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二年级语文解释

二年级语文解释

发布时间:2020-12-20 10:29:32

二年级语文泛滥的意思

意思:抄

1、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洪水泛滥。

2、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不能让错误思想和言行自由泛滥。

读音:fàn làn

引证:艾芜 《漫谈三十年代的“左联”》:“订出许多条条框框,必然导致千篇一律,公式化、概念化就会泛滥起来。”

泛滥笔画:

(1)二年级语文解释扩展阅读

泛滥的近义词:迷漫、弥漫

一、迷漫 [ mí màn ]

漫天遍野,茫茫一片,看不分明:山中迷漫着一层烟雾。

碧野 《春日展景山》:“在迷漫的雾海里,水利工地像烟波浩茫中的一座岛屿。”

二、弥漫 [ mí màn ]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烟雾~。乌云~了天空。

叶圣陶 《倪焕之》一:“把取下的残烛吹熄了,刺鼻的油气立刻弥漫在小舱里。”

㈡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xiá líng

晚( ) 盛气( )人

闻名( )尔 年( )

洁白无( ) 机( )

目不( )接 ( )珑剔透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5分)

乘船(chéng chèng) 奔向(bēn bèn)

峰峦(fēng nuán fēn luán fēng luán)

歌曲(qǔ qū) 喝彩( hē hè)

三、在括号里填上近反义词构成词语。(6分)

1、得不偿( ) 东倒( )歪 出生( )

损公肥( ) 外强( )干 明争( )斗

2、东( )西( ) 南( )北调 同甘( )苦

翻天( )地 生( )死( ) 左邻右( )

四、给 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固: ①结实、牢靠; ②坚定的、坚决地; ③本、原来; ④坚硬

坚固( ) 固有( ) 固守阵地( ) 固体( )

2、过:①过错 ; ②以、回; ③超越; ④经过,从此到彼的经历

过半数( ) 过节( ) 改过自新( ) 将功补过( )

五、选择关联词语填空。(6分)

不是……而是…… 宁可……也不…… 无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只有……才……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既……又……

1、( )坚持改革开放,国家( )会富强。

2、猎人( )没饿着,( )吃了一顿鲜美的晚餐。

3、( )绕道走,( )踩坏花坛里的小草。

4、( )碰到什么情况,他( )能对付。

5、长跑( )要有一定的耐力,( )要有一定的技巧。

6、这个后果( )小明造成的,( )电脑出了故障。

六、按要求改换句子。(13分)

1、缩句。

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分)

2、扩句。(2分)

荔枝上蒙着水珠。

3、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我要做出这道题。

4、改为反问句。(2分)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们感到亲切、舒服。

5、修改病句。(1分)

《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写的。

6、指出该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仿写一个句子。(2分)

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

7、变成第三人称。(2分)

齐白石连连说道:“主席,失敬得很,都怪我疏忽大意。这画说什么也不能给您,如果您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以后,再给您重画。”

8、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1分)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第二部分 阅读

一、填空。(8分)

1、古诗《竹石》的作者是 代著名 家 家 ,号 。

2、 , 傲骨梅无仰面花。

与有肝胆人共事, 。

海纳百川, , ,无欲则刚。

3、每一食, ,每一衣, 。

4、地力之生物有大数, , , ,则常足,

, ,则常不足。

二、默写《长征》。(6分)

, 。

, 。

, 。

, 。

三、阅读《开国大曲》片断,做题。(15分)

丁字形的广场上汇集了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效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汇集(hùi hūi) 五更( gèng gēng)

直奔(bèn bēn) 排列( péi pái)

2、组词。(4分)

擎( ) 辛( ) 郊( ) 赶( )

警( ) 幸( ) 效( ) 敢( )

3、“成了人的海洋”是指 ,“成了人的海洋”这里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4、“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是把 比作 。(2分)

5、片断已用“/”分为三层,请写出各层大意。(5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13分)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著名画家叫张僧繇,皇帝经常让他给新盖的寺庙作画。

传说有一年,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些龙描画、模仿得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样。游人纷纷前来观看,不停地赞叹( )。大家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于是,大伙儿请求张僧繇把龙眼睛点上。张僧繇说:“如果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认为他的话很荒唐,根本不相信。有人请求说:“你说的太玄了,请你给龙画上眼睛,让我们看看吧!”大家一再要求,他推辞不了,只好挥动画笔,把其中的两条的眼睛画上。刚刚画完,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两条巨龙撞毁墙壁,乘着云雾飞行( ),飞向苍天。而没有有画上眼睛的那两条龙,依然留在墙壁上。

成语“ ”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后来人们用它比喻说话或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用一、两个警句 ,使内容更为 。

1、给短文加上题目 。(1分)

2、根据画横线的句子意思在后面括号里填上成语。(3分)

3、根据短文意思补充最后一自然。(3分)

4、解释下列词语。(2分)

栩栩如生:

风雨交加:

5、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仍然—— 荒诞—— 拒绝—— 紧要——

第三部分 作 文(20分)

题目 “ ”读后感

要求:回忆学过的课文《荔枝》或《只有一个地球》,写一篇读后感。要联系生活实际或社会现象,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想法。450字

