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孙式太极拳教学

孙式太极拳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13 14:27:23

『壹』 求视频:孙剑云的孙氏太极拳的教与学

先去学孙家三体式几年,打好基础

『贰』 孙式太极拳教学视频下载地址

朋友:
拜托以后时候细心一点。提问必须报出邮箱,最好是网易和QQ都有,不然接收也会有困难。
我为大家服务是免费的,我每天要面对千百名太极拳爱好者,我只是一个人,我的精力也有限。

『叁』 “孙氏太极拳”与“孙式太极拳”有区别吗

孙式太极拳由孙禄堂先生创制,是现代流行酌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版中最晚产生的拳种。应该说权,孙禄堂先生从文化建设的层面对其所学的形意、八卦、太极等多种拳功进行了匠心独运式的重构,追求运动形式和内涵的高度统一。按照技术含量来说,孙氏太极优于吴氏太极拳

『肆』 孙式太极拳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孙式太极拳段位技术教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内院组编,中国武术容协会审定,围绕孙式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孙式太极拳概述和一至六段段位技术的基本形态、单练套路、对打套路和拆招技法。
本书是大众习练孙式太极拳,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本书还可作为高等学校武术专业教材、大中小学武术教师培训教材和各级各类武术馆校教学用书。

『伍』 求孙式太极拳53式动作目录谢谢!

