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五年来级下册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源
2.只拣儿童多处行
3.早
4.古诗两首
习作1
5.梦圆飞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克隆之谜
习作2
8.海伦 凯勒
9.二泉映月
10.郑和远航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2.精读与略读△
习作3
13.秦兵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习作4
16.爱如茉莉
17.月光启蒙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19.谈礼貌
20.七律 长征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2.大江保卫战
习作5
23.古诗两首
24.望月
25.灰椋鸟
26.水
习作6
㈡ 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成绩(苏教版)
一个小学教师来回答,语文成绩,我看你女儿错题部分,看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版阅读少了,大量权的阅读课外读物,然后要能看能讲,能评,这是为阅读准备的,至于字词部分,那就只有强化记忆,说白了就是多抄,文章要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高难度,就是语文书不不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诵,多背,多读,成绩自然就提高了,不要认为我说的是屁话,我专教三四五的,近几年来都是考的全镇第一,你试试吧
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因为校长爱学生们
㈣ 苏教版小学一至五年级语文课本所有古诗
(一)
一去二三里
古童谣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闵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三)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五)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八)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轮,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九)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二)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附加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㈤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苏教版)
1《春光染绿了我们的双脚》
2《只拣儿童多处行》
3《早》
4古诗两首《绝句》《专春游湖》
5《梦属圆飞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神奇的克隆》
8《海伦·凯勒》
9《二泉映月》
10《郑和远航》
11司马迁发奋写《史记》
12《精读与略读》
13《秦兵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16《爱如茉莉》
17《月光启蒙》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19《谈礼貌》
20《七律 长征》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2《大江保卫站》
23《古诗两首》
24《望月》
25《灰琼鸟》
26《水》
查了好长时间,麻烦顶顶啊!
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苏教版课文
师恩难忘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望采纳
㈦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必读书目有哪些
在网上找到的苏教版五年级必读书目没有《青铜葵花》。你参考下:
五年级第一学期必读书目:
五年级第二学期必读书目:
㈧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书下册的第一课课文
春光染绿了我们的双脚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向荒山野岭进军,
春光染绿我专们双脚。属
锨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溪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便披上绿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
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寂寞多年的荒山,
如今已枝繁叶茂,
当风儿吹起的时候,
便涌起阵阵林涛。
小鸟抖动彩翼,
来这里搭窝筑巢;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
快活得叽叽直叫。
撑起绿色的大伞,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
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
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走遍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㈨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 早 课文
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诗云”“子曰”,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历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早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作“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