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堂全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堂全解

发布时间:2020-12-22 03:32:51

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第十三课预习

我和爸爸妈妈从拥挤的城市搬到这座美丽的“海底明珠”城市。城市由一层特殊的透明薄膜包围成的球体,“海底明珠”的市名由此得来。这种薄膜看上去虽然透明柔软,实际上却十分坚韧,海水激烈的冲刷、大白鲨锋利似刀的牙齿的啃咬都奈何不了它。而在市内的人们触摸到的薄膜却如一片薄薄的水雾可以伸出手来与蟹兵虾将嬉戏、玩耍。人们通过薄膜还能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各种奇异的鱼儿,排成队的海马,挥动长肢的章鱼,随着水流一扭一扭的水草……。

吃过早饭,告别爸爸妈妈,我踏上了通往学校的水晶通道。说到这水晶通道还有一番大学问呢!

这是由水晶体玻璃管道修筑而成的,共分为电力赛车道、散步道自动人行道三层。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应该就是第一层自动人行道了,它同时又分为四排,一、二、三、四排速度分别为5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20公里/小时;10公里/小时。像流水线一般输送着成千上万的乘客。第二层为电力车道,适合车迷们使用;第三层是散步道,在这儿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带着自己的宠物慢步;这样的三层水晶通道在这个城市纵横交叉,方便又高速。

五分钟后,我到达了市中心,这儿有一座五层宝塔似的巨大喷泉。它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全市氧气机。喷泉旁是个车站,确切也说应该是“球站”,人们只需进入一个球体里,球体便由电脑控制升往另一座海底城市或陆地。每个周末,妈妈带着我就是乘坐此球体去外婆家的。

不一会儿,学校到了,那是一座书形建筑,象征着我们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五彩缤纷的花草围绕在学校的周围,那是用化肥果冻种的,可香了!还招来了A博士刚引进的铅笔形蝴蝶呢!

这就是我们的“海底明珠”。之所以有这样的海底城市是因为陆地上人口与日俱增,拥挤不堪,环境污染,而海洋的面积远超陆地,人类只好依托科学技术回归大自然啰!我想:既然人类科技能使我们在海底定居,那么若干年后,空中城市、火星花园又是什么样的呢?还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相信到时还有另一番风情。

㈡ 小学教材全解语文六年级苏教版上册1到12课中心思想,在线等

没有 悬赏分,我知道也不告诉你

㈢ 急急急!!!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解教材里面 4-10课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忘了带书!

急急急急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解教材里面 4-10课...

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12课(十万火急)

主要内容:
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作五层来说。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这个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领导的军队最初叫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这是很不容易的。但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第二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这里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他在《报任少卿书》里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一句古汉语,词语的用法与现在有所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接下去对这句话加以发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实行恐怖、独裁,是在替法西斯卖力。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就充分显示出来了。然后联系到张思德同志。他虽然只活了28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里毛泽东同志讲了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第三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里,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人”,就是说,自己的同志也好,亲密的朋友也好,相处得有点疙疙瘩瘩的人也好,反对过自己的人也好,谁的批评意见都要听得过去。“只要……就”是一个条件复句。条件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凡是符合这个条件,不管是谁提出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这说明,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在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李鼎铭先生的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扎实,更有力量。毛泽东同志举这个例子,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第四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相爱护。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既然目标是一致的,就没有理由不搞好团结。团结的人越多越好。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团团伙伙”。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坚定地相信人民,紧紧地依靠人民,那就什么样的严重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凶恶敌人都能战胜。“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个勇气从哪里来?最根本的来自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说,为了人民的利益要不怕牺牲,这种牺牲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毛泽东同志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讲了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木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死亡。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三个“互相”,充分体现了革命队伍内应有的同志情谊。

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所以要开追悼会,还是因为死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人们怀念他。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完全是为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我们应该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为人民服务就要正确对待困难,正确对待同志。
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㈤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

