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苏教版五年级第二期报纸语文

苏教版五年级第二期报纸语文

发布时间:2020-12-24 20:53:12

㈠ 语文周刊(苏教版)五年级第29期的 上下五千年 趣味练习的答案

表示做事考虑不周到,干了在说时用(不管三七二十一)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版分时用(二一添作五权)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
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很大时用(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

㈡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阳光互动绿色成长空间答案

参考答案:1.一是指抄叫门外的人直接进来,二是暗指那位男生连报告都没打直接溜进教室。
2.(1)“嗫嚅”指小男孩在老师面前想说“可是如果小狗自己要来呢”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情景。
(2)神态描写。写出了小男孩面对老校长踢小狗的行为感到震惊、不理解,对小狗心疼的思想感情。也为下文写小男孩的意外离校埋下了伏笔。
3.省略号的作用是表语言中断。感叹号的作用是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两处标点都表明了“我”对小男孩把小狗带进教室后了扰乱了课堂秩序后的气愤心情。
4.应该善待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感情世界。也要善待动物,因为动物是我们的伙伴。

㈢ 时代学习报语文周刊苏教版第五年级下册第35期第三页

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打上“√”。
破绽(dìng zhàn√) 扳不动(bān√ bāi)
严监生(ān jiàn√) 挑掉一茎(tiāo tiǎo√)
一语未了(le liǎo√) 这来者系谁(xì√ jì)
2.比一比,再组词。
监考 郎中 媳妇 光临 晴朗 熄灭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精神抖擞 手疾眼快 仰面朝天 敛声屏气 放诞无礼 转悲为喜
4.从三篇短文里各找一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抄下来,读一读。
(1)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2)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3)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5.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写出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 插口:插嘴。
记念:挂念,想念。 登时:立刻。
(2)严监生的病情怎么样?用一个词表示:病入膏肓
(3)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严监生的表现又是怎样的?照样子,填表格。

屋里的人 猜测的内容 严监生的表现

大侄子 两个亲人 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 两笔银子 睁圆,狠摇头,指得紧

奶妈 两位舅爷 眼闭着摇头,指着不动

赵氏 两茎灯草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没气了

(4)读了这段话,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严监生是个十足的守财奴,爱钱财胜过性命。
6.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㈣ 苏教版小学一至五年级语文课本所有古诗

(一)
一去二三里
古童谣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闵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三)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五)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八)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轮,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九)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二)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附加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㈤ 五年级下册语文时代学习报苏教版27期答案.

1.这样写一是说明他俩建立了初步的友 谊,再是为后来分手作反衬。 2.白色象征清回纯,在此文中答代表纯真忠 贞的爱国之心。 3.“扔”表达左玲与吉野“友谊”的中止, 更深的含义是对否认侵略史实的军国分子 的唾弃。作者通过“扔”这一典型细节表达 这一深意,既含蓄又深沉,耐人寻味。 4.“威严”指的是捍卫祖国的尊严。这一 主旨通过给时装娃娃做套裙,反驳吉野, 扔时装娃娃3个细节表现出来,使爱国这 一伟大的主题具体化,更富有形象性和真 实感。

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报纸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面:5分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三三分 一、吧分 放肆 侮辱回 咀嚼答 咆哮 洒脱 暂时 呻吟 祷告 二、陆分 liànɡ màn yǎn yē fǒu jiē 三、二分 B 四、吧分 雪中送炭 繁花似锦 精卫填海 姹紫嫣红 银装素裹 莞尔一笑 抓耳挠腮 负荆请罪 ① 描写自然景物的:繁花似锦 银装素裹 姹紫嫣红 ② 描写人物神态行为的:莞尔一笑 抓耳挠腮 ③ 属于成语故事的:雪中送炭 精卫填海 负荆请罪 5、三分 答案不唯一 陆、三分 归来饱饭黄昏后 怪生无雨都张伞 漆、三分 答案不唯一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一一分 一、四分 参考: 联袂成云 挥汗如雨 翻云覆雨 摩肩接踵 摩肩擦踵 二、二分 答案不唯一 三、三分 答案不唯一 四、二分 C 课外阅读。一陆分 一、三分 答案不唯一 二、三分 答案不唯一 三、陆分(一)统领全文 (二)夕阳的逐渐西沉 夜色加浓 (三)霞光 启明星 灯光 四、四分 答案不唯一 三、习作表达。三5

㈦ 时代学习报语文周刊(苏教版)五年级第2期答案

自己写吧......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五年级第二期报纸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