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排列句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排列句子

发布时间:2020-12-22 21:33:21

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所有生字组词

1.叮铃 谣言 赤裸 寂静 寂寞 叽喳 蹦极 咆哮 哮喘 铁锨 铁镐 煎熬 熬夜
2.盈利 解答 喷泉 倚靠 栏杆 扣除 兴旺 欢畅 肢体 颐养 波澜 海棠 额头
3.酝酿 朴素 笔墨 长寿 哪里 沉默 花瓣 匾额 砚台
4.苔藓 篱笆 蝴蝶
5.乳臭未干 执行 划算 控制 华侨 橘子 澎渤 澎湃 蔚蓝
10.码头 派遣 机器 拳头 赠送 撕下 模范 桅杆 魁梧 炫丽 瓷器 珊瑚 鄙夷 双鬓
11.监狱 残酷 行刑 泰斗 廉耻 隶属
12.书籍 刊物 桔梗
13.拱手 队伍 官吏 靴子 兵戈 引擎 下跪 模拟 风靡 翘课 险峻
14.埃及 坟墓 尸体 轮廓 大厦 砌墙 吨位 锥子 屹立 矗立
15.卑微 欧洲 天涯 饭馆 装饰 草坪 雅致 巷子 包厢
16.茉莉 莉莉丝 掏钱 哈欠 揉捏 胳膊 膊击 一缕 幽灵 丫头 怔怔 漱口
17.篱笆 时辰 洗澡 搂抱 凤雏 割草 筛子 轿车 蚊帐 马褂 俺们 凤凰 豁达 荆棘
18.储蓄 包裹 鞋子 鬼魂 呵欠 撮取 踱步 啊噢 干嘛 耸肩
19.五岳 嫌弃 纠结 师傅 诙谐 彬彬有礼
20.逶迤 迤逦 磅礴 岷山
21.姓彭 警察 花絮 帽子 洗碗 融洽 御医 骡子 驮运
22.兼职 比赛 崩塌 扛枪 魄力 稀疏 锋利 斩断 脚趾 23.遮挡
24.镀金 比喻 船舱 外甥 巍峨 瞳孔
25.杉树 毛毯 槐树 栖息 熟络 棱角 山涧 椋鸟
26.勺子 膝盖 地窖

2. 你可以帮我的~~2011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的题目和答案,真正的哦

五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同学们,整洁的卷面,端正的字迹,会使人赏心悦目,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一、书法展示台。(把下面的一句话抄写在方格内,注意写正确、匀称、美观!3分
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二、对号入座。(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嫁接(jià) 玫瑰(guì) 模拟(mó)
B、擎着(qín) 奴隶(nì) 赠送(zèng)
C、魁梧(wú) 饲养(sì) 默默(mò)
D、酿酒(niàng) 颐和园(yì) 乳汁(rǔ)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国籍 祥和 耻辱 砚台
B、咆哮 濒临 熔化 裹挟
C、享受 暴燥 求饶 笑盈盈
D、苔藓 自卑 栏杆 积淀
3、下列词语搭配完全合适的一组是:( )
A、仔细端详 神态严峻 体态匀称
B、改进生活 畅想未来 激情澎湃
C、凝视远方 清晰可辩 驾驭战车
D、震撼人心 感情激荡 狂风咆哮
三、积累运用。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Pài qiăn huā bàn luǒ lù yòu huò ēn huì
( ) ( ) ( ) ( ) ( )
2、按要求写成语:6分
① 表示“看”的:
② 红叶似火 : ③ 浩浩荡荡 :
3、按要求写句子。14分
①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无比自豪。(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人们在生活中能真诚相待.这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例:他很快活. 他像小鸟一样快活.
长长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
4、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
a.我们的谈话把一阵嘹亮的歌声打断了。
b.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远大的理想
5、读了阿炳、海伦的故事,你一定很受感动,请你创作一句自我勉励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__________________,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让旺盛的生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舒展出________________.使出_______________。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__________________。
2)他想起 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学以来,我在语文书上认识了许多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冰心,身残志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我最敬佩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远航》一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叙述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
5)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人总是要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古到今,这两种类型的人很多,属于前者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感悟。(13分——11分)
(一)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佣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 )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站在高处鸟瞰 坑里的兵佣 马佣相间(jiān jiàn ) 一行行 一( )( ) 十分整齐 排成了一( )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看上去真像秦始皇当年统率(shuài lǜ )的一(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mí mǐ )的大军
1、在文中括号中填上合适的量词。2分
2、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3分
3、联系内容,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鸟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5、给文中画“——”的句子加标点.3分
6、如果此时你步入一号坑上面的拱形大厅,你会如何赞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又是芥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芥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它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它的过程。结彩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它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它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它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我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象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卡们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芥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芥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芥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芥菜的妇女、孩子。
1、写近义词。2分
广阔——( ) 疑惑——( )
2、用“——”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2分
3、芥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到芥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短文的那些语句体会出来,请用“﹋”画出来。3分
5、“又是芥菜开花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天地。30分
有人说,拥有健康就是幸福;有人说,拥有金钱就是幸福;还有人说,生活愉快就是幸福……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请选择一件具体的事例叙述说明,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语文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 ( )
yí dòng mǐn ruì
( )( )
méng lóng wéi gān
( ) (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1)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惊涛骇浪
(2)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脱口而出
(3)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惊天动地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0.02)
2. 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 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招 牌) ( 迷 茫 )
yí dòng mǐn ruì

