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提出的一个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用英文怎么翻译
教学做合一内
Integr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e
integrity of ecation, studying as well as practice
供参容
Ⅱ 陶行知的祖先是谁
他的祖先已经很难考证了。
姓陶的人,真是既荣耀,又幸运,因为他们的姓源有二,而一支出自唐尧,一支出自虞舜。这份荣耀与生俱来,实在令人羡慕万分。
关于陶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亦为陶。”陶唐氏就是帝尧,虞阏则为舜的后代。
帝尧,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是为什么还要称他为陶唐氏呢?其中是有缘故的。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他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至于“尧”,则是他的号,是他生时臣民用来对他称呼的,而不能算是他的姓氏。因此,尧的子孙后来才会有的以陶为姓,有的以唐为姓。
尧的最初封地陶丘,据《说文》上的考证,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后来所徙的唐地,则是现在河北省的唐县,所以出自帝尧的这一支陶姓,最初应该就是发源于这两个地方。
虞舜的后代之所以也姓陶,则是由于他的一个后代虞阏,在周朝的时候做了“陶正”的官。所谓“陶正”,就是专管治陶之事的官,后来虞阏的子孙就以官为姓,统统改姓了陶。
至于舜的后代之以虞为姓,则是因为他把君位禅让给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禹封在“虞”,子孙也依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姓,就此姓了虞。当时虞地的位置,就是现在河南省虞城县。因此,出自虞舜的陶姓,最初的发源地,也应该可以追溯到河南的虞城县。
根据以上的分析,天下的陶姓,不但在血缘上可以追溯到4300多年以前的尧舜,在来源方面,还可以知道自己的祖先最初是来自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和河南虞城县,一切都是脉络分明,清清楚楚。
另外,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陶姓繁衍到后来,是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丹阳,是在今江苏省,位置在镇江的南方,是自唐代天宝年间以来就有的县治。浔阳,则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县。
在历史上,姓陶的名人相当不少,早在春秋时代,就出了一位被列入《烈女传》,以节义传论千古的陶婴。
人人知名的陶渊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被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另一篇《桃花源记》,也被历代列为学子必读之作。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被传为千古美谈,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
Ⅲ 《教学合一》读后感
[《教学合一》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是一本比较厚的书,我向来对厚的书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教学合一》读后感。周末,有了闲瑕时间的我随手翻了这本书,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用了很通俗的、很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一些教育观点,让人一看,引人入胜,每当读到一段精彩之处,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让人看过觉得有意外的收获。
读完首篇《教学合一》,我感觉颇多。这是陶先生1914年4月发表的文章,虽然已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但今天读起来仍觉得非常亲切,令人深思。
陶先生提出了教学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陶先生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本教材,几支粉笔,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这与陶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也是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读后感《《教学合一》读后感》。想到自己的数学教学课堂,传授知识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深感惭愧。先生说得生动:“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会乱咬挣扎着不肯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教师让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的越充分,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就越大,学习效果就越好。
第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学生学习上“苦恼太多”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是因为不喜欢这一门学科,不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尽管我不完全苟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但老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不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不及时对自己教学做调整和改进的话,他肯定是“教不好的老师”,新课和要求我们“因材施教”,这需要我们如陶先生所言认真去思考如何“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
第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课堂更加精彩、有趣。作一个学习型的老师,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学生“终身学习”,我们更要在“终身学习”方面身体力行。
言而总之,教学合一就是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学相长。只有做到教学合一,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学才是真教实学。
〔《教学合一》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Ⅳ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观点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版里,对事权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Ⅳ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强调什么是中心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其中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Ⅵ 教学合一与教学做合一有什么求别
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
Ⅶ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强调什么是中心
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Ⅷ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人是谁
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教育家约翰杜威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陶行知是他的门徒,很好滴把这个观点介绍到国内来,并赋予本土的内涵。到今天,依然是极其先进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