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英语语法翻译法课堂的教学大纲,交际语言教学法的教学大纲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大纲(syllabus)
课堂的教学来大纲,交际源语言教学法的教学大纲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大纲(syllabus)
Classroom teaching outlin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syllabus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syllabus (syllabus)
希望可以帮到你,还望采纳
2. 交际教学法的定义
交际教学法源于人类语言学家(诸如,Hymes,
1972)和弗斯派语言学家(诸如,Halliday,
1973),他们认回为语言最重要且首先是一答种交际体系.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目标语的交际能力.
语言课程的内容包括语言意念和社会功能,而不仅仅是语言结构.
学生有规律地在小组或者俩俩活动中进行信息差意义传递(如果需要的话,亦可进行意义商讨)活动.
学生经常从事角色或者课本剧表演,以便使自己的目标语使用适宜于不同的社会语境.
课堂材料和课堂活动常常是真实可信的,以反映现实情景和生活需要.
技能一开始就应该是综合的;特定的活动可能涉及读、说、听,也许还有写.
老师的任务主要是促进交际,其次才是改正错误.
老师应该能流利地和恰当地使用目标语.
3. 如何认识语言的功能与实现交际外语教学的关系
近十年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交际性教学原则的研究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对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于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整体精神与许多具体部分的表述与教学要求上也体现了交际性原则。比较前大纲而言,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是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等方面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是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交际法教学强调的则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教学大纲的形式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明确提出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大理解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初、高中)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另一点是认为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本文将结合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
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断加深认识,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语言教学目的、目标也随之不断修正。《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高中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大纲》第二大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中,不论是一级教学目标,还是二级教学目标,都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细化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指标。那么交际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是什么关系,它与文化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1.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2.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3.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4.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分、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分的话语;5.社会文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教法教出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读、写的能力),出现交际失误,最终也就达不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
通过对交际中错误现象的分析也可以证明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语法错误与语用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后者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后一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语法形式掌握得越规范,就越容易引起误解。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高中新大纲对语言知识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
以上议论了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o/Hi/Sory/Pardon/Thank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想法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
“假设交际”,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作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
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这种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与现在流行的“五步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明显的共同点。
综上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最后谈一下思想教育问题。一般认为,语言教学中强调文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以进行交流,那么交流和学习什么呢?这就提出了思想教育的问题。《大纲》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进行比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在语言与文化上搞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自我贬低,认为英语国家的文化比我们的优越,甚至否定我们的民族文化,搞“自我殖民”(self-colonization)。《大纲》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全面的要求。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时时注意贯彻。
21世纪即将来临,新世纪中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交往愈发重要和频繁,外语教学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使他们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贡献。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已经为下世纪初我国高中外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与任务,要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还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奋斗。
4. 交际语言教学的主要操作是什么
交际语言教学
(,即CLT)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逐渐回发展成为一种为世界语言教学界答所普遍认同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向。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法。其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我国的英语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都充分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思想。
中文名
交际语言教学
外文名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缩写
CLT
形成时间
70年代末、80年代初
5. 评价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优缺点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采用翻译法进行教学,不但忽视了交际表达能力,也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目前,交际教学法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纳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交际教学法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办法。【关键词】交际教学法;阅读课程;运用引言英语阅读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专业毕业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课的任务在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这一任务特点强调了阅读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英语交际能力为核心。传统课堂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导,其结果是学习者缺乏语言交际能力。近年来,教育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与交际法所提出的“交际能力”是相符的,因此进一步研究交际法英语教学,并且较好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一、交际法教学的概念及特点交际教学法(简称交际法)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hristohper Candi和Henry Widdowson等人在6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英语教学法。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以发展交际能力为目标,以一系列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交际法的核心是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使语言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交际法所强调的不是抽象的语言形式,而是不同语言形式的实际运用及其交际功能。交际法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其教学目的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运用所学语言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2、交际教学法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3、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忽略语言的准确性。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4、交际教学法重视对目的语比国家文化的学习,同时注意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知识。二、交际法教学在英语阅读课的具体运用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也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必要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外语。语言本身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过程也是一系列交际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人就是交际的主体和客体,具有交际的角色关系;在外语教学中实践交际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通过交际学会交际。笔者就此问题做过详细,细致的研究,试图改进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教师在阅读课上引入交际教学法(1)听说活动与阅读相结合。很多教师在教授阅读课程时往往会忽视学生听说能力对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大胆采用听说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教师用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语速朗读一篇介绍课文作者或课文背景的文章,同时要求每个学生边听边做笔记。朗读完毕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学之间根据自己听懂的部分和所记录的笔记,向其他同学复述文章的大体内容。或者选派一位同学根据本组同学的复述向全班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指定一位同学充当老师的这个角色,让他替代教师读材料。这中方法的运用不但训练的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及对句子或段落理解的反应速度,同时也锻炼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两者做到有机的融合。