(移 动 ) ( 敏 锐)

méng lóng wéi gān

( 朦 胧 ) ( 桅 杆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壮 烈 豪 迈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开关 彼此 上下

葡萄灰:茄子紫 梨黄 草绿

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成千上万 五颜六色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一连三,二连一,三连二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怎么能不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呢?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走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周总理。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0.02)

2. 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高大挺秀 (2)生命力强 (3)适应力强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小红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成绩也特别棒。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答:森林的作用有制造氧气、吸收有害物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没有森林就会物种灭绝、洪水泛滥、沙漠扩大,生存环境恶化。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因为意外的惊喜而感到高兴。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叔叔的病很重,很难治好。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吃了能治病的奇妙东西。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人们的爱心。(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答:文中的小男孩拿着1美元硬币到处去买上帝和那个老人出钱救了邦迪的叔叔而不图感谢让我感动,因为他们能说明人们都是有爱心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成功!!!!!!!!!!!

4. 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所有名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出自《说勤奋》 5、 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 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祁黄羊》 1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1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 1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4、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王冕 26、 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2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三字经》 2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三字经》 29、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0、 3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3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33、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 3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3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格言 39、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古格言 40、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格言 4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2、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6、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47、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48、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49、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古格言 52、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53、 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5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5.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ù pà shuāi lǎo pàn àn xián yí cāo zòng
( ) ( ) ( ) ( ) ( )
fèi xū jǔ sànɡ chàn dǒu jǐn shèn qí qū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5分)
玷( )祥( )辨( )誊( )瞻( )
沾( )详( )辩( )誉( )檐( )
3、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4分)
( )山( )海 ( )天( )地 ( )头( )节 ( )钉( )铁 玲珑( )( ) 举世( )( ) 小心( )( ) ( )( )不舍
请你再写两个本学期积累的四字词语(2分)( ) ( )
4、选词填空(只写序号)。(2分)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等都是社会公德的
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5.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3分)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3)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7、语言积累(12分)
(1)明月有情应识我, 。
(2) ,明月何时照我还。
(3)宝剑锋从磨砺出, 。
(4)非淡泊无以 ,非宁静无以 。
(5)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圆明园的毁灭》)
(6)请写出一句谐音的歇后语: 。
8、课外阅读(4分)
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
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开卷有益
爱不释手
2、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 )
3、用“‖”在文中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每层的意思。(4分)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你能再写出两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谚语吗?(4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2分)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6分)
(1)方法一: 例句:
(2)方法二: 例句:

(3)方法三: 例句:
三、习作:(30分)
请以“我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横线部分可以是表示心情的词语,如“高兴”“烦恼”,也可以是表示能力和特点的词,如“行”“勤快”“能干”。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左右。

6. 苏教版小学一至五年级语文课本所有古诗

(一)
一去二三里
古童谣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闵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三)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五)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八)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轮,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九)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二)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附加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7.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的试卷的答案

临时应付应付是可以的,但是没问题了,也不会让人去买书籍吧,这样很浪费时间的
多思考自己去独立完成,不会的问同学也是可以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8.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练习

小学语文第十册知识点集锦(倒序)

26、水

1、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2、储藏(水) 一勺水 膝盖 水?(ji?o)

期盼 ?(sh?i)干 ?(y?o)?(shi)(shi) ?(m?i)?(??n)?(sh?n) 泉眼

3、“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严重缺水

“你们真的饿坏了” 水的珍贵

4、缺水“苦”却写“乐”,(书后练习3)为什么?

