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氢动力汽车①如果未来有一天,汽车不再燃烧油料,你也许会以为这是科学幻想。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
小题1:既环保又可再生。 小题2: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氢能源开发技术之复杂。
⑵ 氢动力汽车 阅读答案
①如果未来有一天,汽车不再燃烧油料,你也许会以为这是科学幻想。可是随着科技的 发展和巨大市场利润的刺激,这种工业神话正在成为现实。
②谁都知道汽车是燃烧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由于人类一百多年的疯狂使用,这些不可 再生的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威胁, 终有一天,汽车会无油可用。 同时,它们燃烧后产生的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等,每天都在制造着污染,并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要想改变这种困境, 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
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目前认定的可替代性的能源是氢。该公司已经研制出“氢动力燃料 车” ,称作“氢动力概念车” 。该车造价极高,但物有所值,它实现了零污染。负责“氢动力 概念车” 项目的总工程师对这种车做了这样的判断: “我们正在进入汽车时代的一个新纪元, 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是人类在未来最合乎逻辑的选择。 ”
④氢能源的开发技术是氢动力汽车最终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氢能源不像埋藏在地下 的石油,只要简单开采,再经过提炼就可使用。虽然氢无处不在,比如,水就是由氢和氧两
种元素构成的, 但是把氢提取出来制成液态, 并安全地存储和使用,成本是非常高的。 要想 大规模获取液态氢, 目前的开发成本是以 “亿美元”为计算单位的。然而它的市场前景十分 可观, 一旦攻克了大规模获取液态氢的难题, 人类在 21 世纪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 。 9 、 第②段中“要想改变这种困难, 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 ” 一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请说明理由。 ( 3 分) 10 、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氢动力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的原 因。 ( 2 分) 11 、在第③段中,负责“氢动力概念车”项目的总工程师认为“我们正在进入汽车时代 的一个新纪元, 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是人类在未来最合乎逻辑的选择。 ”他做出这一判断的 根据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回答。 ( 4 分) 12 、第④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
本段将石油和氢能源进行比较,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9、(3分)言之有理即给满分。 10、(2分)意对即可。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所以可以实现零污染。 11、(4分)只要求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每点2分。 根据是:①石油能源正面临枯竭的威胁(汽车终有一天会无油可用);②氢动力汽车环保(燃油汽车有污染);③氢能源是可再生能源;④市场利润的推动。 12、(3分)中心句是:氢能源的开发技术是氢动力汽车最终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关键。 (2分)意对即给满分。说明了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比石油困难(氢能源的开发成本很高)。
⑶ 《从前的雪》是出谁之手
散文《从前的雪》阅读理解 (2015-06-16 12:40:11) 转载▼
标签:文章
阅读理解 分类: 教学
有朋友告诉我,我的文章被设计成阅读理解试题。网上搜了一下,搜到一篇散文《从前的雪》,设计成贵州遵义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样题)。如有见到杨蓉的文字设计成阅读理解题目的,烦请告知。我只是好奇,做自己的文章能得多少分呢?有一点可以确定,绝不会是满分。大家有兴趣,一起来做题。
从前的雪
①雪是冬天特意赠给乡村的礼物。
②那时我还小。雪下得像呢绒大衣一样厚,肥嘟嘟的,披在村庄和田野的身上。我们穿着小胶鞋,像野兔一样在野地里追逐着,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 的响。四野苍茫,偶有几棵鲜绿的油菜被我们的笑声吸引,露出半边娇憨的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活泼的“入侵者”。雪球满天飞,笑语四处溅,身上淌着汗,衣上沾着雪,在袅袅的炊烟和大人们悠长的呼唤声里,我们喘着气红着脸带着快意回家。
③午后,外婆从灶膛里掏出燃着火烬的草木灰盛在陶瓷盆里,盆上担把火钳,一个简易的火盆就做成了。她抱着我坐在摇椅上,我把脚摆放在火钳上,盆里的火暖烘烘地烤着,时光惬意地绽在外婆皱得像一瓣菊花的脸上。
④远远的河沿上,雪花一片片落入芦苇丛中,无影无踪。有时候,我偷偷地从家里跑出来,扒开密密的芦苇,只找到几只出神的麻雀。它们站在高高的苇梢上,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也许在考虑着,不要上那支着木棒的竹筛下几粒稻谷的当。
