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年级下册语文考试卷期末答案
1+1=2 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公理法是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义,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对这些基本命题(也叫公理)也不给予论证,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
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所以它也是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 至于“1+1为什么等于2?
”作为一个问题,没要求大家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其实只要说明为什么1+1=2就可以了,可以说这是定义,也可以说这是公理。不过用反证法还是可以证明的:假设1+
1不等于2,则数学就是一锅粥,凡是用到数学的地方都是一锅粥,人类社会就乱了套了,所以1+1必须等于2。1+1=2看似简单,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滚雪球的过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双手捧一捧雪,这一捧雪就相当于人类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小孩把手里的雪捏紧,成为一个小
雪球,这个小雪球就相当于人类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形成了概念。于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发现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这就相当于人类的理性认识。雪可
以粘雪,相当于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滚一下,发现雪球粘雪后越来越大,这就相当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相当于2+
1=3。1,2,3可以排成一个最简单的数列,但是可以演绎至无穷。 有了1只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数学,有了2+1=3才开始了数学的无穷变化。
物理学与1+1=2的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在数学当中已知1、2、3,则可以至于无穷,什么是物理学当中的1、2、3呢?通常它们代表着:质量、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概念相当于1,它们是组成物理学宏伟大厦的
砖和瓦;牛顿运动定律相当于2,它使我们有了真正的物理学和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相当于3,使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广泛应用。在经典物理学中一切都是确定
无疑的,有了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推出未知。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
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
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
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
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
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1+1=?不就是等于二吗?是的,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个二却不可小觊。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里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换个角度1+1虽然等于二但是却有许多含义。譬如说1+1=2分解后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后天培养;1=汗水。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个公式。当然要是换个角度,聪明的人就知道凡事无绝对。答案不可能只有1个,含义亦是如此。
1+1从脑筋急转来说也可以等于一个数字“王”、田、甲。
㈡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查字典填空。分
“鼎”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 。“鼎”字有如下解释:①古代蒸煮用的器物;②三方并立;③大;④正当,正在。在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的解释写在词语后面的( )里。钟鸣鼎食( )鼎鼎大名( )三足鼎立( )鼎盛( )。你还能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jùn 严( ) ( )工 ( )马 英( )( )俏
jí编( )书( )聚( )荆( ) 狼( )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各组词语。3分
1、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 胃 大肠 嘴 肛门 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词 唐诗 汉赋 明清小说 元曲 ____
四、选择题。5分
1、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杂伴 截然 荒乱 坐无虚席 B、尖税 演绎 锻炼 肃然起敬
C、幢憬 敦厚 蒜瓣 万丈更新 D、和睦 旷野 爆竹 蜂拥而至
2、下面加点的汉字的部首和音序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蒸(灬 z)容 B、瞅(目 Q)见 C、豁(谷 H)达 D、优雅(隹 Y)
㈢ 六年级语文考试卷
2010语文小升初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àn lán xuán ɡuà qīnɡ yínɡ línɡ tīnɡ qiè ér bù shě
( ) ( ) ( ) ( ) ( )
二、将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写在括号里。(4分)
1、学校植树时,李景负责提水,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 )
2、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 )
3、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柳树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 )
4、小伟对待学习真是有恒心,有毅力,这次语文测验终于考到了全班第一名。 ( )
三、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6分)
响声( ) 袭击( ) 忧伤( )
严肃( ) 负责( ) 赔偿( )
四、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4分)
1、 牢靠 ①坚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稳妥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鲜 ①食物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吧,请填空。(11分)
1、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海水变得______________。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______________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烟台的海常常_______________,宛如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_______________,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_______________。(《烟台的海》)
六、自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6分)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在南京的朋友。 ②畦(qí):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的田地。③排闼(tà):开门。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4分)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累累(lěi léi)的果实 显露(lòu lù) 起初(chū cū )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写出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5分)
(1) 露水消逝( ),橘柚树闪烁( )着阳光,绿叶金实。
(2) 累累的果实渐渐( )从叶子中间显露( )出来。
(3) 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5、填空。(4+8=12分)
(1) 作者写了_________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2) 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
6、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1) “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这句话意思是( )
① 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② 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③ 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
① 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小溪一样。
② 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八、习作(30分)
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一些地方,有过深切的感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吧。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介绍你身边的地方。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附加题:(3分)
你会填这些带数字的成语吗?
