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
莱拉的葬礼
下午我踏过秋阳筛落树梢的剪影,来到孩子上学的幼儿园接他。正想开启前院围篱的栅门,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问话:“您今天会留下来参加葬礼吗?”我转身,见是一位熟悉的老师。
“谁的葬礼?”我很不安地问。
她难过地说:“我们学校的天竺鼠莱拉昨天死了,今天下午下课之后要在后院举行葬礼,将它埋了。”我心头一紧,便答应留下。
不同于往常,今天下课安静极了,孩子们跟着大人安静地慢慢走过后院草地,来到几年前已埋了一只兔子的小墓园。我们到达时,土地已( )开了一个洞穴,走在前头的老师手上捧着一个无盖的小纸盒,盒内除了莱拉( )的身体外,还躺着一块形状圆滑、巴掌般大的米色石头,上头写着:莱拉,1998年秋天。
这时莱拉已被从盒子里取出,放置到属于它的墓穴里了。莱拉洁白顺溜的毛让孩子们忍不住想再伸手抚摸一次。老师以她惯常( )的语气阻止了孩子:“喔!莱拉已经死了,身上会有细菌,不过你们可以摸摸它身旁这块石头上的名字,看!就在这里。”孩子们于是纷纷上亲郑重摸了石头一下。老师先行示范,将一铲松软的泥土填进莱拉的墓穴。孩子们也一人一铲土,渐渐将洞穴填盖。
埋葬了莱拉,老师从树下拿起一架手提小竖琴,坐在秋天的落叶堆上,说:“我们可以唱歌向莱拉说再见,我想到的是一首《小星星》。”老师自弹自唱起来,小朋友与家长也唱和着。唱罢《小星星》,突然冒出一声细嫩愉悦的童音:“我喜欢唱《ABC》。”老师同意这孩子的提议,说:“好,我们就来唱《ABC》。”唱毕,老师放下竖琴,意味深长地问:“谁记得莱拉做过什么事,会让你特别记住它的?”
“它会玩。”“它会吃胡萝卜。”“它的笼子里有间小屋……”
小朋友对莱拉温暖的记忆正是纪念它最恰当的方式。最后老师幽默地补充道:还有,它会制造快乐的嘈杂声。老师的话,微风一般轻柔。众人以端庄谨慎的脚步走回教室时,脸上有了平日难得一见、令人肃然的和平光辉。
我与孩子在返家的途中,走在金色的秋天阳光里,内心安静平和。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词语。
2、短文里写了以下内容,你认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请在后面( )里画“√”。
(1)我到幼儿园接孩子。( )
(2)老师请我参加葬礼。( )
(3)我询问是谁的葬礼。( )
(4)孩子们跟着大人安静地来到小墓园。( )
(5)老师捧来莱拉的躯体和一块写有莱拉名字的石头( )
(6)莱拉被被放到墓穴里。( )
(7)孩子们郑重地摸摸石头上的名字。( )
(8)老师和孩子们填好墓穴。( )
(9)老师和孩子们唱歌和莱拉告别。( )
(10)回忆莱拉做过什么事。( )
(11)众人走回教室。( )
(12)我和孩子走在返家途中。( )
3、莱拉是只天竺鼠,人们为什么要为它举行隆重的葬礼?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❷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课文必读课文
1、文言文两则(抄全袭)
2、匆匆(全)
3、课外链接:明日歌(全)
4、桃花心木(6~8)
5、回顾·拓展一 日积月累(全)
6、回顾·拓展二 日积月累(全)
7、十六年前的回忆(5~9)
8、为人民服务(全)
9、回顾·拓展三 日积月累(全)
10、卖火柴的小女孩(5~7)
11、凡卡(7~9)
12、回顾·拓展四 日积月累(全)
13、跨越百年的美丽 (3~8)
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全)
15、回顾·拓展五 日积月累(全)
16、古诗词背诵
我也是六年级的,有这本书,我可是一字一句打的,有些人别抄袭哦~9点了!我瞒着爸爸妈妈打的,求求你给我分吧!我很不容易,谢谢了!
