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朗读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朗读

发布时间:2020-12-21 01:33:17

⑴ 2017新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16开本)什么时间发行,谁给发个课文目录,非常感谢。

2017新编人教版小抄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16开本)发行时间为2017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人教小学二年级语文开始使用改版的2017新编课本,以前版本旧教材全部停止使用。

2017新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16开本)一共四个单元。

目录:

课文1

1 小蝌蚪找妈妈

2 我是什么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识字

1 场景歌

2 树之歌

3 拍手歌

4 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

课文2

4 曹冲称象

5 红马的故事

6 一封信

7 妈妈睡了

口语交际: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课文3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9 黄山奇石

10 日月潭

11 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

课文4

12 坐井观天

13 寒号鸟

14 我要的是葫芦

口语交际:商量

语文园地五

课文5

15 大禹治水

16 朱德的扁担

17 难忘的泼水节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

课文6

18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敕勒歌

19 雾在哪里

20 风

21 雪孩子

语文园地七课文7

22 狐假虎威

23 狐狸分奶酪

24 狐狸养鸡(一)

25 狐狸养鸡(二)

语文园地八

⑵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我是什么课堂实录

最新2014秋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教学实录
此篇《我是什么》教学实录由本站小编搜集整理,此文获北江区小学优质课竞赛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一、魔术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瞧!好玩吗?想学吗?谁是今天最出色的孩子,下课了老师一定教给他。
2.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一位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师指课题问:瞧!我是什么呢?),相信会读书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答案。
3.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44,开始读吧!(生自由读课文)
4.师:谁来说,是什么?(水)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其他吗?
生1:是“水”,因为水能变成汽,升到空中就能变成云。
生2:水才能在变成雨、雹子、雪。
生3:水能淹没庄稼,灌溉田地。
师:原来小魔术师就是“水”啊!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板书:水),它还会变呢!你们愿意做小水珠吗?(愿意)那好,今天咱们都是可爱调皮的小水珠了。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一段,看看我们能变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
2.师:变成什么了?谁来说?那,是怎么变的?
生:我们变成了“云”,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了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3.师:谁还变成了“云”?(指名说)
4.师:我也喜欢变“云”(师读)
5.师:还有谁喜欢变“云”?(指名读)
6.师:现在我们都变成了“云”,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来打扮自己?
生1:我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穿“白衣服”。
生2:我在下雨前和晚上时穿“黑衣服”。
生3:我穿上“红袍”,因为我是在出现朝霞和晚霞时,才穿上。
7.师: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漂亮衣服吧!(出示课件)喜欢吗?
8.师:谁能读出这种喜欢呢?
9.指名读。(喜欢吗?一般:谁能读这种喜欢?好:看你穿上漂亮衣服得意的样子,谁来挑战他?瞧!你读得乐滋滋的样子一定很喜欢吧!)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我们可真能干,一会儿就变成了“云”,还能变什么?(指名读)
2.指名说。(雨、雹子、雪)
3.师:我们现在变成了“雨”,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师:原来我们变成了“雨”是落下来的(板书:落)
4.师:我们变成了“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是变成小硬球打下来的。
师:那你是打下来的,你可真有力气,为什么会“打下来”?
生:因为小硬球非常重,所以打下来。
师:那你打下来一定很有劲,你觉得你应该这样读?
生:应该很有力,很重的读出来。
师:那你试一试?(生读)
师:还有谁变成了“雹子”打下来?(指生读)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边做动作边读)
师:瞧!大家多有劲,打在人们头上一定很疼。
5.师: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
生1:可以。
师:好的,保留你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觉得不能,因为“雪”很轻,慢慢的,所以“飘”应该读:轻而慢;“雹子”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打”应该读得重,很有力;“雨”比起来不轻不重,所以“落”。
师:是啊!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所以用雨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是飘下来。
6.大家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评价---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我们多会变啊!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三段,想想我们是怎样生活的?
2.师读第三段。
3.师:谁来说?(指名说)
生1:我看到自己在池子里安安静静的睡觉。
师:那你一定睡的很香吧!
生2:我看到我在小溪里散步。
师:那你是怎样在小溪里散步的?
生2:我在小溪里慢慢走,因为小溪里的水流的很慢。
师:我也看到你正悠闲自得的样子了。还有吗?
生3:我看到我在江河里和其他的水在比赛跑步呢!
师:那你一定是个跑步能手,你怎么会在江河里奔跑呢?
生3:因为江河里的水流的非常的急,非常的快。
师:谁在海洋里,你在干什么的呢?
生4: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呢!因为海洋里的水翻起的浪花,就好象我们在跳舞一样,拍打起的浪花发出的声音就好象我们在唱歌,还打在礁石上也发出了碰撞的声音。开大会是我们水都流到了大海里,水都聚集在一起,非常的热闹。
师:我们的生活真丰富啊!(板书:丰富)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试一试。
4.指名读---评价---小组比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我们有着多样的变化和丰富的生活,那我们的性格又是怎样的?
2.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四段。
3.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生: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板书:温和暴躁)
4.师:谁知道什么是“温和”,什么是“暴躁”。
生:温和就是很和气,很温柔。暴躁就是在发脾气,很厉害。
5.师:那么“温和”我们会做什么?“暴躁”时呢?
6.师:看,人们还把我们做的事给记录下来。(出示课件)
7.师:刚才大家看到我们温和和暴躁时的样子,能读出不同的表现吗?
8.自由读—指名读---评---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
9.师:人们为了让我们多做好事,少做坏事,想出了种种办法管住我们,你们知道有些什么好办法吗?(小组讨论)
生1:我们可以植树造林。
生2:建三峡大坝来发电、防洪。
师:是啊!三峡大坝不仅可以发电,防洪,还可以航运。
生3:我们北方特别缺水,可以把南方的运往北方。
师:你可真聪明,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
10.总结:课文学到这,我们知道了水不仅会变,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做事,勤劳智慧的人们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治理水,让我们很好的利用水,保护水。让我们一起和水交上好朋友吧!
11.师:下面,就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一背吧!(开始行动吧!)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有阅读课文吗