一 心( )( )
五 颜 ( )( ) 六 神( )( )
㈣ 1+1练习题的六年级半期语文和数学考试卷子
一、汉语拼音。(9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与小写字母读音相同的大写字母:
t q r n m l h d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线字应读什么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画“√”。
玻璃纤维(qian xian) 粘稠(nian zhan) 蜷缩(quan juan) 系鞋带(ji xi)
二、汉字。(9)
(1)按要求填空。
“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还可查____部,“秉烛夜游”的“秉”字是___________的意思。 “幽”字是____结构,共有____画。
(2)辨别下面句子中的形近字或同音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潮 嘲 朝)笑,(屹 意 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堪 勘)测线路。
(3)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把正确的写在( )里。
必需如蜜峰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淌若钉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 )
三、词语。(12)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滥( )充数 无( )无尽 ( )经风霜 不计( )数 刻舟求( ) 斗志( )扬
南辕北( ) 盛气( )人 守株待( ) ( )千上万
用故事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数量、范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电影对观众正如书报对( )。农民对土地正如( )对机器。开幕对闭幕正如开始对( )。
轮船对大海正如( )对铁路。
(3)解释带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①时间快到了,我们简单吃一点东西就走吧。 ( )
②这道数学题很简单,我一会就做出来了。 ( )
③这件事你要认真去做,不要简单从事。 ( )
(4)从下列词中,选择与句中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填入( )里。
听凭 随便 很 偏 假使 争论 比较 平定 收复
①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②鲁迅先生在仙台也颇( )受了这样的优待。
③我现在不同你计较( ),等你气消了再说。
④尽管花草会自己奋斗,我若( )置之不理,任( )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四、句子。(16分)
(1)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有三种解释,在正确的后面打“√”。
①“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地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小草骄傲自满,看不起盆花。( )
b. 小草的生命力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而盆花却比不上它。()
c. 小草值得尊敬,盆花不屑一顾。( )
②桑娜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会挨饿。( )
b.海上起风暴,气候十分恶劣。( )
c.桑娜担心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会有丧命的危险。( )
(2)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陈述句,然后再分别把它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海 风 东倒西歪 梧桐树 刮 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面一段话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依次写在括号里。
走进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宛如置身于大海之中。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绿得令人陶醉。叠叠的浪花欢笑着,翻腾着,一层赶一层涌向远方。这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写作顺序,重新安排,在括号里标出数码。
( )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 ) 列作文提纲。
(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 )初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 )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5)认真阅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并改正在横线上。
①每个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和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24分)
(1)在下列课题中,标出其中的关键词语。
例:《金色的鱼钩》
《林海》 《种子的力》 《养花》
《粜米》 《一夜的工作》 《鲁班学艺》
(2)根据所学课文内容,概括出下列人物的主要特点。
邱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闰 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桑 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短文,并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爱绿叶
1 瑰丽芬芳的花朵,使人一见就产生爱慕之心。古今中外有多少诗人赞美过它的艳丽,有多少画家描绘过它的丰姿。
2 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花朵没有绿叶衬托,能有这样美丽吗?又有哪一朵美丽的花朵能离开绿叶呢?
3 大自然的色彩是多么丰富:洁白的雪花,碧绿的湖水,金黄的麦浪。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平凡的绿叶。绿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保持空气的清新。绿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4 绿叶是平凡的,但它的精神是伟大的。我爱绿叶,更爱具有绿叶精神的人。在四化建设中,有无数无名英雄,他们虽然貌不出众,语不惊人,但是一直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四化建设中,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一切,所以我爱绿叶,更爱绿叶似的四化建设中的无名英雄。
①在短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
反义词:( )—( ) ( )—( )
②用“‖”线把短文分成三段(在原文上画出)。
③文章的第____自然段是过渡段。
④用“____”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⑤“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是表示________关系的,并用它写一句话: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具有绿叶精神的人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要求: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情使你感到难忘或使你高兴、自豪、痛心、委屈、气愤……请你任选一件写下来。
注意:(1)自己命题。(2)要表达出真实、健康的感情。(3)要做到有具体内容,详略得当。
