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五年级语文24课出题

五年级语文24课出题

发布时间:2020-12-20 06:46:54

1. 五年级语文书24课的解说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发言人。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2)老板: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 小学五年级上册24课语文新课标学习实践园地的答案

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麼高明了。

3.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写了梅兰芳几件事,分别体现了梅兰芳怎样的品质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4课《梅兰芳》课文写了梅兰芳几件事?体现了梅兰芳怎样的专品质?
写了梅兰芳的四件属事:
(1)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播音。
(2)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4)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体现了梅兰芳: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4. 五年级上册语文24课第2小节仿写

最后一分钟
是人民的期待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旗。
是国旗一散尽了中国人的仇恨专。
是展开的中国的土地和天空。属
是那痛恨的历史片刻寂静。
是谁在寂静中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祝福中一遍又一遍开心呼喊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快回到我们的怀抱里

5. 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五年级上册24课

( 紫荆 )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是(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6. 五年级上册鄂教版,语文大课堂,24课答案

在八年级读的书

第一单元:幸福
1的味道,口感(张抗抗)
2,两个短的步行路程,看云去(欧阳斌)首好听(Zhousu山)
3,社会剧(鲁)幸福
4,诗两首歌曲 - 告诉我们的孩子(锂颖)幸福(罗洛)
5,走一步,又一步(亨利·莫顿特别? )
诗歌朗诵过故人庄(孟浩然)村(杜)
口头沟通:面对挫折
写作:花,然后
综合学习:询价
成语第二单元
阅读:海
6,说了几句话幼稚的爱情海(兵)7,海思(梁合嗯)
8,听潮(吕燕)9,海洋丝露(陈宗明) BR> 10,诗三首
我很羡慕你,勇敢的船夫海(普希金)帆(莱蒙托夫)蓝海(Dickinson)进行
诗咏钱塘湖春行阅读(白)西沙(短浸溪山兰芽)(苏轼)
口语交际:保护我们的环境
写:秋天
第三单元
阅读:纪念碑
11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瞻仰人民英雄的首都纪念碑(周放)
12,读碑(刘成 - 张)13.黄河颂(光第一名)
14,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15日,七场比赛(王远舰)在香港
诗歌朗诵如梦(赵)清平乐·村居(JI)
写作:?意外
综合学习:流行歌词
第四单元
阅读:创建有趣的
16,我的“长生果”(叶文玲)17,怀疑和知识(顾颉刚)
18,少年票据(TAO)19,创造思想录(罗吉尔·冯·奥赫)
20,懒惰的智慧(凯利)
诗歌朗诵春望(都)南园(四)(黎河)
写作:我的观点是......
综合学习:我的工作
第五单元
阅读:生命救援
21,特别是抢救
诗歌鉴赏公园秦淮(杜牧)11月4日大的风和雨(鲁)
口头交流:热
写作:事情就发生
第六单元
阅读:打印的理想选择
22,古代神话三
夸父(“山山海经“),经纬(”山海经“)女娲补天(”淮南子“)
23,愚公移山(”列子“)
24,三个人的
宝的故事(”左传·传“)讲义(”尚书“)许中平毅注意掌握(”元史“)
25,桃(陶渊明)26,醉翁亭记(修)
27日,中国青年(良)28日,橘颂(屈原)
诗歌朗诵潼关山坡羊怀旧(张先生杨镐)己亥杂诗(珍)
口头沟通:?追求
写作:审查
附录1:书法的复制和鉴赏(颜体)
附录II:案例(二)
低年级八卷(N)
第一单元
阅读:对话
1,寻找理想(的巴金)2,背部(清)
3,我们青年对话(毕帼英)4.消息15(崔卫平)
5,是一个快乐的人 - 一封信给他的女儿(刘勇)
诗歌朗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送走(李白)早春是水务部门外张十八个成员(汉语)
口头沟通:与家长的沟通
写作:大桥
综合学习:经典的推广
第二单元
阅读:遥望星空
6,两个第一天市区诗(国)摘星少年(姞西安)
7,空间迁移不是梦(卞吁辚)8,见牛卧维加(叶之杉)
9月迹(贾平凹)10,长河落日平(黎嘿藏)
诗歌朗诵:酬乐天扬州看到每一个展厅礼品(刘禹锡)开始与诗的文本(徐深夜)
口语交际:诚信
写作:未来世界
第三单元
阅读:家里
11,故乡(鲁)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土地的诗我爱这土地(AI青)中国的土地(刘湛秋)
13,最后一课(包括德国)14,河与沙(周焘)
诗歌朗诵:西沙(闫舒)游山西村(鲁)
写:我说我家
综合性学习:“老照片的家庭“
第四单元
阅读:语言魅力
16,组词儒(罗贯中)17日,中国魅力(元婴期)
18,中国字符(夏季乞丐雕像涛)18,笑(文化研究)
20,武联盟阅读(中砂)
诗歌朗诵:使至塞上(王维)塞尔维亚歌曲(一)(李白)
写作: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关的东西
:对联研究
第五单元
阅读:自然之谜
21,混淆了麦田怪圈
诗歌朗诵:几乎每到北京(岑参)闻笛受降城在夜间(李易)
口语交际:合作对话
写:图片这个绿色
第六单元
阅读:风景的心情
22三峡(郦道元)23,正确的思维溪(袁杰)
24,小石潭记(刘)
25,在书中感谢本书两篇文章(陶弘景)还记得承天寺夜间(苏轼)
26.满井游记(DAO)27,亭看雪(章代)
28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诗歌朗诵:雁门太守行(黎和)支持:渔家傲(范仲淹)
口头交流:学习经典观点 BR>写作:盛产美女
附件一国家:书法副本和赞赏(刘体)
附录II:实际例子(c)电子教育版

