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贯彻“实际、灵巧、准确、优秀”的原则。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实际”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切要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因此,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我根据山区农村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种类型学生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工夫,让学生理解记忆;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学生故事课、演讲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郊游活动,并结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写日记,写感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实效。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灵巧”原则。
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灵巧性的发挥是十分必要的,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归纳法、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准确”原则
想要教好语文,必须要以语文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教师应准确地把握这节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文学性和思想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课文中心思想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如教《布衣元帅》讲了徐向前元帅生活中的三个小故事,歌颂了他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做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质。课文内容真实,语言朴实,形象鲜明。课题既点明课文的主人公——元帅,又暗含中心:布衣元帅朴实无华,是人民的公仆。在教学过程中,我再三强调“朴实无华、人民的公仆”这几个词语,有的同学不解的问:“为什么朴实无华的徐向前元帅在照片插图上是穿着皮鞋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头痛,因为我备课的时候也曾想到过,为什么不配一张穿着更朴素一点的照片,这张照片上他的的确确穿着皮鞋。在学生眼里,那个时代穿皮鞋是挺有面子的事情,因此产生了疑问,我就用事前准备好的说辞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周恩来任外交部长,接待世界各地的外宾,外面的外衣是干净整洁的,里面的衬衣却是打满补丁的。也许徐向前元帅也像周总理一样简朴,因为要拍照所以他今天穿了皮鞋。我很希望课文内容和插图要相配起来,不然我们老师要花大力气去解释或去纠正。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确”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优秀”原则
所谓的把握“优秀”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内容、精练语言,不要在课堂中毫无边际地乱讲。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雨过天晴的感觉。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作业讲评,突出优秀。在作业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加大对学生的相关的练习,但反对搞题海战术。做到目标明确,抓住重点;题目新颖,力求形式多样;难度适当,练习适量。
总之,在注重语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认真贯彻以上四个原则,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抓好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四个原则就好似清风活水,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它使学生真正做到“乐于学,学中乐”。
『贰』 语文教学原则的中小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语文教学原则,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语文教学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内容已由我国教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有所发展,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原则。特别应当指出,这一原则体系是针对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采用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例如活动课程),则这一原则体系并不适用。
(一)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如前所述,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儿童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够最为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2.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实物直观虽然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模像直观则能够有效地弥补实物直观的缺憾,特别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模像直观的范围更加广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结构,都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达到直观的效果。
3.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地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为直观而直观,只能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比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二)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有领导的认识”是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生是不可能自行达到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的,教师对于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劣都负有主要责任。然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态度感情的成熟和提高都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的启发应当能够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发展。因此,启发应当选择那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但又是他们通过自觉积极的思考能够得到基本正确结果的问题来进行。简单的事实和记忆性的知识,即使顺利地“启发”出结果,价值也是有限的。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启发只有在切合学生实际时才可能避免盲目性,只有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启发才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真理代言人和学术权威,学生很难真正做到自由地、充分地提问和思考。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将自己当做人格上与之完全平等的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才可能真正地调动起来。
(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上述几个方面都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学科课程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作为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各门课程的内在逻辑系统的反映,并且建立在小学生发展一般规律之上,各种教材是以此为依据编写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是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展开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是教学系统性的根本保证。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虽然考虑了学生的认识发展,但主要是按照内容编排、制定的,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需要和特点处理好近与远、浅与深、简与繁等问题。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行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按照一般和普遍规律制定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大纲顺序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四)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教学活动是不间断地、连续地进行的。学生要不断地学习、记忆新知识,而人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旧知识,也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巩固的前提,没有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真正巩固的。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学懂学会,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关于记忆和遗忘的一些规律,按照这些规律组织安排巩固,可以提高巩固的效率。教师应当熟悉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律。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各种书面作业外,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比如调查、制作、实践等,都能够使学生通过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有效地达到巩固的目的,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内若干调查显示,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原因之一是作业量偏多。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本着对儿童和社会负责的精神,合理地安排巩固工作,将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国家对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睡眠时间都有正式规定)。
(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教学活动要讲究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学生所学越多则教学效率就越高。但是,教学效率的获取必须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不仅教学效率本身是不可靠的,还会对小学生的发展造成消极的结果。教学难度超过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各种心理机能也不可能得到恰当的运用和提高;教学难度低于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注意和紧张而难以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由于无法进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而使各方面的发展失去机会。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学素养,及时掌握心理学的新进展。20世纪以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教师正确理解和贯彻量力性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年龄特征和发展阶段主要是揭示个体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些普遍规律体现在小学生的发展各个方面,而且是极为多样化的。教师要具体地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在学习某种新知识的时候,他们原有的知识准备情况如何?他们的思维或记忆水平是否能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可能发生什么困难?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等。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做到“量力”。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什么样的程度和水平最符合量力性的要求,很难有稳定、确切的具体标准,需要根据心理学揭示的普遍规律和对学生的具体研究,由教师自己来把握,这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体现,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解决的问题。