53式孙式太极拳动作目录

『陆』 孙氏太极拳的开合方式

孙式太极拳又被称为“开合活步太极拳”,在整个套路中每逢动作转换之时多以“开手”和“合手”作为联结的关键,全套97式(包括起式和收式),开合的动作有13处之多,计26式。比例之大居所有动作之冠,约占27%。为什么孙禄堂祖师在创编这套太极拳时要设计如此多的开合动作而不厌其烦地让学习者反复习练呢?其中道理,先师孙剑云先生曾提纲携领、画龙点睛地谈论过一些。如“太极即开合,开合即太极”,“太极无非就是阴阳,具体到拳中就是虚实开合”,“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开一合之谓拳”,“太极者,气也;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这一放一收,就是开合”等等。 开合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内涵,最为体现太极拳的本质。太极拳以“太极”为名,“太极”者至大至广,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的古人认为这就是“气”。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都是从这“一气”中诞生的。所以,“太极”就是“一气”,“一气”就是“太极”,太极拳也就可以称为“气拳”,这不是牵强附会,而恰恰说到了太极拳的本质东西,它是以“气”为模拟对象的一种象形拳术。
“气”没有固定形态,可流动,可膨胀和压缩。“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形象地描述了气之开合的自由程度。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追求的就是在各个方面去体会气的感觉,它的柔和,它的流动,它的伸缩。有了这三点,太极拳的体用皆备矣。柔和,则外力无法伤我,“抽刀断水水更流”,何况气乎?流动,则得机得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而伸缩(也就是开合),则是最关键的,是气之用。气的做功,全在伸缩之间,世间的一切爆炸都是源于气体的迅速膨胀,其威力尽人皆知,那么太极拳的用也是摹仿于此。拳之用在于将对手放出,放就是开,就是吐,就是伸,就是发力;要放,须先化,先调整自己,使得机得势,就是收,就是吞,就是缩,就是蓄力。所以,太极拳中不论有多少动作,其实都是肢体的伸缩,开合的演绎、开合的变化罢了。从这一点来看,说“开合是太极拳的本质”一点也不过分。 开合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太极拳中对气的模拟象形,它实际上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无不处在开与合的运动之中。
再看人类社会。“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开开合合中发展的。
所以,太极拳的开合,应该是不仅仅取象于气,而是综合了天地万物的规律后融化在拳中。究其根源,还在太极的阴阳原理中。如果把阴阳具体化,换成开合、顺逆、吞吐、收放、刚柔,那么太极拳的道理岂非尽在其中了吗?开就是顺、放、吐、刚,合就是逆、收、吞、柔。说到此,“太极即开合,开合即太极”的说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具体到太极拳的实践中如何体会开合,首要的是在意识中树立身与心都能“气化”,像气一样与天地自然融合为一体,开合自如,伸缩随意,博大精微,绵绵不绝这样一个目标,练拳时在意念上要尽量向这个目标靠拢。也就是说,在练拳时不能只想着身体四肢和动作套路,而要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大气球在随着拳路的运动自由地伸缩,自如地开合。如果意识中根本没有这样的目标,即使再努力也只能是南辕北辙。
要想达到开合自如的境界,需要分阶段一步一步地练去。
第一步,直开直合,练明劲。这一步要练大开大合,练顺劲,开就是开,要尽可能地开,开得越大越好,开时的意念越远越好,劲儿要放出去,放足,力要抖出来,抖脆。太极拳要以柔克刚,尚柔不尚刚,但柔是练出来的功夫,是“百炼之钢化为绕指之柔”的柔,是由刚而柔,只有练到相当的程度,才能体会到柔劲。所以,第一步练明劲时,不是不要柔,而是还不可能柔。此时的意念,开就是开,合就是合,意、气、力相一致,用佛家的禅语说,就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杨澄甫先生就曾说过:“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只有真开真合、大开大合地练到火候,才能体会出什么叫开,什么叫合,要开的时候才能开得出,要合的时候才能合得拢。此时自己盘架子,动作转换处不能圆滑自如,时有间断,与人过手,有丢有顶都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没关系,仍要耐心地体会开与合的滋味,化与打的感觉,化与打要分明,要敢收敢放,收得拢,放得出。
第二步,暗开暗合,练暗劲。有了前一步的顺劲基础,要练逆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内劲,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看开似合,看合又开,一举一动之间,意、气、力之间都有自然的对称与平衡,全身有如气球在做着伸缩,而球是所有物体中对称最完美的,没有棱角,没有缺陷,所以也就没有薄弱处。要做到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关键是意念,精神要超前,领先于肉体。俗语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就是此意。要想把人放出一丈,意念须在三丈、五丈甚至十丈开外。前人经验说“打拳要如有人,与人交手如无人”,指的就是这个暗劲。此时与明劲阶段对比,已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果说练明劲时是阳刚的话,那么暗劲就是阴柔,精神内敛,劲不外露,劲力转换之间没有间断,圆满无亏。举手投足之间,全身的关节应似有无数的小皮筋在各个方向牵掣着,无论怎么动,都要克服阻力,克服的过程就是长劲力的过程。那么,这些小皮筋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意念,所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念到了,身上才能有。也就是说,练逆劲也是要用意不用力,要用意念去找,而不是僵硬地较劲,较劲不但找不到内劲,会连原来的明劲也丢掉。只有放松了去找,在顺其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加强意念的训练。
其实在明劲和暗劲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也不是说我今天把明劲练成了,明天才可开始练暗劲。实际上,在明劲的功夫不断增长的同时,身体本能地要平衡,否则就会失重。你向外开的越圆满,越顺畅,越脆快,你为暗劲打的基础也就越深越厚。这就是太极“阴极而阳,阳极而阴”的道理。但是这样不等于只要练明劲就可以自然地有了暗劲,而只是有了一定的基础,或说是“准入许可证”,练了明劲就有了练暗劲的资格,但暗劲还得一点点地练。
练到暗劲阶段,自己盘架子可以舒展圆活,转换处自然无间断,一气流行,绵绵不绝;与人交手,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身随意转,开合自如。—一手伸出去,则上下、左右、前后各方无不圆满,无有缺陷。以“懒扎衣”中的“挤”为例,前手伸出,既有向前上方的挑挫力,也有向前下方的碾压力,既有向前的顺力,也有向后缩力,既有肩向外的开力,也有肘腕向内裹的横力,还不算后手与全身的配合,如此一来,敌欲寻找破绽,谈何容易?此时可说达到了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的“中和”地步,所谓中和,不就是自然的平衡么?
第三步,开合一体,练化劲。何谓“化”?毛泽东曾用一句话形容: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开就是合,合也是开,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也是水,水也是山,外形的意义已经淡化。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用拳经的话说就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关于这一层的体会,笔者也仍在探求与砥砺之中,故不敢多做妄言,以免谬种流传,贻笑于大方。老子认为“自然”甚至是高于“道”的最高境界,太极拳是顺其自然,归于自然,最后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化”的最高境界也许就自然吧,把后天的浊气拙力完全褪掉,返朴归真,达到自然。拳术练到这地步,开也好,合也好,完全变成了人的本能。当开则开,当合就合,举手投足,全是规矩。动静虚实,全为道理。开开合合,纯任自然,完全不靠大脑的调控,而是本能的反应。至此,无论养身、祛病、技击,无不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也。
上述三层功夫,三种境界,需要逐步练去,循序渐进,既不可急于求成,还没有体会到开与合的真谛就去寻找逆劲;也不可故步自封,忽视理论上的提高和指导作用。“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样高”。对拳理的悟性就是帮助高飞的翅膀,特别是对于像太极拳这样绝对以意念为引导的拳种,更要重视理论的修养,想到的不一定做得到,但想不到的就一定做不到,意念到不了,拳就一定到不了。据先师云,一趟孙式太极拳中,把开合动作练好;拳就会了一半儿。一开一合中,掤、履、挤、按、采、捌、肘、靠的意思全有了。笔者禀承师训,细心揣摩,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开合之中有如此大的天地,先祖师设计于拳中,匠心独具,真点睛之笔也。

