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回族舞蹈教学视频

回族舞蹈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1-01-04 11:44:41

Ⅰ 维族与回族舞蹈特点的比较

回族跟维吾尔族没关系,几乎很少跳舞,自己在家里可以卖个含香的服装穿上放点还珠格版格里的歌曲跳,基本上权动作要看自己了,海有没个民族都不一定会跳舞蹈,去新疆的特色当然是卖维吾尔族的小花帽一些美食和欣赏舞蹈的地方玩呀!首先你要看人家打扮和跳舞,一般还是小姑娘多,不带表都是会跳舞的,每个民族特色不一样可是因为是汉族所以上网跟她们的特色跳的舞不一样,所以我可以不跟别人学呀,可以跟少数民族学,在中国不代表有些人学跳舞就是个少数民族,小的气候培训班上课老师教的舞种和少数民族基本上都一样,没啥区别,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可以去新疆饭店里看看,平时进入梦境都有感觉了!

Ⅱ 谁给我找一篇关于回族舞蹈特点的论文,要详细些的,三千字左右,谢谢了!!

回族、维族舞蹈特点与伊斯兰教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传承与发展都是与历史、人文以及宗教等同步发展并受其制约的,尤其是某些民族民间舞蹈与宗教更是息息相关。宗教是一种社会及文化现象,当一种宗教产生以后,就会产生与这种宗教相适应的文化艺术,并在接受这一宗教的民族中得以发展。 伊斯兰教史记载,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禁止以娱乐为内容的乐舞活动,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也曾为了反对一度在贵族阶层中出现的浮靡风气,禁止过不正当的乐舞,认为这种乐舞会腐蚀人们的意志,扰乱穆斯林虔诚的信仰和祈祷,伊斯兰教的教律学家也反对乐舞,尤其是反对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辅以乐舞。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舞蹈发展,必然会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同样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两个不同的民族—~回族与维族,在其舞蹈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与发展状况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不同。 一、伊斯兰文化的两大系统 伊斯兰教是由其创始人穆罕默德受天启创立的一种宗教,在创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多方面的营养,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体系,是一种律法极为严格的宗教。 由于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分布地域辽阔,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生态环境各不相同,各民族的来源与形成以及接受伊斯兰教信仰的时间、途经不一样,因而其内部又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和特色。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可以把中国伊斯兰文化分为两大系统,即内地伊斯兰文化与新疆伊斯兰文化。 二、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环境对回族、维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十个之多,其中回族和维族是人口较多的两大民族,他们分别代表上文所说的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两大系统。中国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内地伊斯兰文化是通过上述各族穆斯林长期的信仰实践与生活实践逐步累积起来的,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因此内地伊斯兰文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中国儒家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新疆伊斯兰文化是以维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为载体,融会吸收了古代中国西北边疆突厥文化成分而发展起来的,它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十分显著,因此两者有着明显区别。 回族和维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其舞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拥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并导致各自发展状况的不同。 三、回族舞蹈与维族舞蹈的发展历史 1、回族舞蹈的发展及其风格特点 回族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民族,其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属于较为特殊的情况,既不是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而来,也不是从国外迁入我国定居后而形成,“而是凭借着伊斯兰文化的巨大凝聚力,将不同国度、不同语种的穆斯林凝为一体,使外来成分与局部土著居民融于一炉的民族”。因此回族文化的形成也属于一种特殊的模式,伊斯兰教从起源与本质上决定了回族文化艺术的性质。可以说,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在对不断渗透的汉文化因素经过选择、认可后,吸收其有用的部分,保留伊斯兰文化的内核,将这两大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而回族舞蹈是回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并受其制约。 回族乐舞在西汉时具有很强的西域色彩,自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中西门户开辟“丝绸之路”以来,加强了中外各民族乐舞文化的交流。