㈢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流程是怎样的

一、明确目标 1--2分钟 目标具体、情景导入、抓住重点。 

二、预习交流 5分钟 检查预习单上的字词练习、理清脉络、课文整体阅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为突破重难点打好基础。 

三、自主合作探究初步达成目标 20分钟 

1、按照学案(教案)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提示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以自读为主,边读边思,学习圈点勾画,

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释疑,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二次备课。 

四、班级展示掌握方法 5分钟 

根据预设问题及二次备课,全班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点拨评价,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重难点和疑点,训练读写方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加强课内外知识联系,鼓励创新思维。 

五、达标巩固 5分钟 针对备课设定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出示达标题,进行检测和评价,巩固所学。 

六、拓展应用 2-3分钟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读写能力。

(3)二年级语文解释扩展阅读:

教学又是借助不同的形式实现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运用教学这一途径时可供我们选择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教学的电化形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的概念是从教学现象和教学实践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教学的内涵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教学这一概念的厘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人类对教学的认识是有连续性的。回顾历史上对教学这一概念的解释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学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出现了“个性化教学”一说,即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制定特有的学习方案,因材施教,能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学习难点。课外教学出现很多这样的机构,像至善教育等一些教育机构的出现也在逐渐影响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㈣ 二年级下册语文我还从谁身上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虽然是小故事,却给我们讲述了大道理,我太喜欢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妈妈也常跟我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不知改错!”我上学也是一样,要经常反思自己,有错就改,这样就一定会有进步!
《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我真想跟他说:“快改变方向吧!否则,你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的!”
可是,为什么这两个故事叫寓言呢?寓言和我们经常看的童话故事有什么不同呢?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和劝戒的性质。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都具有教育意义。不同的是,寓言比较短小,语言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比如“清澈的湖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现在,你们懂了吗?我希望我能多学习一些寓言,这样,我就能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了。

㈤ 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我是什么请你说一说写一写

[yǔ
wén]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编辑
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版口头语言和书面权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㈥ 二年级语文课程主要内容

人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课程主要内容

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由“识字”、“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4~5课,共34课。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50个,其中要求写的为350个。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34篇,其中韵文8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8个单元:1~4课为“秋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秋天的物候有关;5~8课为“生活篇”,意在反映儿童的生活乐趣;9~12课为“祖国篇”,意在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13~17课为“人生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明辨是非,学会在故事中感悟生活;18~21课为“团结篇”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人要友好相处,团结合作;22~25课为“情感篇”意在让学生学习用真情获得真情,培养爱心;26~29课为“环保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30~34课为“科学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 450个 生字。会默写出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好。

㈦ 如何复习小学二年级语文

1.可以先把自己平时不懂的问题花些时间总结出来,找同学或老师问出 答案(自己专要弄懂!)再整理成系统的重点属复习资料,以便每次考试的复习。
2.把自己容易错的题目的经典题型列成表,以便日后的提醒。
3.让自己对语文有兴趣,(或者找好的同学问问他们是怎么学好语文的)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找出自己平时失分的地方,多针对不足练习。再做整体提高。
5.每次的进步都是对自己的奖励,记的坚持不懈!!(这很重要哦!)
6.记得每次总结考试经验。
7缉害光轿叱计癸袭含陋.该掌握的古文等一定要会背,会解释。最重要的是理解。

㈧ 小学二年级语文的内容简介

展望21世纪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辉煌,其中的名师文化无疑是一道瞩目的风景。《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的出版,由一百多位名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个性和艺术风格,便是名师文化的一种辉煌相映,而又风采殊异的汇聚,可谓春樱万紫,老柏长青。确实,在这上百位名师身上,我们既可以追根溯源,看到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地域文化之光的投射,也不难领略或“诗意课堂”,或“情智教学”,或“享受语文”,或“球形阅读”的艺术个性和人格魅力。这些各具特色的名师文化在教学设计上熠熠生辉,无不闪烁着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的生命火花,以不断实现着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为人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的可能性。这是你走进这套丛书可以意会到的另一种心灵感动。应当让“设计”走在优课创作的前面。因为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犹如枕木之于绵绵铁轨,基石之于巍巍高楼。作为教师,人人需要做课堂教学设计,因为人人都要上课;作为教师,又谁都希望精于设计,因为谁都希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课;但是,作为教师,最难的基本功又是教学设计,因为它是运用知识、凝聚智慧、纵横捭阖的创造性活动。对于教学设计,我们需要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索,也需要借鉴。感谢一百多位名师为我们展示的具有风格代表性、时代标志性的几百个精品教学设计,这是一笔可资研究、探索、学习、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感谢丛书主编裴海安同志殚精竭虑精编成这样一套可称之为顶尖级的语文教学设计丛书,为我们提供了一道丰美的精神大餐。教学设计是一项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的创造思维,马克思曾喻为“比大自然万紫千红的花朵更丰富多彩的思维之花”。愿小学语文界同行都来高度关注教学设计的研究和践行,用创新的教学设计,编织成缀满智慧奇葩的花环,奉献给21世纪,为小学语文教学再铺一片锦绣!

阅读全文

与二年级语文解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