(六)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是按照教育的根本目标选择安排的,一般地说,在科学性和真理性上是有保证的,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作用必然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完全凭借科学真理的思想品德教育价值去直接、自动地发挥作用是不够的,需要教育者引导和挖掘,使之充分地对受教育者产生熏陶作用,对于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十分稚嫩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另外,教育者本人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修养总是会投射到教学活动中,如果教育者在这方面与课程所体现的方向存在差异,就有可能扭曲其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价值,因此需要通过这一原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坚持正确的方向。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辨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师要主动、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和提高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公民,教师享有思想和信仰自由,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学,坚持和维护社会基本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不能用带有个人色彩的思想观点随意地影响学生。这是由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的,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
3.实事求是。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特别要防止形而上学,不能穿凿附会、生拉硬扯。那种“穿靴戴帽式”的思想性,本身就是违背这一原则的,从长远看其效果更是适得其反。
4.讲究教学艺术。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任务的具体特点,自然地将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创造了宝贵经验,广大教师应当善于从中学习。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和课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学习的。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和创造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形式使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体会思想观点、态度信念等的形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意义。
在当前,贯彻这一原则还特别应当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二十年来所产生的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超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因此,今天的小学生是在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母和教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有许多新的特点。教师对此要有足够清醒和自觉的意识,而不能够简单地以自己的经历套用到对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白哪些知识在过去是生活常识,而对于今天的小学生则完全陌生,哪些知识在过去是专业性很强的,而对于今天的小学生则非常熟悉。与此相应,在教学中应当选择什么事例,应当设计哪些实践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实际进行安排。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实际是相对理论而言的,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就降低到了儿童自然生活的水平,失去了学校教育的优势和意义。
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与课堂学习相比,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能力要求,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去尝试和探索,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发展。
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尽可能广泛地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应当尽可能与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再次,应当注重小学生发展的实际。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小学生的行为自觉水平和反思水平还比较欠缺,不大善于分析、总结在联系实际过程中的收获,联系实际容易流于形式化。教师要加以引导,提供机会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及时交流体验,表达感受。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总结收获注重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不能够人为地拔高小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中的小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的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是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教学,因此因材施教要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孔子的教学实践就为后人提供了这方面的典范,值得后人学习,如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老是退缩,因此我要鼓励他上前;仲由呢,他胆子大,敢作敢为,因此我要压压他”。朱熹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我国的小学教育普遍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师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将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付诸实践。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在共同的年龄特征基础上,儿童存在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除学习成绩以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所需要了解的。
2.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学以所有正常儿童可以达到的程度为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去普遍地增加难度和深度。良好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从个人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
3.面向每一个学生。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必须接受的,完成小学教育是中国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基本权利。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每一个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不能够要求儿童适应教育,而是要使教育适应儿童。
『叁』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设抄计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考虑到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包括广义的概念,如社会的责任,国家的需要等等。
2、学生的特征
设计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时,必须先分析学生的特征,明确学生的求学目的和基础水平。学生的特征主要是指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和原有的认知能力。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自己头脑里已经形成的知识结验系统。原有的认识能力是学生对某一知识内容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
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就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生关于当前所学概念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原有认知能力,并将它们描述出来,以便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3、学科的特点
我们要考虑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等特点,使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体现出各自的学科特色。
教学目标根据其范围大小不同,一般来说,可分为学科目标、年级目标、单元和课时目标等四级。通常学科目标和年级在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的规定,而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则需由任课老师自己制订。
『肆』 小学语文教学有哪些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统一原则
语言文字训练与回思答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伍』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体现了语文教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体现了语文教学与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的辨证关系;体现了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综合性、阶段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一)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关系
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文字反映了客观事物,学生是在学习语文中认识课文描述的种种客观事物的,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能更好掌握课文的语言文字,两者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相互促进。客观事物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学生是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在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来认识的客观事物。例如学生对蝌蚪、松鼠、翠鸟、骆驼等动物的认识;对人民大会堂、赵州桥、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景物的认识;对贝多芬、爱因斯坦、毛泽东、周恩来、董存瑞、雨来、润土等人物的认识都来自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统一起来,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就能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二)语文教学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必须把语言文字和它反映的客观事物想结合起来,才能在学生的脑子里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理解语言文字的具体条件。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去理解课文,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去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落叶”一课时,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屋子是做什么用的”来思考,明白了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可以挡风避雨,从而体会出课文的情趣来。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去认识所要表达的事物。表达是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的过程。思想认识清楚了,语言表达一般也容易做到清楚明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是识字、阅读,或是作文,都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三)在认识事物的训练中要密切联系语言文字