到唐代、元代大批伊斯兰信徒进入中原,带来了中亚、西亚的音乐与舞蹈,这对以后的回族舞蹈有很大影响,回族舞蹈在元代时发展较为兴盛,但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对回族强制实行汉化政策,因此回族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必定会受到中国封建思想以及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有相当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文人学者开始崇尚儒学,出现了一批“回而兼儒”的学者,在他们翻译和撰写的伊斯兰教经典著作中,融入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规范,伊斯兰教教规与儒学的礼教汇成强大的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穆斯林的精神与行为,认为歌舞是对“真主”的不敬和亵渎,因此“不事歌舞”便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清规戒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回族舞蹈的发展,到明代以后,统治阶级对回族压榨歧视逐渐升级,致使整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停滞不前,回族人民不能轻松舒心的载歌载舞,于是他们就练拳习武以达到健身与自卫的目的,所以在当时回族武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舞蹈的社会功能和自娱作用。 然而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回族有不成文的清规戒律约束着歌舞娱乐,但回族舞蹈还是在夹缝中萌生、形成、发展,它一方面传承伊斯兰传统文化艺术在宗教仪式之中,并且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回族穆斯林在做“礼拜”时,手臂动作较多,身体动势较大,当念到“都瓦儿”时,均将头部左右转动;念到“大赞”时,身体和头部均晃动,因此“摇头”这一动势,正是回族舞蹈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另一方面是在日常生活习俗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例如,《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婚礼、喜庆宴席中表演的一种歌舞。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其影响和约束,但是其传统乐舞还是在发展之中,并且浸染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2、维族舞蹈的发展及其风格特点 维族素有“歌舞民族”之称,在新疆无论是七八岁的儿童,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翩翩起舞,据史料《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回纥汗国时期,臣下或外国使节来见可汗,须在牙帐前舞蹈行礼。”由此可知,回纥是一个喜爱舞蹈的民族,回纥西迁之后,受西域舞蹈的影响,其舞蹈更为丰富多彩。唐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西域舞蹈有胡旋舞、拓枝舞等。新疆各民族的舞蹈自古闻名,早在南北朝和隋唐时就传入中原,成为隋唐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朝所设的七部乐中,就有“龟兹乐”;唐朝所设九部乐中也有“龟兹乐”、“疏勒乐”;唐太宗也将“龟兹乐”、“高昌乐”纳入所设的十部乐中。从隋唐所设乐舞中.新疆乐舞所占的比重说明当时新疆各民族在音乐、舞蹈方面的兴盛,这些乐舞形式今日依然保存在新疆各民族民间舞蹈之中,形成这一地区舞蹈的特有风格。 维族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以“麦西来甫”最受欢迎,其意为“欢聚歌舞”,是一种有组织的传统娱乐活动,维族舞蹈的形式包括:赛乃姆、多朗、萨玛、纳孜尔库姆、手鼓舞、盘子舞等,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动律、舞姿以及技巧的运用方面,例如,维族舞蹈中“微颤”是最常见的动律;舞姿造型是以昂首、挺胸、立腰等为·基本特征;旋转技巧运用的相当频繁,要求快速、多姿、戛然而止。 依上所述,虽然回族与维族同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综观两个民族舞蹈的历史发展及现状,二者不论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还是在舞蹈的风格特点上都呈现出诸多不同,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地域环境不同。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地带,使其成为中原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西域本土文化的汇合点,形成了新疆各民族歌舞所具有的兼容并蓄、绮丽多姿、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回族大多分布在内地,与外来文化艺术交流机会很少,虽然古代的回族乐舞也受到西域舞蹈的影响,但是他们的舞蹈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第二,文化背景不同。伊斯兰文化的两大系统所融合吸收的文化不同,内地伊斯兰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回族舞蹈的发展,他们是以伊斯兰文化为本体,将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于一体,以建构一个不为主体文化所拒斥又有助于保存、发展自身的文化系统,回族舞蹈正是在这种双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由于维族地处边疆,受当地突厥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舞蹈形式上表现出多样化。从以上两个民族舞蹈的发展历史与表演形式上看,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同一信仰的两个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不同状况。

Ⅲ 回族舞蹈

你可以去“回族人社区”了解一下 网络一下

“耍场”“踏脚”源于武术:回族素有武术健身的习俗,男子表演“耍场”“踏脚”的舞蹈动作带有拳术的特点。“耍场”流传于新疆昌吉,是喜庆节日中在庭院里表演的舞蹈,舞者4人,在2名伴唱者即兴编唱的喜庆歌声中,或平步前进,或提腿转身,舒展大方。“踏脚”流传于宁夏泾源,多借月光在宽敞的场地上进行,老幼皆可。舞者用脚的内外侧和腿部“裹”“打”对方,只踏不踢,不准用手,双手只协调身体平衡。舞蹈动作有平踏、跳踏、骗腿、转身等,充满欢乐并起健身作用。