《画风》这一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比较浅显,学生很容易通过朗读自己体会,重点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三个小朋友是怎样动脑筋画风的,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所以,你在这堂课中要选用自主学习、读书体会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先自己读书找疑→然后,互相质疑,合作解疑→最后,全班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课文,以及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课文;最后,让学生大胆思维:你还可以怎样画风?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的方式。这一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深,效果更好。在动手、动脑中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法。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朗读感悟。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猜谜激趣: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2、你知道哪些风?学生畅所欲言。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识字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自读自悟。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2、全班交流。①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⑴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⑵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②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③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④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②、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③、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2、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3、结构。“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4、生练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三、实践活动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学生畅所欲言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3、全班展示作品。四、写字指导“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课后反思:这篇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简单质朴,学生很喜欢。特别是“你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画气球、画惊涛骇浪、画长发飘扬、画柳枝随风舞动、画举帆前进、画风筝放飞、画树叶飘落、画小草点头、画龙卷风、画晒在竹竿上的衣服、画窗帘……等等,孩子的想象能力不亚于文中的小朋友。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写几句话,积累语言,更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把这样一幅作品收藏于成长记录册,无疑是给孩子留下了宝贵的成长足迹!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教师适当点拨,从反馈的作业来看,“转”字的“专”的“竖折撇”有不少学生写成两笔。

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有哪些

每个单元都有课文,没办法一一列给你,你可以弄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版书看权看,如果没有的话,可以下载一个家长通,里面的自学工具中有一个语文课本朗读,选择二年级人教版下册的课本,就能根据单元看每个单元的语文课文了。还可以学习每课的生字词,和笔画顺序,哈哈

⑸ 小学二年级语文低年级朗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学中怎样指导教

朗读应达到的要求:(1)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或根据地方方言特点指导容易读错的音。还要读准轻声、儿化、变调。(2)读通句子。包括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颠倒、重复字句;读准标点符号的停顿和表达的语气;读好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和难读的句子。(3)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 低年级读书是应该有个层次的,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或有感情读)。 对于低年级来说,朗读的要求不是很高,能正确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渐达到流利,有感情。这个“有感情”也只是“读出合适的语气”“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这个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老师的示范和点拨指导。所以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举几个成功的例子: 例一:《画家和牧童》 师:戴嵩听了牧童的话是怎样说的?请你们读读课文,画出他说的话。谁来读读? 生:读“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 师:如果去掉几个字,你们再读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我愿意听到你的批评,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 生:这样说,好像戴嵩没有礼貌。 生:我觉得少了“很”字,好像戴嵩不是特别真心愿意听到批评。 师:那戴嵩真的愿意听到批评了? 生:是啊! 师:那好,请读读他的话,看怎样说也让牧童知道他很愿意听到批评,面对批评一点也不生气呢? 例二:《画家乡》 生:读“……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师:我们看看他画的画,看他家乡的海到底有多宽有多蓝? 生:他家乡的海看不到边,非常非常宽。 生:大海像蓝天一样。 生:大海非常蓝,像蓝色的宝石,还好像透明呢! 师:所以课文中说: 生:读“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师:你们读出了海的蓝,海的宽。能再读一遍吗?让我们再欣赏一下他家乡的大海的美丽吧! 例三:《三个儿子》 生:读“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他嗓子好。 师:好到什么程度呢? 生:谁也比不上他。 师:你是这样读的,“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想听听老师怎样读吗?看看我们谁读出了她妈妈要说的意思。 师:“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怎样读是夸他? 生:老师这样读是夸他,说他谁也比不上。