①这是一种反衬写法,可以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水的珍贵;

②体现着童真童趣。

25、灰椋鸟

1、课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重点生动地具体描述“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表达自己爱鸟的心情,以及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赞颂和敬仰之情。

2、?(qi?o)首遥望 应?(h?) 水杉 ?(r?n?)地毯 栖息 ?(p?)?(l?n?)?(l?n?)(?(l?n?)?(ji?o)) 深?(ji?n)

排空而至 浩浩荡荡 倾诉 翩翩起舞 喧闹 情不自?(j?n) 刺?(hu?i)

3、 ?(qi?o)(qiao)首 应?(h?)(he)、一唱一?(h?)(he)

?(qi?o)(qiao)起 ?(h?)(he)平

?(hu?)(huo)面、?(hu?)(huo)药

?(hu?)(huo)弄 (三字成语:?(hu?)?(x?)?(n?))

4、课文3、4、5节分别写灰椋鸟归林前(急切心情)、

归林时(壮观场面)、

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

5、反问、比喻、拟人。

24、望月

1、课文写了小外甥向舅舅挑战背诗和问问题的交谈过程,表现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和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背诗、喻月)

2、外甥 峨眉 瞳仁 镀上 比喻 船舱 安详 剪影 多如繁星

沐浴 云絮 ?(h?)(he)欠 凝(ning)视 绘声绘色 不?(ji?)思索 清幽旷远

3、关于“月”的古诗: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李白《古朗月行》

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③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⑥峨眉山上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4、小外甥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你觉得月亮是什么?

5、背默课文描写“月夜江色”的第2节。

23、古诗两首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赞赏之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莲荷的壮美,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

2、①毕竟:终归、到底。

②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乌黑一片,没有规则)。

③跳珠:指跳动的珠子,(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④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

⑤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

写景的句子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议论的句子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背默两首古诗(包括作者和年代及节奏划分)

5、熟背古诗大意。

6、四个描写夏天天气或特有景物的词语:

酷热、骄阳似火、大雨倾盆、梅子

7、一首描写荷花(夏景)的古诗: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2、大江保卫战

1、课文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2、脚趾() 崩塌 肩扛 稀泥 冲锋 劈波斩浪 奔腾不息

堤(di)坝 肆虐 铭记 日夜兼程 惊心动魄 铮铮铁汉

3、嶙(lin)峋(xun) 鏖(ao)战 铮(zheng)铮(zheng)铁汉 一绺(liu)布条 安造垸(yuan) 簰(pai)洲湾 (字音)

4、课文第5节中的“军旗”、“军徽”、“红五星”、“迷彩服”都是代指解放军官兵。

5、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点面结合的写法。

6、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解放军官兵)

7、背默“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背默第5节。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这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情,通过叙写彭德怀同志为解决战士们吃饭的燃眉之急,忍痛枪杀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表现了他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2、警卫 絮语 殿后 彭德怀 燃眉之急

融进 御寒 念叨() 篝(gou)火 饥寒交迫

3、“燃眉之急”:比喻情况非常紧迫。文中指“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饥寒交迫”: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端困苦。

4、文中“不耐烦”、“怒吼”、“发火”表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死去的悲伤之情和对战士深沉的爱。

5、(深爱战士、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彭德怀

6、像彭德怀这样的“十大元帅”还有朱德、贺龙、陈毅、刘伯承等。

20、七律 长征

1、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逶(wei)迤(yi) 磅(pang)礴(bo) 岷(min)山 泥丸 (字音)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诗中展现了五“征难”幅图:五岭峰、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岷山雪。

5、“暖”和“寒”的理解:

“暖”: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寒”:写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诗中提到的红军长征途中两次重大战役:①巧渡金沙江②飞夺泸定桥。

长征途中的重大战役还有: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7、背默全诗(包括作者、画出节奏)

19、谈礼貌

1、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2、彬彬有礼 岳飞 讨人嫌 (嫌弃)

纠纷 师傅 和谐 古训 出言不逊

3、牛皋(gao) 校(jiao)场 离镫(deng)下马 彬(bin)彬有礼 (字音)

