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20-12-21 13:35:59

『壹』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汉字,书写要规范、准确,标点要占格。(2分)
gěi zì jǐ yì diǎn xìn xīn,qián tú huì wú xiàn guāng
míng .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返老还童 德高望众 花枝招展 繁弦急管
玲珑赐透 多姿多采 无忧无虑 心旷神贻
错别字
改 正
4.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
(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样子。 ( )
(2)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
5.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2分)
(1) 甲 队 大 败 乙 队 获 得 冠 军
(2) 甲 队 大 败 乙 队 获 得 冠 军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

7.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 ,风正一帆悬。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3)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吟咏花草的名句。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 。”现代名家又何尝逊色,如朱自清《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 。”写尽了春草的活力、质感和颜色。
(4)孔子曰:“ , 。”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要学会用脑筋学习。只有把学和思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怎么,不高兴我来吗?”分别了多年的好友,如今笑盈盈地站在我面前开玩笑。我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怎么会,孔子云: ‘ , ?’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填《论语》中的句子)
(6)曹操《龟虽寿》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 , 。”
二、阅读(40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 (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⑴太丘与友期行( ) ⑵去后乃至( )
⑶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⑷尊君在不( )
⑸相委而去( ) ⑹下车引之( )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故时有物外之趣 B.吴欲之去南海
C.良愕然,欲殴之 D.邑八景之一地
10.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译:

11.学习这短文能让我们明白为人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即 和 。 (2分)
12. “八荣”之一就是要以诚信为荣。你能说出与诚信有关的谚语、成语、格言或故事吗?(至少2个) (2分)
(1)
(2)
(二) 小 名(15分)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 是 颇 懂 得 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
淼(miáo)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3.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1分)
14.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4分)
(1)
(2)
15.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2分)

16.“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17.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2分)

18.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2分)

(三) (15分)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今天是你的生日?”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19. 文章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对应的语句填空:(3分)
①以前的女孩: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后来的女孩:
②以前的女孩: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后来的女孩:
③使她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是:
答:

20.请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2分)
①“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句中加点词语说明什么?
答:

②“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加点词语“溢满”能否改为“充满”,为什么?
答:

21. 第⑥自然段写道:“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本段的景物描写中对应“心情明朗”的语句有

(2分)
22.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3分)
答:

23.请参考“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为文章起一个题目,不超过6个字(2分)
24. 女孩的故事让你读懂了什么? (3分)
答:

(四)晋祠(文/梁衡)(14分)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些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全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起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十朴优美,做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那水注入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5、 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1分)
答: 。
26、 关于本文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2分)
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D、平行式
27、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可是却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还有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例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3分)
答:描写:
议论:
抒情:
28、写圣母殿的段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是由 到
说明的。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 ,是由 到
说明的。(2分)
29、 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
答:
30、 作者怎样写晋祠的水的?请做简要的分析。(2分)
答:
31、 为了准确清楚地说明晋祠,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2分)
答:
三、写作。(40分)
32.题目: 真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4.字数在600字左右。

