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年级语文书下册第27课课文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ní)亚大瀑布,还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láng)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tuó)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xǔ)栩如生。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着象墩(dūn),仔细观赏,爱不释(shì)手。正要掏(tāo)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yù)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diān)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kěn)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lún)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hàn)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们住的宾(bīn)馆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fú)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biāo)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B.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鱼游到纸上》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C.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人教版)主要内容
ok!
课文按着一位聋哑青年勤奋专注,顺序首先写了我喜欢到西湖的玉泉池边茶室专里观赏金鱼,并且认属识了一个举止特别的青年;那个年轻人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旁看着鱼在水里游,边看边画,而且不说话;很多人都称赞他
接着写了写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个青年还在鱼缸旁画画,后来我才发现他是个聋哑人。最后写了我和那个年轻人在纸上交谈,知道他非常勤奋,为了画好金鱼,每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画金鱼。
D. 四年级下册语文27课
鱼游到了纸上
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E. 四年级下册二十七课故事二则多音字
天津下车27课,故事二则运营做这里边有几个多音字,比如说涨潮的涨,还有趟趟水的趟趟水的趟呵,都是段子
F. 四年级下册语文二十七课小练笔怎么写100字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有的说画得真漂亮,有的说这幅画画得真是栩版栩如权生呀,还有的说这幅画要是是他画出来的该有多好。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花港观鱼,孩子指着青年的那幅画说:“妈妈,我也学画画!”妈妈笑着说:“只要你肯,学什么都行。”一个小学生说:“他画的真美呀!”又一个小学生说:“他画得的确很美!”一个老人说:“他能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真厉害呀!”一位中学生说:“对呀!等高考一结束,我就拜他为师!”大家议论纷纷,惟独只有这位青年在专心作画,仿佛什么也没听见样的。
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7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记叙来的是作者在源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件事的记叙,说明画画只有看得真切才能画得逼真的道理(这个道理可推到其它方面),赞扬了那位聋哑青年做事认真,极端投入的品格。
H.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人教版)主要内容
1-4"我"在玉泉认识了一位爱鱼的青年,他观鱼的样子很特别。 5-8鱼缸边挤满了人看青年画金鱼。 9-14他画内金鱼已经到了忘容我的境界。 串起来便是主要内容。 我是初一,刚刚现找到四年级下的语文书,感动吧!求采纳。时间顺序,后三个空分别是以上三段,最后一个空是做事认真,热爱艺术。
I.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文文学常识整理 I
第一单元 成长点滴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其题材是散文,散文属记叙文体,其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作者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三味”是指“经书之味,子书之味,史书之味”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短篇小说《烛心》《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
&本文标题语带双关:1、指禀性爱花的爸爸辞世2、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垂落
“花” “生命之花”“夹竹桃”
行文线索 主 爸爸爱花[主导作用] 副 毕业典礼[烘托、推动、映衬]
3.《丑小鸭》 本文体裁童话,作者是(丹麦)作家的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大师。1835年开始创作童话共168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的女儿》《她是一个废物》。(童话:象征、想象、幻想、夸张)
& 丑小鸭的象征意义:身处逆境,但没有沉沦,没有绝望,始终不屈的奋斗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4.《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作者俄国诗人普希金(“俄罗斯文学之父” ),选自《普希金诗集》,另类诗作《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诗作所创造形象“多余的人”、“小人物”
未选择的路 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美国)弗罗斯特(“桂冠诗人”、“新英格兰农民诗人”、“交替性诗人”),作品《山间》《少年的意志》。
关于路的诗句描写
5.《伤仲永》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作有诗《泊船瓜州》《梅花》,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习与一个人的重大联系
第二单元 爱国情操
6.《黄河颂》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由冼星海谱曲,作品有八个乐章组成,分别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对口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怨》《黄河谣》《黄河之水天上来》。
歌颂黄河就是在歌颂我们伟大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与不屈意志。
7《最后一课》 19世纪法国小说家都德,著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磨坊书简》。
表达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祖语文字的深沉热爱,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普法战争”为背景。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选自《李大钊选集》,作者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其诗文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 “雄健的国民(精神)”的概念 各类的象征比喻
9.《土地的誓言》 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端木蕻良作,原名曹汉文,东北作家群其一。著长篇小说《大地的海》《长江》《科尔沁旗草原》。