4、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与好处:①牛皋无礼问路,岳飞寻人有礼;(古人)

②女青年裙子被踩不发火,小学生踩了裙子能道歉;(今人)

③周总理刮脸受伤,安慰朱师傅。(伟人)

5、关于礼貌的名言:

①“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②“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让人心生暖意,无礼令人感到厌烦。

③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卡莱尔

④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6、背默第1、5节。

7、背默第2、3、4节最后一句话。

8、(谦逊有礼)的岳飞 (粗暴无礼)的牛皋

(文雅宽厚)的周总理

17、月光启蒙

1、这是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2、篱笆(ba) 时辰(chen) 搂着 凤凰 音韵 天资聪颖(ying)

割草 筛(shai)米 花轿 帐篷(peng) 混沌 豁然开朗

3、 降落(luo) 混(hun)蛋、混球儿、混(浑)水摸鱼 莲花落(lao) 混(hun)沌、混帐、混合

4、理解书后练习2:

①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长:产生的意思。

②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芳香:母亲那甜甜的嗓音犹如花的“芳香”使人迷醉。

5、用“月光启蒙”作课题富有诗意,激发想象力,它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6、文中的民谣(动听):① 、②

童谣(幽默风趣):①、②、③

高邮民歌《高邮西北乡》《拨根芦柴花》《数鸭蛋》

7、背默第4、14节

16、爱如茉莉

1、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办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

2、茉莉 哈欠 揉 胳膊(bo) 缕 幽香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3、恬(tian)静 嗔(chen)怪 静谧(mi)美好 睡眼朦(meng)胧(long)

蹑(nie)手蹑脚 眸(mou)子 袅袅(niao) 洗漱(shu)

4、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像茉莉?(书后练习3)

因为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却能散发出缕缕幽香。真爱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平平淡淡见真情。

5、细节描写。熟读(文中相关语句作课堂指导)

(注:书后练习2课堂指导时稍作提点,不作要求)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1、这是一篇散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面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2、阿尔卑斯山 欧洲 生涯 博物馆 装饰 草坪 优雅 街头巷尾 金碧辉煌

3、理解:(书后练习2)

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指发源地、诞生地。

②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掺和:搀杂混合在一起。指音乐之声伴着花草之香飘溢、回荡,给人以听觉和嗅觉的美感。

4、课文是从4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书后练习4)

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②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③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④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与“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

5、著名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

还有:肖邦(外国)、聂耳(我国)

6、“世界歌剧中心”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金色大厅” ——音乐之友协会大厦

6、课文5、6节的阅读指导。

14、埃及的金字塔

1、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埃及 坟墓 轮廓 摩天大厦 砌成 宏伟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3、矗(chu)立 曝(pu)晒 木撬(qiao) 角锥(zhui)型 (字音)

4、世界上的其它奇迹:宙斯神像、巴比伦空中花园

5、背默课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6、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方法。(书后练习2的指导)

7、第3节的阅读指导。

13、秦兵马俑

1、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再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

2、拱形 队伍 军吏 战靴 铜戈 擎 跪 模拟 佣坑 恢宏气势

3、所向披靡(mi) 翘(qiao)起 严峻(jun) 战车千?(sh?n?)(sheng) 鸟瞰(kan)

发髻(ji) 目光炯(jiong)炯(jiong) 驭(yu)手 弩(nu)手 颔(han)首

4、举世无双 所向披靡 南征北战 神态自若

绝无仅有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

5、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兵马俑、长城、故宫、莫高窟等。

6、熟读第10、11节。

7、第2、10节的阅读指导。

12、精读与略读

1、浩如烟海 一目十行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阅读《上下五千年》P67

背默:从课文中我知道了许多历史故事: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刘备三顾茅庐、郑和七下西洋、林则徐虎门销烟。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2、入狱 酷刑 泰山 鸿毛 耻辱 摊开 隶字 耗尽

游历 嘱托 飞来横(heng)祸 了此残生 血(xue)溅墙头

3、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努力。

4、《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史记》中的故事:

①课文:卧薪尝胆(勾践)、三顾茅庐(刘备)

②课外:纸上谈兵(赵括)、胯下之辱(韩信)

6、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固”意思是本来。“或”意思是有的。“重于泰山”意思是意义重大,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岳飞、文天祥等。“轻于鸿毛”意思是毫无意义,这样的历史人物有秦桧、汪精卫等。