『柒』 孙式太极拳的详细套路口决

孙氏太极拳97式招式01、起式 02、懒扎衣 03、开手 04、合手 05、单鞭 06、提手上势 07、白鹤亮翅 08、开手 09、合手 10、左搂膝拗步(左式) 11、手挥琵琶(左式)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抱虎推山 15、开手(右转) 16、合手 17、右搂膝拗步(右转) 18、懒扎衣 19、开手 20、合手 21、单鞭 22、肘底看捶 23、左倒撵猴 24、右倒撵猴 25、手挥琵琶(右式) 26、白鹤亮翅 27、开手 28、合手 29、左搂膝拗步(左式) 30、手挥琵琶(左式) 31、闪通背(三通背) 32、懒扎衣 33、开手 34、合手 35、单鞭 36、云手 37、高探马 38、右起脚 39、左起脚 40、转身踢脚 41、践步打捶 42、翻身右起脚 43、披身伏虎 44、左起脚 45、右蹬脚 46、上步搬拦捶 47、如封似闭 48、抱虎推山 49、开手(右转) 50、合手 51、搂膝拗步(右式) 52、懒扎衣 53、开手 54、合手 55、斜单鞭 56、野马分鬃 57、懒扎衣 58、开手 59、合手 60、单鞭 61、右通背掌 62、玉女穿梭 63、懒扎衣 64、开手 65、合手 66、单鞭 67、云手 68、云手下势 69、金鸡独立 70、倒撵猴 71、手挥琵琶(右式) 72、白鹤亮翅 73、开手 74、合手 75、搂膝拗步(左式) 76、手挥琵琶 77、三通背 78、懒扎衣 79、开手 80、合手 81、单鞭 82、云手 83、高探马 84、十字摆莲 85、进步指裆捶 86、退步懒扎衣 87、开手 88、合手 89、单鞭 90、单鞭下势 91、上步七星 92、退步跨虎 93、转角摆莲 94、弯弓射虎 95、双撞捶 96、阴阳混一 97、收式