⑹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1燕子

一、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建议

1.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春天。可以启发学生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燕”的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如,“尖”,上小下大,“稻”与禾有关,“漾”与水有关。让学生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

3.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多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5.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图,倾注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是对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6.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成了音符”,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并体会“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思。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7.学习词句,积累语言。本课描写生动形象,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查字典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再到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

8.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泡泡。第1题是读背的要求,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第2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第3题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掠”用得好在哪里,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文中泡泡“我能想象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练习。读文章想画面,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在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后,再想象生动而热烈的春天景象。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动物、植物能出现。文末泡泡,既是想象的练习,又是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练习。要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五线谱,再想想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了解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这是通过引导想象来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四、参考资料

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燕子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去。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生于浙江永嘉县,原籍福建长乐县。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任燕京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创办《民立》周刊。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在出国访问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遇难。郑振铎毕生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考古研究,致力于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山中杂记》《泰戈尔传》等;主要译作有《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等。1959年出版《郑振铎文集》。他的作品《鸬鹚》(由《鹈鹕与鱼》改编)等,曾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

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六怎么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恨、漠、炭、贫”等9个汉字;会认读“冷漠、虚假、索取、奉献”等词语;会写“丑、饥、温”等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朗读背诵、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在幼小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准备对子的相关知识(从书上找,问长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展示,引入教学
1、交流课前收集的对子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有谁在课前收集到了对子词句?是从哪儿收集到的?请给大家说说好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得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相信其他同学都能说。
2、谈谈课前了解的对子知识,鼓励探究学习:
师:前面,有很多小朋友交流了自己收集到的对子;现在呀,老师想问问大家:什么叫对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小朋友们在课外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对子的知识。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学习更多的对子、了解更多关于对子的知识。好不好?
(说明:对子(对联)是汉语言的精华,说对子、写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儿童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他们还没有正式学过关于对子的知识,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有了一定积累。因此,在设计课的进入时,考虑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做到了向课前延伸。这既有利于沟通课内外联系,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熟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对子,感知生字:
⑴师:小朋友,请把课文试读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先自己想想办法。
生试读,师可以边巡视边点拨指导,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生读,师指导。
师:谁来评一评这两位小朋友读得怎么样?
指名评价刚才的朗读。
⑵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更正读音。
⑶生齐读(也可自由读、分组读,直到读准、读通、读熟为止)。
2、认读字词,识记生字:
师: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非常调皮,跳到这儿来了(出示写有生字生词的小黑板),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学生认读:恨、漠、炭、贫、冷漠……。边读边纠正,直到读准、读熟为止。
(说明:在方式上可以生动活泼一些,如:在课文中指读,在生词中认读;还可以开展抢答竞赛活动:就是利用反义词词义相反的特点,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以抢答比赛的形式认读,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师: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它们记在头脑里。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些生字,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把它们记住(教师出示字卡)。
生思考,回答。
师:大家想的办法非常好,有些字还可以组成对子来记住它。如记“恨”字,可以通过组“爱对恨”来记;记“贫”字,可以通过组“贫对富”来记……
(说明: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是为了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多次听读、阅读中感知生字生词,为进一步地认读识记打下基础;引导学生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利用抢答的方式认读对子以及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把生字生词读得更准、认得更清、记得更牢。一句话: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悟积累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基本内容:
师:现在大家读课文第一组对子,边读边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值得爱、哪些应该恨?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生读。
(说明: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教师或学生示范读……总之要读出感情来,读出节奏来,读出意味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能说多少算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理解实际,适当点拨一下“冷漠、热忱、雪中送炭”等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第二组对子,边读边体会: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冷、什么是暖?什么叫饥寒、什么叫温饱?……
生读。
说明:侧重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对“索取”、“奉献”等较抽象的词语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2、简要介绍对子的有关知识,启发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全部是对子。大家想不想知道什么是对子?
师简单说说常识:对子就是大家常听说的对联,对联又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在形式上有正对、反对等……
师:大家读了今天的对子有什么发现?(老师可出示例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
提示:每组对子的两句字数相等、内容是相关的、上下是衔接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不少新知识,遇到一组句子要判断它是不是对子,要通过多读多想、多体会来判断!
3、指导学生积累对子,练习对对子: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背一背,并学着课文中的对子练习对几个对子。
生读背对子、练习对对子(可以先分小组对,然后在全班交流,并引导评一评)。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好、背得好、对得也好!现在我们要练习用在第一册和本册中学到的字词对对子。
教师可提供一些字词,让学生选择对对子,如:硬──软、浅──深、反──正、容易──困难……
(说明:本课教学,除了要完成阅读,识字教学这一重点任务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了解一点关于对子的基本知识,初步培养辨别对子、对对子的能力。所以安排上述三个步骤,以实现此教学目标。)
二、指导书写,引导拓展
1、引导观察,把握要领: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学一学”,指导书写。学生认真观察。
重点指导:“丑”字,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暖”字的右边不是“爱”字;“贫”字,上面是“分”不是“今”。
2、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3、引导拓展,增强素养: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了很多对子,还知道怎么对对子哪!回家后,把学过的对子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抽时间收集一些对子或写一些对子,准备在班上交流好吗?
(说明:这样设计,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成为写字的主动者: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二是为了沟通课内外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对子、创造对子。)