⑤捕鸟我是不感兴趣的,钓鱼却很是喜欢。砍根竹子,系上钓丝,穿上鱼饵,坐在树墩上钓鱼,看一片片雪花落在水面融化掉。有时水结冰了,就敲出一块窟窿放下钓丝,耐心地守候着。可冬天的鱼显然是聪明而冷静的,半天的工夫我常常是两手空空。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雪悄悄地飘,鸟儿和芦苇静静地听,我安坐一角,颇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况味。虽然那时候,我还不会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⑥乡村的雪夜,粗犷而温情。那些低矮的茅屋里,常常弥漫出浓烈的酒香。灶膛里的火映着女人红彤彤的脸庞,她们拢一拢额头散乱的发,大声地和喝着酒的男人说着话。男人翘着腿悠闲地坐在桌边,有时会夹一口菜塞在旁边玩耍的孩子嘴里,孩子受宠若惊,暂停住嬉闹的喧哗。雪让冬夜变得如此温馨,酒香化在雪花里,酝酿着一年的希望。这些酒香也莫名地熏陶了我,让我在离开村庄的有雪的夜晚,总产生想饮一杯的情愫。
⑦在城市的雪夜,独自小酌,常常迷离。童年就像一场雪,融化在故乡的杯中,只一举杯,就醉倒在那份晶莹和醇香里。
⑧那些低矮的茅屋,穿越时空,依然踏实稳妥地立在尘世的风雪中。身边的这片高楼大厦,不是我的土地。我的土地上有水,有鼓荡起层层芦苇的绿意的水,有鱼虾搅动着蓝天云影的水,有鸟儿驮着悠长的炊烟停息在残荷的枝头,有我自由游弋的身躯。
⑨在落雪的时候,我渴望能回到从前的土地上,打个滚,流次泪,再笑着站起……
(摘自《环湖晨刊》,有改动)
7.文章围绕“从前的雪”追忆了哪些内容?(至少写出三个方面)(3分)
答: ▲
8.作者写了“乡村雪夜”后为何又写到了“城市雪夜”?(3分)
答: ▲
9.第五段中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10.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
参考答案:
7. (3分)雪地嬉闹,冬日捕鸟,冰窟垂钓,乡村雪夜等。
8. (3分)形成对比(1分),表现“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突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2分)
9. (3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雪地事件,引出下面捕鸟事件。
10.(3分)“举”“托”将荷拟人化(1分),生动地写出了冬雪中荷的情态。(2分)
( 附) 贵州遵义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试题
语文试题卷(样题)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字词积累——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人生是对未来的(chōng)憬、梦想,是与岁月的较量。只要有梦想,即使历尽沧桑的百岁老妪,也能(qián)诚地写出青春少女情怀般的诗歌;如果失去梦想,即使初生牛犊的热血青年,也一定会被岁月戏(xuè),(yǔn)落进无边的黑暗。
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0分)
①《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
②《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 。
③《赤壁》: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五十弦翻塞外声。
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 。
⑥《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⑦《周庄水韵》: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雪白参差交织, , 。
⑧《过零丁洋》中融家国遭遇与个人命运为一体的句子是: , 。
3.篇段积累——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4. 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解答后面问题。(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
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
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
放全人类而斗争。”
①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中主人公的名字是: 。
②这部名著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对其性格作出简要评价。
答:
5.语言运用——在下面句子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赤水的燕子岩□四洞沟□老杨顿了顿说□“还有绥阳的双河溶洞□汇川区海龙屯,
都是遵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6.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4分)
始建于唐朝,扩建于南宋和明朝,焚毁于明末,位于汇川区高坪镇玉龙村,南距遵义市城
区 25公里,四面临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的中国古军事城堡海龙囤,
经过近两年的全面修复,终于在2014年8月8日这天向游客重新开放。
二、阅读(50分)
(一)从前的雪(12分)
①雪是冬天特意赠给乡村的礼物。
②那时我还小。雪下得像呢绒大衣一样厚,肥嘟嘟的,披在村庄和田野的身上。我们穿着小胶鞋,像野兔一样在野地里追逐着,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四野苍茫,偶有几棵鲜绿的油菜被我们的笑声吸引,露出半边娇憨的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活泼的“入侵者”。雪球满天飞,笑语四处溅,身上淌着汗,衣上沾着雪,在袅袅的炊烟和大人们悠长的呼唤声里,我们喘着气红着脸带着快意回家。
③午后,外婆从灶膛里掏出燃着火烬的草木灰盛在陶瓷盆里,盆上担把火钳,一个简易的火盆就做成了。她抱着我坐在摇椅上,我把脚摆放在火钳上,盆里的火暖烘烘地烤着,时光惬意地绽在外婆皱得像一瓣菊花的脸上。
④远远的河沿上,雪花一片片落入芦苇丛中,无影无踪。有时候,我偷偷地从家里跑出来,扒开密密的芦苇,只找到几只出神的麻雀。它们站在高高的苇梢上,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也许在考虑着,不要上那支着木棒的竹筛下几粒稻谷的当。