“汤瓶舞”“口弦舞”源于宗教习俗:“汤瓶舞”流传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由男子表演,舞者持白毛巾为道具,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作“大净”或“小净”的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有此名。舞蹈动作有“擦身”“搓背”以及挥舞毛巾互相抽打、嘻戏等。“口弦舞”也叫“坐舞”,是宁夏回族妇女们跪坐地上拨奏口弦表演的舞蹈。舞者随着口弦奏出的优美旋律,或轻摇身躯,或缓缓起立而舞,表达不同的心境。

“沐浴舞”为创造性的形式:1950年代初,广西桂林一回族小学教师,把“小净”过程编成《沐浴舞》,在当地阿訇的赞许和协助下排练演出,演出中“并辅以伴唱赞圣的诵经调音乐”。此舞虽有肃穆的宗教色彩,但同时流露出恬静的生活气息,并模仿“汤瓶”的造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流行一时的广西回族民间舞。

“花儿与少年”流传于青、 甘、 宁、新等地回族聚居区。回族擅长山歌,把这种山村的生活小调、男女间即兴对唱称“花儿”(河湟地区称“少年”)。1950年代后,一些回族群众在唱“花儿”时常作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并吸收汉族民间舞蹈的折扇为道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娱性的歌舞。据说,持折扇的表演最早由8名回族单身男子在民间社火中表演,称之为“八大光棍”。《花儿与少年》经专业舞蹈工作者改编后,成为融合回、汉文化的新型回族歌舞,深受欢迎。

在与汉族杂居地区,回族也跳汉族民间舞蹈,如辽宁沈阳的“小鼓高跷”四川松潘的“回族花鼓”等。

“宴席曲”源于喜庆活动:是喜庆宴席间演唱的一类民间歌曲。后来随民间艺人的即兴表演,一些曲目逐渐发展成为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的民间歌舞,并以“宴席曲”作为这种形式的名称,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广泛流传。“宴席曲”表演者多为男子,其形式以歌为主,行腔自如,曲调流畅,歌词内容广泛,有叙事歌、祝愿歌、颂赞词以及即兴编唱。舞蹈一般不表现歌词内容,只用以烘托气氛,各民族的表演形式略有区别,并有地区的特色。

宁夏中部地区回族的“宴席曲”,其表演形式是从甘肃传人的,或席间即兴演唱,或离席起舞,近年,女子也参加表演;青海化隆、民和、门源等回族地区的“宴席曲”,舞者为二人,在群众伴唱的歌声中表演,每段舞蹈以歌曲定名。并有相应的舞蹈动作。如《绿鹦哥》中,有描绘鹦鹉的唱词和飞翔的动作;青、甘一带的回、东乡、撒拉、保安族的“宴席曲”中,常有歌舞能手们表演,舞者分站两排,舞随歌起,缓步轻舞,擦肩而过。表演中,手多半握拳,左手插腰,右手翘起拇指上下翻动,或蹲、或起,或转身摇头而舞。高潮时,头部大幅度地左右摆动,满洒自得。其动作还有一定规范和具体名称,如“雁落平沙”“鹞子翻身”“凤凰点头”等。

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的“宴席曲”中,根据曲调和表演特点又有《八字大开头》《落莲花》《绿鹦哥》等名目。《八字大开头》是男子双人对舞的形式。由于是喜庆活动演唱“宴席曲”的开头节目,舞者又以“八字步”进场,所以有此舞名,舞蹈中,两人常擦肩而过,当互相照面时,就摇头、动肩、挤眉、弄眼,作出许多滑稽、诙谐的动作,以活跃气氛。《落莲花》也叫《莲花落》,据说是受汉族曲艺“莲花落”的影响形成。舞者徒手或持彩帕,或两手各持“瓦子”(两片竹板)表演,一般是2人或4人的对舞形式。每段表演的最后一句唱词中,演员对面徐缓下蹲,两手从胸前,经头部上方分向两侧,抖手而下,犹如一朵朵莲花飘落。当地“宴席曲”还常用笛子、板胡、四胡、瓦子等乐器伴奏。

随着社会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回族民间舞蹈在不断的发展,并对“宴席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舞台上出演有《宴席曲》《马五哥与尕豆妹》等舞蹈和小舞剧。

Ⅳ 回族舞蹈有什么风格

回族没有舞蹈,基本上很少跳舞,因为中国这回族传的太大了,如果说你要跳舞的话内都可以我觉的古典舞去学学也可容以,新疆舞是里面一种,需要跟具自己的条件去找个适合的舞蹈,所以先在上舞蹈学院几乎都没什么用,不知道出来干嘛!还有少数民族舞!

