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
成长故事(足迹)吧,三篇课文有爱动物的,有孝敬父母的,也有坚强乐观的,但主角基本都是小孩。
B.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1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6
2 美丽的南沙群岛·······9
3 庐山的云雾········12
习作1·····15
练习1·····18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23
5 雪儿·········27
6 花瓣飘香·······30
习作2······33
练习2······35
课文
7 菩萨兵·····40
8 李广射虎······44
9 少年王勃·····47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50
习作3·······53
练习3·······55
课文
11 赶海·····60
12 荷花·····63
13 古诗两首·········66
习作4·······71
练习4·······75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81
15 水上飞机······84
16 跟踪台风的卫星······87
习作5········91
练习5········93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97
18 狼和鹿·······101
19 放飞蜻蜓······105
习作6···109
练习6···111
课文
20 恐龙·········116
21 槐乡五月········120
22 海底世界·······124
23 日月潭的传说······128
习作7·····132
练习7·····134
课文
24 寓言两则·····138
25 争论的故事······141
26 剪枝的学问······144
习作8·····147
练习8······150
生字表······154
满意了吧,写了我好久呢
C. 三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二单元的手抄报
我们的生活离来不开(源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2.我们怎样描述玩具的特点?答:从大小、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对玩具进行描述。3.观察植物有什么方法?答:可以用眼睛看植物的外形和高度;用手摸树皮粗糙程度、叶片的绒细刺等;用鼻子闻花的气味;用舌头尝果实的味道等。4.写出自己观察的一种植...
D.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二单元A卷答案
拍题过来,我给你答
E.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评讲课教案
5 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遇有生字词做上记号,参照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尝试理解词语意思。
(2)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3)思考: ①如果要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的秋天,该怎么说? ②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指名朗读课文。
(4)同座讨论分段意见。组织交流后小结:全文可分四段。第二~四自然段为一段,其余各自然段自成一段。
(5)赞美北大荒可以用“美”或“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6)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美在丰收。
三、指导书写
1讲解字形。
半包围结构。首笔“撇”起笔要高,要写短平,“秀”下面的“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后写撇。最后一笔是“平捺”。
2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朗读这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
(2)教师讲成语“一叶知秋”:看见一片树叶凋谢落地,就知道秋天将要到来了。 2学习第二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天空一碧如洗和落日映照下的流云美。)
(2)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流云”、“几缕”和“一碧如洗”。
(3)揭示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①读一读,用彩色笔画几缕流云,说说你的感觉。
②读“银灰、橘黄、血红”,每读一个词,你会联想到什么? (读到“银灰”,会想到像银子一样的灰色;读到“橘黄”,会想到像橘子一样的黄色;读到“血红”,会想到像血一样的红色)
(4)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①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读读,说说是用什么比什么的。(用“透明的蓝绸子”比小河,用“明镜”来比水面。)②哪些词语是写小河“清澈”的?(清澈见底、如同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 (板书:小河 清澈见底)
(5)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理解“非凡”的意思。“原野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 (北大荒的原野到了秋天非常热闹)
②课文是怎么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6)指导朗读这一段。
3让学生默读第三段。
(1)引导学生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一段话里想到它的意思吗?
(2)“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有双手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4齐读第四段。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 (景美:天空一碧如洗,流云像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物丰:大豆摇铃千里金)
5指导背诵:选自己喜欢的章节练习背诵,边背诵边想象所描绘的景象。
6指名背诵。
7小结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词语,着重正音。
2说说“银灰、血红、橘黄、金黄”表示什么颜色。每读一个词你联想到什么?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吗? (雪白、漆黑、桃红、天蓝)
二、欣赏句子
1揭示句子: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思考:什么像火?(红红的榛树叶子像火)什么地方相似呢? (都是红的)教者讲“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提问: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1)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3)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各自朗读这些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好处。
2揭示句子:成片的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思考:大豆会有笑声吗?(不会。大豆的豆荚,在风的吹动下,发出的是响声)谁才会发出笑声?(人)这里是把大豆当做人来写。提问:
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1)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3)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各自朗读这些把物当做人的句子,体会它的好处。
三、朗读指导
四、背诵指导
6西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各自喜欢的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练习用“犹如、像”或“仿佛、宛如”说话。
教学重点: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各自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难点:练习造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俗语,引出课题
1出示俗语的上半部分:“上有天堂”,要求学生口答:下有苏杭。。
2教者讲:人们把生活幸福美好的地方称作“天堂”。“苏杭”指的是苏州和杭州。苏州,在江苏省;杭州,浙江省省会。杭州的美在西湖。
3板书:西湖。领读课题。
4简介西湖
二、初读指导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词语,着重读好前鼻音的字。
(3)理解词义:
(4)教者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5)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指导书写
1讲解字形。
2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问:这一段共有两句话,重点是哪一句? (重点是第二句:“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理解:①“美称”是赞美的称呼。
②“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中间加了逗号,突出了“西湖” ③开头这两句话总起全文。下文就是写西湖的。
(3)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写山峦?哪几句话写湖面?山峦和湖面各有什么特点?