⑤捕鸟我是不感兴趣的,钓鱼却很是喜欢。砍根竹子,系上钓丝,穿上鱼饵,坐在树墩上钓鱼,看一片片雪花落在水面融化掉。有时水结冰了,就敲出一块窟窿放下钓丝,耐心地守候着。可冬天的鱼显然是聪明而冷静的,半天的工夫我常常是两手空空。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雪悄悄地飘,鸟儿和芦苇静静地听,我安坐一角,颇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况味。虽然那时候,我还不会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⑥乡村的雪夜,粗犷而温情。那些低矮的茅屋里,常常弥漫出浓烈的酒香。灶膛里的火映着女人红彤彤的脸庞,她们拢一拢额头散乱的发,大声地和喝着酒的男人说着话。男人翘着腿悠闲地坐在桌边,有时会夹一口菜塞在旁边玩耍的孩子嘴里,孩子受宠若惊,暂停住嬉闹的喧哗。雪让冬夜变得如此温馨,酒香化在雪花里,酝酿着一年的希望。这些酒香也莫名地熏陶了我,让我在离开村庄的有雪的夜晚,总产生想饮一杯的情愫。
⑦在城市的雪夜,独自小酌,常常迷离。童年就像一场雪,融化在故乡的杯中,只一举杯,就醉倒在那份晶莹和醇香里。
⑧那些低矮的茅屋,穿越时空,依然踏实稳妥地立在尘世的风雪中。身边的这片高楼大厦,不是我的土地。我的土地上有水,有鼓荡起层层芦苇的绿意的水,有鱼虾搅动着蓝天云影的水,有鸟儿驮着悠长的炊烟停息在残荷的枝头,有我自由游弋的身躯。
⑨在落雪的时候,我渴望能回到从前的土地上,打个滚,流次泪,再笑着站起……
(摘自《环湖晨刊》,有改动)
7.文章围绕“从前的雪”追忆了哪些内容?(至少写出三个方面)(3分)
答:
8.作者写了“乡村雪夜”后为何又写到了“城市雪夜”?(3分)
答:
9.第五段中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0.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
答:
(二)新能源崛起(12分)
①能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我们所依赖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具有不可再生性,预计将在未来100年或稍长的时间内枯竭,全球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化石能源的利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寻找清洁的替代能源就显得格外迫切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便是其中的一种选择。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思路源自20世纪初。1911年,英国植物学家波特就发现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能够产生电流,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其发电量小、成本高,而且需求不迫切,该技术一直得不到发展。但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到了这个领域。
②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阳极室和阴极室,两者中间以特殊的半透膜隔开。阳极室连接电池的阳极,里面灌满酸碱缓冲液、营养液,生存着产电微生物。阴极室内存在着电子受体溶液,接受穿过半透膜传递来的电子。阳极室中的电子或其它带电粒子穿过两个室之间半透膜,到达阴极室,形成电流。
③产电微生物是其中的核心。目前已知的产电微生物有20多种。其中,希万氏菌和硫还原地杆菌已经成为研究的模式菌,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其与普通微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将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电子释放到细胞外,同时也能从电子传递中获得能量而生长。
④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压最高达过1.385V,离普通电池的1.5V已经非常接近,如果将多个电池串联,曾经得到过2.02V的电压。
⑤微生物燃料电池也已经有了小型化应用,如亨特等人曾用它来驱动马克河中气象光学浮标,持续供电7个月,直到浮标被冰块撞坏……英国科学家甚至设想了未来能够“吃剩饭”的机器人——利用各种剩菜剩饭以及落叶作为机器人的电池“燃料”。微生物的胃口不大,家里的垃圾或许就能养个机器人。同样的道理,废水发电也是科学家期待的领域,如果能将污水处理厂借助该技术变成发电站,那同样是效益巨大的。以我国为例,2010年废水排放总量为617.3亿吨,其中蕴含潜在的电能为5.15×1010千瓦时,而我国当年用于废水处理的总耗电量为4×1010千瓦时。如果将其潜在电能挖掘出来,不仅能弥补耗电,而且还能反哺电网,变废为宝。此外,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制氢以及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等燃料气体方面也大有前途。
(摘自《知识就是力量》 作者冉浩 2014年第5期,有改动)
11.微生物燃料电池有哪些突出的优点?(3分)
答:
12.科学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未来有哪些应用构想?(3分)
答:
13.第②段是怎样说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3分)
答:
1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3分)
答:
(三)新能源汽车(12分)
材料一:最近几天,在遵义城区5、6路公交线上,一辆与众不同的公交车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辆车长12米,价值100万元左右,车内宽敞,噪音很小,车身上写着“新能源混合动力试运行”几个字。这辆车从北京远道而来,正在城区试运行。据市公交公司负责人透露,正在试运行的混动公交车是从北京调过来的,该车是一台采用液化天然气常规车用燃料和电混合使用作为驱动车辆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还包括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如比亚迪E6就是纯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商业化。