(2)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堂做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是指由学生就某一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的教学形式。该方法强调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问题,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不仅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帮助。笔者将此方法引入阅读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Presentation强调学生的参与,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学过程顺畅与否,与教师的组织指导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指导的作用,提醒发言人发言时,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目光要与听众交流,要观察听众的表情等。这种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并且学生的表演形象生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讲解,枯燥无味。通过这一活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多未上台的同学跃跃欲试,极大的增进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他们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学生对交际教学法的配合在实施交际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课程中积极配合教师,逐步提高其交际能力,并促进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例如笔者在上述的Presentation的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并通过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互评可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课后阅读量及理解能力、参与程度、是否善于提问、善于与他人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及完成任务情况等。笔者根据学生之间的评价,最后给出评定等级。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做自我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在Presentation中的表现找出自身的优缺点加以评点以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自我评价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三、结束语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已被逐渐地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证明,交际教学法的确是一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型课堂模式的有效途径。在英语阅读课堂引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营造良好的英语阅读和交际环境,帮助学生摆脱在阅读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外语教学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切实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把语法知识讲解和开展交际活动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将交际法引入英语教学课堂,不断激发英语学习者的交际潜能,从而达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参考文献】[1]王林海.交际法理论及其实践分析[J].外语学刊,2007(4).[
6.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培养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个人的语言行为只有在社会与交际中才能发展起来。因此脱离了社会的人是不会有语言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就是交际。交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活动。交际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交际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手段。
1. 培养交际能力是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交往。在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把主要精力花在词汇、语法和课文教学上,对口语能力的培养几乎不重视。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六年英语,还是听不懂简单英语的“聋子”和不会说简单英语的“哑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阅读书刊资料,更多的是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
2. 培养交际能力,为交际而用英语是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
大多数的学生在未接触英语之前,已充满了好奇,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说“外国话”。但是,如果不能利用学生这种心理优势,充斥课堂内外的是难记的词汇、枯燥的语法和让学生望而生畏的题海,往往会使大部分的学生由希望变失望,由乐学变厌学,由接受变排斥。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为交际运用英语”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实践;可以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言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人面对面的交际,双向交流,能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交际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课堂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1. 活化教材,奠定交际基础
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法思维,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
(1)把文字活化为话语。教材是以文字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的,而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语言实践,说又是语言实践关键的一环。说,首先要听。因此,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语言材料及其主要语言结构。通过听录音模仿自然的语音语调,听学生对话、朗读、表演,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检验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教师要努力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注意情景、句型、词汇内容的同时,通过听力理解,潜意识地吸收大量语言信息,为交际活动奠定基础。
(2)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情境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境教起。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置身于正确使用语言结构的场合,借助简笔画、投影片、实物等创设情境。
2. 活化学生,把握交际活动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交际活动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是一个示范表演者、一个组织者、一个裁判,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英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内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困难,享受到解决困难之后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形成一种推动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
诱导学生“开口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为不愿说,说错了怕别人笑,而对于英语这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工具来说,“开口”是学好英语的第一要素。因此,首先要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朋友,这样能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心理,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学生就会想说、愿说,不怕说错。在诱导学生开口说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步,化难为易。
3. 活化教法,推起交际活动的高潮
在教学中,不管结构操练,还是情境操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单纯地练,而是让语言操练具有部分交际方面的特征,这样比一般的操练形式更易达到大纲提出的“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目的。如在上过去进行时What were(was)…?doing?这一语言结构时,我用简笔画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It was six in the morning last Sunday.There were many people in the park.They were doing different things.Guess “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What were they doing?”学生接下来便唧唧喳喳地开始了自由对话:
S1:Are the people on the chair girls?
T:Yes,they are.
S1:Are they Lucy and Lily?
T:No,they aren’t.
S1:I think they are Han Meimei and Lucy.I think they were reading. They are students.
T:Good.I think so.
S2:The man under the tree is Uncle
Wang,isn’t he?
S3:Yes,he is.
S2:I think he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
etc.
不难看出,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基本上不受控制,他们对话自由,语言灵活,句型多变,话语表达清楚。在对话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对方的反应把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传递给对方,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这样的操练形式使得教学活动和现实更加贴近,不仅给学生操练,更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教法,创造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把已掌握的语言技能自然地运用于语言交际活动中,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与归宿――“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
7. 交际语言教学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fcycggcgc
8. 交际教学法的定义
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的课程内容中以语言学习者所需之沟通需求与能力为主,语言功用包括了规范性、互动性、想像性以及再现性等多种用途。
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包含了〝交际能力〞和语言所处的〝文化社会意涵〞,其功用则包括了功能性(functional; 指用言语和他人互动)、
规范性(regulatory;指用言语限制他人行动)、互动性(interactional; 指用言语和他人互动)、想像性(imaginative;指用言语创造出想像世界)以及再现性(representative;指用言语沟通、呈现讯息)等多种用途。
(8)交际语言教学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英国的语言学家们重新对SLT的教学理论产生质疑。他们开始注意到语言教学的重点应该摆在“交际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们也表示,语言的独特性与多变性不是用几个结构性的理论就能笼统概括的。正巧,欧陆的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观点也与英美两国对语言教学理论所产生的反思潮互相辉映:
语言教学的课程内容应该以语言学习者所需之沟通需求与能力为主。于是,在英、美、欧陆三方的教学理论的激荡下,诞生了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9. 交际语言教学的介绍
(,即CLT)形成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为世界语言教学界所普遍认同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向。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法。其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我国的英语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都充分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