理解题目的含义 各类修辞手法
10.《木兰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体裁为叙事诗。 了解木兰的品行 各类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偶、互文…
第三单元 名家色彩
11.《邓稼先》(人物传记) 选自1993年8月21日的《人民日报》,作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获1957年的诺贝尔奖。 邓稼先的品行分析 对比描写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名家骅,著作收《闻一多文集》中,有《红烛》《水》《唐诗杂论》《楚辞》《古典新义》 臧克家,诗人,1933年9月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著有《春风集》,长诗《李大钊》。
闻一多三类形象分析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作者何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临窗集》等。 贝多芬的形象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本文选自《济南文艺》1981年1月号,作者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
人名
福楼拜
伊万·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国家
法国
俄国
法国
法国
作品
《包法利夫人》
《前夜》《夫与子》
《小酒店》
性格
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和亲,博学
怀有狂热理想,醉心与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生活方式
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个人的性格特征
15.《孙权劝学》 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人称“涑水”先生),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出自此文的成语 各类的语气词
第四单元 民族特色
16.《社戏》 体裁小说,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社”指土地神或土地庙,此文着重于景物描写 (游园吊打)
本文概意: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人物形象特点
17.《安塞腰鼓》 (“神韵散文”) 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作者刘成章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感受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力量
18.《竹影》 选自《丰子恺文集》,作者丰子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著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艺术趣味》《甘美的回忆》其艺术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行文线索:竹影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19.《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选自《冰心全集》,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处女作《两个家庭》,问题小说《超人》,诗《繁星》《春水》誉为“冰心体”,发表《寄小读者》。
反映了印度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20.《口技》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作者林嗣环,福建晋江人,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此文体裁为说明文(记叙散文)
以“善”字统领全文 表现出口技者技艺高超
第五单元 历史探险
21.《伟大的悲剧》
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如《三大师》《罗曼·罗兰 》,《看不见的收藏》《家庭女教师》等名篇。
22.《荒岛余生》 本文节选自《鲁宾逊漂流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作者笛福,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鲁》之后,又作《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娜》 鲁宾逊的形象性格特点
23.《登上地球之巅》 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郭超人,湖北武穴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已出版新闻作品:《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概述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感受其意义、环境描写
24.《真正的英雄》(议论文) 本文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作者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伊利诺斯州的坦皮科镇,曾任49、50任美国总统
掌握其中的主题思想感情 “美国精神”的内涵 关于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
25.《短文两篇》
夸父追日 摘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共18篇,其14篇为战国作品,《海内经》4篇为西汉末年作品。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它是最早的神话之一,一部地理著作。
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夸父逐日”之喻
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八卷,为《无端》《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旧说周朝郑国人列御寇所作。列子属道家学派,孔子属儒家学派。
各从孔子、两小儿角度理清其理 概述早近而冷,午远而热的原因
第六单元 动物世界
26.《珍珠鸟》 本文选自1984年2月14日《人民日报》,作者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天津,著有历史小说《义和拳》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
关于末段议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用及理解
27.《斑羚飞渡》 选自《和乌鸦作邻居》,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
& 飞渡后的议论点明中心,插叙恰处 体会老斑羚的精神 “彩虹”的意义
28.《华南虎》 选自《诗刊》1982年2月号,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本是写于“十年动乱”间,著《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作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结合背景资料,体会华南虎的象征。
29.《马》(科学小品、散文)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
文中马被赋予了人性的色彩
战士
奴仆
游侠
绅士
英勇忠义
驯服诚实
豪迈而犷野
典雅而高贵
对比描写的运用
30.《狼》(寓言,短篇小说) 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二则),作者清代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人称“聊斋先生”, 志也,记,异也,奇异之事。
& 文章思想讽喻 起因(开端) 发展 进一步发展 高潮、结尾(议论)
屠的机智 VS 狼的狡猾 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