7、(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司马迁。

8、第3、4节的阅读指导。(精讲)

9、书后练习3的指导。

10、郑和远航

1、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2、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启航 惊叹不已

扶老携幼 奔腾咆哮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俘虏

3、桅(wen)杆 魁(kui)梧(wu) 炫(xuan)耀 珊(shan)瑚 鬓(bin)发

4、扶老携幼:携,携带。 惊叹不已:已,停止。

严阵以待:待,等待。 化险为夷:夷,平安。

5、课文按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记叙课文(三个部分)。

6、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7、(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郑和。

8、世界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9、第5节的阅读指导。(精讲)

9、二泉映月

1、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倾诉 倾吐 激愤 富饶 乐坛 恬静

坎坷 哭泣 呐喊 饱经风霜 享有盛誉

3、藤萝摇曳(ye) 一泓(hong)清泉 阿炳(bing) 泯(min)灭

萦(ying)绕 升腾跌(die)宕(dang) 倔(jue)强(jiang) 积淀(dian)已久

4、(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阿炳。

5、阿炳,原名华彦钧,作品还有二胡曲《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等。

6、背默第4、5节。

7、第4、5节的阅读指导。

8、海伦•凯勒

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吮(shun)吸 玫(mei)瑰(gui) 暴躁 脾气 干燥 盲哑 不屈不挠

猛然醒悟 不分昼夜 甘霖(lin)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

3、 燥 干燥 兴(xing)奋 澡 洗澡

躁 暴躁 高兴(xing) 噪 噪音

4、海伦•凯勒,14部著作,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

6、第4节阅读指导。

7、神奇的克隆

1、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

2、例如 马铃薯 嫁接 细菌 饲(si)养 效率 诱人 厄(e)运

3、卓(zhuo)有成效 雌(ci)性 濒(bin)临灭绝 繁衍(yan)

家畜(chu)

4、畜:畜(xu)牧

5、 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

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6、植物的先天克隆:柳条、马铃薯、仙人掌。

7、1996年,英国,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1、这是一篇介绍火星的科普文章,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

2、孪(luan)生 陨(yun)石 证实 熔(rong)岩 蒸(zheng)发 裹挟(xie) 干涸(he) 渺(miao)茫

3、火星上曾经的水怎么来的:

①彗星和陨石风暴;

②火山爆发矿物分离出水。

4、火星上的水为什么又没了: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吸引力小导致了这个结果。

5、熟读第1节(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即书后练习3】),阅读指导。

6、书后练习2指导。

7、关于宇宙(太阳系)的知识:八大行星中(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因体积小、不能排除轨道内的其他星体被开除出大行星之列),水星离太阳最近。

5、梦圆飞天

1、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细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激动与自豪。

2、乳白 执行 划破长空 控制 侨胞 朝夕相处

3、寒风凛(lin)冽(lie) 肃然伫(zhu)立 直指苍穹(qiong) 游弋(yi) 橘(ju)红 澎(peng)湃(pai) 舷(xian)窗

4、课文是按“神舟”5号飞船升空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可分为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大部分。

5、场面描写(飞船发射成功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6、2003年,“神舟”5号,杨利伟(第一位飞出地球的中国公民)

2006年,“神舟”6号,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神舟”7号,翟志刚(出舱和太空行走的第一位中国公民)

4、古诗两首

1、这是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同为绝句。

《游园不值》描写了游园不遇,红杏出墙的情景,表现了春天压抑不了的蓬勃生机,流露了热爱春天的赞赏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2、苍苔 柴扉 黄蝶

3、(不)值:(没有)遇到 怜:爱惜 扣:敲 走:跑

4、《游园不值》中的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诗所蕴含的道理是: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比如网络、电脑的普及)

5、《宿新市徐公店》中写景的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写儿童活动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背默两首古诗(作者、年代、节奏)。

7、熟读古诗大意。

8、写春的诗:

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早

1、本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酿雪 朴素 笔墨纸砚 寿镜吾 花瓣 纯净疏淡 润泽透明

冰清玉洁 韵致 腊梅 书塾(shu) 琥(hu)珀(po) 子曰(yue)

3、?(m?n?)?(r?n) ?(m?n?)?(sh?n?)?(m?n?)?(??)

