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第三课《古诗三首》(寒食)的意思
《寒食》的译文如下。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的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课内容
桃花心木
林清玄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⑶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3课《桃花心木》的主要内容是啥米
六年级下册抄人教版语文第3课《桃花心木》的主要内容: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
中心: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请采纳!谢谢!)
⑷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3课《桃花心木》悟出的道理是啥米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文,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成回长也和桃花心木一样,只答有在不确定中生活,才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不确定地在同一时间给桃花心木浇水,是为了让它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从而使它茁壮成长。培养儿童也是一样,只有让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才会克服依赖性,从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⑸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课读后感
《桃花心木》读后感作文]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内成依赖的心……”容读到这里,我不禁停了下来细细体会这段话,《桃花心木》读后感作文.第六课《桃花心木》是篇道理很深的文章,我经过不断的体会悟出了一个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微小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读后感《《桃花心木》读后感作文》.此时,我想到了我们自己,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困难自己都不会去想怎样解决.现在生活在学校里,脱离了父母,我认为很好,因为你如果从小就不会独立思考问题,那么长大怎么办呢?独立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且还要早独立.所以,我认为,从小就要养成独立习惯,独立成长,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好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所有困难.
⑹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第三课给我打开一下
这是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第一课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这是第二课的课文
这是第二课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这是第三课的课文
这是第三课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花了这么多心思,要多给我些财富值
⑺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致讲下: 旋转30度的话角BAB'就是30度,因为正方形ABCD故角B'AD就是60度(90度角扣下) 设:CD与CB的交点为E,连接AE,易证得内AB'E与ADE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容(HL:AE是公共边,AB'=AD这是旋转的性质) 所以得到角B'AE=角EAD=30度 正方形的边长为1,RT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边=斜边一半,所以设DE长为X,斜边长就是2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X^2+1^2=(2X)^2,解得X=1/3根号下3 因此空白部分的面积就=1*1/3根号下3=1/3根号下3 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1^2-1/3根号下3=(1-1/3根号下3) 答案:(1-1/3根号下3)
⑻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3课《桃花心木》的主要内容是啥米
《桃花心木》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这是内一种容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段落提纲
第一部分 1~3段 写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被一个个子很高的人租下来种一种特别的树——桃花心木。
第二部分 4~10段 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
第三部分 11~14段 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话。从种树人的一番话里,作者悟出了育人的道理。
第四部分 15、16段 写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再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⑼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三课到第六课的优美句子,要有理由
提问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感悟最深的句子加备注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三课到第六课的优美句子,要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