孙式太极拳老架拳谱(97式1、2合并)
1、无极学 2、太极学 3、懒扎衣 4、开手5、合手 6、单鞭 7、提手上式 8、白鹤亮翅
9、开手 10、合手 11、搂膝拗步 12、手挥琵琶13、进步搬拦捶 14、如封似闭 15、抱虎推山 16、开手
17、合手 18、搂膝拗步 19、手挥琵琶 20、懒扎衣21、开手 22、合手 23、单鞭 24、肘下看捶
25、倒牵猴左式 26、倒牵猴右式 27、手挥琵琶 28、手挥琵琶29、开手 30、合手 31、搂膝拗步 32、手挥琵琶
33、三通背 34、开手 35、合手 36、单鞭37、云手 38、高探马 39、右起脚 40、左起脚
41、转身踢脚 42、践步打捶 43、翻身二起 44、披身伏虎
45、左起脚 46、右蹬脚 47、上步搬拦捶 48、如封似闭
49、抱虎推山 50、右转开手 51、右转合手 52、搂膝拗步
53、手挥琵琶 54、懒扎衣 55、开手 56、合手
57、斜单鞭 58、野马分鬃 59、开手 60、合手
61、单鞭 62、右通背 63、玉女穿梭 64、手挥琵琶
65、懒扎衣 66、开手 67、合手 68、单鞭
69、云手 70、云手下式 71、金鸡独立 72、倒牵猴
73、手挥琵琶 74、白鹤亮翅 75、开手 76、合手
77、搂膝拗步 78、手挥琵琶 79、三通背 80、开手
81、合手 82、单鞭 83、云手 84、高探马
85、十字摆莲 86、进步指铛捶 87、退步懒扎衣 88、开手
89、合手 90、单鞭 91、单鞭下式 92、上步七星
93、下步跨虎 94、转角摆莲 95、弯弓射虎 96、双撞捶
97、阴阳混一 98、无极学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
第一段
1、起势2、揽扎衣3、开手4、合手5、单鞭6、提手上势7、白鹤亮翅
8、开手9、合手10、左搂膝拗步11、手挥琵琶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抱虎推山
15、开手16、合手17、右搂膝拗步18、揽扎衣19、开手20、合手21、左单鞭22、肘底看捶
第二段
23、左倒卷肱24、右倒卷肱25、左搂膝拗步26、左揽扎衣27、开手28、合手
29、右单鞭30、右云手31、高探马32、左分脚33、右分脚34、践步打捶
第三段
35、翻身二起脚36、披身伏虎37、左分脚38、转身右蹬脚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抱虎推山
第四段
42、开手43、合手44、左搂膝拗步45、揽扎衣46、开手47、合手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
50、揽扎衣51、开手52、合手53、左单鞭
第五段
54、左云手55、云手下势56、金鸡独立57、闪通背
第六段
58、玉女穿梭59、高探马60、十字拍脚61、上步指裆捶62、活步揽扎衣63、开手64、合手65、左单鞭
66、单鞭下势67、上步七星68、退步跨虎69、转身摆莲70、弯弓射虎71、双撞捶72、阴阳合一73、收势

简化孙式太极拳拳谱
1、起势2、揽扎衣3、开合4、左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进步搬拦捶7、如封似闭18、抱虎推山9、开合
10、右搂膝拗步11、揽扎衣12、开合13、斜单鞭14、野马分鬃15、懒扎衣16、玉女穿梭17、下势18、金鸡独立
19、倒牵猴20、左搂膝拗步 21、手挥琵琶22、三通背 23、懒扎衣24、开合 25、单鞭 26、云手27、高探马
28、右起脚 29、转身左蹬脚30、践步打捶31、转身摆莲32、弯弓射虎 33、双撞捶34、阴阳混一 35、收势

孙式太极十三式拳谱
1、揽扎衣2、开合3、单鞭4、云手5、右通背6、玉女穿梭7、上步七星8、右起脚9、转身左蹬脚10、践步打捶
11、转身摆莲12、双撞捶13、阴阳混一