7.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4课的资料

24* 最后一分钟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2.词句解析。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1.学生曾在三年级学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可通过师生交谈引导学生从“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个方面去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也可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每人或每个小组依自身情况搜集其中的一类资料。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准备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等相关资料的课件。

2.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等。透过这些诗句,人们那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欢迎之情等溢于言表。

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第三节作者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与心头之恨。而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这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可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由学生自主设想),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教师可扮演记者“现场采访”。

3.“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小节之内诗句的停顿;有的诗句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有的要读得亲切舒缓,等等。为了激发学生朗诵兴趣,还可当堂分组排练集体诗朗诵,进行即兴表演与点评;必要的时候,教师或者请班上朗诵能力强的同学进行示范朗诵。

4.本课要求认识5个生字,要注意区分“髓”是平舌音,“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chà)”读成“shà”。

四、相关链接

香港的历史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的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中国,开设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内不变。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已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了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并竞选连任第二届行政长官,2005年3月辞去行政长官职务,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紫 荆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入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8. 苏教版小学语文补充习题五年级上册24课答案

一、四声、一声、一声、四声、四声、三声。
二、贴补、晶莹、版明媚、孝敬、耽误、隔权壁。
三、一年的收成;家里用的;合起来抱;换个思路;
四、陪伴、孝敬、积攒、偷空
孝敬母亲、刻苦学习。
五、能,他一边放牛,一边学画画。是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孝敬母亲,同时也不耽误自己的学习。
六、1青翠欲滴、绿得尤其可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2、王冕读懂了大自然的美丽,学会了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他懂得了人要有自信心,哪有学不会的事情?说明了王冕刻苦学画的信心和决心。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天下没有学不会的故事。
七、父亲去世;到秦家放牛;边放牛边学画;离开秦家,以画画为生。
刻苦勤奋,孝敬长辈。

9.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24课答案

把题给我,我也是五年级学生,我的书也是人教版的,有什么难题我帮你。我们在学第八单元了。

10. 小学五年级语文24课第一段仿写句子练习附答案

我也是五年级的,书也是青岛版的。但不是这一句,是第二句。等等
最后一分钟
是圆明园被毁灭的样子,
是人们的辛苦和汗水,
是世上最不利的损失
无力的我们只能用狼狈的眼神望着

最后一分钟
是圆明园被毁灭的样子

阅读全文

与五年级语文24课出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