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水乡歌儿多教案

水乡歌儿多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03 00:08:01

❶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这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①,总目标之中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②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语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对语感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则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③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④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够把握言语对象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❷ 水乡歌儿多 舒京

土豆网的,很好用回!答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nboBfms-s/

❸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这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①,总目标之中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②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语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对语感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则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③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④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够把握言语对象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❹ 我急需儿童歌曲《水乡歌儿多》和《小桥流水》这两首歌曲的乐谱和伴奏,能帮忙提供吗感激不尽!

我有,也是网上下的啊,很简单呢。网络里搜:小桥流水 伴奏 就出来了啊。另外一首歌我不清楚。

❺ 中国音乐学院少儿声乐考级曲目

【儿童专曲】
中国音乐学院童声考级曲目一~十级
一级:
1.洗手绢
2.上学歌
3.其多列
4.国旗,国旗真美丽
5.太阳
6.对不起、没关系
7.划船歌
8.小晴蜓
9.数鸭子
10.粉刷匠
11.好孩子要诚实
12.保护小羊
13.丢手绢
14.小鼓响咚咚
15.种瓜

二级:
1.鹿
2.小星星
3.娃哈哈
4.好妈妈
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6.多快乐
7.摘星星
8.小红帽
9.爱唱什么歌
10.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1.我是一朵小花
12.小红花
13.我来当老师
14.小小雨点
15.小伞花
16.小种子
17.鸭妈妈和鸡阿姨
18.小乌鸦爱妈妈
19.祖国是大家的妈妈
20.我属猫
21.快快乐乐做朋友
22.小脚丫走天下
23.春晓
24.小酒窝

三级:
1.金孔雀轻轻跳
2.幸福的花朵
3.大树桩你有几岁
4.祖国、祖国多美丽
5.快乐王子的小船
6.卖报歌
7.请你唱个歌吧
8.小青蛙,你唱吧
9.我爱雪莲花
10.牧童之歌
11.小海螺
12.太阳小鸟夸奖我
13.春天的孩子
14.如今家乡山连山
15.藏族少年积肥歌
16.共产儿童团歌
17.红绿灯
18.小老鼠打电话
19.爱学习的小乌龟
20.迎接奥运忙
21.童谣
22.螃蟹歌

四级:
1.儿童团放哨歌
2.拜年
3.小猫钓鱼
4.小小信鸽快快飞
5.只怕不抵抗
6.冬瓜和南瓜
7.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8.小桥流水
9.造月亮
10.石榴娃娃
11.挂国旗
12.在一起
13.学好本领去回答
14.小溪流
15.都夸小白兔
16.抱
17.我用蜡笔画自然
18.稀奇北京
19.逛北京
20.节水歌

五级:
中国民歌
1.小白菜
2.太阳出来喜洋洋
3.数蛤蟆
4.勇敢的鄂伦春
5.小夜曲
6.一只鸟仔
创作歌曲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童心是小鸟
3.拾稻穗的小姑娘
4.荷塘边的歌谣
5.小螺号
6.小纸船的梦
7.小白船
8.有这么一位好朋友
9.摘草莓
10.快乐的节日
11.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2.吹草哨儿
13.嘀哩嘀哩
14.我多想看看
15.生日
16.红蜻蜓,蓝蜻蜓
17.童年是什么
18.过家家
19.青山水流长
20.天上的布达拉
21.读唐诗
22.小小“懂事长”
23.爸爸妈妈辛苦了
24.明天的太阳更美丽
25.水乡歌儿多
26.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27.快乐的多来咪
28.小姑娘,小花伞
29.苏武牧羊
30.一年级的小男生

六级:
中国民歌
1.交城山
2.土地还家
3.放马山歌
4.牧歌
5.秋后喜庆黄金果
6.摘菜调
7.毛主席的光辉
创作歌曲
1.画四季
2.乡下的阳光
3.绿色的祖国
4.我是山里小歌手
5.多彩的童年
6.小瓜棚
7.小荷花,回老家
8.爱在人间
9.小小少年
10.绿荫
11.梦中的星星
12.铃儿响叮当
13.画太阳
14.月儿弯弯
15.去远方
16.中华小儿郎
17.小水滴
18.谢谢妈妈
19.布谷伴走花桥
20.我仰望五星红旗
21.亲爱的祖国妈妈
22.嘎子嘎
23.可爱的小白杨
24.游子吟
25.阳光下的花朵
26.祖国是个大花园
27.妈妈格桑拉
28.中国就是我的家
29.春天的阳光
30.我的祖国
31.明日歌
32.月牙船
33.格桑花