㈤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数学的要吗?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19分)、16()=24:()=0.8=()÷10=()%=()成。2、六(1)班今天到校48人,请病假1人,请事假1人,该班出勤率是()%。3.、把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4、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凌晨4时的气温是()。5、明明和亮亮邮票的比是2∶5,亮亮有105张邮票,明明有()张邮票。6、小王妈11月2日存入银行2000元,定期二年,如果年利率按2.5%计算,到期时应得利息()元。7、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200元应记作()元。8、在伊利乳饮料包装上,并排有两行数字,,这两行数字中,20070214表示(),20060614表示()。9、在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出直径是4厘米的圆,至多可以剪()个。10、深圳市某风景点近几年来游客人数统计图。(l)2000年的游客人数比1998年增长()%;2002年的游客人数比2000年增长()%。(2)按这样的趋势,你估计2004年游客人数将比2002年增长()%,将达到()万人。二、判断题。(5分)1、两圆相比,周长小的面积一定小。()()2、甲存款的13和乙存款的14相等,甲和乙存款的比是3:4()3、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10。()4、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5、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3摄氏。()三、选择题。(5分)1、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大。A.正方形B.圆C.一样2、从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B.半圆性C.环形3、现在的成本比原来降低了15%,现在的成本是原来的()。A、15%B、85%C、115%4、一台电冰箱的原价是2100元,现在按七折出售,求现价多少元?列式是()A.2100÷70%B.2100×70%C.2100×(1-70%)5、16名乒乓球选手进行淘汰赛,共()场比赛才能决出最后冠军。A.15B.12C.8四、计算题。(34分)1、化简比,结果用分数表示。(10分)56:12=0.8:0.04=18吨:750千克=1/2小时:75分钟=72/25:32/125=2、脱式计算。(12分)(13-15)×15-2(18+34)×17+375×14+25×25%12-(-34)+(-27)3、解方程。(12分)X+20%X=242/5:3X=1:1529-5x=4x+238x-27=15+24x五、应用题。(37分)1、一场足球赛的票价为240元,因为票很紧张,涨价20%,涨价后的票价是多少?(4分)2、一个圆形养鱼池,直径是4米,这个养鱼池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3.王钢把1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5%。到期时,王钢应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4分)4、商场搞打折促销,其中服装类打7折,文具类打8折。小明买一件原价200元的衣服,和原价120元的书包,实际要付多少钱?(5分)5、学校运来200棵树苗,老师栽种了10%,余下的按5: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班级,丙班分到多少棵?甲班比乙班多分到百分之几?(7分)6、在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图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5分)7、体育老师对我班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连续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老师记录的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2-103-2-310请同学动手算算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他们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达到标准的人数比不达标的多(还是少)百分之几?(8分)
㈥ 2011六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的卷子
姓名 (考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 请用“√”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竣(jùn√ jìn )工 模(mó√ mú)样 感慨(ɡài kǎi√) 矿藏(zànɡ√cánɡ) 机械(xiè√ jiè) 盛(shènɡ chénɡ√)满
二、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要规范、美观。(4分)
我们(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林),
感受着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 比一比,再组词。(5分)
俊(英俊) 泽(沼泽) 陪(陪同 ) 哀(悲哀) 锋(锋利)
骏(骏马) 择(选择) 赔(赔本) 衰(衰老) 峰(山峰)
四、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6分)
居高(临)下 南来北(去) 翠色(欲)流 见(义)勇为 神(采)飞扬 谈(笑)风声
五、 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4分)
丰收的---------果园 快活地---------歌唱
绿色的---------大伞 灵巧地---------飞翔
寂寞的---------荒山 深深地---------呼吸
淡淡的---------眉毛 暖暖地---------照着
六、 结合语言环境,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单薄:A、穿的衣服薄而少 B、身体瘦弱 C、(力量、证据)薄弱,不充实。
1、她的身子那么单薄,怎么能干这么重的活呢?(B)
2、外面下着雨,你的衣服这么单薄,不冷吗?(A)
3、我们还小,我们力量还很单薄,必须想办法智取敌人。(C)
七、用线把相对应的诗句连起来。(8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人类难道不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2、修改下面的病句,并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元宝山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元宝山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3、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个比喻句。
圆圆的月亮像小玉盘似的悬挂在天空。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4、请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地球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我爱地球。
九、排列下面的句子,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5分)
(1)地面上,屋顶上,到处白茫茫的。
(3)一会儿工夫,狂风夹着暴雨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2)天上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就要下雨了。
(5)天空架起一道彩虹,多美啊。
(4)不一会,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十、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4分)
略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3+5+2+2=15分)
送一轮明月给他
有一天晚上,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和尚趁月色到林中散步。在月光下,他忽然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心情十分愉快。
当他回到住处时,却看见自己的茅屋遭到了小偷的光顾。找不到任何财务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和尚。原来和尚怕惊动了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和尚,正感到惊讶的时候,和尚说:“你走这么远的山路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外衣披在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和尚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和尚目送小偷走了之后,回到茅屋。第二天早上,他在温暖的阳光中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门口。和尚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给了他一轮明月”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明亮)的月光 (皎洁)的月光 (美丽)的月光
2、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明白(领悟) 光临(光顾) 看望(探望)
3、 读短文,按要求填空。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主要内容:
4、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略
5、 请你仔细读读和尚说的每一句话,把你的感想用两三句话写下来。略
十二、作文。(30分)
题目:今天,人懂得了……
提示:回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也许亲身经历的某一件事,让你一下子懂得了孝敬,懂得了珍重,懂得了宽容,懂得了感恩…… 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将自己懂得的一个道理写出来。字数不少于500个。略 。。。。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