花瓣 辨认 争辩 辫子 辩论

4、鲁迅,原名周树人,作品:《阿Q正传》,作品人物:阿Q、孔乙己、祥林嫂。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作者为什么写梅花:借花喻人,鲁迅一生的品格正像腊梅花一样。

6、第5节阅读指导。

7、写梅花的诗: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只拣儿童多处行

1、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

2、成千盈百 不解 背倚(yi) 栏杆 纽扣 旺盛

欢畅 四肢 座无隙地 烂漫 海棠 忸(niu)怩(ni)

3、 浑身解(xie)数:使出全身的本领

不解(jie):不明白

4、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寄小读者》。

冰心: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原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附:田间

作者:清代人汪楫(字舟次)

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5、课文主要写儿童,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

借花喻人,抒发了自己热爱春天、热爱儿童的情感。

6、背默第5-9节。

7、书后练习4指导(精讲)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1、这是一首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叮当 歌谣 裸露 寂寞 蹦跳 咆哮

茂密 拥抱 荒山野岭 枝繁叶茂

3、锨(xian)镐(gao) 煎(jian)熬(ao) 河畔(pan)

4、背默全诗。

5、宣传绿化的口号、标语:绿化祖国,造福子孙。

练习要点:

1、含“看”的意思的词:收看、俯视、仰望、眺望、瞻仰、观察、浏览、紧盯、瞅、瞪、瞧、视……

成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高瞻远瞩、睹物思人

一览无余、面面相觑、虎视眈眈、登高远眺

2、含“走”的意思的词:行走、散步、漫步

3、有人说:现在电脑都普及了,何必还要花这么大的功夫练字?你同意这种看法么?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弃,何况练字还可以修身养性。

4、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

5、新词儿:下海、大款、大腕、楼盘、大片、打的……(书P108)

还有:网吧、股民、保安、宽带。

6、背默《清平乐 六盘山》(书P124)

7、日常用语(礼貌用语):久违、劳驾、高见、请教……(书P144)

8、关于水的成语:滴水成河、积水成渊、细水长流、饮水思源。

9、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源。(书P150)。

10、节水小窍门:淘米水浇花

11、口语交际:

①请你帮个忙;②畅想未来;③发表自己的看法;④世界名城;

⑤影视剧评说;⑥即兴演讲;⑦环保建议。

12、背默书P46、P71、P109、P145成语。

13、良好的学习习惯:①自助修改作文;②多种渠道学语文。

(关注习作5、6)

9.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字词分析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图并范读)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之一 [33]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1 [72]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1 二、初读,整体感知:过渡:《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1、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2、听读。我们来……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之二 [36]
二、精读课文 过渡: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文录音,听的时候注意力集中,老师相信大家能在课文中寻找到答案。 1、听课文录音,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 2、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与反思 [19]
(2)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设酒送行,(板书:饯行)A理解“烟花三月”晚春三月,春意正浓,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可以用一个词,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说。柳絮飘飞,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这就是诗中所描述的……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28]
〔抓住重点段落,紧扣关键词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中,领悟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既是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主人公的优良品质的熏陶。〕 三、抓住关键语句 感悟王冕“孝顺” 过渡:生活的贫困使王冕不得……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 [15]
3.讨论交流:(1)林冲的“谦虚忍让”。①第三自然段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案 [59]
一、 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上堂课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实物投影问题)谁提出的谁就来读一读?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生齐读课题学生读问题:1、 滴水为什么能穿石?2、 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3、 滴与人有什么关系?4……

《诺贝尔》教学设计 [5]
3.默读课文思考,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画下来,并写上打动你的理由。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1)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 (他看到工人们……

天火之谜 教案 [19]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3、揭题天火之谜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8]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莫高窟 教案 教学设计 [11]
二、质疑导读,自主探究,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同学们,对于莫高窟,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对于莫高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 (1)莫高窟在哪里?她是什么时候开凿修建的呢? (2)莫高窟里的彩塑和壁……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 [60]
二、,紧扣重点,欣赏瀑布的形态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4小节,用直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宽的句子。 2、▲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3、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7]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2、检查自学。(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杰作 人喧马嘶 喧嚣 缝隙 悬挂&nbs……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1 [7]
2.刚才大家和老师一起用声音演绎了这篇优美的散文,请大家合上书说说①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记住了什么)② 再增加一些难度,刚才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游的鼎湖山,试着说说,打开书找关键词,(明确游记散文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顺序)&……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58]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用自己最擅长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读懂读通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诵读、思考、交流1、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游记散文一般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游踪顺序来组织材料的)2、你认为……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15]
◎“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 [14]
二、 精读感悟。1、 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读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2、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抓住“探望”“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领会儿子对父亲的感情。3、 情境说话:……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 [12]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8]
大家以前读过哪些《伊索寓言》故事?(《狼和小羊》《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等)这些故事的寓意作者在篇末大多做出了揭示。那么你读了这些故事后,有什么新的理解吗?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读了《伊索寓言》后,就对原作有了新的看法。……
一、 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上堂课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实物投影问题)谁提出的谁就来读一读?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生齐读课题学生读问题:1、 滴水为什么能穿石?2、 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3、 滴与人有什么关系?4……