《蟑螂》

于默译

我父亲的生龙活虎、绚烂多彩的时期过去以后,接下来过的是一段灰色的日子事情就发生在这段日子里。长长的几个星期景况消沉,几个沉闷的、没有礼拜天和假日的星期,处在贫乏的场景中,封闭的天空下。父亲当时不再同我们待在一起。楼上的那些房间已经拾掇干净,出租给一个女电话接线员。从那个鸟的庄园里,只留下了一个标本,那只剥制的秃鹫眼下站在起居室里的一个架子上。它站在从拉开的窗帘外透进来的阴凉的微光中,像它生前站的那样,一只脚蜷起,姿态像位佛门的圣者;它那张干瘪、沉痛的苦行僧的脸上凝固冷漠和克制的表情。它的眼睛已经脱落,木屑从被水冲坏、泪痕斑斑的眼袋里撒出来。只有它的有力的嘴上那些淡蓝色的、角质的突出的小块和光秃秃的脖子使它的年老的脑袋具有庄严的僧侣的神态。
它的羽毛有许多地方被驻虫吃掉了;它的柔软的灰色细毛不断脱落;阿德拉每星期打扫一回,把那些细毛和房间里来源不明的灰尘一起扫去。从它身上一块块光秃秃的地方,人可以看到一簇簇大麻纤维在从厚帆布袋下面钻出来。
我对我母亲有一种暗藏着的憎恨,因为她对父亲的去世那么轻易地就心情平静了。我想她从来没有爱过他。父亲既然从来没有在任何女人的心中扎下根,他就不可能同任何现实打成一片,所以他不得不永远漂浮在生活的边缘,在半现实的领域中,在存在的边际。他甚至没法获得一个诚实的平民的死亡;关于他的一切事情总是古怪和可疑的。我打定主意要在适当的时刻逼我的母亲进行一场坦率的交谈。那一天(那是一个沉闷的冬日,从一大早起,光线就是暗淡和迷漫的),母亲在发周期性偏头痛,躺在客厅里的沙发上。
父亲去世后,在阿德拉用蜡和上光剂的维持下,那间很少有人来的、充满节日气氛的房间里,整洁得无可挑剔。张张椅子上都有椅背套;一切物件都服从阿德拉加给它们的铁的纪律。只有一束孔雀羽毛立在五斗柜上的一个花瓶内,不服从管辖。那些羽毛是危险而轻佻的分子,隐藏着叛逆性,像一班顽皮的女学生,外表文静和安详,但是只要一不被监视,就调皮捣蛋个没完。那些羽毛上的眼总是盯着看;它们在墙上制造窟窿,眨眼,哆嗦着眼睫毛,互相微笑,格格地笑,充满欢乐。它们使房间里充满轻声轻气和叽叽喳喳的谈话;它们像蝴蝶似的散落在枝形灯上;像五光十色的一伙,它们紧紧地贴在表面没有亮光的旧镜子上,那些镜子却不习惯这样的活跃和欢快;它们从钥匙孔中张望外面。甚至我母亲在场的时候——她躺在沙发上,头上围着绑带——它们也没法克制自己;它们做手势,用充满秘密的意义的聋哑语互相交谈。我对它们在我背后策划的揶揄的阴谋感到恼火。我把两个膝盖紧紧地贴在母亲躺的沙发上,用两个手指头心不在焉地抚摸她在家里穿的便服的柔软料子,轻轻地问:
“我早就想问你:那是他吗,是不是?”
尽管我甚至不把眼光望着那只秃鹫,母亲马上猜到了,显得神情尴尬,垂下眼光。我让这种默不作声的局面拖了好久,为了欣赏她的局促不安的神情,接着我控制着在冒起来的怒火,很平静地问:
“那么,你传播的那一切关于爸爸的故事和谎话是什么意思?”
但是,她的面貌起先惊慌得变了形,接着又安详自若了。
“什么谎话?”她问,眨巴着她那双表情空洞的眼睛,眼睛里充满天空的蔚蓝色,没有一点白色。
“我都是从阿德拉那儿听来的,”我说,“可是我知道那些话都是你传出去的;我要知道事实真相。”
她的嘴唇微微哆嗦着;她避开看我的眼睛,她的眼珠子转到眼角上去了。
“我没有说过谎,”她说;她的嘴唇嘟起来了,但是同时变小了。我感到她在变得腼腆,好像一个女人同陌生的男人在一起那样。“我说的那些关于蟑螂的话都是真话;你自己一定记得……”
