生疏的卓越的而不是拙劣的语言活动中起作用。并非所有的语感都能从语识转化而来,因为有的语感永远无法言传出来。
40、语文实践活动也应该是语文课程重要的课程内容。但是,在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的实践活动,它有别于日常的语文活动。大家知道,母语的语言学习可以在两种状态中进行,一种是自然状态,一种是课堂状态。所谓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来自解决实际问题的压力下从事语言活动,并因此无疑是地学得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过程。在这样的状态中,学习者扮演的其实是行为者而不是学习者的角色。语文课程与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语感,但是他的主体部分毕竟是在课堂中,因而不能简单地用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来代替课堂教学。
41、或者这样表述: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可以指向学生的语感,但是课程与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不能也是始终处在混混沌沌不可言传的感觉状态中。
42、刘大为很正确地指出:“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确实不需要像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一样掌握大量而系统的知识,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是以语感的方式实现的。,然而学生可以处在语感的状态中。教师必须处在知识的状态中,这是因为:进入课堂教学的语感方法不是语言实践活动中的放任自流,它必须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控制下,具有一定可预测性。这就要求教师对使用的方法有一定的理论认识,能用一定的知识表述形式加以控制。
43、上述表述“人物描述游戏”“触摸游戏”“感知”等活动的文字,均是我们所说的“教材内容”。显然,游戏和活动,在这里本身并不是语文的“课程内容”。之所以编入这些教材内容,是希望通过此类游戏和活动使学生感受描写这一学习要素(课程内容)。或者这样说,学生可能会(教材也引导)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中,由于没有直接提出“学习描写”的要求,甚至没有正面提出“描写”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教材也引导)把游戏仅仅当做游戏来玩,但是,教材编撰者以及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心里明白,这些活动所反映、体现得是“描写”这一知识和技能。
44、语文课程内容的主体是语识。
45、王培光提出了“语法教学连续体”的设计:语言规律学习可以通过儿童对母语的掌握那样的“潜藏式语法教学”进行;而语法学习则通过“明示式语法教学”进行,包括先讲述语法条文再举例证的演绎法,先陈列大量例子然后由学生或教师点破其中语言规律的归纳式。
46、对稍微复杂困难一些的语言任务,我们就需要将表达的每一重要环节都置于意识的明确控制之下,从而能在话语展开的同时随时对这些环节进行构思、监控、分析和评价,以之为反馈信息,从而对下一步的话语措施作出设计、调整和决策。表现在聆听或阅读的过程中,同样有反思能力的分析比较、选择排误等一系列认知环节伴随发生。这样的反思能力处在更高要求的心理水平上,因为它必须与语感能力同步发挥作用,随之而来的就是伴随反思能力的发挥而对语言知识的需求。
47、在我国,语文课程具体形态研制一直是个空档,语文教材一直事实地顶替着语文课程,语文教辅读物所辅助的也仅仅是教材,其目的往往是应试。因此,有语文教材所传达的语文知识,实际上就构成语文课程内容,在“教教材”的体制下,语文课程内容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语文教学内容。
48、研究文学的人批评说,语文教育界关于文学的“观念”(引者注:实际上是知识)“至少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而所谓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将作品当作尸体在肢解。
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批评说,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背后是以文体为中心,以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题材、文风、起草与修改等所谓“八大块”知识为主要分析内容的传统写作理论,而这一理论忽视了对写作主体这个决定性因素的关注,忽视了对写作过程的研究,有其明显的缺陷。
49、语文课程与教学没有从当代学术中获取于时俱进的“语文知识”,“学校语文知识”封闭而僵化,这是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使相关学科的研究不尽如人意。
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而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种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样的知识。造成这种状况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与文学理论界不能有效地提供足已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文学知识不能不说有极大的干系。
50、只要遇到继续稳、小说,就一定要分清哪是肖像哪是神态哪是动作哪是心理---尽管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有时区分起来很难,也没多大必要,但也得要求学生去分。具体到一篇课文,更是把这里是什么描写,哪里是什么描写的问题一路问下去,似乎这些分辨清楚了,思想内容就明白了,而且这样做似乎就把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了。
51、刘大为教授提出,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应该建立三个系统:
(1)学生系统。这个系统由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所必需的最低量的知识组成。这些指示应该成为学生的语言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此应该着力研究,究竟是那些知识的掌握能够更有效率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他们应该以什么样面貌出现在教学中,应以什么方式发挥作用,从而使这些知识的系统性建立在建明星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并且寻求这些知识适应于中学生思维特征和语言水平的表达方式,此类表述方式应该不同于现有科学预言等纯粹语言学的表述方式。由于这些知识的掌握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因而还应该研究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学生预感发展、能力提高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
(2)教师系统。这个系统值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和运用的语言学知识。强调预感使学生语言能的主要存在和运作方式,但并不是等于教师可以与学生处在同样的语感状态中。教师应该对发展学生的哪些语感、通过哪些手段去发展有清醒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形成一套与学生应掌握的最低量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师掌握的语言知识系统,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教师也掌握哪些知识的局面。
(3)教学工具系统。为了在师生的对话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概括自己的感悟和认识,教师能够更深刻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课堂上需要一套引发师生互动的作为教学工具的知识系统。学生系统中的只是一般都应该具有教学工具的资格,但教学过程中学生还会产生对知识的特殊要求,他们更应该反映在教学工具系统中。对学生而言,他们应该理解系统中的知识,但是只要求能够在课堂上将它们作为工具使用,不要求将它们渗透在自己的语言能力中;对教师而言,教学工具系统的知识就应该是他基本素养的一部分,不能熟练而有效地运用它们,该教师的资格就值得怀疑了。
52、2004年,王荣生主编了《21世纪专题教程语文系列》和《新课程教例与教案研究语文系列》两套丛书,为新世纪的学校语文知识重构添砖加瓦。前一套丛书包括《初中语言知识新视点》《初中写作新视点》《初中现代文阅读新视点》《初中古诗文阅读新视点》《高中文学知识新视点》《高中口语交际新视点》《高中写作新视点》《高中现代文阅读新视点》《高中古诗文阅读新视点》等十种。
53、从阅读能力具体性的角度考察,我们过去关于阅读能力的研究,至少存在着一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抽象能力观。这点性地表现在“阅读能力”的逻辑构造上。比如将阅读能力看成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四个层级。“阅读能力”的逻辑构造,可能有其独立的学术价值,各家的不同构造法也可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如果愿意,当然可以也应该继续研究。但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这样的研究(采用逻辑的方法而不是试验的方法),意义就很有限。因为离开了特定的样式,就不存在阅读的活动,因而也就无所谓什么阅读能力。
王云峰在《近二十年阅读能力研究与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一文中,系统地梳理了近二十年关于阅读能力结构的理论研究,指出:“以上这些研究虽然促进了人们对阅读能力的认识,但并未完整、清晰地揭示阅读能力构成,加之其结论主要是借助思辨获得,缺乏可操作性,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没有多少直接的帮助。