(2)读第一句话,结合看课文下方的插图理解“层层叠叠、连绵起伏”。
(3)湖面有什么特点?打了一个什么比方? (板书:湖面 犹如银镜)
(4)引导学生理解“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既有静态美,又有动态美。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思考:十里明湖中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2)口头填空:
①十里明湖中,孤山-----------------------------------。
②白堤和苏堤就像--------------------------------------。
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等三个小岛-----------------------------------。
(3)读了哪一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4)学生各自诵读,体会景象的美。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此节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西湖景色呢?
(2)引导学生理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的承上启下作用。
(3)学生读第二、三句话,读好短句“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理解比喻句:“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4)除了写华灯,这一段还写了什么?(琴声)
(5)小结:这样,西湖就更加美了。
5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人间天堂”的一颗明珠)
6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西湖的美。
7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6西湖
远 山峦 真像山水画 湖面 平静
近 湖堤 像绿色绸带 小岛 仿佛仙境
夜 华灯 宛如银蛇 琴声 悠扬
“人间天堂”的一颗明珠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说西湖美在哪?
2听写:悠扬 葱绿 围绕 荡漾 一般
二、背诵指导
2将生字按结构分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3用钢笔描红。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窗 帘 忍 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写出跟下面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太妙( ) 河畔( ) 越发( ) 宛如( )
2听写词语:
二、精读训练
1过渡:上一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拉萨的天空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2看课题上方的插图,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
(1)“那里”指哪里?(拉萨)“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是)“天空??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是一个什么句子?(打比方的句子)
(2)齐读。
3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可以读懂的:“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拉萨的蓝天离人很近)
(2)不太好懂的地方:
①“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一方面承接上文“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说明天与人的距离近,另一方面,暗藏了一个比喻,蓝天就像一池碧水,可以用来洗脸。
②“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这是两个对比的句子:拿“白云”与天空对比,形成了白和蓝的映衬,突出了“纯净”;再拿“草地”和天空对比,形成了青和蓝的对照,突出了“明洁”。
(3)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板书:离人近 声音碰到 手能摸到)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的。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什么意思?
(布达拉宫的上空一年四季总是蓝晶晶的)
(2)结合插图介绍布达拉宫
(3)指导朗读。
6齐读第五自然段。
(1)蓝天是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拉萨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
(2)教者讲:为了让这块神圣的地方永远保持明洁、纯净,我们要注意环境保护。 7指导朗读课文。
三、背诵指导
1理清全文层次,回忆第一—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熟读并记住第二自然段。
3熟读第三~五自然段。
4试背课文。
教学反思:
习作2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结合习作提示,明白写人的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性格、兴趣等展开介绍。
2画好自画像,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征,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教学难点:写出个性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人习作
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儿吗?拿出你的小镜子,欣赏一下镜子中的自己吧!杜小虎真逗,他对着镜子还给自己画了张像呢!画好了,还写了篇作文,题目就是“我的自画像”,想读吗?
二、读懂例文
1指导看图。
(1)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画得特别像呀?
(2)你能看图说说自己对杜小虎的印象吗?
①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②指名说。
(3)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准确,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画的,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可爱呀!
2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想想他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2)对照插图,再读例文。
①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杜小虎的自画像,从这张自画像上,你能看出杜小虎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我们再来读读杜小虎的习作,他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了吗?
三、指导习作
1学生给自己画像。
2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练说。
(1)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画像,像杜小虎一样给同学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如果小朋友觉得你说得不像,那就要请你唱歌儿啦!
