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课文内容
走遍天下复书为侣
如果你独制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做出选择。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你的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你的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是什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目录
1窃读记 (林海音)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张钫)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尤安·艾肯)
4* 我的“长生果” (叶文玲)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5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 秋思、长相思】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长相思 (纳兰性德)
6梅花魂 (陈慧瑛)
7* 桂花雨 (琦君)
8* 小桥流水人家 (谢冰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9鲸
10* 松鼠 (布封)
11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3钓鱼的启示 (詹姆斯·勒菲斯特)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伊尔莎·斯奇培尔莉)
15落花生 (许地山)
16* 珍珠鸟 (冯骥才)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字谜七则
有趣的谐音
仓颉造字
册典删的来历 (刘凌)
我爱你,汉字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
一点值万金
街头错别字
赞汉字 (汪竹柏)
书法作品赏析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刘湛秋)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马克·汉林)
18* 慈母情深 (梁晓声)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巴德·舒尔伯格)
20学会看病 (毕淑敏)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
23* 难忘的一课
24* 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25七律·长征 (毛泽东)
26开国大典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晓年)
28* 毛主席在花山 (翟志刚)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1黄果树听瀑
2斗笠 (王宜振)
3太空“清洁工” (朱建群)
4鞋匠的儿子 (林清宏)
5剥豆
6你一定会听见 (桂文亚)
7木笛 (赵恺)
8百泉村(四章) (金波)
㈢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一名小偷满心期待的进了一名老秀才的家。不过,小偷很快的就发现这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穷酸秀才,他的 家里空空如也。小偷不甘心空手而归,于是,径直把秀才放在床头的那口箱子抱起,三步两步的逃得无影无踪了。可笑的是小偷偷走的并非金银,却是老秀才二十几 年的心血——《国榷》的手稿。
当第二天老秀才醒来发现书稿被窃时,他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将他遗弃。二十年辛酸顿时化作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
他的名字叫谈迁。一名家境清贫的普通百姓。在他二十九岁的那年,母亲离世,他在家守孝。他是一名嗜书如命的人,只要有人送他一本书,他就会高兴得不行。他什么书都读,可谓博览群书。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
母亲病逝,他为了排遣心中的哀痛,认真通读了陈建所著的《皇明通纪》。但他发现这本记录大明历史的书,写得实在是差,不单见解肤浅,文笔不畅,甚至史事中的错误也不少,有些甚至是非颠倒。因此,他决心自己动手,还给后人一部真实的明朝历史。
于是,他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寻找史料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很多相关的书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他必须厚着脸皮 上门求借。遇到一些珍贵的书籍,主人家不肯轻易外借,他还要当场掏出纸笔进行抄录,这过程没有少遭到嘲笑和驱赶。他借书翻阅资料时常被拒之门外,有时为了 借到一本书,坐在人家门口等上一整天,但他并不在乎。
为了确认一些史料,他必须去寻访古迹。有次冒着滂沱大雨,不远百里去考察史迹。二十七年间,他借阅了有关明史诸家的史书100多种,一本本地相 互对证比较,一条条记录下来。他分门别类地进行综合研究,终于在1647年8月完成了初稿,共100多卷,有好几百万字,厚厚的一摞。
他在自序中高兴地写道:“故予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敢称述。间窥诸家编年,于伪陋肤冗者妄有所损益,阅数岁,裒然成性。”
明亡之后,他怀着对故国的思念,以一个爱国遗民的感情,来收集补述崇祯、弘光两朝的史实,终于求得了先朝历史的完整。全书前后修改了六次。如今,这部凝结了他二十年心血的书稿竟然在夜里被人盗走,他能不伤心若狂吗?
如果他就此沉沦,那么,那个窃贼必定为世人所痛骂。所幸,谈迁没有被挫折击倒,他擦干了泪眼,说:““吾手尚在,宁已乎!”。老人家从零开始。
为了抓紧时间,他不论酷暑严寒,不顾年纪老迈,总是拄着一根拐杖,艰难跋涉。他遍访各地藏书之家,恳求让他参阅一下有关书籍,然后拼命抄写。4年又过去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艰苦写作下,他终于又完成了书稿,取名《国榷》。
《国榷》完稿后,谈迁又想到了他的书中对明朝万历到崇祯这几十年的史实记载得不甚清楚,他想到了亲自去北京加以订正。正在他苦于没有盘缠之时,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他一起上北京,请他帮助做些文墨工作。谈迁靠着这个机会,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谈迁除了替朱之锡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为他的《国榷》收集材料,一有时间,就去寻书访人、探寻遗迹,脚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旧兴致 勃勃,简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难、疲劳为何物。前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的门客,他几乎遍访无遗,就连当年崇祯邸报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对书稿的第一手 资料。
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北京之行使得《国榷》这部书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往业倾颓尽,艰难涕泪余,残编催白发,犹事数行书。”这便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后来,谈迁回到了海宁老家,返乡之时,谈迁在金钱方面一无所获,唯“筐中录本,殆千百纸”。他喜不自禁,连称“余之北游幸哉!余之北游幸哉!” 三十年的辛酸终于有所回报,谈迁也无憾了。几年后,他就去世了。
明清的史学很发展,官修、民修的史学著作都很多。明代私家著史以谈迁的《国榷》最有名。《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 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国榷》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对于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明代建州女真及崇祯一朝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㈣ 五年级上册所有课文的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年级来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源《珍珠鸟》,
一文讲述了:
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㈤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的第六课的课文内容 急急急!!!!!!!!!!!!!
故乡的梅花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㈥ 语文五年级上册22课课文内容
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g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qí)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shī)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sōu)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何
这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望采纳
㈦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是《窃读记》。《窃读记》是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海音女士,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
拓展:
1、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出生后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1921年随着父母迁居北京,林海音的童年在古城北京度过,这里的一物一景深深的络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著名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温婉的文笔所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
2、林海音于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于是开始文艺创作,并开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藻与咸绿蛋》。
㈧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组
1 窃读记抄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 鲸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 落花生
16* 珍珠鸟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2 有趣的谐音
3 仓颉造字
4 “册”“典”“删”的来历
我爱你,汉字
第六组
18* 慈母情深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㈨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的第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窃读记 林海音
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嗯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