第二,未经反思的预设。
这反映在理论上,尤其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直在中小学培养学生的所谓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是两种:一种是“鉴赏者取向式”阅读,一种是“语文教师备课样式”的阅读。
鉴赏者取向式是一种以鉴赏乃至崇敬心理来对待文本的阅读方式。
54、所谓“语文教师备课样式”的阅读,也就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普遍采用的阅读模式,即围绕着“思考和练习”的分析课文能力。
“所谓阅读”,实际上特制自己备课时的那种样式和读法,所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是希望学生达到像自己备课那样的水准。
C. 专业成长理念和课程研发意识的区别
一、课程意识及其意义
关于课程意识,有多种界定,但在笔者看来,课程意识或称课程觉察或课程自觉,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特点、意义、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较为自觉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反思与提升,使课程意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课程意识通过教学意识来实现,没有教学过程,课程意识也就得不到体现。它们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区别,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技术问题,即关注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是关注教师的价值取向,即关注教师“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意识同时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师的情感态度等内容。课程意识还涉及到教师如何重新构想课程,如何使构想的课程在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教学质量观以及教育评价观。教师的课程意识来源于教师日常实践中的决策的课程,是囊括了同实践互动的动态的课程。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以“跑道”为语源的课程形象,转换为以知性、文化为经验的快乐之“旅途”。[1]以教师为“向导”,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共鸣。教师和学生超越了课程的一般范畴,化解了“教”与“被教”之间的对立关系,成为通向知识领域的共同探险者。
二、课程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课程意识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师即课程”的观点,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实施的取向已经从“忠实取向”发展到“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是教师仅仅作为“课程执行者”,认为教师只是把教育管理部门和课程设计专家制定的课程内容传递、灌输给学生。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是在传递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去寻求超越“制度化的知识”,使教师从单方地向学生灌输“制度化知识”转化成为双向的、多维的对话,以累积多种多样的发现与发明之中创造出新的知识。
以这种“创生取向”的视角来看,课程实施就是一个对课程意识重新解释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设计者、课程内容、学生以及课程实践情境之间持续对话的过程。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消化、课程设计重新组合、课程实践合理化进行、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实现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过程。
(二)课程意识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改革
吴刚平教授在总结历次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历次教学改革仅仅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强化课程意识”。[2]
在课程论体系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最重要器官,就如我们的“心脏”,而教师的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些也许是教学实施的问题,但更多的可能是课程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如果只是依靠教学或教材的改革,应了老话“换汤不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应该从最重要的器官“课程”改革着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比如某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有问题。事实上,这很可能是课程内容本身的“难、繁、偏、旧”,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甚至连教师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欢的内容,却硬要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没有课程意识的整体转向,而只是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修修补补,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三)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研究
斯腾豪斯(Stenhouse)曾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强调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场上,以研究的方式展开课程实施过程,才能表现出有效的课程行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突出地反映在教学反思和校本课程开发两个方面。
D. 新课改教学过程本质观是交往观还是认识观
新课改教学过程本质观是交往观还是认识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
教学中交往的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性。
1、交往的本质属性——主体性
交往是主体的生存状态与活动方式,有交往的主体,才有交往的行为,才能构成为交往活动。处于教学交往中的师与生应该是教学过程共同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施教与受教、改造与被改造的单一对象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我与你”的意义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与生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活动上自主,教学上====。有了师与生,特别是学生主体的定位,交往的双方才能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互相作用,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交往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性。
2、交往的准则——相互理解
理解是交往的“生态条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没有理解,人的交往就会萎缩。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而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文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意义的创生离不开师与生的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无形屏障,使彼此走向对方的内心世界,使师与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交往的相互理解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合作性。
3、交往的运行机制——视界融合
交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这种“主体间性”的实质是没有内外压力与制约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教与学的交往是双向的、互动的,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材及其各种教学资源等,单方面的教与授不是无济于事就是索然无味。而教学中的对话、沟通实现着参与者对现实和历史的各种视界的汇聚融合。以相互碰撞的回应中,来自对方的信息不断为自己所吸收,对各自的认识偏差,不断地加以克服矫正,新的思想、新的视点不断产生。视界融合过程就是教学的意义建构过程,也是师生吸纳人类文明、净化心灵、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交往的固有机制铸成了教学过程的第三个品性——创造性。
4、交往的存在状态——全息互动
