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2课内容。
本课是继前一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深入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豆子和沙子的混合和分离、给白糖加热的变化,以及加热过程中蜡烛的变化,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样重要。
这节课中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生成的具体新物质,但要求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现象出发,推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本课主要有两个实验,分别是“把豆子和沙混合”“给白糖充分加热”。两个探究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实验中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根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的判断。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感受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也出现两极分化倾向: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而少数学困生由于对科学学习认识偏颇,认为科学学科不重要,造成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甚至产生倦怠情绪,因而导致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混合、分离沙和豆子,加热白糖的实验,使学生懂得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简单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了解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二)学会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三)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难点:观察加热白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次性杯子、豆子、沙、筛子、白纸、筷子、金属勺、白糖、蜡烛、火柴、盘子、玻璃片。(每组物品各一件)
教师准备:白纸、铁丝、火柴。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可能都留心观察过身边的世界,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多端的世界里。
1.出示铁丝反复弯曲
比如说:大家看这是一根普通的铁丝,大注意看这跟铁丝有变化吗?(教师弯折铁丝)?学生回答。可是不管我怎么弯曲,它还是(铁丝),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没有)只是改变了铁丝的——形状!
2.出示一张白纸,先撕后烧
师:再看,一张白纸,把它撕开,(举半张纸问)这还是纸吗?(是)跟原来相比,只是什么改变了?(大小!)现在老师把这张纸点燃,(演示)纸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它燃烧的部分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灰烬!)
3.揭示、板书课题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质变化真多,大家想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吗?这节课老师就与你们一块儿探究探究我们身边的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板书)
(二)沙和豆的实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用手里这几种常见的物质来完成一项探究活动,那就是把沙和豆子这两种物质混合,看沙和豆子会发生变化吗?(板书:混合沙和豆子)如果要看有没有变化,那就要有(比较),比较什么呢?(先观察混合前沙和豆的样子,再观察混合后沙和豆子的样子。)
1.观察沙子和豆子
师:(教师演示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后请学生从杯中取出少量的沙和豆子分别放在白纸上。)首先请同学们将少量的沙子和豆子倒在白纸上,仔细观察,小组同学将观察到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前观察到的沙和豆子的情况。)
2.猜测:如果我们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沙和豆子会发生变化吗?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会或不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进行实验。
3.实验一:混合沙和豆子:
师:让我们把用于观察的沙和豆子继续留在白纸上,将杯子中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中进行混合,用筷子充分搅拌。(学生分组实验)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沙发生变化了吗?(没有)豆子呢?(也没有变化)
4.实验二:分离混合物:
师:既然大家都发现了沙和豆子没有什么变化,那么为了更进一步的观察清楚现在的豆子和沙子与实验前的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豆和沙的混合物再分离开。我们用什么分离呢?(筛网)现在大家用分离开的豆子和沙子与原来的豆子和沙子进行一下比较,看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5.小组交流观察到的情况并汇报。
小结:混合后,沙和豆子形态发生了细微变化(比如搅拌掉落的碎屑,颜色的沾染)但特征和性质没有变。沙还是沙,豆还是豆!
师: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没有)(板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也就是说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有明显变化的现象同样重要。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个给白糖加热的实验,看白糖有变化吗?(板书:给白糖加热)
(三)观察加热白糖的实验
师问:在动手实验前,我们应该先做什么?(进行观察和预测)
1.观察白糖的特点,预测加热后的变化,填写记录单。(每组用药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白纸上,从白糖的状态、颜色、气味等方面仔细观察白糖的特点并记录在表格中。)
2.预测:如果现在我们要用金属汤匙给白糖加热,大家预测白糖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写老师发给的记录表中。
3.学生汇报(观察和预测的结果)。
4.教师讲解并演示给白糖加热的方法:
给白糖加热的方法: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仔细观察在加热过程中白糖的变化。当持续加热到不再有变化时,停止加热,熄灭蜡烛,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冷却,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做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进行演示和补充,一起总结出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演示点燃蜡烛,蜡烛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哪部分温度最高?(提示用蜡烛的外焰加热。)再出示金属汤匙要求手握在金属汤匙柄的顶端,以免手烫着。然后用药匙取少量白糖倒入金属汤匙,慢慢移到蜡烛外焰加热。观察时眼睛不能凑太近以免伤着眼睛,因为加热过程中可能会有气泡冒出。加热结束,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不要跟桌面直接接触。不能用手去摸加热的部分。在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
白糖的点滴变化很重要。
5.进行实验
师:给白糖加热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要用事实说话!开始我们的实验吧!分组实验:学生分工进行加热白糖的活动,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分小组引导)
6.学生分组交流、整理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进行汇报:
白糖加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固体状;
颜色变化:白色---褐色---深褐色---黑色;
气味变化:白糖香味---焦味
(如果学生提到: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放在内焰或焰心加热,勺子底部会产生黑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教师不做过深解释,引导学生课外查资料先研究研究。)
7.小结:白糖加热的变化
⑴白糖加热,会慢慢变成液体的糖
⑵当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来的黑色物质还是糖吗?(不是)
它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碳
⑶说明了什么?(生举手)
生: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了新的物质)。
(四)对比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总结概念: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我们做的这两个实验都是关于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说一说,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吗?
