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一年级语文古诗上册

一年级语文古诗上册

发布时间:2020-12-20 12:51:19

1. 一年级上册语文分别有哪几首古诗

1、 一去二三里
宋. 理学家.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专台六七座,

八九属十枝花

2、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4、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一年级来上册:《静夜思源》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 语文一年级上册全部古诗都有什么

《咏鹅》、《悯农》、《静夜思》、《草》、《春晓》、《古朗月内行》、《登鹳容雀楼》 、《寻隐者不遇》等;

4.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

一、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释义: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二、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释义: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三、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四、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五、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释义: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六、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释义: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5. 一年级所有古诗

1、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2、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语文第二册:

4、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5、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6、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7、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拓展资料:

1、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2、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 乐府、古风、 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 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6.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古诗(带拼音)

7. 语文一年级上册全部古诗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像天歌.
白毛俘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语文第二册: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语文第三册: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语文第四册: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绿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鹰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蓠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峰.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雨夜归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语文第六册: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
唐 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8. 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1、《骆宾王·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朝: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唐寅·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4、《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5、《李绅·悯农》 

唐代:李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9.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全部古诗

一年级上册 古诗
1、 一去二三里
宋. 理学家.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版十枝花
2、画权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4、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阅读全文

与一年级语文古诗上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