交往是双方或多方的接触、往来、对话、沟通,教学中交往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它原始的语言学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人氽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教学这一交往活动,不仅指向参与者的认知过程,也指向参与者情意价值形成过程,作用于他身心的各个方面。全息互动的交往是一种能动的建构,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能力的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生产,也是精神生产的过程。交往的全息互动属性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存在形式,交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用“教学交往”观审视教学过程,并以此构建共同主体的师生关系,将传统的教学改造为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创生的教学,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和理想追求。
E. 教师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把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
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取向和教师的创造性,是影响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素养,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确立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注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取向并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确立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首先要确立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所谓“课程资源意识”,简单说就是“什么是课程资源”的意识,或者说是面对各种事物时考虑它“是否是课程资源”的意识。所谓“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是指面对各种资源时考虑它对课程教学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怎样才能把它挖掘出来使它为课程教学服务的意识。具有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前提。缺乏这些意识即使身边存在大量的课程资源教师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教师确立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助于教师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确立需要教师在头脑中形成课程资源概念,就课程资源对课程教学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确立意识需要相关知识的支持。因此,教师应学习课程资源的相关知识,加深对课程资源的认识,通过实践强化、巩固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2.注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取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价值中立的,也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与个性色彩。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课程教学观及教育价值取向等密切相连。具有不同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念的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所倾向的课程资源不同,不同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课程教学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要注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取向。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取向一般有如下四种。 (1)内容取向。当围绕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即是内容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种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中心是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是为了丰富优化课程内容或课程设计,利用课程资源是为了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即使在内容取向上,不同教师也会倾向于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新课标提出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平衡三者的关系。由于教师在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及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教师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会有所偏重。比如,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教师可能注重知识资源和能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师可能注重这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学生取向。当围绕学生的心理逻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就是学生取向的。这种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关注的中心是学生的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是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利用课程资源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3)教师取向。当围绕教师的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等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就是教师取向的。这种取向过多地关注教师自身的情况,而对课程内容和学生需要关注较少。一般而言,新手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处在自我求生的阶段相关。(4)混合取向。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考虑到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时,就是混合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种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谋求课程内容、学生需要与教师实际的协调与整合。
实际上,任何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都含有混合的性质,前三种取向并不完全否认其他因素的重要性。我们只是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做出上述区分。前三种取向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注点相对集中,但由于众多因素的相互照应不足,往往会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因此,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宜采取混合取向,但也应看到混合取向的操作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平衡,或采取适当倾斜以谋求最佳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3.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说它是有限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够直接为课程教学服务;说它是无限的,因为生活中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能够发现、挖掘、利用。资源无限,贵在选择;资源有限,创意无穷。不论是选择还是创意都需要教师智慧的投入。在现实课程教学中,课程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的创造性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经过无限的创意可以生成充裕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应内含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之中。创造性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灵魂。没有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没有前途。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才能使课程资源化匮乏为丰富,化平淡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