参 考 答 案
一、1、给自己一点自信,前途会无限光明。(2分)
2、酝酿、应和(hè)、嘹(liáo)(2分)
3、
错别字 众 赐 采 贻
改 正 重 剔 彩 怡
4、小心翼翼 一丝不苟(2分)
5.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2分)
(1) 甲 队 大 败, 乙 队 获 得 冠 军。
(2) 甲 队 大 败 乙 队, 获 得 冠 军。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秋,以她的成熟辉煌(或“豪爽潇洒”)夺人
魂魄;冬,以她的纯洁宁静(或“不畏严寒”)令人深思。
7、略
二、阅读理解(本题满分40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 (12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⑴期(约定) ⑵乃( 才) ⑶戏( 玩耍) ⑷不( 通“否”)
⑸委(舍下、丢下 ) ⑹引(牵、拉 )
9. c (2分)
10. 译: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失礼。(3分)
11.即 信 和礼 。 (2分)
12. (2分)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1分)(2)诚信是做人之本。(大意正确即可。)(1分)
(二)小名(15分)
13、小名(或“我”的小名)(1分)
14、(1)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或:认为自己长大了)(1分)
(2)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或:感到难堪)(1分)
15、妈妈在生日聚会上叫“我”的小名。(2分)
16、郑重 惊愕 不耐烦 复杂(4分)
17、因为在妈妈眼中,儿女无论长到多大,总是她放心不下的孩子,而小名则是她最自然、最钟爱的称呼,所以在道别时,妈妈仍然是情不自禁地喊出“我”的小名。(大意正确即可。)(2分)
18、对母亲的愧疚、依恋(1分)以及突然感悟到的母爱(1分)。
(三)(15分)
19、(3分)
①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1分)
②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分)
③女孩在二十岁生日时,通过自我祝福,自我鼓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1分)
20.①写出舍友们对女孩的生日一直不太关心。(意思对即可)(1分)
② “充满”只是满的意思,“溢满”的意思是充满而流出来(1分)“溢满”的程度更高,更能表现小女孩无比幸福(1分)
21.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1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1分)
22.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1分)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在困难无助的时候应该学会自我鼓动。(2分)
23.为自己祝福(或:祝福自己、自己祝福自己)(2分)
24.人在身处困境的时候(1分)应该树立信心,学会自强自立 。坚韧不拔,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2分)(也可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
(四)晋祠(14分)
25、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景物浑然融为一体。(1分)
26、C (2分)
27、描写: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议论: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抒情: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分)
(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3分)
28、空间顺序 由外到内 逻辑顺序 由概括到具体(2分)
29、不好。因为“旋”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向左拧,一圈一圈”的样子。“卷”字不能产生如此效果。(2分)
30、作者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晋祠水的多、清、静、柔四大特点,语言优美形象。(2分)
31、例: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或第1自然段)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地说明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晋祠历史悠久(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1分) (2分)

『贰』 初一上学期语文试卷(人教版)和答案

2006学年七年级上语文竞赛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青冥(míng) 畅(chàng)谈 喑(ān)哑 骸(hái)骨
B、连亘(gèn) 指令(lìng) 静谧(mì) 猛犸(mǎ)
C、鸟喙(huì) 篡(cuàn)夺 孤(gū)舟 一霎(sà)间
D、预兆(zhào) 裹(guǒ)藏 高垣(huán) 蜃(shèn)楼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月球离地球有38万公里,真是可往而不可及。
C、诚实,从本质上说,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应事物。
D、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事前露出来的迹象)
B、让我们远离喧嚣(声音杂乱、不清净)去倾听,去沉思吧!
C、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大声地呼叫)踢蹬。
D、肉体早已腐朽化为乌有(虚幻,不存在)。
4、下列成语运用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妈妈很早就去世了,她和爸爸相依为命。
B、每天来灵隐寺烧香拜佛的人连绵不断,很是兴旺。
C、东北大豆产量高,品质好,在世界上举世闻名。
D、舞台上小朋友们表演得神气活现,受到观众们的热烈称赞。
5、依照下面例句写句,把“家”字嵌入其中(3分)
蓝天是白云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本校决定针对抄袭作业的恶习进行一次声讨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3分)
7、名句连句(3分)(任选三句)
①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②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③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健
④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8、请写出五个由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3分)
9、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4分)
A、两袖清风存正气. E、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F、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G、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H、一间陋室遗书香
二、阅读理解(28分)
阅读下列文章(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12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0、、“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段中加点的“不幸”可以换成“有幸”吗?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兄弟记不起这件事,可“我”为什么“心只得沉重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于学生上网玩游戏,说法也是不一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美丽如初(16分)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4、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综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咏雪 《世说新语》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借书速还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B、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 无以致书以观(没有办法)
C、公欣然曰(高兴) 即公大兄无奕女(即使)
D、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 不敢稍逾约(经过)
19、与例句“故时有物外之趣”中“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录毕,走送之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第二则文言文之后,你有什么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22、人间最纯真的感情莫过于亲情,从小到大,你在与亲人的交往中,一定有许多事情凝聚着浓浓的亲情,请你以“亲情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故事要真实、完整;③字数在500字以上。
2006学年戴村片七年级(上)语文竞赛试卷答案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 2 、 3、 4、
5、
6、
7、① ②
③ ④
8、
9、 A、两袖清风存正气. E、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F、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G、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H、一间陋室遗书香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10、 (3分)
11、
(3分)
12、 (3分)
13、
(3分)
14、
(4分)
15、 (4分)
16、
(4分)
17、
(4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18、 (3分) 19、 (3分)
20、①
② (4分)
21、 (4分)
四、作文(略)