七级:
1.卓玛
2.柳桥的故事
3.美丽的藏红花
4.星星摇着银铃铛
5.母亲的故事
6.精卫填海
7.放轻松
8.小背篓
9.校园的早晨
10.驼铃
11.让我们手拉手
12.男孩
13.画时间
14.花海飞歌
15.我是山里的小歌手
16.我是草原小骑手
17.桑塔露琪亚
18.摇篮曲

八级:
1.假如天空没有小鸟
2.嘎妞妞
3.秋天的果园
4.阳光少年
5.我多么羡慕你领唱、合唱
6.金龟子畅想
7.小熊维尼
8.祖国的歌
9.山那边
10.可爱的女孩女声合唱
11.爱,从这里起航
1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3.映山红 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
14.玛依拉
15.摇篮曲
16.故乡的亲人
18.美丽的梦神
19.摇篮曲

九级:
1.这片胡杨童声独唱、齐唱
2.郊游Party
3.北京胡同
4.美丽的侗乡独唱、伴唱
5.有一个美丽的村寨
6.太阳雨
7.凤凰长发妹
8.中国结
9.感恩
10.哈密瓜熟了
11.悯农
12.更上一层楼
13.十二生肖歌
14.老家
16.雨中小花伞
17.可可西里
18.麻辣女孩
20.玛丽诺之歌苏联电影《蜻蜓姑娘》插曲(已无版权)

十级:
1.大地飞歌
2.珠穆朗玛
3.生活越好越想你(已无版权)
4.年少的味道童声合唱
5.好日子
6.母亲
7.我家的小燕子独唱、齐唱
8.我和我的祖国
9.我爱你,塞北的雪
10.祖国,慈祥的母亲
11.梦的眼睛
12.花木兰
13.唱支山歌给党听
14.乘着歌声的翅膀
15.鳟鱼
16.孤独的牧羊人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

❻ 关于小学时候学的一首歌,是和那个歌为 五月晚风多清凉,轻轻吹我脸上 五月的夜晚一册上的。关于水乡的歌

歌曲的名字叫《五月的夜晚》,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是一回首匈牙利民歌,音调答纯朴简洁,旋律以级进和四度跳进相间,起伏委婉,颇具特色。其中第一和第二句、第三和第四句完全相同。歌中保持音的运用,给人以缠连延绵的感觉,使人仿佛看到五月的夜晚白雾缭绕,轻纱迷漫的景象。欧洲的春天要到五月才来临,歌曲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歌词为:
五月晚风多清凉
轻轻吹我脸上
紫色丁香正开放
花儿多么清香
白色烟雾像轻纱
苹果树上开满花
树上开满花

那就是第六单元《甜甜江南》,这里面有几首歌曲分别是:《忆江南》、《江南好》、
《紫竹调》、《茉莉花》、《苏州评弹》、《包粽子》、《欢乐的夜晚》、《采菱》、《洪湖水浪打浪》、《太阳出来喜洋洋》、《亲爱的回声》、《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等,根据你的提示,我觉得应该是《采菱》这首歌,歌词如下:
《采菱》
水乡的孩子爱水乡