开发课程资源是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价值的实现。相对于传统的没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而言,我们强调要创造性地开发各种类型的资源或者创生所需资源;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教学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照本宣科”,我们强调要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如果得到丰富的课程资源还像原来那样继续“照本宣科”,那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和意义就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并且课程资源的价值也没有得到体现。
要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坚持创新。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没有个性,也就没有突破、没有发展。思想上辞旧迎新是行动上发展的前提。马尔库赛说过思想不能改变现实,但思想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现实的。因此,教师要确立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确立用课程资源教学的思想,通过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使课程教学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把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步骤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师若能把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步骤则会有助于开发与利用工作的展开。根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可把握以下步骤。
1.解读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及课程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同样也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总需要一定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总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首先要从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解读开始。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解读应该是多维度的,每一维度的目标所需要的课程资源是不同的。新课程改革之前,人们往往采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维度进行解读;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可以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解读。通过解读会分解出许多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需要考虑以下问题:为了实现具体的和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资源?需要多少课程资源?怎样开发这些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怎样进入课程教学过程?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最有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指导与定位。
2.根据目标寻找资源线索
课程教学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课程资源,也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针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多方面寻找课程资源的线索。课程资源线索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该知道从何处可以找到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线索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的特征。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不同的教学需要、教师素养的不同等多重因素,决定了课程资源线索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因此,寻找课程资源线索的途径与方法因人因事而异。一般而言,课程资源的线索是比较丰富的,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教学内容出发,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出发等等寻找课程资源线索都是可以的。教学一篇课文与它相关的一切内容都可能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线索。如,《荔枝蜜》一文的导语设计需要相关课程资源的支持,教师可选择以作者为线索、以荔枝为线索、以蜜蜂为线索、以蜂蜜为线索等众多线索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
寻找课程资源线索时,会出现线索中带出线索的情况,比如,查找某方面的文献资源,在某一文章的注释或行文中还会提及其他相关资源,这些注释或行文话语就成为寻找课程资源的新线索。如果需要更多更详细的资源可以根据新线索继续查寻。当然,课程资源线索也可能会在开发过程中断掉。这时就需要从其他方面想办法继续寻找该线索或重新寻找新线索,或寻找相关资源线索。课程资源线索是课程资源开发非常重要的因素,应给予充分重视。
3.依据线索多途径开发资源
线索只是一种端绪,一个引子。要开发出翔实、具体、丰富的课程资源还必须进行实际的开发工作。所以,在寻找到课程资源线索之后,就要通过鉴定、筛选、挖掘及捕捉等基本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具体到各种类型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有许多具体的途径。参观、访问、调查、文献检索、网络查寻以及活动实践等都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途径。教师要掌握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合理、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4.实现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
开发出课程资源只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步骤。课程资源毕竟还不是课程教学内容,从课程资源到课程教学内容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因此,面对开发出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实现课程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这一工作至少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把开发出的课程资源直接转化为课程内容。如,教师选择教科书之外的期刊或书籍上的文章进行某一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师对课文替代文章的选择过程即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这一课程资源直接进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就实现了课程资源到课程内容的转变。第二种情况是,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加工之后把它变成课程内容,即把课程资源与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结合,使课程资源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替换、渗透等。如,教师以课文为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又吸纳其他课程资源与课文内容共同构成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鹄的的。
5.创造性多方式利用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千人千法、万人万样。课程资源的利用贵在创造性。掌握多种课程资源利用的基本方式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必须的,但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开创更多具体的、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利用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应在掌握基本课程资源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只有灵活多变地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走向一次又一次成功。
F.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急求!