生回答:一个产生了新物质,一个没有产生新物质。
师: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做的这两个实验都是什么变化啊?生回答。
2.找区别:大家说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没有
新物质的产生。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的产生是化学变化)
(五)拓展延伸
1.有些物质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伴随之化学变化。
师:同学们,白糖充分加热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那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一直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吗?还有其他变化吗?
『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火柴(打火机),蜡烛,白纸,黄豆,沙子,筷子,筛网,白糖,长柄的金属汤勺,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杯水和一块糖)它们也是物质。看老师做一个动作。(老师把糖放进水里)老师做了什么?对,把糖放进水里,也就是说把糖与水混合在一起,如果从物质的角度说,我们把它说成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混合在一起,可以吗?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现象比较多,比如说炒菜的时候把调料与菜混合在一起;喝豆浆的时候喜欢往豆浆里加一些白糖,等等。我们还知道物质总是在或快或慢的发生着变化,那么同学们想想,物质混合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会)如果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学们愿意与老师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吗?(板书课题)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们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混合沙和豆子
1、 观察沙和豆的特点
师: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就从我们准备好的沙和豆开始吧。根据我们探究的课题,同学们猜测一下,我们准备用沙和豆做什么实验呢?(把沙和豆混合在一起,观察沙和豆会不会发生变化)贴上纸条:沙与豆混合之后。同学们想,变化是通过比较才发现的,那么沙和豆是否会发生变化是通过与谁做比较得出来的呢?(根据回答帖纸条:沙与豆混合之前)。所以我们要先观察沙与豆的特点,把杯中的沙和豆倒在白纸上一些,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做记录。
3、 汇报。
4、 混合沙与豆
师:现在我们把沙和豆混合在一起,同学们想是把所有的沙和豆都混合在一起吗?为什么?我们把倒在纸上的这部分沙和豆称作样本,我们为什么要留样本呢?同学们看,我们科学实验的每一步都是有它的科学目的的,都是非常严谨的,所以同学们在做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想想为什么,养成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好习惯。我们现在根据生活经验来预测一下,沙和豆混合之后不会不发生变化呢?(生预测)现在我们就把杯中剩下的沙倒入装有豆的杯中混合,用筷子进行搅拌。同时观察在混合沙和豆的过程中,沙和豆发生变化了吗?
5、 汇报
6、 分离沙和豆的混合物
师:同学们说沙和豆有些变化,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沙和豆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分离混合物)分离混合物有哪些方法呢?最快最方便的方法还是用筛子筛,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同学们只筛一部分混合物就可以了,还有筛混合物的时候,不要取的太满,否则不容易筛。好,我们再准备一张纸开始筛吧。
7、 观察分离后的混合物有没有发生变化。
8、 汇报
9、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是啊,沙和豆都有了一些变化,像同学们说的,豆的颜色变暗了,表面有一些划痕,沙子颗粒变小了,还粘在了豆子上,但是这种变化只是形态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沙还是沙吗?(是)都还是豆吗?(是)对,它们的特征和性质没有变,沙还是沙,豆还是豆。(板书:没有明显变化)
三、观察白糖的变化
1、 观察白糖
师:是不是所有物质混合的变化都像沙与豆这样没有明显的变化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根据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我们准备用白糖做什么实验呢?(给白糖加热)结合混合沙和豆的实验,我们要一步一步怎样做呢?同学们自己来设计这个实验。好,现在就来观察白糖特点。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并进行预测白糖会不会发生变化。
2、 生做记录并汇报
3、 给白糖加热
(小黑板出示实验要求① 加热用的白糖数量不要太多;②加热时,用蜡烛火焰的外焰,这样在汤匙底部产生的烟会少一些;③观察时眼睛离白糖不要太近;④加热结束后,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不要和桌面直接接触;⑤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热的部分;⑥观察蜡烛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生开始做给白糖加热的实验。师巡视指导。
4、 汇报
根据汇报纸条出示:白糖变成黑色炭化燃烧;白糖熔化;蜡烛熔化;蜡烛油汽化后燃烧。
四、师小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白糖和蜡烛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明显吗?这样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呢?科学家进行总结并分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小黑板:(书29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说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判断白糖的学生汇报的白糖和蜡烛的各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并进行连线。
五、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知道物质变化分为哪几类了吗?我们用这节课所学知识再来判断上课开始老师举例说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现象属于什么变化:糖与水混合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调料与菜混合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豆浆加糖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
六、总结并延伸: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并没有停止,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观察生活中物质之间相互混合的现象,把它们变化的观察记录下来并判断属于什么变化,如果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把问题带到班级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混合沙和豆之前
混合沙和豆之后 比较: 没有明显变化
白糖熔化
白糖变成黑色炭化燃烧 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
蜡烛油汽化后燃烧 化学变化
『叁』 幼儿园科学《蜡烛为什么会熄灭》教案与反思
科学意图:
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材料准备:
大小不同的广口瓶以及大小、粗细相同的小蜡烛。
实验操作:
(1)点燃一根小蜡烛后,用广口瓶罩住,观察蜡烛的变化,让幼儿了解蜡烛燃烧需要空气。
(2)同时点燃两根小蜡烛然后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广口瓶同时罩住,让幼儿观察比较,看哪根蜡烛燃烧的时间最长。
指导建议: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瓶子的大小不同,里面的空气多少不同,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的不同。
●初步引导幼儿了解空气助燃的特性。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烫伤或烧伤。
拓展与替代:
◆请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了解它们发生的一些变化都离不开空气。
◆可以找几段大小、粗细相同的蜡烛代替小蜡烛,进行实验。