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我是什么》

一、魔术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瞧!好玩吗?想学吗?谁是今天最出色的孩子,下课了老师一定教给他。

2.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一位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师指课题问:瞧!我是什么呢?),相信会读书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答案。

3.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44,开始读吧!(生自由读课文)

4.师:谁来说,是什么?(水)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其他吗?

生1:是“水”,因为水能变成汽,升到空中就能变成云。

生2:水才能在变成雨、雹子、雪。

生3:水能淹没庄稼,灌溉田地。

师:原来小魔术师就是“水”啊!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板书:水),它还会变呢!你们愿意做小水珠吗?(愿意)那好,今天咱们都是可爱调皮的小水珠了。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一段,看看我们能变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

2.师:变成什么了?谁来说?那,是怎么变的?

生:我们变成了“云”,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了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3.师:谁还变成了“云”?(指名说)

4.师:我也喜欢变“云”(师读)

5.师:还有谁喜欢变“云”?(指名读)

6.师:现在我们都变成了“云”,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来打扮自己?

生1:我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穿“白衣服”。

生2:我在下雨前和晚上时穿“黑衣服”。

生3:我穿上“红袍”,因为我是在出现朝霞和晚霞时,才穿上。

7.师: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漂亮衣服吧!(出示课件)喜欢吗?

8.师:谁能读出这种喜欢呢?

9.指名读。(喜欢吗?一般:谁能读这种喜欢?好:看你穿上漂亮衣服得意的样子,谁来挑战他?瞧!你读得乐滋滋的样子一定很喜欢吧!)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我们可真能干,一会儿就变成了“云”,还能变什么?(指名读)

2.指名说。(雨、雹子、雪)

3.师:我们现在变成了“雨”,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师:原来我们变成了“雨”是落下来的(板书:落)

4.师:我们变成了“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是变成小硬球打下来的。

师:那你是打下来的,你可真有力气,为什么会“打下来”?

生:因为小硬球非常重,所以打下来。

师:那你打下来一定很有劲,你觉得你应该这样读?

生:应该很有力,很重的读出来。

师:那你试一试?(生读)

师:还有谁变成了“雹子”打下来?(指生读)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边做动作边读)

师:瞧!大家多有劲,打在人们头上一定很疼。

5.师: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

生1:可以。

师:好的,保留你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觉得不能,因为“雪”很轻,慢慢的,所以“飘”应该读:轻而慢;“雹子”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打”应该读得重,很有力;“雨”比起来不轻不重,所以“落”。

师:是啊!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所以用雨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是飘下来。

6.大家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评价---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我们多会变啊!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三段,想想我们是怎样生活的?

2.师读第三段。

3.师:谁来说?(指名说)

生1:我看到自己在池子里安安静静的睡觉。

师:那你一定睡的很香吧!

生2:我看到我在小溪里散步。

师:那你是怎样在小溪里散步的?

生2:我在小溪里慢慢走,因为小溪里的水流的很慢。

师:我也看到你正悠闲自得的样子了。还有吗?

生3:我看到我在江河里和其他的水在比赛跑步呢!

师:那你一定是个跑步能手,你怎么会在江河里奔跑呢?

生3:因为江河里的水流的非常的急,非常的快。

师:谁在海洋里,你在干什么的呢?

生4: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呢!因为海洋里的水翻起的浪花,就好象我们在跳舞一样,拍打起的浪花发出的声音就好象我们在唱歌,还打在礁石上也发出了碰撞的声音。开大会是我们水都流到了大海里,水都聚集在一起,非常的热闹。

师:我们的生活真丰富啊!(板书:丰富)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试一试。

4.指名读---评价---小组比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我们有着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朗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