刚拿到《课程的逻辑》这本书时,“逻辑”这个词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心,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简单理解就是道理。到底书中将介绍怎样的“逻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第一页……。
一、创新课程文化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师与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于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地位,是共同学习、互动的过程。在教学方法、手段和学习方式上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灵活选用教学方式、方法,用新型的教学观,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创设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二、重建课堂教学
(1)沟通
从教学活动的现实存在的形态来看,沟通实践是教学活动存在的根本特征。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活动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在“圆”这一主题单元的开发过程中,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先是小组间进行沟通,再进行学生与学群体之间的沟通,从而确定研究问题的方向,制定实施问题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自“儿童的世纪”以来的一句口号,它代表着教育学及教学论的一种发展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坚持“知识本位”和宣扬“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但如果我们将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同学生的沟通和活动展开指导。这个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
(2)探究文化
新课程倡导探究文化,强调应在不同层面进行课程创新。首先,教学探究,教师作为课程实践主体,必然要为改进自己的实践而成为研究者。其次,学习是探究,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3)合作,
学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首先是合作文化的环境,每一个成员之间应有更多的合作与关怀。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哈葛利斯指出合作型教学文化的特点有:精神支持、增进效率、改善效能、减低负荷、同步进行、建立安全感、增强反思能力、提高组织反应能力、提供学习机会、不断改进。
G. 课程创生和生成教育的区别
课程抄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拷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这种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H. 课程意识,教学意识和能力意识三者有什么区别
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上上下下为这轮改革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当我们回望这轮改革的时候,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十多年来我们由许多地方许多老师将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混为一谈了。
大家其实都清楚,这次课改的动机其实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互为补充,以实现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地方和学校,尤其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没有对它进行认真的研究,更因为课程改革不只是一件技术活,更重要的还是理念的、思想的,尤其是要让每一个教师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课程意识,建构属于自己的课程更难。
“改课”就不一样了,几乎是纯技术层面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相对省事的活儿,也是容易出成绩、出政绩、出效益的活儿。于是一个又一个的“高效课堂”,一个又一个的“教改”模式,一个又一个的流派,一所又一所的“课改”名校就这样诞生了。
或许因为课改的设计者们忽视了我们这个国度的教育实际,也或许因为他们在选择参照系的时候出了某些偏差,更或许因为是一些歪嘴和尚将“课改经”给念歪了。“课改”就这样变成“改课”了,相反它的初衷却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给忘却了。
正是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策划了这样一个话题,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课程意识: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方亚琴 蔡 伟(教授)
摘要:阐述了课程意识的概念及其意义,指出课程意识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意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影响,最后从获取专业自主权、转变课程观、培养反思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学意识;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齐头并进,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在课程理念引导下不断地完善其教育理念,才能不断地完善新型教师所具备的内在要求。因此,具有课程意识成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课程意识及其意义
关于课程意识,有多种界定,但在笔者看来,课程意识或称课程觉察或课程自觉,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特点、意义、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较为自觉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反思与提升,使课程意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课程意识通过教学意识来实现,没有教学过程,课程意识也就得不到体现。它们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区别,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技术问题,即关注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是关注教师的价值取向,即关注教师“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意识同时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师的情感态度等内容。课程意识还涉及到教师如何重新构想课程,如何使构想的课程在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教学质量观以及教育评价观。教师的课程意识来源于教师日常实践中的决策的课程,是囊括了同实践互动的动态的课程。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以“跑道”为语源的课程形象,转换为以知性、文化为经验的快乐之“旅途”。[1]以教师为“向导”,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共鸣。教师和学生超越了课程的一般范畴,化解了“教”与“被教”之间的对立关系,成为通向知识领域的共同探险者。
二、课程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课程意识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师即课程”的观点,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实施的取向已经从“忠实取向”发展到“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是教师仅仅作为“课程执行者”,认为教师只是把教育管理部门和课程设计专家制定的课程内容传递、灌输给学生。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是在传递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去寻求超越“制度化的知识”,使教师从单方地向学生灌输“制度化知识”转化成为双向的、多维的对话,以累积多种多样的发现与发明之中创造出新的知识。
