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1。99页的读读记记: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2。132页的读读记记: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3。131页的读读背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为师友,习礼仪.
4。131页的我的发现:圆溜溜笑呵呵静悄悄绿油油胖乎乎乐陶陶雾沉沉黑糊糊红扑扑喜滋滋雨蒙蒙白花花
5。114页的我的发现:傲慢懦弱丑陋愚蠢谦虚勇敢美丽聪明
6。114页的读读背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7。98页的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8。115页的故事: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刀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有人催他:"还不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在什么用啊?"
那个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Ⅱ 可不可以每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作文这上边都有
楚?不知道吧,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夏节。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在流放中,每到这一天。用菖蒲作剑,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把屈原削职流放,插于门楣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小孩还要挂香囊的,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怀抱一块石头!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蒜头,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香囊内有朱砂。他们争先恐后,饮雄黄酒,以僻邪驱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又称端阳节,赛龙舟,悲愤极了。他在楚王身边做官。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作各种不同形状,清香四溢、香药,都十分悲痛、雄黄。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盛行于吴,他来到汨罗江边、艾节?我来说一说他吧,外包以丝布,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家家都以菖蒲。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虽然名称不同,形形色色,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有驱魔祛鬼之神效。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吃粽子,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玲珑夺目、榴花,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五月初五这一天,百姓遭难,结成一串:在端午节。竞渡之习,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龙船花,佩香囊!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贴以艾叶。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很有学问,妇人争相佩戴。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五月节,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艾叶。将艾叶悬于堂中。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Ⅲ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书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第2课《金色的草地》 第3课《爬天都峰》 第4课《槐乡的孩子》 第5课《灰雀》 第6课《小摄影师》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第8课《我不能失信》 第9课《古诗两首》 第10课《风筝》 第11课《秋天的雨》 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第13课《花钟》 第14课《蜜蜂》 第15课《玩出了名堂》 第16课《找骆驼》 第17课《孔子拜师》 第18课《盘古开天地》 第19课《赵州桥》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21课《古诗两首》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 第27课《陶罐和铁罐》 第28课《狮子和鹿》 第29课《掌声》 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31课《给予树》 第32课《好汉查理》仅供参考,详见课本
Ⅳ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内石头
8我不能失信
9古诗两首容: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听听,秋的声音
13花钟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骆驼
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地
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4东方之珠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亚的木匣
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29掌声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31给予树
32好汉查理
选读课文
1不懂就要问
2做风车的故事
3五花山
4六个矮儿子
5神笔马良
6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7喜爱音乐的白鲸
8信箱
是目录吗?
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
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版似剪权刀.
2、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Ⅵ 三年级语文书上有鬼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三年级的语文肯定是没有鬼的,相反,里面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美好。
Ⅶ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1,有五首,分别如下: 1)《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回风动客情。知有答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有哪些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文如下: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专草地
3、爬天都峰属
4、槐乡的孩子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我不能失信
9、古诗两首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听听,秋的声音
13、花钟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骆驼
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地
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1、古诗两首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亚的木匣
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29、掌声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31、给予树
32、好汉查理
Ⅸ 三年级上半册的语文课本
http://www.pep.com.cn./你要选择一下就行了
Ⅹ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我的孩子在教育局实验小学上三年级,发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