Ⅳ 回族舞蹈碰手镯教学视频

http://so.youku.com/search_video/q_%E5%9B%9E%E6%97%8F%E8%88%9E%E8%B9%88%E7%A2%B0%E6%89%8B%E9%95%AF 上面有 还可以下载 与过失MP4格式把分辨率调成320 240的 那样清楚 我就是学舞蹈的好像没有那样的网专站你只能想好了属再去找 ~~~ 呵呵~

Ⅵ 回族舞唱花儿的花儿基本体态

流传于青、 甘、 宁、新等地回族聚居区。回族擅长山歌,把这种山村的生活小调、回男女间即兴对唱答称“花儿”(河湟地区称“少年”)。1950年代后,一些回族群众在唱“花儿”时常作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并吸收汉族民间舞蹈的折扇为道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娱性的歌舞。据说,持折扇的表演最早由8名回族单身男子在民间社火中表演,称之为“八大光棍”。《花儿与少年》经专业舞蹈工作者改编后,成为融合回、汉文化的新型回族歌舞,深受欢迎。

Ⅶ 回族的舞蹈

花儿是傣来族的啊!?你说的源是9桃的舞蹈撒?这种网上都不会有教学。。。毕竟是参赛的舞蹈,又不是很出名,而且跳好这种舞不是在网上跟视频就会的,金晨是北舞的,是专业的,她们跳的剧目都不容易的!还是找个老师吧。。。

Ⅷ 回族舞蹈颈部动作

身体直立,双臂上举,用自己的双耳去左右找自己的胳膊,你可以立杆见影,专马上就可以会像新疆舞属里的那样左右动脖子了!还不立即试一试?
你页可以对着镜子试着动,过程中保持你的脑袋是上下垂直的不要偏,即头顶跟下巴在同一条垂直向下的直线上,开始可能动的幅度小,慢慢就会了。

回族给你的视频看看吧
http://muslimchina.blogchina.com/5077139.html呵呵我只找到一个,你看看行吗?好象不是很清晰,但跳的不错
http://library.sx.zj.cn/sxopera/lhl/ 也很好

Ⅸ 二十多岁男生跳的回族舞蹈视频

回族 有自己特定的舞蹈吗?
作为回族的我 还真不知道

Ⅹ 回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迥异、充分的展现出回族人民新的精神风貌以及纯真、质朴、热爱运动、劳动的民族情感。

著名回族舞蹈介绍

1、踏脚舞

少数民族回族独有的一种舞蹈和攻防技能,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回族同胞所独有的一种舞蹈和攻防技能,是土生土长源远流长的乡间文化。截止2020年1月,全国只有泾源县园子村流传着少数民族回族踏脚舞。

2、汤瓶舞

流传于宁夏回族聚居区。舞蹈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作“大净”或“小净”的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得此名。

汤瓶,通常和回族女性联系在一起。汤瓶有着高挑的身姿,小小的嘴儿,不洁之物不易进入,既卫生又方便,展示着回族人热爱劳动、喜欢洁净的民俗习惯。

3、八大光棍

新疆回族舞蹈形式,多由八名中青年男子(其中四人扮女)表演。动作整齐划一,构图简练,节奏明快,情感质朴、坦露,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表现了青年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尕妹子送哥

,以爱情为题材的回族民间歌舞,歌舞由一男一女(男扮女装)表演,由女角主跳。男角的动作简练,主要是给女角伴唱,并根据唱词内容做即兴表演,与观众交流。这种表演形式在新疆回族舞蹈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5、八字大开头

回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阜康等县市的回族聚居区。因该舞上场、退场均迈八字步,又放在喜庆活动的开始表演,故得此名。

阅读全文

与回族舞蹈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