『捌』 求孙氏太极拳教学视屏

孙氏太极拳教学视版频权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B%EF%CA%CF%CC%AB%BC%AB%C8%AD%BD%CC%D1%A7&fr=ala0

『玖』 练孙式太极拳怎么开胯

所谓的开胯,并不是通过压腿拉开筋骨活动范围或者改变胯骨的人体结构。
开胯版,是说的权是一般人的盆骨胯部呈前低后高的状态,而练拳的人,通过塌腰,提肛,抽胯等方式,让盆骨胯部在练拳时呈现比常人倾斜角度小的状态,这个时候,大腿股骨根位置有些许前移,在拳学运动中这个位置(胯部)变为人体的侧中线横处展开,在拳学运动中,称这个状态叫开胯。
这个很不容易表达,只能大概说明一下意思。
练孙式太极拳的开胯方式,静态的基本功三体式中的躯干正直、塌腰、提肛、抽胯、缩胯根、两脚跟外扭之意(膝不能扭,只是通过这个手段影响到胯根)等等综合方式进行开胯,动态的是在所有拳术运动中都注意此态的保持。
在孙式太极拳并没有这个术语,这是别家拳术用语的习惯,但放在孙式太极拳拳,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个人表述能力有限,网上其他人讲过的开胯,又都让人不明就里,神秘而无法操作,既然没有前人做过这个分析,那我就试着说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你。

『拾』 孙式太极拳的详细招式及图例

图例自己找太极拳大全一书吧,
视频:
http://www.ku6.com/show/L16DrMqt0KBJLb2n.html
-----------------------------
作者:孙禄堂 转贴自:《太极拳学》

1、无极学 2、太极学 3、懒扎衣 4、开手
5、合手 6、单鞭 7、提手上式 8、白鹤亮翅
9、开手 10、合手 11、搂膝拗步 12、手挥琵琶
13、进步搬拦捶 14、如封似闭 15、抱虎推山 16、开手
17、合手 18、搂膝拗步 19、手挥琵琶 20、懒扎衣
21、开手 22、合手 23、单鞭 24、肘下看捶
25、倒牵猴左式 26、倒牵猴右式 27、手挥琵琶 28、手挥琵琶
29、开手 30、合手 31、搂膝拗步 32、手挥琵琶
33、三通背 34、开手 35、合手 36、单鞭
37、云手 38、高探马 39、右起脚 40、左起脚
41、转身踢脚 42、践步打捶 43、翻身二起 44、披身伏虎
45、左起脚 46、右蹬脚 47、上步搬拦捶 48、如封似闭
49、抱虎推山 50、右转开手 51、右转合手 52、搂膝拗步
53、手挥琵琶 54、懒扎衣 55、开手 56、合手
57、斜单鞭 58、野马分鬃 59、开手 60、合手
61、单鞭 62、右通背 63、玉女穿梭 64、手挥琵琶
65、懒扎衣 66、开手 67、合手 68、单鞭
69、云手 70、云手下式 71、金鸡独立 72、倒牵猴
73、手挥琵琶 74、白鹤亮翅 75、开手 76、合手
77、搂膝拗步 78、手挥琵琶 79、三通背 80、开手
81、合手 82、单鞭 83、云手 84、高探马
85、十字摆莲 86、进步指铛捶 87、退步懒扎衣 88、开手
89、合手 90、单鞭 91、单鞭下式 92、上步七星
93、下步跨虎 94、转角摆莲 95、弯弓射虎 96、双撞捶
97、阴阳混一 98、无极学
-----------------
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以自己数十年的化境武功为基础,参考了武式太极拳的理法,融会形意拳、八卦拳之精义,而创立的一门以完备人的良知良能为目的的太极拳学术体系。