我感到困窘了。我确实记得那次蟑螂的入侵,黑沉沉的一群充满在夜晚的黑暗里,像蜘蛛似的奔跑着。地板上的一切缝隙里都充满移动的沙沙声,每道裂缝里都突然钻出蟑螂来;从每个裂口里都会射出一道摇摇晃晃的、黑色的、锯齿形的闪电。啊,简直惊慌得要发疯啦,踩到了地板上的一溜儿闪闪发亮的黑东西!啊,我父亲发出的那些恐怖的尖叫,他拿着一支标枪,从一张椅子跳到另一张椅子上!
我父亲既不肯吃,又不肯喝任何东西;脸上出现发烧的红晕;他的嘴旁总是挂着表示厌恶的龇牙咧嘴的表情;他已经完全疯了。显而易见,没有一个人能够长期忍受这样强烈的憎恨。极度的厌恶使他的脸变成一个僵化了的、表情悲惨的面具;面具上的眼珠子隐藏在下眼睑后面,带着永远怀疑的狂热,像弓那样紧绷着,埋伏着等待。他会突然发出一声发疯似的尖叫,从椅子上跳起身来,盲目地跑到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去,用标枪刺下去,然后举起标枪,枪上已经钉着一只巨大的蟑螂,它在拼命地扭动它那些复杂的腿。接着,阿德拉就会来搭救;她从吓得脸色苍白、神情恍惚的父亲手里接过那支钉着战利品的标枪,把蟑螂撂进一个桶。不过,即使在那时候,我也说不上这些场面是通过阿德拉的故事灌输在我的心中的呢,还是我亲眼看到的。我的父亲当时已经丧失抵制的力量;这种力量保护健康的人们不被憎恨所迷惑。我父亲被疯狂所摆布,一点也不同这种迷惑的巨大的吸引力对抗,反而完全向它屈服。致命的结果很快就来了。不久,出现了最初的怀疑的症状,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害怕和悲伤。父亲的行为变了。他的疯狂,他的兴奋的欣快消失了。在他的姿态和表情中,开始显出一些心里有鬼的迹象。他采取种种办法避开我们。他一连几天躲在角落里,衣柜里,鸭绒被下面。我有时候看到他忧郁地看望着他自己的手,查看他自己的皮肤和指甲上开始出现一个个黑点,好像蟑螂的鳞片。
白天,他还能用身内剩下的一些力量来抵制,同他的着迷作斗争;但是夜晚,他完全被控制住了。有一回,我在深夜里看到一支摆在地板上的蜡烛的亮光笼罩着他。他赤身露体地躺在地板上,身上都是一个个图腾的黑点,他的一条条肋骨显露出清晰的轮廓;可以看到他的皮肤底下的骨骼结构;他脸向下躺着,被着迷的憎恨所控制;这种着迷把他拉入思路错综复杂的深渊。他用有许多腿的、复杂的动作爬动,那是一种古怪的程式,我恐怖地从其中认出那是模仿蟑螂的正式的爬行。
从那天起,我们断定父亲无可救药了。他同蟑螂的相似一天比一天显著——他正在变成一只蟑螂。
我们对这变得习惯了。我们越来越少地看到他,他会一连失踪几个礼拜,去过蟑螂的生活。我们不再认识他;他完全同那种黑黢黢的、怪模怪样的玩意儿打成一片。谁说得上他到底继续生活在地板的一个裂缝里呢,还是他夜夜在各个房间里乱跑,全心全意地干着蟑螂干的事情;要不,阿德拉天天早晨发现一些死虫,它们向天躺着,腿伸向空中;她把它们扫进畚箕,然后厌恶地烧掉,他是不是可能是其中的一只呢?
“不过,”我尴尬地说,“我肯定那只秃鹫是他。”
我母亲的眼光从眼睫毛底下透出来看着我。
“别折磨我,宝贝儿;我已经告诉你了,父亲出门去了;去周游全世界了;他现在担任的职务是商业推销员。你也知道,他有时候夜里回来,在天亮以前又走掉。”