以这种“创生取向”的视角来看,课程实施就是一个对课程意识重新解释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设计者、课程内容、学生以及课程实践情境之间持续对话的过程。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消化、课程设计重新组合、课程实践合理化进行、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实现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过程。
(二)课程意识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改革
吴刚平教授在总结历次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历次教学改革仅仅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强化课程意识”。[2]
在课程论体系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最重要器官,就如我们的“心脏”,而教师的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些也许是教学实施的问题,但更多的可能是课程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如果只是依靠教学或教材的改革,应了老话“换汤不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应该从最重要的器官“课程”改革着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比如某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有问题。事实上,这很可能是课程内容本身的“难、繁、偏、旧”,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甚至连教师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欢的内容,却硬要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没有课程意识的整体转向,而只是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修修补补,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三)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研究
斯腾豪斯(Stenhouse)曾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强调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场上,以研究的方式展开课程实施过程,才能表现出有效的课程行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突出地反映在教学反思和校本课程开发两个方面。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何反思、以什么样的理论作反思的指导会有不同的反思效果。如果教师没有课程意识作为基础,教学反思的对象只能局限在课堂教学,其基本的反思形式是“课堂评价”或“教后记”。如果教师以课程意识作为坚实的后盾,那么教学反思就不再局限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还包括对课程的目标、编制、实施、评价等诸多环节的全方位反思,其主要形式是撰写教学案例。
教师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实现,也就是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从觉醒状态进入到实践状态。[3]因此,教师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将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具体来说要有课程的权利意识、钻研意识、价值意识和全局意识。权利意识是指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应具有的课程权利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钻研意识是指教师应具有一种钻研课程理论的精神,使自己的课程意识结晶充满科研智慧;价值意识是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多元价值的实现为目标的课程意识,如教育价值、政治意识形态价值、伦理价值、艺术价值、产业价值等;全局意识是指教师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机会,及时的做出决策,将课程开发做为教学生涯的有机组成。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
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在新时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课程意识的强化得到了实现的可能。
(一)获得专业自主权,提升课程参与意识
赋予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权,是提升教师课程参与意识的重要保障。唯有获得相应的专业自主权这一基本权力,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才能得到提升。因此,一方面学校层面要赋予教师相应的专业自主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和创生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权后,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审视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的价值,思考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反思课程实践中的得失。
(二)转变课程观,提升课程生成意识
课程观是教师的课程哲学和课程方法论。只有课程观念发生了合理的转变,才可能提升课程意识。教师必须抛弃各种偏执的课程观,整合生成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真实的教育情境紧密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处理好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反思能力,提升课程反思意识
课程意识的强化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意识。教师的反思性教育实践是指教师自发的,对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再思索,以及对在相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行为的思考,从而总结出教学实践中的亮点与不足,并研究出改善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自觉培养反思的能力,提升反思意识,使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让课程意识成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2003:21.
[2] 赵炳辉,熊梅.教师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8(1):3-7.
[3] 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44-46.
课程意识:从认知到行动
邝红军
摘要:课程意识的提出并受重视既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思考的结果,也必将推动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认知取向的课程意识是必要的,它自然倾向于比较不同的课程观,并要求课程观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行动取向的课程意识,它要求自觉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并评估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I. 教学是课程的传递执行过程,还是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课程和教来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自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拷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这种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