(摘自《遵义在线》,有改动)
材料二:下面是一张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几方面的对比图:
(来自互联网)
材料三:2014年1月末,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中指出,“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据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4亿辆。其中,按环保标志分类,绿标车占总量的86.6%;高排放的黄标车占13.4%,约为3000万辆。“年报”中明确要求,各地方政府要加速高排放黄标车的淘汰更新,到2017年,全国范围内基本淘汰黄标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是减少空气污染重要途径,必定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来自互联网)
材料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3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地方”的双重财政补贴政策的带动作用。9月份免征购置税政策实施将进一步带动消费需求,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突破5万辆。另据大智慧通讯社8月11日从山西省太原市官方网站获悉,山西省将实施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政策。截至目前,山西省实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包括: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推广应用;实施停车费减免政策,在部分城市公共停车场、市政道路和繁华商业区停车场,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减免停车费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车用能优惠政策,通过能源价格等杠杆,引导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等。
(选自“中汽协”及互联网)
15.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新能源汽车。(4分)
答:
16.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比,有哪些优势?(2分)
答:
17.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国家规定,从2014年9月份起,免征购置税,各地可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
B.柴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的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
C.全国实施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政策。
D.机动车污染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18.综合以上材料,提出你对遵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建议(至少3点)(3分)
答:
(四)孙权劝学(10分)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②孰若孤 孰:
③蒙乃始就学 乃:
④即更刮目相待 更: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1.读了本文,你从吕蒙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五)西江月(4分)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2.“明月别枝惊鹊”中的“惊”字写得好,请简要赏析。(2分)
答:
2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在“文学采风”的综合性学习中,学校将组织参加遵义市“图书博览交易会”活动。时间:×月×日至×日。会场地点:遵义凤凰山广场。此次书博会将会名家云集,新书频发,让遵义书香浓郁。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24.给你的朋友在手机上发一则参加书博会的邀请短信。(60字内)(4分)
答:
25.如果你是此次书博会的组织者,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则标语。(3分)
答:
26.请你为遵义地方图书分类,设计几个有地区特色展区名称(至少3个)。(3分)
1 2 3
四、作文(60分)
27.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书写5分,作文55分)
题目: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矛盾。家长、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常常发生。请你站在家长或教师的角度,以“孩子,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⑷ 《氢动力汽车》阅读
“唯一”用词准确严密,即“独一无二”,准确地说明了要改变这种困难,除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外,别无他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⑸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氢动力汽车装置中制氢气
(1)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6H2O 高温 | .
