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0课分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0课分段

发布时间:2020-12-25 06:03:14

㈠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0课主要内容

为您解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版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权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望采纳!

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一课课文第一自然段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内瓜,让那些瓜藤攀容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㈢ 四年级上册语文20课修身课是什么意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修身课”指的是关于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学科。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㈣ 四年级上册语文20课陀螺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童年时玩陀螺的那个经典场面。也就是说陀螺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让他至今都难以忘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学会看病分段及大段段意

1部分:(1~4)发现儿子生病了,2部分(5~17)讲了让儿子自己去看病,(18~21)自己做心理斗争,(22~27)找回了让儿子自己磨练的勇气

㈥ 人教版语文书四年级上册1—20课比喻句

笨蛋,。。。。连这也不会神经病

㈦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课补补充习题答案

二、填上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
例:(沙沙)的落雪声
(哗哗)的流水声 (滴答)版的下雨声
(朗朗)的读书声 (咯权咯)的欢笑声
(轰轰)的机器声 (唧唧)的鸟叫声
三、请你有选择的摘引课文中的语句来完成练习。
1.细致介绍“我”为珍珠鸟精心安排的“家”: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加第二自然段)
作者这样具体而细致地描写这小鸟的“家”是为了什么?
答:是为了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描绘一下小珍珠鸟的样子: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只小珍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答:印象是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㈧ 四年级上册语文20课的意思,拜托啦

送元二⑴使⑵安西⑶
唐·王维
渭城⑷朝雨浥⑸轻尘,
客舍⑹青青柳色新⑺。
劝君⑻专更⑼尽⑽一属杯酒,
西出阳关⑾无故人⑿。 [3]

作品注释
⑴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⑵使:到某地;出使。 ⑶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⑷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⑸浥:(yì):湿润。 ⑹客舍:旅店。 ⑺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⑻君:指元二。 ⑼更:再。 ⑽尽:喝尽。一作“进”。 ⑾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⑿故人:老朋友。 [4]

作品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1]

㈨ 四年级语文上册20课《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转自唐诗鉴赏大词典)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㈩ 小学五年级s版语文上册20课怎样分段

第一组1窃读记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走遍天下书为侣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第二组回5古诗词三首泊洲瓜洲秋答思长相思6梅花魂7*桂花雨8*小桥流水人家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第三组9鲸10*松鼠11新型玻璃12*假如没有灰尘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第四组13钓鱼的启示15落花生16*珍珠鸟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文字我爱你,汉字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学会看病口语交际·习作六回顾·拓展六第七组21圆明园的毁灭22狼牙山五壮士23*难忘的一课24*最后一分钟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第八组25七律·长征26开国大典27*青山处处埋忠骨28*毛主席在花山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选读课文1黄果树听瀑2斗笠3太空“清洁工”4鞋匠的儿子5剥豆6你一定会听见的7木笛8百泉村(四章)生字表(一)生字表(二)第一组1窃读记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走遍天下书为侣4*我的“长生果”词语盘点

阅读全文

与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0课分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