《诺贝尔》教学设计 [5]
3.默读课文思考,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画下来,并写上打动你的理由。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1)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 (他看到工人们……

天火之谜 教案 [19]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3、揭题天火之谜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8]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莫高窟 教案 教学设计 [11]
二、质疑导读,自主探究,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同学们,对于莫高窟,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对于莫高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 (1)莫高窟在哪里?她是什么时候开凿修建的呢? (2)莫高窟里的彩塑和壁……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 [60]
二、,紧扣重点,欣赏瀑布的形态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4小节,用直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宽的句子。 2、▲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3、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7]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2、检查自学。(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杰作 人喧马嘶 喧嚣 缝隙 悬挂&nbs……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1 [7]
2.刚才大家和老师一起用声音演绎了这篇优美的散文,请大家合上书说说①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记住了什么)② 再增加一些难度,刚才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游的鼎湖山,试着说说,打开书找关键词,(明确游记散文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顺序)&……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58]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用自己最擅长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读懂读通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诵读、思考、交流1、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游记散文一般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游踪顺序来组织材料的)2、你认为……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15]
◎“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 [14]
二、 精读感悟。1、 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读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2、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抓住“探望”“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领会儿子对父亲的感情。3、 情境说话:……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 [12]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8]
大家以前读过哪些《伊索寓言》故事?(《狼和小羊》《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等)这些故事的寓意作者在篇末大多做出了揭示。那么你读了这些故事后,有什么新的理解吗?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读了《伊索寓言》后,就对原作有了新的看法。……

12《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 [10]
心理学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进提高个人活动(学习和工作)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引发学生学习乐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气氛活跃的小组中学习热情高,每个人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嫦娥奔月 教案 [6]
(2)、生:“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这里告诉了我们嫦娥很机智。 师:大家还能从哪些词体会到嫦娥的机智呢? 生:“眼看就要”说明情况危急。“疾步向前”、“一口”说明茶馆额动作之快,使逄蒙来不及阻止,这就是……

《嫦娥奔月》教案 [6]
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觉到这个故事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

《推敲》教学设计 [9]
⑵要注意口语化,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讲述.(5分)⑶要注意分出角色、入情入境.(5分)⑷要投入,体现出”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轻叩门扉的意境.(5分)⑸要注意故事的起伏,可以加上动作、神情或表演,能很好地感染听众.(10分)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

《成语故事三则》教案 [7]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理解……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11]
3.师:蝉脱壳前是什么样子呢?(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2)指名答。(3)齐读“突然┅┅不动了。”(4)师:蝉虫停下来不动,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读“夜幕降临┅┅换上华丽的新装。”(二)理清顺序……

《变色龙》教学设计 [79]
导语:《变色龙》这篇小说创作于1884年,当时俄国社会处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黑暗统治之下。面对民主革命浪潮的冲击,为了强化反动统治,挽救其必然灭亡的命运,沙皇政府豢养了一批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奴才。沙皇的这些爪牙媚上欺下,对平民百姓是一副嘴……
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案 [8]
1、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2、(投影示法布尔图)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3、这节课……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案1 [7]
四、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5、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案 [7]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石头书》吗?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包蕴着无穷无尽的知识,除了“石头书”外,还有“树木书”、“贝壳书”等各种各样的书。不仅如此,大自然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充满魅力的山水画、鸟兽图,可以说大自然……

《古诗三首 墨梅 竹石 石灰吟 》教学设计 [8]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

陶校长的演讲 教案 [5]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1、谈演讲的特点(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三、检查初读理思路1、出示生字词……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1 [8]
五、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排列句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