⑹ 氢动力汽车阅读答案
美国通用汽车抄公司目前认定的可替代袭性的能源是氢。该公司已经研制出“氢动力燃料 车” ,称作“氢动力概念车” 。该车造价极高,但物有所值,它实现了零污染。负责“氢动力 概念车” 项目的总工程师对这种车做了这样的判断: “我们正在进入汽车时代的一个新纪元, 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是人类在未来最合乎逻辑的选择。 ”
④氢能源的开发技术是氢动力汽车最终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氢能源不像埋藏在地下 的石油,只要简单开采,再经过提炼就可使用。虽然氢无处不在,比如,水就是由氢和氧两
种元素构成的, 但是把氢提取出来制成液态, 并安全地存储和使用,成本是非常高的。 要想 大规模获取液态氢, 目前的开发成本是以 “亿美元”为计算单位的。然而它的市场前景十分 可观, 一旦攻克了大规模获取液态氢的难题, 人类在 21 世纪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
⑺ 氢化镁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H2+2H2O=Mg(OH)2↓+2H2↑
⑻ 氢动力汽车问题!
燃料汽车的暴发力很小,容易控制。氢能源汽车暴发力极强,速度超快,现在就汽车技术而言还根本无法来控制氢能源汽车
⑼ 氢动力汽车的现状如何
2010年,氢动力汽车申城满街跑
到2010年,众多使用氢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将会满大街跑,全市的风力发电也将达到20万-30万千瓦……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上海能源白皮书》即日起正式对外公布,市政府新闻新闻发言人以网络的形式介绍了《白皮书》的。
年人均用电负荷接近1千瓦
200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8069万吨标煤,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8%;按本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用电负荷接近1千瓦。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65%下降到53%,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实质性起步。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机组、燃料电池、光伏发电等能源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能源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能源问题面临一定挑战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供应将面临着资源、环境、运输和安全生产等多重制约。上海能源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上海基本没有一次能源资源,在国内外能源供应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获得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保障经济发展需要,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上海土地资源紧缺,能源基础设施的选址困难,缺少建设大型能源基地的深水岸线,能够建设电厂及能源接卸存贮设施的码头岸线资源有限。此外,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端,市外来电通道建设受到限制且不利于电网结构的坚固,市内没有建设核电站址的条件。
将实现氢能源汽车产业化
《白皮书》明确,2010年本市要在国内率先实现氢能源和氢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风电规模达到20万-30万千瓦,建设崇明和世博园区两个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要力争在新能源、能源节约与洁净利用、重大能源装备国产化、能源设施土地利用集约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把上海建成能源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应用示范区和先进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http://news.sohu.com/20061229/n247325543.shtml
⑽ 氢动力对车有什么影响
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有异同点。笼统地说,氢动力汽车包含一部分的燃料电池汽内车,主要是容氢燃料电池车。一般来讲,氢动力汽车指氢内燃机汽车,就是直接把氢气供入气缸燃烧,和传统汽、柴油车没有太大区别。而燃料电池汽车的驱动核心是电动机,它没有发动机。燃料电池的燃料有很多,像氢气、甲烷、乙醇等,主要燃料是氢气,所以燃料电池一般都是氢氧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再把电能转化成电动机的机械能,没有直接燃烧过程;氢内燃机是把氢气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热能和动能,再把这些能量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转化成机械能。
与四年级语文氢动力汽车阅读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识字一的教案
发布:2021-03-16 21:53:09
浏览:85
ie教案6
发布:2021-03-16 21:43:18
浏览:9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