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解第三课近义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桃花心木》
【近义词】
偶尔──偶然
基业──基础专
汲水──吸水
依赖──依靠
特别属──特殊
模仿──仿照
优雅──优美
枯萎──干枯
【反义词】
相信──怀疑
高大──矮小
巨大──渺小
特别──一般
枯萎──旺盛
依赖──独立
从从容容──慌慌张张

㈦ 小学教材全解苏教版六年级语文21.莫泊桑拜师的课后第二题啊!跪求各位大神,我要全解上的答案,全解上的

(1)这句话揭示出了持之以恒的训练对成功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目标转移而不三心二回意,持之以恒而不答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著名画家齐白石,每天坚持画三幅画,“不教一日闲过”,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一代艺术大师。他笔下的虾活泼生动,形神兼备,令人惊叹。但齐白石曾说:“余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这不就是滴水穿石的结果吗?
(2)我们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善于抓住特点,发现于其中不同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第三只眼睛”去观察寻常的事物,就能产生不寻常的视角,捕捉那一闪而过的美丽。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人都看得到,而只有牛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正像罗丹所言:“真正的艺术大师用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㈧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语文全解的14页内容是什么

发题目,我们又不知道题目

㈨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第一课全解~我爱你啊,中国

课文相关拓展资料
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交融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她以秀丽的西湖为中心,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60平方公里,9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风景点中,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风雪各有情致。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

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驰名中外,是名茶中的珍品。西湖龙井茶生产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天竺、灵隐二寺产茶。龙井茶是以泉名冠茶名,龙井村上有龙井泉,一年四季取水不干。

景德镇瓷器——江西景德镇所产的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精品瓷器数不胜数,如清新优雅,气韵生动,足与水墨画并驾齐驱的永乐、宣德青花;鲜红莹亮,色若朝霞,灿如霁日的宣德霁红;薄如纸、莹如玉、吹之欲飞的永乐薄胎甜白;还有黄、绿、紫相间成趣的素三彩等等,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尽态极妍。

布达拉宫——在中国西藏拉萨的红山之巅,公元641 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造了布达拉宫,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布达拉意为观音慈航以普救众生。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当年所建的布达拉宫高9层,共有999间宫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堂皇壮丽。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以来重新修建的。现在,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吐鲁番——位于新疆省,是丝绸之路上的美丽明珠。天山下的吐鲁番,风光美丽,吐鲁番的葡萄,名驰中外!吐鲁番多民族聚居,约有30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人数最多的民族是维吾尔族。

哈密——哈密市是哈密瓜的故乡,以盛产哈密瓜闻名于世。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哈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现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28个民族,其中以维吾尔为主

草原——中国草原广泛分布于东北的西部、内蒙古、西北荒漠地区的山地和青藏高原一带,蜿蜒万里,十分广阔。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12个省区,牲畜主要有牛、马、绵羊,聚居着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戈壁滩——戈壁滩是沙漠边缘的一种地貌形态。主要由砾石和较粗沙粒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渗透性极好,地表缺水,植物稀少,仅生长一些红柳、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而且经常刮风。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代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前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帕米尔高原——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与青藏高原同称世界“屋脊”。

茅台酒历史——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县仁怀镇,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茅台酒,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畅销世界各地。

丝绸——的生产历史悠久,丝绸品种繁多。早在先秦时期,长江上游的川渝、中游的两湖和下游的江南就已是我国蚕桑丝绸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我国素有"东方丝国"的美称。
另外建议你买《小学教材全解》,上面都有。

㈩ 小学六年级语文用全解和完全解读哪一个好

个人觉得完全复解读比较好,能解制释书本上的重点,同时也能从书本中延伸出去。
说实话,语文其实不需要解析,自身经验告诉我,从小要多读书,建议楼主读一些有营养价值的书,上了初中你就会发现,语文老师都在建议读书,从小培养语法。像顾城、海子、北岛的诗还是有层次的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堂全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