学生学习一篇篇课文,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取知识、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要通过听和读不断吸收,逐渐积累语言文字,才能驾驭语言文字,通过说和写表达出来。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怎样描述客观事物、说明道理的,才能更好地学到使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的本领。总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既不要忽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片面地要求背诵一些读写知识;也不要只重视认识事物,而放松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二、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一)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即通常所说的“文”,与文章的思想内容,即通常所说的“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见“文道统一”是客观存在。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无论是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的,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容。
(二)要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的,因而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教育, 十分严肃地对待讲授的每一篇课文,进行每一次读写训练,使他们在接受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认识能力。
(三)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学习表达。学生不仅体会到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有教育意义,而且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怎样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四)重在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是语文教材。思想教育内容散见于一册册教材和一篇篇课文里,由此体现了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同于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思想教育,它不是直接灌输的,是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靠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的,是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的思想教育,再有,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教师是一步步地扩展他们的知识,渗透学习方法,培养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的能力,与此同时受到思想教育。这个过程也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的指导下逐步完成。
三、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一)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
智力通常叫智慧,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通常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等方式表现出来。知识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它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智能发展的程度,又直接影响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智力也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一方面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知识又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形成各种语文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思维训练,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重视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的形式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例如《观潮》(北京义务教育教材第九册)一课,课文有过一”思考阅读题”: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的意思。想象这些的句子描绘的景色,其中有两句是:
(1)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道题是抓住语言训练,同时训练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文中比喻的情景。第(1)句表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和色彩,第(2)句表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和声响,这种现象是与联想联系在一起,大潮的气势如千万匹马飞奔而来,声响如千万辆坦克开动,如山崩地裂。这首练习题不仅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他们对语言的表现力有更切实的感受,从而也能增长他们对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发挥听、说、读、写训练的整体效益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要靠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上。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在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首先,在学校工作中,教师是在教育改革、政策、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工作的。其次,学生在继承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时,由于教师是先行者,可以给学生指导、引路。
学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来讲,只能是前提、条件,是外因。在这个前提下,学生能否做到学会乃至会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努力的程度,是由内因决定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矛盾的统一。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但不能互相代替。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不断求知的愿望。其次,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首先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其次是指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具备启发性。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渐学会动脑筋,具有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不是否定教师的讲解,相反,进行讲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但要努力做到“精讲”,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进行讲解。讲解要注意时机,要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讲;讲解要精选内容,要讲学生不知的内容(如与课文重点相关的背景知识),讲学生交流后仍理解不深、不准的地方;讲解要看对象,不同年级、不同课文讲的内容、深度均应有所不同。每篇课文要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应该非常明确。教学要有重点,讲解更要有重点。不在讲得多,而要讲在点子上;不在讲得深,而要讲求实效;不在讲得细,而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
讲是为练服务的。通过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要做到“巧练”,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要从效果考虑,片面地强调多练,既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练也要围绕着教学重点去练,要有启发性,讲求科学性。
提问是顺利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学生认识、培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问题提得好,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就会使学生在哪些地方提问、怎样提问以及怎样思考,教师还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质疑。教师还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逐一解决。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新知、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
(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全班学习的一般情况,分别了解班上好、中、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要“吃透两头”,以便做到班级教学、小组辅导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倡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
五、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一)课内外语文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并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渠道,语言文字是工具,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小学生通过课外读书刊、观看电影、交际、练笔等实践活动,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学语言,用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识课内外语文教育的关系:
第一、课外语文教育既不是课内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也不能脱离课内语文教学孤立地进行。
第二、学生在课内语文教学中获得的种种听说读写的知识和能力,若在课外语文教育中得到实践、接受检验、充分发挥,能得到巩固,并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反过来,课外语文教育促进课内语文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
(二)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任何时候都要下大力气抓课堂教学的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中,一是要明确训练序列,把握训练的阶段性,二是要抓住重点,加大训练的力度。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课内学习相配合。语文课外活动要有指导,课内指导要“实”,课外指导要“活”。要有活动计划,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形式要多样,应该是少年儿童感兴趣的。如组织课外阅读、语文知识竞赛、语文夏令营,举行读书会、故事会、新闻发布会,进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
『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必须把语言文字和它反映的客观专事物想结合起来属,才能在学生的脑子里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理解语言文字的具体条件。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去理解课文,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去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落叶”一课时,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屋子是做什么用的”来思考,明白了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可以挡风避雨,从而体会出课文的情趣来。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去认识所要表达的事物。表达是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的过程。思想认识清楚了,语言表达一般也容易做到清楚明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是识字、阅读,或是作文,都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柒』 语文教学的原则包括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捌』 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哪四项
