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6课写诗怎么写
蓝蓝的天空,
本来是云朵们的游戏场所,
可是一颗颗火箭炮
打破它们的美梦,
这究竟是为专什属么?
美丽的花园,
本来是蝴蝶姑娘的舞台,
可是巨大的坦克
使它们不能展现自我,
这究竟是为什么?
茂密的森林,
本来是小鸟的天堂,
可是如今战争的枪声
把他们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
这究竟是为什么?
洁白的教室,
本该充满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可是一颗颗罪恶的子弹,
阻挡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件毛衣,暖和的毛衣,
让他们不再寒冷!
有一个家庭,温暖的家庭,
无论什么也拆散不了他们!
和我们一样快乐成长,
和我们一样享受幸福……
❷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6课
【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首先讲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海──海鸥的乐园,沙漠──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轰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地雷的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些描写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②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是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一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二个字概括,就是“和平”!
(2)对词语的理解。
巡弋:(军舰)在海上巡逻。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祈盼:祈祷、盼望。
海鸥:水鸟名,羽毛多为白色,生活在海边,主要捕食鱼类。
蜥蜴:一种爬行动物,俗叫“四脚蛇”。身上有细鳞,尾巴很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
甲虫:虫类,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❸ 2016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
1 观潮
3 鸟的天堂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17 长城
18 颐和回园
21 搭石答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7 尊严
9 自然之道
11 蝙蝠和雷达
17 触摸春天
21 乡下人家
27 鱼游到了纸上
31 普罗米修斯
❹ 仿写四年级下册语文16课(人教版)
天蓝色的大海,本来是鸟儿的天堂,可是浓烟和毒气,成了不速之客,这究竟内是为什么?绿色的竹容林,本来是竹笋和昆虫的家园,可是人们和锋利的锯子,打破了他们的美梦,这究竟是为什么?蓝得发黑的大海,本来属于鱼儿和水草,可是如今频频发落的渔网,把鱼儿的地盘搅得很不宁静,这究竟是为什么?五彩缤纷的花园,本该散发着花朵的浓香,可是如今浇花的脏水,阻挡着花儿的生长,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奢望,我们祈求----------让战火中的孩子们 有一把椅子,平稳的椅子,不被炸弹的气场击倒!有一间房子,漂亮的房子,免遭烟雾弹的攻击!和我们一样在花香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