『叁』 初一新生语文数学摸底考试试卷(附答案)

文华中学初一新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欢迎你,新同学!在你刚刚跨进中学大门的时候,请认真做好这份试题,让你的老师真实了解你的语文学习基础,以便我们今后的教学。新的初中生活,由此开始。
提示:请将你的姓名写在试卷的左上角。答题中请留下你漂亮的字迹,给老师一个好印象。
[阅读]
(一)(9分)
儿童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常成为诗人的写作对象。我们读过的古诗中,就有不少写到了古代的少年儿童,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寻隐者不遇》),写的是一个跟师父隐居山间的少年的形象。你还能默出几句描写古代少年儿童生活的诗?默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诗的题目。(默写6分,题目3分)
《 》
《 》
《 》
(二)意想不到的灾害(26分)
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你也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闹事”。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bÚ jì qí shÙ)的螃蟹,在2600公顷稻田上咬稻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青蟹 咬死庄稼,毁坏农田, 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rǎo luàn)了人们的生活。
蟹灾不光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层有发生。一千多年前,在令天的浙江省绍兴一戴,就发生过螃蟹大吃水稻的灾害。螃蟹爬地田里都是,水稻被咬得金光。
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几十年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 消灭甘蔗田里的害虫,特地从墨西哥(qiãn lì tiáo tiáo)地引来了一些蟾蜍,放在甘蔗田里。 没想到,蟾蜍到了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威胁,就大量繁殖起来。今天,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农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是蟾蜍,它们(fēn mì)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wēi xié)。
1983年2月,在日本的大岛地区也发生过蟾蜍灾害。几百万只蟾蜍在当地的公园、马路和住宅区乱蹦乱跳,它们分泌的毒汁对人和家畜造成伤害。为了平息这场蟾蜍灾害,当地政府组织了两支消灭蟾蜍的“特种部队”,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才控制了蟾蜍的(màn yán)。
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
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 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疾病等,这使得动物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一旦失去某一种制约因素,动物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fàn làn chéng zãi)。在西班牙,“闹事”的螃蟹,是从美国引进的。人们只引进螃蟹,没有引进它们的天敌。在西班牙蟹的食物丰富,使它们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大量繁殖,酿成蟹灾。生态失去平衡,其它动物也会泛滥成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带草原上,还出现过野兔大量繁殖的兔灾。这些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1.根据文中的括号里的拼音,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写出词语。(7分)
⑴(bÚ jì qí shÙ) ⑵(rǎo luàn)
⑶(qiãn lì tiáo tiáo) ⑷(fēn mì)
⑸(wēi xié) ⑹(màn yán)
⑺(fàn làn chéng zãi)
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错别字,用修改符号修改。(3分)
3.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例:(悬挂)国旗
( )农田 ( )害虫 ( )灾害
( )庄稼 ( )损失 ( )平衡
4.照样子改写句子(6分)
例: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
答应了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能不守信用?
⑴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

⑵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

5.在文中的“ ”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
6.缩句。(1分)
几百万只蟾蜍在当地的公园、马路和住宅区乱蹦乱跳。