一、坚持“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为唯一宗旨
阅读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阅读的过程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对文字所包涵渗透的情感、思想、韵味等等综合性的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情感的体验和领悟。 黑格尔所说道:“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得更动人”。我想,这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时应把握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又恰恰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这足以说明阅读教学的唯一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事实上语感敏锐的学生,在阅读中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弦外之音,甚至包括连作者自己也难以用语言确切地表达,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种种微妙之处。比如我校的熊蕾同学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其余学生很难做到。
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对文字所包涵渗透的情感、思想、韵味等等综合性的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情感的体验和领悟。曹操的《观沧海》中有这样描写秋景的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上课中,不同的学生对这句诗意境的感悟各不相同,而从他们不同的理解中,我清晰地看到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对生活、对自身的认识,由此,我感到在阅读中要重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各种欲望,引导他们的最敏锐的发散性思维,“以人为本”,让他们能自觉不自觉地从作品中寻找、体验并领悟到某种与现实生活相沟通、相联系的智慧和美感,并以此去填补文本的阅读空间。因此,阅读,不但是让学生在感悟中认识作品,同时,也在感悟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
二、切实做到“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两种转变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任务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引导”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阅读训练不全面;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僵化。新课程改的推行,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推行阅读教学的改革,要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师生角色的转变,尽力凸现阅读教学的个性美。
-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即作品)的再创造。在阅读中,只是教师“一言堂”,一味的“教师读、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是不行的,应让学生依其自身个性建构自己对文本意义的认识和新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吸收新的知识,用充满个性的心灵去与作者碰撞,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以体现阅读中学生的主体性。
以习得一种语言为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还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的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务必要达成“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性内涵”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及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三个维度。为了达成这三维目标,遵循阅读教学的唯一宗旨,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我在阅读教学时坚持以下原则:
原则一、高度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重视文本。课本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它。尽管我校的教学手段已日趋先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广泛运用,但我还是坚持从具体的教学篇目入手,认真落实好其中的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等。对于文章中包含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有选择地让学生扎实掌握,充分挖掘出文章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适时、适当地引导。
其次是重视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头脑中的理论知识是一个补充,让理论知识的框架血肉丰满,也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储备仓库,在实际运用是能够信手拈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记忆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的音、形、意、用法等,此外还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具体语言材料,让学生对文章中优美、精彩的句子,片断或是整篇文章进行背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如教学《爱莲说》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背诵整篇文章,除了能体味学习作者的高尚情操外,其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等还要求学生学会在习作中运用。
文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提醒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求弄懂它的意思和用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运用时也会正确运用了,避免了张冠李戴现象,填补了“根本不懂得学为所用”的空白。
再次要重视实践。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能够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所以我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时常为提拱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朗读、讨论等。例如在教学《陈毅市长》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在教学中积极投入自己的感情,模仿陈毅的地方口音进行范读,在陈毅与齐仰之的“当面交锋”部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尤其要模仿陈毅的地方口音,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次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出人作者确实要表达的文性内涵,强调学生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积极与作者对话,寻找情感上的共鸣,提醒学生切记不能凭空捏造、任意夸大。始终坚持以文本为根据,就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还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延伸、扩展,给学生以课外练笔的机会,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原则二、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授之以渔”贵在导,为了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自觉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正确引导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陈毅市长》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初读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及主题、在品读中掌握文章写作方法、在精读时分析写作特色。回答“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文章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作者采用这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三个问题,学习完《陈毅市长》这篇文章以后,又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齐仰之式的化合物?齐仰之“出山后”会做些什么?……让学生用思考、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另外,我在语文教学中还教给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如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时刻牢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拥有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等等。使他们在后来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原则三、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性内涵
我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讲字、词、句、章等方面的知识,还注重挖掘课文本身的人文性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起他们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
原则四、为了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我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二、评价学生只注重过程,不太追求结果。
第三、坚持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四、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四项基本原则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为了让学生都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我始终坚持“学生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性和活动的实践性”这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立教之本、发展之基。
自主性原则
在新课程条件下,我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主动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自觉承担起实现阅读目标的义务,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开放性原则
为了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我坚持开放教学时空,实现时空共有;开放学习内容,力求内容共创;开放组织形式,实现意义共生;开放探究结果,达到成功共享。
探究性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我的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自主阅读中敏锐地问题、主动地得出问题、积极地探究问题。探究的结论不是教师的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得到的属于学生自己的结论。
实践性原则
文学作品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关注身边的一切,采用“感性经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教学模式,遵循“生活——文学——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阅读,阅读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