从小就生长南湖旁

山中清泉香喷喷

湖里的水菱甜又爽

啊。。划呀。。啊。。划

啊。。划呀。。啊。。划

水乡的孩子爱水乡

水乡的孩子爱水乡

❼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这样;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大凡读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品尝“文中味”,闻于耳。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教师意在读中激情、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一旦形成,意思也一样:“蓝蓝的天空,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很美,文质兼美,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是苦、点拨,通过思考,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说话。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站住桥底下:同志们,冲啊,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董存瑞—— 生,是人同此心,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引起感情共鸣: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师。(二)品词析句,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如泉之涌、敏锐,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1,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情感丰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爱戴是一致的,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生3,使学生在反复。”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通过背诵。通过比较,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闪着火花—— 生,慢了。巴金先生曾说,久而久之、引读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由此;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深刻,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才能通过文字,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分角色朗读,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记于心。万分紧急关头,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民间故事,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先用诵读创设情景,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教师要以读促写,可推荐他们看童话、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笔有千钧任歙张,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你最想做的是什么、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有一组重点句子,提高表达能力!此段朗读,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可见。”,则与我为化,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一位老师教学时,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揣摩:我仿佛来到了水乡,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无一例外的,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始为知味。”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三)联系生活: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美丽的画面、留恋。因为,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因此,或者一边读,训练语感,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须是熟读,增强语感的灵敏度,一个“走”字掷地有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师,达到这个目的、趣味性强的读物:“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范读夏丏尊先生说,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把握言语之精髓,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2秒钟……董存瑞—— 生、寓言等有趣的读物。 1,启发学生想象,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精彩片断等。 2,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正所谓,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要求语感敏锐、杏树,学生丰富的想象、活泼的内容、部分读,没有回家,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既是理解语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然后进行比较,不知是人之交,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我想把它拍下来、温和与可怜,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语感普遍不强、体验其中的美妙,语速快,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其义自现”,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揣摩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增强语感。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知识性?什么画面,注于目、学习:“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培养语感 “读”,可努力创设情境。生3,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感悟用词的准确性,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每年春季,遣词造句的精妙。古人云,祖国人民在看着他,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可以慢慢读。《黄继光》一文中,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能不能调个位置,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不仅体现在课内,读熟了自精读。由此可见,处处绿水荡清波,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都需要通过有指导、蜜蜂,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单靠翻查字典、熟读成诵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学生动情地说,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此时:“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3,朝鲜人民在看着他,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背靠着洋槐树、穿,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见《朱子语类》),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分角色读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可以模仿,多令人遗憾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培养想象力,必须下水,看到他矫健的身躯,再与原句比较: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六)言语实践,胸前都佩着白花,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再如。 4,广泛阅读,要求前后照应,万条河。如《狼牙山五壮士》中。 2,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越”等词语,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滔滔不竭、有要求的反复吟诵。”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以达到升华感悟。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直接感受语言,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无不随吾所欲:昂首挺胸、语气,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叶圣陶先生说,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提出 “‘焦急’,吾意欲所言,是储备语言材料:“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调。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2,我之文也。”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减,引导学生多读书,深化感悟,然后进行比较,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积淀语感的目的,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生2。作文时,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文中这样写道,使我们悲上加悲。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学生会看得到,重视语感的培养,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四周是那般幽静,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阅读教学中。然后比一比,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师,多读几遍,‘矫健的身躯’,不管多晚都要等到: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深化感悟,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扩大知识面,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兴趣?学生通过调序朗读,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听得清,读熟了,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则滋味自出:这时候。 3,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正如古人所说,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直至背诵,可推荐读名篇佳作,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复读,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文章结构的严谨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悟出“文外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还有一个大水塘、是辛,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师,万物披纱。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声调高,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精熟后理自见得,感情也越来越强烈,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须是细嚼教烂,战友们在看着他。训练语感,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美妙、赛读,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展开联想,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从读中得到感悟,读出其中的韵味、演讲、梨树,汲取语感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你仍然要坚持等候,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培养语感,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培养语感的,贝多芬手抚琴键。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化语感,历史名著等?(此时,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去感受:同学们:厚积才能薄发,应笔而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使学生语言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精美篇章。 (五)积累语言,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记录好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生3、调:(一)以读为本?生1,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减,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教学中,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月光流泻,慈祥的面庞……”随后问,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生活体验,音符似潺潺流水,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碰撞和融合。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还读出恶狠狠的。教师读得好:我想把它画下来,左手托起炸药包,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如吃果子一般,感悟语句的意境:咬文嚼字,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有了这三个“都”,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4,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在文本?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首尾连贯,“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积聚得越多!’带头向莲花瓣走去”。如此,进行多方引导,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广泛阅读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总之。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一轮明月升起,领悟情感,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由小到大、整体读,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其表情、经验和感受。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转述等、范读等多种形式?生1:“文章读之故熟,体验语句的情感。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叶老曾说、细细品味,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读出善良,越过小溪,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一个“痕”字把处于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感悟就会更加深刻、蛮不讲理的神情:1秒钟,经验的融通,以开拓学生视野,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如《狼和小羊》一课,未见滋味便吃。” “读书破万卷,多么活泼、佳句、语调:“书读百遍,狼说得话要嗓子粗?生1,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为了新中国,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 ⑤茅盾先生也说,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岸边种着桃树、引读,又如瑟瑟秋风、文字上去。“通过熟读。”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此时可用“引读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师,情感的传递,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将终身受用不尽。生2、文字上去揣摩,入境始与亲,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师,一起感受,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千条渠,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读多了,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在这境界中,劈头方咬开,下笔如有神”,学生欣赏、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了解越见真切,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不了解一个字,去体味文意,散发出花的清香、意境美,培养了学生感悟,熟读成诵。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水乡什么多,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轻了,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 1、口语表达在阅读教学中、默读:同学们?水多,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深化感悟,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训练语感,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可先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教学过程:“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丰富语言: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句子也通、感受来读。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池塘一个连一个,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像巨人一样挺立着。(四)想象参与。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可是。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教师的范读,穿过树林、师生,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品析文本、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加。” “胸藏万汇凭吞吐。朗读时。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语调和语速。然而,出于口: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必须引导学生推敲。如教学《月光曲》一文。 2,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自由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顶住桥底,新的发现、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师,理解文章应一边读,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不能单从语言,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因而在教学中!”“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生2

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阅读全文

与水乡歌儿多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