(2)出示“好词语花篮”,供学生写作时选用。
活泼开朗 天真烂漫 美丽大方 愣头愣脑 憨厚
4学生练写。
(1)学生写草稿。
(2)指名读。
(3)师生评议。
(4)学生誊写。
(5)习作和画像展览。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外貌特点 性格 兴趣
练习2
1学会用字词句。
2写好带有“撇”、“竖”的钢笔字。
3读背8条成语。
4学写毛笔字。
5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长生活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体会字义。
(5)小组汇报:根据上下文意思,谈谈朗读的感受。体会“漾”:水面轻微动荡。 2第二部分。
(1)读题明确题意。
(2)自由读通、读顺句子。
(3)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讨论选择确切的解释。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查字典、选词义方面的指导。
(4)小组交流:根据句子和字典选出合适的字义。蔫:在这里比喻小象性格内向,不好动。挎:在这里是指篮子是在小白兔胳膊上挂着的。蹑:这里指小彼得踮着脚,动作很轻。 3第三部分。
(1)师: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
(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准确的书写姿势。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8条成语,四人小组学生合作学习,读准成语的音。
(1)小组汇报朗读。
(2)指名做小老师朗读8条成语,学生连读成语歌。
3分小组讨论这8条成语的意思。老师点拨:可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书上的插图,展开联想和想象。
4连读成语,体会意思。
5小组讨论对成语的理解,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表扬。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今天我们学习“竖”的写法。指导: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悬针竖和垂露竖的运笔方法。
3小组汇报。
4教师书写悬针竖,指导运笔方法。
悬针竖的写法:逆锋右上入纸,旋即右折稍按,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学生练习书写悬针竖。
5教师书写垂露竖,指导运笔方法。
垂露竖的写法:起笔同悬针竖,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注意一定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保持中正,防止歪斜。
学生练习书写垂露竖。
板书设计: 练习2
高堂广厦 玉宇琼楼 错落有致 曲径通幽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眼花缭乱 美不胜收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颗:口语交际
1板书: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学生自己读题目,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组讨论: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3)小组汇报。
(4)集体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可以开门;当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师:说得好,但与人说话时仍要注意得体,态度要十分坚决。)
(5)谁能把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3练习。
(1)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将后一种情况作为练习重点。
(2)指名上台表演。
(3)讨论评析,师生共同给予指导。
二、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2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F. 三年级语文第一之第二单元共有几首古诗都是什么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
1、咏柳
作者:贺知章
2、春日内
作者:朱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容第一单元古诗二首:
1、山行
作者:杜牧。
2、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科学课的内容?
H.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生字表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表
1. 驾折蜒谱朽篇创族绸
2. 辽阔屿罗库资仅暗合龟版
3. 庐瀑幻似姿笼罩系泻返权
4. 操选际届试箱固套询疗
5. 剩鸽捡哀悠任阻忠递盼
6. 俯摘捧拿措惶恐舍惹懂
7. 藏区段胞译糊涂怨耕播
8. 唐卢组期逻惕搭猎呆扎
9. 探昌阁督宴章鸭读序
10. 纳科诉豪预料联识触虚
11. 支暑舅抓逃夹须捏俘虏
12. 挤蓬骨胀裂幅翩蹈昨梦
13. 紫尺疑绝
14. 镜委屈趟亏陷够铺闭
15. 鸥货喂护迅速援佩森谈
16. 盯哈监怒厉吼设疯牢泄
17. 垂汤钓钩竿拖未允规毫
18. 凯葱捕杀其饥退惨染旦
19. 陶慈舌抢蝇蚊握据构复
20. 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
21. 槐肩挎摆顿拌咸蒜炒芝
22. 底窃私汪危肌缩途旅甲
23. 漆集躲阿剪社越冒饿雄
24. 寓则宋焦疲勃闷枯弱
25. 烤辩嫩评剖笨键聚赞
26. 挥舞夺靠熟娃蛋禁番
I.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内迅
路是脚踏出来容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古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J.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字
5、秆 绣 赤 褐 衬 衫 泛 锐 饲 翁 峭
6、欧 洲 瑞 启 殊 骤 跋 涉 濒 覆 厢
7、郁 澈 湛 犁 裸 扩 栋 咆 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