❸ 语文课文阅读:六年级下册
(一)这棵绣球花株有一尺多高,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就像一棵小树。那拇指粗的主茎版上长三根杈,杈上又长枝权,枝枝杈杈上生满碧绿的叶片,就像一把把团扇。浓密的枝叶中,钻出一根修长的花莲,莲上顶着几颗枣核形的花蕾,毛茸茸的。花蕾绽开时,四五个球,像是被绣在万绿丛中似的,难怪人们叫它“绣球”呢!这团团火花像绯红的轻云,像孩子们的笑脸,像一团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描写这棵绣球花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归纳法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一句排比句。
4、文中分别用 、 、 来比喻花蕾绽开时的“绣球”。
5、文章的结尾处用了省略号,你能再补上一两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❹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
嘿嘿,我也是越秀的,好像有一次老是题是这个啊!
❺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
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的收集整理,笔耕不辍,才有回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答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奋笔疾书,才有《史记》的诞生。
1你的同学对老师善意批评不以为然的时候,你会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满招损,谦受益
3小学毕业将临,你给同学发临别赠言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做事要注重实践,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我们要爱惜粮食不浪费是因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❻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目录
附一:六年级下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壮丽山川 1长江之歌
2 三亚落日版
3 烟台的海
4 记金华的双权龙洞(新增)
习作1 练习1
正义必胜 5 卢沟桥烽火
6 半截蜡烛
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习作2 练习2
诗文精粹 8 三打白骨精(新增)
9 词两首 [ 如梦令 李清照(新增) 渔歌子]
10螳螂捕蝉
11读书要有选择△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西游记》
习作3 练习3
探索与发现 12夜晚的实验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新增)
14学会合作(新增)
习作4 练习4
感悟人生 15天游峰上的扫路人
16最大的麦穗
17山谷中的谜底
习作5 练习5
咏物抒情 18广玉兰
19夹竹桃(作家名片——季羡林)
20古诗两首 [ 墨梅(我家洗砚)石灰吟(千锤万凿)]
习作6 练习6
师恩难忘 21莫泊桑拜师(作家名片——莫泊桑)
22理想的风筝
23孔子游春(有少量修改)
24告别母校
习作7 练习7
❼ 六年级下册语文读书日记
《童年》 高尔基
作者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生于俄国中部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他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十六岁时,他只身来到喀山,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争斗中它深入俄国社会得罪底层,和各个阶层、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不断的丰富了它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1905至1907年,高尔基积极投身誉为大的无产阶级革命,1906年写成了长篇小说《母亲》。《母亲》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表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斗争过程,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写出了他最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内容介绍: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最初发表1913年,它既是作者童年至青年时期生平的自述,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对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所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这一形象即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经过磨练后走向新生活的典型。
好词摘录:
忽如其来、飘忽、兴趣盎然、熠熠生辉
❽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的的答案
说清楚是哪一篇啊
❾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材料
课内的
去的尽管去子,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去了;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去了;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去了。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一天。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读上面这段话,你领悟到该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 )
2、日子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消逝的?请写出来。
( )
3、读上面这段话,假设你是老师,你将向学生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有意义的问题?并希望学生怎么回答?
问题:( )
答: ( )
答案:
1.排比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去了;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去了;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去了。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一天。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问:怎样才能让日子过得充实?
答:抓紧每天的时间,多去学习,多去思过,多去检讨!为明天做好更好的准备.迎接每天的新挑战
课外的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不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晚上看电视,七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字。”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春节里,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有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脸色严肃。那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袄儿贴在那裸体上,大家才嗤嗤发笑起来,故意指着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着进行他的操作。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拐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教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1、文章以“我的老师”为题,实则描写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可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老师。文中反复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文中划线的文字(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描写十分精彩,请简析它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3、文中结尾“我的老师也该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
1.答:写出了这个老师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年纪不大,但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拐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这些都使大人们无地自容,更突出他的特点。
2.答:用肖像描写写出了,小老师的自然不做作,讽刺了那些虚伪的人。
3.答:这句话写出了,小老师并不能教给我们知识,但他却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尽管他还是个孩子。
❿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课文(每篇)
除“松脂的幽香”回答的正式课文外,还有补充的阅读文章:1、七步诗回 2、鸟鸣涧 3、芙蓉楼送辛答渐 4、江畔独步寻花 5、石灰吟 6、竹石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已亥杂诗 9、浣溪沙 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1、养花 2、 生活是多么广阔 3、中华第一龙 4、狱中联欢 5、名碑荟萃 6、琥珀 7、智慧之花 8、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