7.用“ ”划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三)孩子,你能行(20分)
那是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个星期天,从郊外往回推煤车。炎热的太阳灼烤着大地,路边的庄稼都低着头,没一丝生机。(ǒu ěr)几个行人,也奔命似的逃着。父亲和我一样,先是汗流满面,后来,好像全身的水都被蒸干了,嗓子眼冒烟。
我们用尽全力推着车子,这是一个足有一里半长的坡。我不得不走走停停,让咽下的那口气喘上来。现在,我什么都不再希望,只希望能找到水,哪怕一滴,让仿佛达到燃点的嗓子降下一点点温度。然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地方前后不着村店,又无河流。父亲已把我落下很远,我必须拼命追赶。
父亲已推上了坡顶,我盼着父亲来接迎我,[ ]帮我推一步 [ ]好。可父亲坐在路旁,正大口大口地吞着从路旁菜地里弄来的白菜。
“加油,孩子,只有30米了。” [ ] 他想过来帮我,[ ]我知道,他的身体不允许。
“我,实在推不动了。”我咽下里口水(其实,根本没了口水),全身都在发抖。
“10米,还有10米,孩子,你能坚持得住。”他嚼着另一块菜帮。
“不,一步也不行了!” 我的双腿在发软,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沉重的煤车分明在向下推我。
“你能行!”父亲说,“不能停!危险!”
我有些恨我的父亲。我真想扔下车子不管,但是我不能。我若是稍一松劲,车子肯定会立刻滑下坡去,并把我撞翻(我连躲闪的力气都没了)。我只好(jié lì)蹬着发烫的柏油路。
父亲仍在大声喊叫着“加油”。
终于,我把车子推上了坡顶!一股(suãn chÙ)从心底涌上,我(wěi qū)地哭了。
“当你遇到困难和不幸,孩子,要相信,你行,你一定能坚持住,”他把一块菜帮递到我的嘴边,“假如再有10米……”
“假如再有10米你也不来帮我,我自己也能把它推上坡顶,对吗?” 我回敬父亲。
“是的,孩子。”他抚弄着我蓬乱的头发。
我不想说话,我尽可能让四肢舒展,放松。我把父亲的话和他递来的菜帮一起咀嚼着,吸吮着,渐渐地,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应该感谢父亲,因为父亲这番话,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因为父亲这番话,激励我挨过了许许多多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波折。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我曾几经坎坷,但我相信我能行。我相信,挺住就是一种有力的抗衡,坚持到最后终将会胜利。
我的孩子出世了,[ ] 说有什么活法要教给他,那么,我[ ]把父亲教给我的那句话教给他:孩子,坚持住,你能行!
1. 根据文中的括号里的拼音,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写出词语。(4分)
⑴(ǒu ěr) ⑵(jié lì)
⑶(suãn chÙ) ⑷(wěi qū)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6分)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哪怕……也……
尽管……还…… 既不……也不…… 只要……就……
3.文中划“ ”的是一个病句,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2分)
4.我恨父亲,因为 。
我感谢父亲,因为 。(4分)
5.用文中的事例说明“挺住就是一种有力的抗衡,坚持到最后终将会胜利”这句话的意思。(4分)

『肆』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下期中语文考试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期期中测试
说明:()本试题满分为120分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 zuò ) 骊歌(lí ) 锲而不舍(qì )
B.炽痛(chì ) 踌躇(chù ) 义愤填膺(yīng )
C.祈祷(qí ) 嫉妒(jí ) 迥乎不同(jiǒng )
D.哺育(pǔ ) 懊悔(ào ) 妇孺皆知(rú )
2、下列各项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蝉蜕 祈祷 人生鼎沸 一返既往
B. 屏障 书孰 来势凶凶 燕然勒功
C. 仿徨 默契 群蚁排衙 忘乎所已
D. 深邃 赫然 亦复如是 惹人注目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菜畦: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 人迹罕至:罕,稀少。
B. 仰之弥高:弥,更加。 气冲斗牛:斗牛,一种源于西班牙的人与牛之间的游戏。
C. 污秽:秽,脏东西。 马革裹尸:裹,包裹,动词。
D. 燕山胡骑:骑,战马。名词。 警报迭起:迭,屡次。
4、 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小说——高尔基——前苏联
B.《褔楼拜家的星期天》——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法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朝花夕拾》——鲁迅
D. 《最后一课》——小说——都德——法国
5.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D.小东向小明请教不会的题,小明说道:“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6、下列句子所使用修辞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对偶)
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比喻)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这种错误,我们应当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B.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C.读报是人们了解信息,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D. 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8.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他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刘翔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D.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10.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并/自为其名。
D.余闻之/也久。
11.填写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补充名句。(8分)
(1)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4)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两句。
, 。
12.仿写。写一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
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二. 阅读与理解 ( 先阅读下列各文段,再完成其后各题。)(40分)

(一)(16分)