科学小知识: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蜡烛燃烧需要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用杯子把蜡烛罩住,隔绝了空气,i蜡烛在用完杯内的氧气之后就会因为缺氧而逐渐熄灭。在蜡烛掣小、粗细相同的情况下,大杯子里面的空气较多,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长。
科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明白杯子里的蜡烛熄灭是由于杯子中的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占据了杯子的顶端,杯子上面没有足够的氧气支持燃烧。
『肆』 四年级科学蜡烛灭水上升,空气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气体。
3、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空气的成分。
2、教学难点是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三只相同的蜡烛、去底的塑料瓶、水槽、红水、火柴、冰、水盆、筷子、胶带等。
《3、空气中有什么》学案:
一、我看书:看实验图示,读实验说明。
二、我思考: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我能做:
1、上网查找资料:空气有哪些物质组成的?
2、上网查找资料: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3、带一杯冰或一矿泉水瓶冰,用毛巾包好,用保鲜袋扎紧。
4、请家长帮忙,找一矿泉水瓶的石灰水。
5、每组带一个打火机,上课用。注意安全,不能随意点火玩。
四、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
五、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空气的成分。
教学分目标:
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3、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演示实验1: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
(1)展示三只点燃的蜡烛,按图所示。
(2)猜一猜:这三只蜡烛中,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4)学生讨论: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2、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你能解释这些现象?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些问题。
二、研究空气的成分
1、实验2: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师:为了弄清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我们做个实验。
(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见书9页)(瓶内水上升)
(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瓶内水上升,因为瓶子内的空间原先被空气占据着,蜡烛燃烧时燃烧了一部分空气,就空出了一部分空间,这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就占据了这部分空间。)
(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5)师:这种水上升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燃烧时燃烧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支持燃烧。)
(6)小结: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支持燃烧的。
『伍』 四年级下册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杯沙子、一杯黄豆,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个勺子,一小包白糖、一个筛网。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
物质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观察物质的变化
(一)出示沙和豆子
1、师:只给你沙和豆子,它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生:混合)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化?(生:把混合后的沙和豆子与混合前的做个比较)
师:所以能否将给你的沙和豆子都混合了?(生:不能,得留一些)
师:那我们在混合前分别倒一些沙和豆子在白纸上,观察并记录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好吗?
师:我们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看沙和豆子会不会发生变化。你的猜测是怎样的?
师:能有办法看得更清楚些吗?(用筛网分离观察)
2、师评价,学习“记录表”
(二)出示蜡烛和白糖
1、师:蜡烛和白糖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呢?(生:加热)
2、师:你能学习前面的观察方法,来说说如何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吗?
(生:先观察白糖的特点,然后预测白糖加热的变化,再给白糖进行加热,观察白糖加热过程中和加热结束后的变化。)
3、师:白糖加热比较危险,老师在这儿要给大家个提示(出示“友情提示”,请学生阅读)。
4、师:不要忘了在实验操作中做好记录(出示“记录表”)
(三)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
1、领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依次领取)。
2、观察物质前后的变化,做好记录。
活动一:沙和豆子混合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混合前
预测
混合后的变化
沙
豆子
活动二: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加热前
预测
加热后的变化
白糖
(四)反馈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1、沙和豆子混合与白糖加热的变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没有?(沙和豆子混合没有明显变化,而白糖加热变化明显)
2、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新物质。
而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明显变化,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说明了什么?(说明沙和豆子混合没有产生新物质。)板书:不产生新物质
3、判断:看图,说说这些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它们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师: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如:沙和豆子混合等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等
2、其实,在加热白糖中,还有一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你留意了吗?(学生举例,并说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出示课外资料阅读:
蜡烛燃烧了,火焰不断地舞动,蜡烛慢慢变短。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却没有看到生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实际上,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3、你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四、课外延深
1、讨论: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
(1)把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与白糖变成黑色的炭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把蜡烛变成蜡烛油与蜡烛油燃烧变成气体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结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也可以这么说,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你信不信?要不要回家继续探究?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