1、拳理特征:以儒(以《易经》为主)、道(以《道德经》、《丹经》为主)、医(《黄帝内经》为主)三家学说为理论基础,构成中和内劲理论(形而上),动静合一理论(形而下),皮球动力模型理论(技术形态)。

2、技术特点:松、空、圆、活,精刚之至,以式达理,中和含蓄。是于松、空、圆、活之中含有精刚之至之意。以式达理是拳式与道理的统一。该式能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并用,具有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之能,达劲力完备之效。孙氏太极拳每一拳式,都能一式含多式,吸收多种拳术技法,演化为多种打法。同时各式一理贯通,又能多式化一式。构成、特点提要如下:

(1)三维中枢轴:发现并修为主导人体动力的三维中枢轴。

(2)十字运动面:重心移动的水平面和劲力作用的垂直面。

(3)中和劲力球:由中枢轴、运动面的圆研中和状态,构成形圆意直的中和劲力球。

(4)连续动力源:开合功与鼓荡劲,一气贯串,神行不断。

(5)运作形态:身体形态一三体式。身步法要一形意拳、八卦拳之法。劲意状态一蓄神松空。

(6)结构特征:整体协同惯性力与瞬时拱效应的绝对统一,即鞭劲与架劲的绝对统一。

(7)作用机制:圆研之理一构成完备的适应机制:瞬时自动反馈调节机制,即植物神经与中枢神经的高度协同。

(8)作用效果:能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三拳合一之效。

(9)主要基本功:无极式、三体式、活步左右互换车轮手。

(10)推手步骤与特点:①定步单推手,沾字诀:手接外门、听彼意、串重心。手随身动,以胯带肩。其意如山溪中之水草,而非水池中之浮萍,此为入门之法。②定步双推手,控字诀:即制其向、管其节、串其中轴、摧其根。手随身动、勿自曲伸,以神接意,得意控形。又云:形、意、神三心调运方法。③活步四正双推手:有顺步、合步两种方法。④活步四隅双推手:采捌肘靠走四角法。⑧大捋,粘控诀:罩其神、听其意、控其形,走切化弧。是自他共荣、主彼合一的走化方法。非以放人为能事。⑧散推:蓄以形意劲、施以八卦法、用以太极意的散手活步控人方法。以车轮手为其基础。

(11)散手训练特点:由观形、得意、罩神,而意在彼先,至神知。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之意并用,劲备法全。得神知,合三拳之意,则能神行机圆、动静合一。产生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不打而打、打若未打之能。从而完备身心适应机制。不仅能以静制动,还能以动制静,更能以动制动。其所以然之理,在于孙氏太极拳之身步有修为动静合一之效。是为孙氏太极拳技击训练之要。

3、运作要诀:动中求静、抱圆守一,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一气贯穿、连绵不断、纯以神行。

4、简述无极式与中枢轴:剑云老师曾对我说:“无极式、太极式、三体式三式,本是一个学问中的三个步骤,不是并列关系。无极式:遵易经说宇宙有天轴,人亦有先天之轴,即是先天之轴,非后天努力有意所为,故站无极式要无思无相,开始练习时,唯将百会、气海中心与足跟相关照而已。此种关照亦是有意与无意之间,非强为而成。日久三点自然连成一无形之轴,身上感觉确切,上下一气贯通,身体动止无不自然以此轴为枢。如此,则无极式已可称始入门径。

5、太极式之意:遵易经说,天地左旋右转,其内结构已具。故此式有气之升降,劲之圆研,虚实阴阳转换之理及其作用机理已由此式萌发。所谓起点之意即由上面两式萌发,至起式完成,是为起点之意。孙禄堂老先生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原妙也。”认为太极拳是“将其起点中和之意,逐渐推之,贯于周身,无微不至。”故孙氏太极拳是一套逻辑贯通、学理确切、结构开放、体用完备的学问体系,构成了以东方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以完备人的良知良能为目的的修身实证体系。
------------------------------

阅读全文

与孙式太极拳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