初,权谓吕蒙曰:“(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E)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F)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为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答案填在括号里。(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
A.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当道,当权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A.过水去打猎 B.粗略地阅读 C.干涉别人打猎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A.看见历史 B.了解过去的事情 C了解历史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A.学位级别 B.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谋士的称谓
14.下面的句子有几种译法,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6分)
(1)蒙辞以军中多文. ( )
A.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辞.
C.吕蒙推辞军中事务繁多.
D.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任务多.
(2)孰若孤? ( )
A.谁说你孤单? B.谁说你像我?
C.谁像我(事务多)? D谁说你像我这样忙?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
A.爱卿今天的才干与谋略,比不上住在吴县的吕蒙.
B.你现在的才干与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的吕蒙.
C.你现在的才干与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下面的吕蒙.
D. 爱卿今天的才干与谋略,不再是住在长江下游的吕蒙.
15.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文中的语句填空(ABCDEF句,单选题).(6分)
(1)表现孙权对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时( )
(2)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 )
(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 ( )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6、这段文字对百草园景物描写。(4分)
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段话写百草园从位置上看,先由_______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__。采用了___________顺序。(4分)
18、这段文字把百草园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原因,有下列几种分析,请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
A.百草园中的各种景物的确美妙如图。
B.暴露了儿童对封建社会的厌恶和嘲讽。
C.真实地再现了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遭遇。
D.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19、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2分)

20.画波浪符号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三) 阅读下文,然后答题。(10分)
一棵大树
〔美〕谢尔•西弗斯汀著 陈丹燕译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块玩捉迷藏。要是他累了,就在树阴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
童年的男孩多快乐呀!
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旁批:幸福源于相亲相爱!)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阴下来玩,来快活快活。”
“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
“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
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
树感到很幸福。
(旁批:幸福源于_______!)
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
“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给我间屋吗?”
“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
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
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
“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我条船好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
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是难过。
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了树下。树轻轻地说:“我真抱歉,孩子,我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也不能给你了。”
她说:“我没有果子了。”
他说:“我的牙咬不动果子了。”
她说:“我没有树枝了,你没法荡秋千。”
他说:“我老了,荡不动秋千了。”
她说:“我的树干也没了,你不能爬树。”
他说:“我太累,不想爬树。”
树低语说:“我很抱歉。我很想再给你一些东西,但什么也没剩下。我只是个老树墩,我真抱歉。”
男孩说:“现在我不要很多,只需要一个安静地方坐一会儿,歇一会儿,我太累了。”
树说:“好吧,”说着,她尽力直起她的最后一截身体,“好吧,一个老树墩正好能坐下歇歇脚,来吧,孩子,坐下,坐下休息吧。”于是男孩坐在了树墩上。

21、文中有两处写了“树感到很幸福”,其实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前一句加的批注是“幸福源于相亲相爱!”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后一句加上恰当的旁批:(2分) 幸福源于 ______!(限四字)

22、长大后,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_________”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23、文中的大树真让人感动,也许她还会让你浮想联翩。请你用一句诗、一句歌词或一句格言,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2分)

24、请你为这篇文章补上一个富有深意的结尾:(3分)
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树下。



三、写作(50分)
生活中,哪一颗星星点亮了你的眼睛?哪一幕情景振奋了你的心灵?哪一声喝彩吸引了你的耳朵?此情此景,为了表示鼓励、赞美、自豪,也为了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你一定想竖起大拇指!
请以“我想竖起大拇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不限。

七下期中的答案

1.C 2.D 3B 4B 5A 6C 7C 8.C 9C 10D 11略。
12答案;①理解是友谊中的桥梁一座。②赞赏是鼓励中的鲜花一束。
13.C B C B 14.B C B 15.A D F
(一)(12分)
16、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写的是:整个园景。(4分)
17 低,高,低 。空间(4分)
18、D (2分)
19、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0.、拟人。用拟人手法将油蛉、蟋蟀写活了,使之富有生命的动感等。

21、合文意即可。参考:无私奉献(2分)
22、“要”字。谈看法时要有明确的内容和观点,或针对男孩子的索取,或针对大树的给予,语言通顺即可。(3分)
23、符合“奉献”和“关爱”主题的即可。参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分)
24、略(表现男孩儿贪得无厌或悔过自新的内容均可)(3分)

阅读全文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